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之环”第七锻造厂的惊险脱身,如同一盆冰水浇在方舟内每一个人的心头。胜利的喜悦被现实的严峻迅速冲淡。议会展现出的强大学习与适应能力,以及那初见雏形便已威力不俗的“反编译协议”,都明确地传达出一个信号——同样的招数,第二次的效果将大打折扣,甚至可能成为葬送自己的陷阱。
方舟隐匿在一片新找到的、规则结构如同破碎镜面般复杂的星尘带中,进行着战后的修复与反思。外壳上的伤痕在纳米机器人与规则调和领域的双重作用下缓慢愈合,但众人心中的紧迫感却愈发沉重。
沈流石独自坐在主控室内,双眸微阖,“烬尘之眼”的内视模式全力开启,反复“复盘”着与锻造厂交锋的每一个细节。那逆溯而来的反编译力量,那被临时强化的逻辑卫士,那精准的能量干扰……如同一段段被记录下来的“杀毒软件行为日志”,在他意识中反复播放、解析。
(……攻击模式:数据洪流(混合变种)……)
(……防御响应:反编译协议(测试版)——特征:高速规则解析、逻辑单元临时强化、能量峰值依赖……)
(……漏洞利用:通过物理破坏能量节点,干扰其算力供给,制造防御间隙……)
(……评估:该攻击向量已被标记,复用风险极高……)
结论清晰而冷酷:他需要全新的、更加难以被预测和反制的“攻击代码”。
仅仅是修改数据包内容、混合一些古老规则特征,已经不够了。这就像不断给病毒加壳,或许能暂时绕过特征码扫描,但一旦被放入沙箱进行行为分析,依然会原形毕露。
必须从更根本的层面进行改变。
他的意识沉入混沌之树,那枝叶间流淌的液态代码光芒仿佛与他自身的思维融为一体。他想起了在“千法回廊”中窥见的、那位“编程者”试图直接编写规则的疯狂,想起了“万法皆允”那宏大而危险的构想,更想起了自己涅盘重生时,在烬河之源那狂暴的规则熔炉中,引导重构之力的体验。
(……当前瓶颈:攻击代码为静态结构,一旦被捕获分析,即可制定反制措施……)
(……需求:动态的、可自我演化的、甚至能根据环境与对手自动调整的‘活’的代码……)
(……理论支持:‘万法皆允’理念允许规则具备‘演化’特性……烬河之源重构过程证明了规则具备‘可塑性’……)
(……技术路径:尝试将‘演化’与‘可塑性’概念,融入规则编程……)
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燎原之火,在他脑海中熊熊燃烧——
元编程 (taprograing)!
不是编写执行特定任务的代码,而是编写能够生成或修改其他代码的代码!是程序领域的“炼金术”,是创造“活”的、具备“进化”能力的规则造物!
他要创造的,不是单纯的病毒或漏洞利用工具,而是能够在议会系统中自我复制、变异、学习,甚至能与反编译协议进行“军备竞赛”的——规则生命体!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悸。这无异于在创造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生命形式,其潜在的风险与不可控性,远超之前的任何尝试。
但,这是打破当前僵局,在议会那日益严密的防御网上撕开缺口的唯一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混沌之树在他掌心缓缓旋转,光芒内敛,仿佛在积蓄着力量。
他不再去思考具体的攻击目标或防御漏洞,而是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规则“元”层面的理解与构建之中。
他尝试捕捉规则本身那细微的“变化”特性,将其抽象为一种可被描述、可被引动的“变量”。
他回忆烬河之源中规则碎片湮灭与重组的景象,试图理解其背后那推动变化的“算法”。
他甚至开始拆解自身那经过涅盘重生的规则之躯,分析其内部那动态平衡、兼容并蓄的结构是如何维持和微调的。
这是一个极其抽象、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他仿佛站在了规则的源头,试图理解构成宇宙这片“程序海洋”的,最基础的“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并想要赋予它们“自我组织”和“演化”的指令。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方舟外的星尘依旧按照固有的规律飘散、聚拢。
不知过了多久,沈流石的指尖,一缕极其微弱、却仿佛拥有自己生命般微微颤动的规则之光,悄然亮起。
这缕光不再是他之前编织的任何一种固定结构的代码,它更像是一段极其简练的“种子算法”,其内部蕴含着简单的复制、变异以及在特定规则环境下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基本逻辑。
它很弱小,很不稳定,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但它确实是“活”的。
沈流石小心翼翼地将这缕“元代码”之光,注入到一小片被他临时隔离出来的、模拟议会秩序环境的规则“沙盒”之中。
起初,这片“元代码”只是茫然地漂浮着。
渐渐地,它开始吸收沙盒中游离的秩序规则碎片,进行极其缓慢的自我复制。
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微小的、随机的“变异”。
大部分变异体很快就在秩序环境的排斥下湮灭了。
但有一个变异体,其结构恰好变得更加“贴近”秩序规则的某些非关键特征,从而在沙盒中存活了稍长一点时间,并进行了新一轮的复制……
进化,开始了!
虽然这进化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范围也仅限于一个小小的沙盒,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沈流石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他成功了!他触摸到了“元编程”的门槛!
虽然这最初的“规则生命”雏形还无比原始、无比脆弱,甚至可能毫无实用价值,但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无限可能的方向!
他可以编写出能够自我优化隐匿方式的“潜行代码”;
可以创造出能够寻找并利用未知漏洞的“探针代码”;
甚至可以培育出能够吞噬议会规则能量、转化为己用的“寄生代码”!
议会的反编译协议再强,也无法完全预测一个不断进化、不断变化的目标!
“需要更多的测试……更复杂的环境……更庞大的算力支持……”沈流石喃喃自语,目光投向了舷窗外无垠的星海。
他知道,自己推开了一扇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大门。
门后,可能是通往胜利的捷径,也可能是释放出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毁灭性规则的潘多拉魔盒。
但,他已没有回头路。
“欧几里得,”他传讯道,“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次,找一个……规则结构更复杂,能量更充沛的‘试验场’。”
他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资源”,来喂养和优化他这初生的“元代码”。
规则编程的战争,进入了全新的维度。而他,即将为肃正议会,送上一份他们绝对无法“反编译”的——
进化中的灾难。
        方舟隐匿在一片新找到的、规则结构如同破碎镜面般复杂的星尘带中,进行着战后的修复与反思。外壳上的伤痕在纳米机器人与规则调和领域的双重作用下缓慢愈合,但众人心中的紧迫感却愈发沉重。
沈流石独自坐在主控室内,双眸微阖,“烬尘之眼”的内视模式全力开启,反复“复盘”着与锻造厂交锋的每一个细节。那逆溯而来的反编译力量,那被临时强化的逻辑卫士,那精准的能量干扰……如同一段段被记录下来的“杀毒软件行为日志”,在他意识中反复播放、解析。
(……攻击模式:数据洪流(混合变种)……)
(……防御响应:反编译协议(测试版)——特征:高速规则解析、逻辑单元临时强化、能量峰值依赖……)
(……漏洞利用:通过物理破坏能量节点,干扰其算力供给,制造防御间隙……)
(……评估:该攻击向量已被标记,复用风险极高……)
结论清晰而冷酷:他需要全新的、更加难以被预测和反制的“攻击代码”。
仅仅是修改数据包内容、混合一些古老规则特征,已经不够了。这就像不断给病毒加壳,或许能暂时绕过特征码扫描,但一旦被放入沙箱进行行为分析,依然会原形毕露。
必须从更根本的层面进行改变。
他的意识沉入混沌之树,那枝叶间流淌的液态代码光芒仿佛与他自身的思维融为一体。他想起了在“千法回廊”中窥见的、那位“编程者”试图直接编写规则的疯狂,想起了“万法皆允”那宏大而危险的构想,更想起了自己涅盘重生时,在烬河之源那狂暴的规则熔炉中,引导重构之力的体验。
(……当前瓶颈:攻击代码为静态结构,一旦被捕获分析,即可制定反制措施……)
(……需求:动态的、可自我演化的、甚至能根据环境与对手自动调整的‘活’的代码……)
(……理论支持:‘万法皆允’理念允许规则具备‘演化’特性……烬河之源重构过程证明了规则具备‘可塑性’……)
(……技术路径:尝试将‘演化’与‘可塑性’概念,融入规则编程……)
一个前所未有的、更加疯狂的念头,如同黑暗中点燃的燎原之火,在他脑海中熊熊燃烧——
元编程 (taprograing)!
不是编写执行特定任务的代码,而是编写能够生成或修改其他代码的代码!是程序领域的“炼金术”,是创造“活”的、具备“进化”能力的规则造物!
他要创造的,不是单纯的病毒或漏洞利用工具,而是能够在议会系统中自我复制、变异、学习,甚至能与反编译协议进行“军备竞赛”的——规则生命体!
这个想法让他自己都感到一阵心悸。这无异于在创造一种新的、基于规则的生命形式,其潜在的风险与不可控性,远超之前的任何尝试。
但,这是打破当前僵局,在议会那日益严密的防御网上撕开缺口的唯一希望。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无比专注。混沌之树在他掌心缓缓旋转,光芒内敛,仿佛在积蓄着力量。
他不再去思考具体的攻击目标或防御漏洞,而是将全部心神投入到对规则“元”层面的理解与构建之中。
他尝试捕捉规则本身那细微的“变化”特性,将其抽象为一种可被描述、可被引动的“变量”。
他回忆烬河之源中规则碎片湮灭与重组的景象,试图理解其背后那推动变化的“算法”。
他甚至开始拆解自身那经过涅盘重生的规则之躯,分析其内部那动态平衡、兼容并蓄的结构是如何维持和微调的。
这是一个极其抽象、极其耗费心力的过程。他仿佛站在了规则的源头,试图理解构成宇宙这片“程序海洋”的,最基础的“水分子”的运动规律,并想要赋予它们“自我组织”和“演化”的指令。
时间在寂静中流逝。方舟外的星尘依旧按照固有的规律飘散、聚拢。
不知过了多久,沈流石的指尖,一缕极其微弱、却仿佛拥有自己生命般微微颤动的规则之光,悄然亮起。
这缕光不再是他之前编织的任何一种固定结构的代码,它更像是一段极其简练的“种子算法”,其内部蕴含着简单的复制、变异以及在特定规则环境下进行适应性选择的基本逻辑。
它很弱小,很不稳定,仿佛随时都会消散。
但它确实是“活”的。
沈流石小心翼翼地将这缕“元代码”之光,注入到一小片被他临时隔离出来的、模拟议会秩序环境的规则“沙盒”之中。
起初,这片“元代码”只是茫然地漂浮着。
渐渐地,它开始吸收沙盒中游离的秩序规则碎片,进行极其缓慢的自我复制。
复制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微小的、随机的“变异”。
大部分变异体很快就在秩序环境的排斥下湮灭了。
但有一个变异体,其结构恰好变得更加“贴近”秩序规则的某些非关键特征,从而在沙盒中存活了稍长一点时间,并进行了新一轮的复制……
进化,开始了!
虽然这进化速度慢得令人发指,范围也仅限于一个小小的沙盒,但它确确实实地发生了!
沈流石眼中爆发出难以抑制的兴奋光芒!
他成功了!他触摸到了“元编程”的门槛!
虽然这最初的“规则生命”雏形还无比原始、无比脆弱,甚至可能毫无实用价值,但它代表着一个全新的、无限可能的方向!
他可以编写出能够自我优化隐匿方式的“潜行代码”;
可以创造出能够寻找并利用未知漏洞的“探针代码”;
甚至可以培育出能够吞噬议会规则能量、转化为己用的“寄生代码”!
议会的反编译协议再强,也无法完全预测一个不断进化、不断变化的目标!
“需要更多的测试……更复杂的环境……更庞大的算力支持……”沈流石喃喃自语,目光投向了舷窗外无垠的星海。
他知道,自己推开了一扇危险而又充满诱惑的大门。
门后,可能是通往胜利的捷径,也可能是释放出连他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毁灭性规则的潘多拉魔盒。
但,他已没有回头路。
“欧几里得,”他传讯道,“寻找下一个目标。这次,找一个……规则结构更复杂,能量更充沛的‘试验场’。”
他需要更多的“数据”和“资源”,来喂养和优化他这初生的“元代码”。
规则编程的战争,进入了全新的维度。而他,即将为肃正议会,送上一份他们绝对无法“反编译”的——
进化中的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