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试验场”被锁定在一处代号为“寂静哨站”的议会前哨。它位于一片刚刚被“秩序之网”覆盖不久的新生星域边缘,主要负责监控该星域的规则同化进程,并清除可能出现的“原生规则异常”。与戒备森严的锻造厂相比,这里防御力量相对薄弱,但其规则环境却因正处于“秩序”与“原生”规则的激烈冲突地带,显得异常活跃和复杂,充满了各种不稳定的规则乱流和未被完全格式化的原始规则片段。
这正是沈流石需要的——一个规则资源丰富、防御压力适中,足以让他那初生的“元代码”进行初步实战演练的完美环境。
方舟如同潜入珊瑚礁的章鱼,利用新优化的“自适应规则迷彩”,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寂静哨站。哨站本身是一个标准的六边形棱柱结构,表面覆盖着冰冷的秩序金属,几艘巡逻艇如同工蜂般在周围逡巡。
“目标已锁定。防御体系分析:标准护盾,轻型自动炮台,规则扫描阵列。未检测到‘反编译协议’或‘逻辑卫士’网络活动迹象。”欧几里得报告。
“很好。”沈流石点头。他掌心向上,混沌之树浮现,那缕微弱却充满活力的“元代码”之光,如同跳跃的电子,在枝叶间游弋。
他没有再采用数据洪流攻击。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缕“元代码”分离出一小部分,将其“投送”目标,设定为哨站外部规则扫描阵列与主能源线路之间的一个……规则缓冲区。
这个缓冲区本身并无实际功能,只是用于平滑不同系统组件间规则波动的过渡区域,充满了各种未被定义的、杂乱的规则涟漪。
“元代码”如同被投入肥沃土壤的种子,瞬间没入了那片规则的“混沌”之中。
起初,没有任何变化。
沈流石耐心等待着,通过混沌之树与“元代码”之间那微弱的联系,感知着它的状态。
(……目标环境:高混乱度,低秩序度,存在多种未定义规则资源……)
(……元代码启动:开始吸收环境规则碎片……复制进程启动……变异率提升至基础值300%……)
(……适应性选择:淘汰无法在混乱环境中维持结构的变体……优选能够高效吸收并整合杂规则资源的变体……)
在他的感知中,那片规则缓冲区内部,正上演着一场无声而激烈的微观进化!无数“元代码”的变体在诞生、竞争、消亡,而又有一小部分,开始逐渐适应这片混乱的土壤,其结构变得更加……“贪婪”和“坚韧”。
它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吸收游离的规则碎片,甚至开始尝试“寄生”在扫描阵列散逸的微弱能量流上,或是“模拟”缓冲区本身的规则波动以规避可能的检测。
进化速度,远超在封闭沙盒中的表现!
大约一标准时后,沈流石感知到,“元代码”群体中出现了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变体。它结构更加复杂,能够更高效地吞噬周围的各种规则能量,甚至……开始对扫描阵列传入缓冲区的、用于校准的规则信号,产生了微弱的“干扰”!
这种干扰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资源争夺”。它使得扫描阵列传回主控室的数据,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持续性的背景“噪音”。
哨站内部。
“扫描阵列校准数据出现持续低频噪音,信噪比下降0.7%。”一名低级操作员报告。
“可能是新星域规则环境不稳定导致的背景干扰,标记为三级异常,持续观察。”主管并未在意。
沈流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第一步,成功了。“元代码”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开始了对环境的影响。
“执行第二阶段测试。”他下达指令,“引导‘元代码’群体,向哨站内部能源网络边缘渗透。”
他通过混沌之树,向那主导变体发送了一道极其模糊的、指向能源波动的“趋向性”指令。
接收到指令的“元代码”变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主动地、缓慢地沿着规则缓冲区的边缘,向着能源网络泄露出的微弱波动方向“迁移”。它们如同微观世界的规则菌毯,所过之处,那些杂乱的规则涟漪被纷纷“吞噬”或“同化”,使得其路径上的规则环境,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趋向于“元代码”自身特性的“改造”。
这种改造同样微不可查,但却在持续进行。
数小时后。
“能源网络次级回路效率下降0.3%,原因未知。”又一份报告被列为低级异常。
沈流石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此时的“元代码”群体,已经如同在哨站规则生态中扎根的微生物,虽然个体渺小,但数量庞大,且与其生存环境深度绑定。
“执行最终测试:压力刺激。”
他选中了哨站外部的一个轻型自动炮台,操控方舟,以最小功率,向其发射了一束极其微弱的、不带攻击性的规则探测波。
“嗡——”
被探测波触及的炮台,其内部防御协议被瞬间激活,规则能量流转加速!
几乎在同一时间!
那寄生在附近规则环境中的“元代码”群体,仿佛受到了惊吓,其活动模式骤然改变!它们不再缓慢渗透,而是如同被惊动的蚁群,疯狂地抽取周围一切可用的规则能量,并向着受到“刺激”的炮台方向汇聚、依附!
它们本能地将炮台识别为了“威胁源”或“高能量源”,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适应”甚至是……“覆盖”它!
刹那间,那台炮台的规则结构表面,覆盖上了一层极其稀薄、却活性极高的“元代码”菌毯!炮台的锁定系统出现了极其短暂的紊乱,其炮口甚至不由自主地微微偏转,指向了旁边另一台毫无反应的炮台!
“警告!7号炮台出现规则扰动!短暂锁定友军!”
“什么?!”哨站主管这次终于重视起来,“立刻隔离7号炮台,启动深度规则扫描!”
然而,当哨站的扫描力量聚焦到7号炮台时,那层“元代码”菌毯仿佛拥有生命般,迅速消散、隐匿,重新融入了周围复杂的规则背景之中,只留下一个恢复正常、却查不出任何问题的炮台,以及一脸困惑的操作员。
方舟内,沈流石缓缓收回了感知。
测试,圆满成功。
“元代码”展现出了他期望的所有特性:环境适应性、自我进化能力、对刺激的反应性,以及……初步的群体智能和隐匿性。
它们就像被播撒出去的、拥有无限可能的规则种子。接下来,只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养料”,它们就能在这座哨站,乃至更广阔的议会网络中,自行生长、蔓延,最终演化出何种形态,连沈流石自己都无法完全预测。
“记录所有数据。我们该撤了。”沈流石平静下令。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打草惊蛇。
方舟再次无声无息地撤离,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寂静哨站,恢复了表面的“寂静”。
但在那看不见的规则层面,一场微小的进化序曲,已然奏响。沈流石播下的“元代码”种子,正悄无声息地在这片秩序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它们会成长为什么?是悄无声息瘫痪系统的病毒?是能反噬其创造者的怪物?还是……某种全新的、超越现有认知的规则生态的起点?
沈流石看着掌心混沌之树中那依旧跳跃的“元代码”之光,目光深邃。
进化,一旦开始,便无法回头。
而他,正是那个按下了启动键的人。
接下来的舞台,将交给这些渺小而又伟大的“规则生命”,以及它们即将在肃正议会这座庞然大物体内,掀起的、无人能够预料的……
寂静风暴。
        这正是沈流石需要的——一个规则资源丰富、防御压力适中,足以让他那初生的“元代码”进行初步实战演练的完美环境。
方舟如同潜入珊瑚礁的章鱼,利用新优化的“自适应规则迷彩”,悄无声息地接近了寂静哨站。哨站本身是一个标准的六边形棱柱结构,表面覆盖着冰冷的秩序金属,几艘巡逻艇如同工蜂般在周围逡巡。
“目标已锁定。防御体系分析:标准护盾,轻型自动炮台,规则扫描阵列。未检测到‘反编译协议’或‘逻辑卫士’网络活动迹象。”欧几里得报告。
“很好。”沈流石点头。他掌心向上,混沌之树浮现,那缕微弱却充满活力的“元代码”之光,如同跳跃的电子,在枝叶间游弋。
他没有再采用数据洪流攻击。而是小心翼翼地将这缕“元代码”分离出一小部分,将其“投送”目标,设定为哨站外部规则扫描阵列与主能源线路之间的一个……规则缓冲区。
这个缓冲区本身并无实际功能,只是用于平滑不同系统组件间规则波动的过渡区域,充满了各种未被定义的、杂乱的规则涟漪。
“元代码”如同被投入肥沃土壤的种子,瞬间没入了那片规则的“混沌”之中。
起初,没有任何变化。
沈流石耐心等待着,通过混沌之树与“元代码”之间那微弱的联系,感知着它的状态。
(……目标环境:高混乱度,低秩序度,存在多种未定义规则资源……)
(……元代码启动:开始吸收环境规则碎片……复制进程启动……变异率提升至基础值300%……)
(……适应性选择:淘汰无法在混乱环境中维持结构的变体……优选能够高效吸收并整合杂规则资源的变体……)
在他的感知中,那片规则缓冲区内部,正上演着一场无声而激烈的微观进化!无数“元代码”的变体在诞生、竞争、消亡,而又有一小部分,开始逐渐适应这片混乱的土壤,其结构变得更加……“贪婪”和“坚韧”。
它们不再仅仅满足于吸收游离的规则碎片,甚至开始尝试“寄生”在扫描阵列散逸的微弱能量流上,或是“模拟”缓冲区本身的规则波动以规避可能的检测。
进化速度,远超在封闭沙盒中的表现!
大约一标准时后,沈流石感知到,“元代码”群体中出现了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变体。它结构更加复杂,能够更高效地吞噬周围的各种规则能量,甚至……开始对扫描阵列传入缓冲区的、用于校准的规则信号,产生了微弱的“干扰”!
这种干扰并非攻击,更像是……一种本能的“资源争夺”。它使得扫描阵列传回主控室的数据,带上了一丝难以察觉的、持续性的背景“噪音”。
哨站内部。
“扫描阵列校准数据出现持续低频噪音,信噪比下降0.7%。”一名低级操作员报告。
“可能是新星域规则环境不稳定导致的背景干扰,标记为三级异常,持续观察。”主管并未在意。
沈流石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第一步,成功了。“元代码”不仅存活下来,而且开始了对环境的影响。
“执行第二阶段测试。”他下达指令,“引导‘元代码’群体,向哨站内部能源网络边缘渗透。”
他通过混沌之树,向那主导变体发送了一道极其模糊的、指向能源波动的“趋向性”指令。
接收到指令的“元代码”变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开始主动地、缓慢地沿着规则缓冲区的边缘,向着能源网络泄露出的微弱波动方向“迁移”。它们如同微观世界的规则菌毯,所过之处,那些杂乱的规则涟漪被纷纷“吞噬”或“同化”,使得其路径上的规则环境,出现了一种极其细微的、趋向于“元代码”自身特性的“改造”。
这种改造同样微不可查,但却在持续进行。
数小时后。
“能源网络次级回路效率下降0.3%,原因未知。”又一份报告被列为低级异常。
沈流石知道,火候差不多了。此时的“元代码”群体,已经如同在哨站规则生态中扎根的微生物,虽然个体渺小,但数量庞大,且与其生存环境深度绑定。
“执行最终测试:压力刺激。”
他选中了哨站外部的一个轻型自动炮台,操控方舟,以最小功率,向其发射了一束极其微弱的、不带攻击性的规则探测波。
“嗡——”
被探测波触及的炮台,其内部防御协议被瞬间激活,规则能量流转加速!
几乎在同一时间!
那寄生在附近规则环境中的“元代码”群体,仿佛受到了惊吓,其活动模式骤然改变!它们不再缓慢渗透,而是如同被惊动的蚁群,疯狂地抽取周围一切可用的规则能量,并向着受到“刺激”的炮台方向汇聚、依附!
它们本能地将炮台识别为了“威胁源”或“高能量源”,并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适应”甚至是……“覆盖”它!
刹那间,那台炮台的规则结构表面,覆盖上了一层极其稀薄、却活性极高的“元代码”菌毯!炮台的锁定系统出现了极其短暂的紊乱,其炮口甚至不由自主地微微偏转,指向了旁边另一台毫无反应的炮台!
“警告!7号炮台出现规则扰动!短暂锁定友军!”
“什么?!”哨站主管这次终于重视起来,“立刻隔离7号炮台,启动深度规则扫描!”
然而,当哨站的扫描力量聚焦到7号炮台时,那层“元代码”菌毯仿佛拥有生命般,迅速消散、隐匿,重新融入了周围复杂的规则背景之中,只留下一个恢复正常、却查不出任何问题的炮台,以及一脸困惑的操作员。
方舟内,沈流石缓缓收回了感知。
测试,圆满成功。
“元代码”展现出了他期望的所有特性:环境适应性、自我进化能力、对刺激的反应性,以及……初步的群体智能和隐匿性。
它们就像被播撒出去的、拥有无限可能的规则种子。接下来,只需要时间和更多的“养料”,它们就能在这座哨站,乃至更广阔的议会网络中,自行生长、蔓延,最终演化出何种形态,连沈流石自己都无法完全预测。
“记录所有数据。我们该撤了。”沈流石平静下令。目的已经达到,没必要打草惊蛇。
方舟再次无声无息地撤离,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寂静哨站,恢复了表面的“寂静”。
但在那看不见的规则层面,一场微小的进化序曲,已然奏响。沈流石播下的“元代码”种子,正悄无声息地在这片秩序的土壤中生根发芽。
它们会成长为什么?是悄无声息瘫痪系统的病毒?是能反噬其创造者的怪物?还是……某种全新的、超越现有认知的规则生态的起点?
沈流石看着掌心混沌之树中那依旧跳跃的“元代码”之光,目光深邃。
进化,一旦开始,便无法回头。
而他,正是那个按下了启动键的人。
接下来的舞台,将交给这些渺小而又伟大的“规则生命”,以及它们即将在肃正议会这座庞然大物体内,掀起的、无人能够预料的……
寂静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