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亲军二十六卫,号称皇城之盾。
可惜,除去锦衣卫与腾襄四卫,剩下的二十一卫,早已烂透。
他们吃空饷、卖官职、夜夜酗酒,别说操练,连巡逻都成了应付。
天启年间,为整顿军制,曾下令将二十一卫合并为亲军大营,表面上是削弱冗军、强化统御。
实际上是把这群废物堆在一起,好日后统一处理。
可惜天启再没有机会做这事了。
直到曹文诏出现。
从辽东杀出来的铁血将领,只带了十名亲随和十大箱白银,便直入二十一卫大营。
此时的大营,巡逻兵酣睡,门卒倚墙打盹。
“如此涣散,何以称军?”
鞭声一响,门卒惊醒。
“吾乃二十一卫提督曹文诏,速召诸卫指挥使至中军大帐!”
半个时辰后,二十一卫指挥使陆续抵达。
满堂皆惺忪惰气,见银箱却又目光一亮。
曹文诏神情淡漠,懒得和他们寒暄,直接开口。
“陛下赐我四十万两白银。”
众人精神一振。
“在来之前,我思索良久,这笔银子该如何用?”
他环顾一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都是带兵之将,就该凭真本事说话。
谁强,谁多拿。”
帐内一片沉默,随即窃窃私语。
这话他们爱听,不讲客套,不谈忠义,直接分钱。
有人试探着开口,“比什么?”
曹文诏笑了笑:“诸位皆为领军之将。
既为将,自当以排兵布阵,攻守演练定高下。”
此言一出,众人眼底全是兴奋。
有银子,有公事公办的名头。
这演武可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分赃。
曹文诏继续,“四十万两,我留十万修整军备。
余三十万为赏银。
第一名八万,第二名六万,第三名五万,四至十名各一万五千两,十名之后,一文不得。
可有异议?”
众将呼吸急促,目光灼灼。
人家弄来的银子,自当拿大头。
如果按人头分,实际到手就没多少了。
如果自己要是赢了,那可是八万两啊!
八万两,足抵后世数千万之资,哪个不动心?
财帛动人心。
八万两让所有的兄弟情谊瞬间蒸发,人人磨刀霍霍。
大营内二十一卫各自抽签,锣鼓齐鸣。
起初打得还颇有点章法,可见己方要落败,指挥使大喊一声打赢有重赏。
在钱财的刺激下,场面逐渐失控。
甚至有人暗施偷袭,渐渐打出了真火。
曹文诏立于瞭望塔上,冷眼俯视。
“无一可用,尽是废物。”
他说的是兵,更是将。
这些所谓的指挥使,在他眼里连辽东一名百夫长都不如。
曹文诏缓缓抬手,对随从冷声道:
“二十一卫叛乱,妄图冲击京师。
传令净军平叛。”
炮声轰鸣。
火光骤起。
当第一枚炮弹落入战团,二十一卫士卒纷纷抬头,却再也看不到瞭望塔上的曹文诏。
他们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二十一卫大营瞬间陷入混乱。
指挥使们这才看清,向他们开炮的人藏在暗处,正是魏忠贤手下那支人人嗤之以鼻的净军。
“冲!往外冲……”有人嘶吼,众人本能地朝营门奔去,想冲出炮火射程,去通报朝中权贵。
理智告诉他们,只要能传出消息,一切尚有转机。
可他们不知,他们的希望已被陛下掐灭。
他们的依仗靠山,此刻全都跪伏于太庙。
有幸运者已跑到了大营门口,刚松一口气,便被更沉重的一声炮响震回现实。
门外同样布置了火炮,逃路被彻底封死。
第一轮炮火便让二十一卫损失近二成兵卒。
而混乱中的踩踏冲撞,带来的死伤竟比炮火更甚。
他们只能往营内回撤,却未曾料到,房顶与暗处忽然掀下黑云般的箭雨。
弩箭呼啸贯体,穿肉的嘭嘭声与箭羽掠地的嗡鸣像来自地狱的咆哮。
那些伏于屋顶与阴影处的弓手,同样是净军安插的伏兵。
在这片近乎无人把守的大营里,他们早已渗入。
四散奔逃如无头苍蝇,然无论朝哪个方向跑,终都会撞上埋伏。
踩踏致死的人数,竟已超过被炮击和弓弩射杀的总和。
余下的逃兵早已扔掉兵刃,举手投降。
曹文诏眼中只有厌恶,太烂了。
若把这帮东西拉上战场,恐怕还没见到建奴便先溃散。
他曾试探性地问陛下要留多少人,想着二十一卫即便烂,也该剩点可用之兵。
但眼前的场景让他决定一个也不留。
半刻钟后,怒号渐歇,嚎哭归于死寂。
“将军,二十一卫叛乱已被镇压,大部伏诛,余四千人跪地投降。”
曹文诏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叛乱罪无可赦,全部斩。”
他素来不留战俘,军人就该战死,投降者不配活。
曹文诏看了眼净军,满意的点了点头。
净军,原本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失败者,实在是没办法苟活。
只能一咬牙一跺脚,自己割了那块肉,想要进宫吃皇粮。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走运,能顺利地吃上皇粮。
就在他们彻底走投无路之时,九千岁如同神明一般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把这些人整合成军队,逐渐有了规模,号称无垢军。
人数最多时足有约二万五千人。
虽无正规军制,却被日复一日训练成了冷酷的工具。
今日,他们展现出令人脊背发寒的战力,虽没鸟,但炮术精准,射术超群,武艺精湛。
他们刚一接令,跪地求饶的四千人便被净军斩首。
鲜血迸射到净军脸上,他们的眼里竟闪过异样的光芒。
曹文诏摇头,低声道,变态。
……
城外的炮声震彻天际,传入太庙。
殿中众臣战栗不安,却无人敢言。
因为陛下不动,谁也不敢动。
……
炮声也传进了京营。
当效忠朱纯臣的将领派人进城,却被拦下时,他们便意识到京中有变。
一名将领怒声质问:“小公爷,二十一卫炮声不绝,若是敌军来犯,延误战机,小公爷担当得起吗?”
张之极冷笑,拔剑在手。
“若让你们离营本公爷才是真的担当不起。”
昨夜,他便入营筹备,等的就是这一刻。
继二十一卫后,京营之内也爆发了大战。
但这并非战斗,而是一场屠杀。
有心算无心,结局早已注定。
……
轰鸣声早已惊动城中百姓。
然而这一日的京师,却与往常不同。
没有逃散,没有哄抢。
反而是街头巷尾涌出无数百姓自发请战。
因为就在不久前,陛下亲率百官向他们鞠躬。
谢天下黎庶以血肉筑长城,以肩膀撑山河。
大明永不增赋早已传遍街头巷尾。
他们要对得起天子的信任。
他们要替天子守城
他们的脊梁挺得笔直。
他们的肩上挑的不再是劈柴。
而是陛下的期望,大明的未来。
人心是热的,永远都是。
大明的子民从不惧死,只怕心寒。
怕死了无人记得,怕血白流,怕牺牲毫无意义。
而今日不同。
天子让他们找回了自信和脊梁。
那是汉人千年来从未泯灭的骄傲与尊严。
青壮们自觉排队聚于兵部门外。
老者杵着拐,妇人握菜刀,孩童攥着石块。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城外。
他们身后,是皇宫,是要拼命守护的皇帝。
京城,从未如此肃杀。
巳时过半。
封闭的城门猛然开启。
一骑飞驰而入。
“二十一卫、京营叛乱已被平定!贼首尽诛,余众皆斩。”
一瞬间,死寂的京师轰然沸腾。
百姓纷纷让路,高声欢呼。
“杀得好!竟敢叛陛下!”
“该死的狗贼,早该诛了!”
“要不是已被剿尽,老子要提刀去剁了他们!”
街头欢腾,太庙肃然。
跪地忏悔的群臣出了太庙,却一个个面色土灰。
他们终于明白。
陛下用一场早朝,覆灭了二十一卫与京营。
震惊、恐惧……不足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
结局已注定。
他们还能说什么?
又有谁敢说什么?
钱谦益只觉两腿发沉,几乎迈不开步。
几日前,他还笃定二十一卫里朝臣安插者众,陛下纵有雷霆之威,也不敢尽诛。
而如今陛下做到了。
不止诛杀二十一卫,连京营也血洗七八成。
不止杀他们,还要定罪谋反,株连九族。
钱谦益浑身冰冷。
这会牵扯多少人?
三万?五万?
还是更多?
貌似就算是太祖也不曾如此杀戮。
暴君。
这才是真正的暴君!
他踉跄着上车,眼前浮现出早朝上的年轻帝王。
他神情淡漠,言语平静。
他骗了所有人。
他以早朝为局,斩勋贵,废特权,笼民心。
以恩义为饵,当着所有百姓说出那句永远也过不了朝会的“永不增赋!”。
又以叛乱为名,屠尽京营与二十一卫和他们背后的朝臣世家。
钱谦益心胆俱裂。
此刻他才明白,大明再次出现了一位能与太祖、成祖并肩的皇帝。
只是这位更冷,更狠,更绝。
他低声喃喃:
“这等心智与手段……真是,太可怕了。”
可惜,除去锦衣卫与腾襄四卫,剩下的二十一卫,早已烂透。
他们吃空饷、卖官职、夜夜酗酒,别说操练,连巡逻都成了应付。
天启年间,为整顿军制,曾下令将二十一卫合并为亲军大营,表面上是削弱冗军、强化统御。
实际上是把这群废物堆在一起,好日后统一处理。
可惜天启再没有机会做这事了。
直到曹文诏出现。
从辽东杀出来的铁血将领,只带了十名亲随和十大箱白银,便直入二十一卫大营。
此时的大营,巡逻兵酣睡,门卒倚墙打盹。
“如此涣散,何以称军?”
鞭声一响,门卒惊醒。
“吾乃二十一卫提督曹文诏,速召诸卫指挥使至中军大帐!”
半个时辰后,二十一卫指挥使陆续抵达。
满堂皆惺忪惰气,见银箱却又目光一亮。
曹文诏神情淡漠,懒得和他们寒暄,直接开口。
“陛下赐我四十万两白银。”
众人精神一振。
“在来之前,我思索良久,这笔银子该如何用?”
他环顾一圈,“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既都是带兵之将,就该凭真本事说话。
谁强,谁多拿。”
帐内一片沉默,随即窃窃私语。
这话他们爱听,不讲客套,不谈忠义,直接分钱。
有人试探着开口,“比什么?”
曹文诏笑了笑:“诸位皆为领军之将。
既为将,自当以排兵布阵,攻守演练定高下。”
此言一出,众人眼底全是兴奋。
有银子,有公事公办的名头。
这演武可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分赃。
曹文诏继续,“四十万两,我留十万修整军备。
余三十万为赏银。
第一名八万,第二名六万,第三名五万,四至十名各一万五千两,十名之后,一文不得。
可有异议?”
众将呼吸急促,目光灼灼。
人家弄来的银子,自当拿大头。
如果按人头分,实际到手就没多少了。
如果自己要是赢了,那可是八万两啊!
八万两,足抵后世数千万之资,哪个不动心?
财帛动人心。
八万两让所有的兄弟情谊瞬间蒸发,人人磨刀霍霍。
大营内二十一卫各自抽签,锣鼓齐鸣。
起初打得还颇有点章法,可见己方要落败,指挥使大喊一声打赢有重赏。
在钱财的刺激下,场面逐渐失控。
甚至有人暗施偷袭,渐渐打出了真火。
曹文诏立于瞭望塔上,冷眼俯视。
“无一可用,尽是废物。”
他说的是兵,更是将。
这些所谓的指挥使,在他眼里连辽东一名百夫长都不如。
曹文诏缓缓抬手,对随从冷声道:
“二十一卫叛乱,妄图冲击京师。
传令净军平叛。”
炮声轰鸣。
火光骤起。
当第一枚炮弹落入战团,二十一卫士卒纷纷抬头,却再也看不到瞭望塔上的曹文诏。
他们这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二十一卫大营瞬间陷入混乱。
指挥使们这才看清,向他们开炮的人藏在暗处,正是魏忠贤手下那支人人嗤之以鼻的净军。
“冲!往外冲……”有人嘶吼,众人本能地朝营门奔去,想冲出炮火射程,去通报朝中权贵。
理智告诉他们,只要能传出消息,一切尚有转机。
可他们不知,他们的希望已被陛下掐灭。
他们的依仗靠山,此刻全都跪伏于太庙。
有幸运者已跑到了大营门口,刚松一口气,便被更沉重的一声炮响震回现实。
门外同样布置了火炮,逃路被彻底封死。
第一轮炮火便让二十一卫损失近二成兵卒。
而混乱中的踩踏冲撞,带来的死伤竟比炮火更甚。
他们只能往营内回撤,却未曾料到,房顶与暗处忽然掀下黑云般的箭雨。
弩箭呼啸贯体,穿肉的嘭嘭声与箭羽掠地的嗡鸣像来自地狱的咆哮。
那些伏于屋顶与阴影处的弓手,同样是净军安插的伏兵。
在这片近乎无人把守的大营里,他们早已渗入。
四散奔逃如无头苍蝇,然无论朝哪个方向跑,终都会撞上埋伏。
踩踏致死的人数,竟已超过被炮击和弓弩射杀的总和。
余下的逃兵早已扔掉兵刃,举手投降。
曹文诏眼中只有厌恶,太烂了。
若把这帮东西拉上战场,恐怕还没见到建奴便先溃散。
他曾试探性地问陛下要留多少人,想着二十一卫即便烂,也该剩点可用之兵。
但眼前的场景让他决定一个也不留。
半刻钟后,怒号渐歇,嚎哭归于死寂。
“将军,二十一卫叛乱已被镇压,大部伏诛,余四千人跪地投降。”
曹文诏点了点头,大手一挥,“叛乱罪无可赦,全部斩。”
他素来不留战俘,军人就该战死,投降者不配活。
曹文诏看了眼净军,满意的点了点头。
净军,原本是一群走投无路的失败者,实在是没办法苟活。
只能一咬牙一跺脚,自己割了那块肉,想要进宫吃皇粮。
可惜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走运,能顺利地吃上皇粮。
就在他们彻底走投无路之时,九千岁如同神明一般出现在他们面前。
他把这些人整合成军队,逐渐有了规模,号称无垢军。
人数最多时足有约二万五千人。
虽无正规军制,却被日复一日训练成了冷酷的工具。
今日,他们展现出令人脊背发寒的战力,虽没鸟,但炮术精准,射术超群,武艺精湛。
他们刚一接令,跪地求饶的四千人便被净军斩首。
鲜血迸射到净军脸上,他们的眼里竟闪过异样的光芒。
曹文诏摇头,低声道,变态。
……
城外的炮声震彻天际,传入太庙。
殿中众臣战栗不安,却无人敢言。
因为陛下不动,谁也不敢动。
……
炮声也传进了京营。
当效忠朱纯臣的将领派人进城,却被拦下时,他们便意识到京中有变。
一名将领怒声质问:“小公爷,二十一卫炮声不绝,若是敌军来犯,延误战机,小公爷担当得起吗?”
张之极冷笑,拔剑在手。
“若让你们离营本公爷才是真的担当不起。”
昨夜,他便入营筹备,等的就是这一刻。
继二十一卫后,京营之内也爆发了大战。
但这并非战斗,而是一场屠杀。
有心算无心,结局早已注定。
……
轰鸣声早已惊动城中百姓。
然而这一日的京师,却与往常不同。
没有逃散,没有哄抢。
反而是街头巷尾涌出无数百姓自发请战。
因为就在不久前,陛下亲率百官向他们鞠躬。
谢天下黎庶以血肉筑长城,以肩膀撑山河。
大明永不增赋早已传遍街头巷尾。
他们要对得起天子的信任。
他们要替天子守城
他们的脊梁挺得笔直。
他们的肩上挑的不再是劈柴。
而是陛下的期望,大明的未来。
人心是热的,永远都是。
大明的子民从不惧死,只怕心寒。
怕死了无人记得,怕血白流,怕牺牲毫无意义。
而今日不同。
天子让他们找回了自信和脊梁。
那是汉人千年来从未泯灭的骄傲与尊严。
青壮们自觉排队聚于兵部门外。
老者杵着拐,妇人握菜刀,孩童攥着石块。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城外。
他们身后,是皇宫,是要拼命守护的皇帝。
京城,从未如此肃杀。
巳时过半。
封闭的城门猛然开启。
一骑飞驰而入。
“二十一卫、京营叛乱已被平定!贼首尽诛,余众皆斩。”
一瞬间,死寂的京师轰然沸腾。
百姓纷纷让路,高声欢呼。
“杀得好!竟敢叛陛下!”
“该死的狗贼,早该诛了!”
“要不是已被剿尽,老子要提刀去剁了他们!”
街头欢腾,太庙肃然。
跪地忏悔的群臣出了太庙,却一个个面色土灰。
他们终于明白。
陛下用一场早朝,覆灭了二十一卫与京营。
震惊、恐惧……不足以形容他们此刻的心情。
结局已注定。
他们还能说什么?
又有谁敢说什么?
钱谦益只觉两腿发沉,几乎迈不开步。
几日前,他还笃定二十一卫里朝臣安插者众,陛下纵有雷霆之威,也不敢尽诛。
而如今陛下做到了。
不止诛杀二十一卫,连京营也血洗七八成。
不止杀他们,还要定罪谋反,株连九族。
钱谦益浑身冰冷。
这会牵扯多少人?
三万?五万?
还是更多?
貌似就算是太祖也不曾如此杀戮。
暴君。
这才是真正的暴君!
他踉跄着上车,眼前浮现出早朝上的年轻帝王。
他神情淡漠,言语平静。
他骗了所有人。
他以早朝为局,斩勋贵,废特权,笼民心。
以恩义为饵,当着所有百姓说出那句永远也过不了朝会的“永不增赋!”。
又以叛乱为名,屠尽京营与二十一卫和他们背后的朝臣世家。
钱谦益心胆俱裂。
此刻他才明白,大明再次出现了一位能与太祖、成祖并肩的皇帝。
只是这位更冷,更狠,更绝。
他低声喃喃:
“这等心智与手段……真是,太可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