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总章之三赵武灵王-《2024年开始记录都市猫的爱情》

  赵国对秦国而言可谓是东出的最大的阻碍,秦赵两国统治集团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外交伐谋是越演越烈。

  赵武灵王更亲自乔装使者入秦,考察秦国地形,意图于九原出击绕开函谷关攻灭秦国。

  赵武灵王先立小儿子赵何为王,但后来封长子为代城君,后代城君密谋夺位。

  前295年,伏杀赵何丞相肥义,代城君逃往赵武灵王沙丘行宫中,王叔赵成和李兑包围行宫,杀代城君,武灵王被围困在行宫中苦苦坚持三个多月后饿死。

  虽然武灵王之子赵惠文王任用廉颇、蔺相如等能臣,然而秦国变法革新,逐渐超过赵国。

  信期、李兑和公子成围主父宫。

  李兑想向赵王何请示如何处置,被公子成制止。

  李兑与信期派兵攻入主父宫,诛杀公子章及其党羽。

  沙丘宫变之后,赵武灵王薨,赵惠文王继位。

  期间赵国名将名相辈出,数败秦军。

  于渑池与秦盟会后,趁秦攻楚的机会出击关东,夺取齐的高唐,又遍击关东诸国,夺取土地。

  一时在关东声威无两,直至因上党郡归属问题导致的长平之战。

  赵武灵王使秦、完璧归赵与渑池相会等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就是秦赵双方相互试探、暗中较劲的真实体现。

  秦昭襄王威震天下,却受辱于赵国大臣蔺相如并非其心甘情愿,实是迫于赵国实力,不敢造次发难、迫不得已耳。

  这一轮政治外交上的较量,秦国外厉内荏,赵国针锋相对,秦国没有讨得任何便宜。

  前269 年秦派大将胡阳率精兵数万越韩境上党进攻赵国的阏与,反而在阏与之战中,被赵奢所统领的赵军精锐突骑所击败。

  长平之战

  前262年,秦国出兵攻伐韩国的野王。

  野王投降秦国。

  韩国上党郡与本国的联系被切断。

  韩桓惠王惧怕秦军兵锋,决定主动把上党郡献给秦国,以息战祸。

  上党郡守却不愿降秦。

  韩桓惠王于是派冯亭接替上党郡守遂行降秦的相关事宜。

  冯亭也不愿降秦,为避免加强秦国,同时利用赵国力量抗秦,他献郡于赵国,赵孝成王接受,封冯亭为华阳君同时仍任上党郡守,派平原君赵胜领五万赵军接收上党。

  前261年,秦国进攻韩国,断绝了韩国上党郡与韩国本土的联系。

  前261年4月,秦国派王龁领兵进攻上党,意欲一举兼并之。

  廉颇领兵二十万救援上党。

  其时,上党大部分土地已被秦军攻陷。

  冯亭率残部归附于廉颇军中。

  秦军(王龁)与赵军(廉颇)的首次遭遇战中,秦军前锋斩赵裨将茄。

  初战不利后,赵军据守空仓岭防线。

  秦军攻击前进突破防线,占领赵军坚固堡垒。

  赵军被迫往长平方向退却,于石长城以西的丹河一线构筑长垒防御。

  秦军再次强攻赵军阵地。

  赵军战败,坚守百里石长城。

  石长城建筑于丹朱岭至马鞍壑一线的分水岭上,面向秦军的南坡形势陡峻。

  石长城底宽4米,隔段筑有堡垒,依山势绵延百里,只在中段有一天然隘口名为故关,为南北交通的必经之路,筑有城门与长城浑然一体。

  赵军于百里石长城全线布防,以故关为重点防御地段。

  居高临下抵御秦军。

  秦军进攻受挫,约赵军出长城决战。

  赵军拒不出战。

  在廉颇的统御下,赵军坚壁以战成功的遏制了秦军的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