第二章-《纳川棺》

  山下的世界,和八年前似乎没什么不同,又似乎全然不同。我沿着尘土飞扬的公路走了半天,才搭上一辆拉货的破旧卡车。司机是个话痨,听说我要去湘西地界,咧着嘴笑。

  “小哥去那边做啥子生意?那边赶尸的传说,听过没?邪门得很!”

  我靠在冰冷的棺材板上,看着窗外飞速倒退的风景,嗯了一声。

  邪门?我这辈子,就是从邪门里爬出来的。

  卡车在黄昏时分,把我放在一个岔路口。前面是个笼罩在暮霭里的寨子,吊脚楼黑压压地连成一片。空气又湿又冷,带着一股子草木腐烂的气息。

  我刚把棺材在路边放下,准备找个地方过夜,就听见寨子方向传来一阵奇怪的声响。

  不是人声,也不是牲畜的声音。是那种,清脆的、有节奏的……铃铛声。

  叮铃……叮铃……

  伴随着铃铛声,还有一种沉闷的、整齐的跳跃声,咚……咚……咚……,由远及近。

  我眯起眼睛,看见从寨子口的薄暮里,走出来一队人影。

  最前面的是个女人,穿着靛蓝色的土布衣服,腰肢纤细,手里拿着一个黄铜铃铛,边走边摇。她的步伐很怪,时快时慢,带着一种独特的韵律。

  而她的身后,跟着七八个“人”。它们穿着黑色的寿衣,头上套着尖尖的黑色布袋,把脸遮得严严实实。双臂平伸,直挺挺地,随着铃铛的节奏,一下一下地向前跳跃。动作僵硬得像提线木偶,膝盖不打弯。

  月光惨白,照在他们身上,在地上投出长长的、扭曲的影子。

  赶尸。

  我心里冒出这两个字。湘西赶尸,原来真的存在。

  那队身影越来越近,铃铛声和跳跃声在寂静的傍晚格外清晰。赶尸的女人似乎也看见了我,以及我身边那口显眼的大黑棺材。她的脚步微微顿了一下,铃铛声出现了一个几乎难以察觉的凝滞。

  她抬起头,目光越过那排跳动着的行尸,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是一张很年轻,甚至称得上清秀的脸,但皮肤是一种缺乏血色的苍白。眼睛很大,瞳仁黑得过分,里面没有惊讶,没有警惕,只有一片深不见底的、带着死气的平静。

  她的视线在我脸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下滑,牢牢地钉在了我身旁的纳川棺上。

  她没有说话,只是看着我,手里的黄铜铃铛有一下没一下地轻响着。

  叮铃……叮铃……

  那些僵硬的尸体,也齐刷刷地,停在了她的身后

  那目光,与其说是看,不如说是一种……丈量。冰冷,专注,带着一种非人的审视。不是看我,更像是在评估我身边这口纳川棺的价值,或者说,威胁。

  铃铛声停了,暮色里只剩下风吹过山林的呜咽,以及那几具行尸身上散发出的、若有若无的土腥和防腐草药混合的怪异气味。我们隔着十几步的距离对峙着,空气仿佛凝固了。

  她没有开口询问,我也没有主动搭话。江湖相逢,尤其是我们这种行走在阴阳边缘的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最终,她移开了目光,视线重新落回前方空无一人的小路。手中的黄铜铃铛轻轻一摇。

  “叮铃——”

  清脆,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指令。

  她身后那七八个套着黑头套的行尸,如同上了发条的玩偶,僵硬地调整方向,跟随着她的步伐,继续一蹦一跳地前进。咚……咚……咚……沉闷的跳跃声敲打着地面,也敲打在我的心上。

  队伍从我面前经过。离得近了,更能看清那些行尸。寿衣是崭新的,但露出的手背皮肤却呈现出一种不自然的青灰色,指甲缝里嵌着干涸的泥土。它们跳跃的动作完全一致,像是被同一根无形的线操控着,没有一丝生气。

  就在最后一具行尸即将与我擦肩而过时,一阵阴冷的山风打着旋吹过。

  “呼——”

  风掀起了那具行尸头上套着的黑色尖顶布袋的一角。

  只是惊鸿一瞥。

  我看到了小半张脸。那应该是一张年轻男性的脸,但此刻,皮肤是死灰色的,嘴唇干裂发紫。最让人心底发寒的是,他的一只眼睛是睁着的!

  没有瞳孔,只有一片浑浊的、带着血丝的眼白,直勾勾地“望”着前方,没有任何焦点。

  风过去,布袋落下,重新将那张可怖的脸遮掩。

  我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细密的冷汗。不是害怕,而是一种源自本能的警惕。师父说过,赶尸一脉,秘术繁多,能让尸体行走不腐,已是逆天而行。这些“客人”,远非表面看上去那么“安分”。

  那赶尸的女人仿佛背后长了眼睛,在我注意到那惊魂一瞥的同时,她握着铃铛的手微不可察地紧了一下,但步伐未停,铃声节奏依旧。

  队伍渐渐远去,融入越来越深的暮色,只剩下那有规律的“叮铃”声和“咚咚”声,在空旷的山谷里回荡,越来越远,最终彻底消失。

  我站在原地,直到那声音完全听不见,才缓缓吐出一口浊气。肩膀上的纳川棺依旧轻飘飘的,但它散发出的那股沉静阴凉的气息,似乎驱散了一些周遭的寒意。

  这个寨子,不能进了。

  我扛着棺材,转身走向另一个方向,沿着山脚寻找能落脚的地方。最终,在半山腰找到了一处废弃的山神庙。庙很小,门窗破败,神像倒塌了一半,积满了厚厚的灰尘和蛛网。

  但至少,有个遮风挡雨的顶。

  我把纳川棺放在墙角,自己找了个相对干净的角落坐下,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干粮,默默啃着。

  夜色彻底笼罩下来,山里静得可怕,只有虫鸣和不知名野兽的远吠。月光透过破窗棂照进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不知过了多久,大概子时左右,我正靠着墙壁闭目养神,一种极其细微的、布料摩擦的声音,夹杂在风声里,传入了我的耳朵。

  不是动物。

  我猛地睁开眼,屏住呼吸,手已经摸向了腰间别着的一把用桃木削成的短钉。

  声音来自庙外,很轻,很谨慎,似乎在靠近。

  我悄无声息地移动到门边,透过门板的裂缝向外望去。

  月光下,站着一个人影。

  竟然是那个赶尸的女人!

  她去而复返,独自一人。那队行尸不见了踪影。

  她依旧穿着那身靛蓝土布衣服,苍白的面容在月光下显得更加没有血色。她就站在庙外十几步远的地方,静静地看着山神庙破败的门扉,眼神依旧平静无波,但似乎多了一丝……探究?

  她怎么找到这里的?她想干什么?

  我握紧了桃木钉,没有出声。

  我们隔着破门,再次陷入一种诡异的寂静。

  终于,她动了。她没有试图推门进来,而是缓缓抬起了左手。她的手指很纤细,但指关节处有着明显的茧子,那是长年摇动铃铛和操控符绳留下的痕迹。

  她伸出食指,凌空,对着庙门的方向,轻轻划动了一下。

  没有光芒,没有声音。

  但我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极其阴冷、凝练的气息,如同无形的丝线,穿透了破败的门板,径直朝着墙角那口纳川棺缠绕而去!

  她在试探我的棺材!

  我心头一凛。这女人,果然不简单。她不是冲我来的,至少不全是,她是冲这口师父传给我的纳川棺来的!

  那股阴冷的气息触碰到纳川棺漆黑的棺身,如同泥牛入海,没有激起任何涟漪。纳川棺依旧静静地立在墙角,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女人的眉头几不可见地蹙了一下,黑沉的眸子里闪过一丝讶异。

  她再次抬手,这次,五指微张,似乎要动用更强的手段。

  我不能让她再继续试探下去了。这口棺材是师父留下的,底细不明,绝不能轻易暴露在不明底细的人面前。

  “吱呀——”

  我猛地拉开了破旧的庙门。

  月光毫无阻碍地照在我身上,也照亮了她略显错愕的脸。

  “这位阿妹,”我看着她,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有些突兀,“深更半夜,跟着我一个过路的,还试探我的东西,不合规矩吧?”

  她迅速收敛了表情,恢复成那副古井无波的样子,放下手,目光平静地迎上我的视线。

  “那口棺材,”她开口了,声音和她的人一样,带着一股清冷的死气,语调有些奇特,但不难听懂,“很特别。”

  “家传的。”我言简意赅,“不值钱,就是个念想。”

  她摇了摇头,眼神笃定:“它装过很多东西。活的,死的,还有……不该存在的东西。”

  我的心微微一沉。她果然能感觉到什么。

  “这就不劳阿妹费心了。”我挡在门前,没有让她进来的意思,“各走各路,互不打扰,才是正理。”

  她沉默地看着我,又看了看我身后的纳川棺,黑眸深邃,似乎在权衡着什么。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再次开口,说了一句让我意想不到的话。

  “你身上,有‘它们’不喜欢,但又渴望的味道。”

  它们?指的是什么?鬼物?还是别的?

  说完,她不再停留,转身就走,身影很快消失在浓重的夜色里,就像她来时一样悄无声息。

  我站在庙门口,看着她消失的方向,眉头紧锁。

  湘西赶尸人,阿措(后来我知道了她的名字)。我们的第一次相遇,就在这充满了试探、警惕和莫名话语的夜晚,仓促结束了。

  但我有种预感,我和她,和这口纳川棺的麻烦,才刚刚开始。

  山风更冷了,吹得破庙呜呜作响,像是有无数冤魂在哭泣。

  这一夜,注定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