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的风如淬毒的冰刃,刮过沈策的脸颊,带来刺骨的寒意。他胯下的“踏雪”宝马似乎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的凝重,鼻翼翕动,蹄子在冻土上轻轻刨动,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三百名镇北军骑兵紧随其后,铁甲与兵器碰撞的脆响被呼啸的风声裹挟,在空旷的荒原上拉出长长的尾音,像是一曲即将奏响的战歌。
城西的荒原平坦而辽阔,积雪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将天地间映照得一片朦胧。沈策勒住马缰,抬手示意队伍停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前方的黑暗。远处的火光依旧闪烁,约莫在十里之外,既没有逼近的迹象,也没有熄灭的意思,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在黑暗中窥视着寒关。
“将军,要不要派斥候先去打探?”秦风催马来到沈策身旁,压低声音问道。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脸上布满了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锋。
沈策微微颔首,沉声道:“让赵武带两名弟兄去,务必小心,不可打草惊蛇。若是遇到敌人,不必恋战,查清对方人数、旗号、装备便立刻返回。”
“是!”一名身材精瘦的骑兵应声而出,正是军中最擅长侦查的斥候队长赵武。他翻身下马,将铠甲上多余的配饰卸下,只留下一柄短刀和一张弩箭,动作麻利地与两名同伴消失在夜色中。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寒风吹过荒原,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骑兵们的铁甲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将士们屏息凝神,手中的兵器握得更紧了,胯下的战马也变得焦躁起来,时不时发出一声低嘶。沈策坐在马背上,目光始终锁定着前方的火光,心中思绪万千。
若是北蛮残兵,他们此刻应该早已溃不成军,断无胆量在寒关附近逗留,更别说摆出如此明显的火光。若是其他部落的人马,此刻北疆正值战乱,各部落自顾不暇,又怎会贸然靠近重兵把守的寒关?难道是……朝廷的援军?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沈策压了下去。他派往京城的信使才刚出发不久,就算朝廷收到奏折立刻发兵,也绝不可能这么快抵达。
就在这时,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沈策心中一紧,抬手示意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很快,三道身影从黑暗中疾驰而出,正是赵武和他的两名同伴。
“将军!”赵武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沈策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前方确实是一支骑兵,人数约莫五百左右,旗号看不清,但他们的装备很奇特,既不是北蛮的皮甲弯刀,也不是我朝的制式铠甲。而且,他们似乎在原地扎营,没有要进攻的意思。”
“哦?”沈策眉头一挑,“再仔细说说,他们的装备如何奇特?”
“回将军,”赵武回忆道,“他们穿的是黑色的软甲,上面似乎绣着某种纹路,太远看不太清。兵器大多是长枪和短弩,队列整齐,不像是散兵游勇。而且,他们的战马体型比北蛮的马要高大,速度很快,我们靠近时差点被他们发现。”
沈策陷入了沉思。黑色软甲,奇特纹路,整齐队列……这既不符合北蛮的作战风格,也与朝廷的军队截然不同。难道是北疆一带的马贼?但马贼通常不会有如此精良的装备和规整的队列。还是说,是某个隐藏在漠北的神秘势力?
“将军,会不会是走私商队?”秦风猜测道,“寒关互市关闭后,有些走私商队会铤而走险,带着货物在边境游荡,寻找机会进城交易。”
沈策摇了摇头:“走私商队不会携带这么多骑兵,更不会在深夜时分在荒原上扎营,还燃起如此明显的火光。他们这是在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要么是有恃无恐,要么是别有用心。”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事不宜迟,我亲自去看看。秦风,你带领队伍在此待命,若是半个时辰后我还未返回,立刻带兵接应。切记,不可贸然进攻,除非对方先动手。”
“将军,万万不可!”秦风连忙劝阻,“对方身份不明,人数又比我们多,您亲自过去太过危险!还是让属下去吧!”
“不必多说,”沈策打断他,“对方既然敢在寒关附近停留,必然有所依仗。我去才能看清他们的真实意图,若是派其他人去,一旦发生冲突,恐怕难以善了。”他拍了拍秦风的肩膀,“这里就交给你了,务必守住队伍,保护好弟兄们的安全。”
说罢,沈策不等秦风再劝,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踏雪宝马长嘶一声,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前方的火光疾驰而去。他将破虏刀横放在马鞍上,左手握紧缰绳,右手按在刀柄上,全身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距离越来越近,火光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沈策放缓了马速,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绕到了营地的侧后方。营地扎在一处避风的土坡下,数十顶黑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帐篷外燃起了十几堆篝火,火光将周围照得一片通明。五百名骑兵分散在帐篷周围警戒,手中的长枪斜指地面,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果然如赵武所说,他们穿的是黑色软甲,甲胄上绣着银色的狼头纹路,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沈策心中一动。狼头纹路……他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当年他刚入军营时,曾听老兵们说过,漠北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名为“狼牙阁”,成员大多是退役的将士和江湖高手,他们行踪诡秘,既不依附朝廷,也不与北蛮为伍,专门在边境一带活动,有时会护送商队,有时会救助流民,偶尔也会与北蛮发生冲突,但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难道眼前这支队伍,就是狼牙阁的人?
就在沈策暗自思索之际,营地中央的一顶大帐篷内走出一名男子。他身材高大,穿着与其他骑兵相同的黑色软甲,只是甲胄上的狼头纹路是金色的,显得格外醒目。他手中没有握武器,而是背着手,缓步走到篝火旁,目光望向寒关的方向,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沈策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着这名男子。他约莫三十多岁年纪,面容刚毅,眼神深邃,下巴上留着一圈短须,身上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气势。沈策可以肯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但不知为何,却觉得他身上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忽然,那名男子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头望向沈策藏身的方向,大喝一声:“何方高人在此窥探?何不现身一见!”
沈策心中一凛,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他不再隐藏,催马从土坡后走了出来,手中的破虏刀依旧按在刀柄上,却没有出鞘的意思。
“在下镇北军将军沈策,”沈策勒住马缰,声音洪亮,“不知阁下是何方势力,深夜在寒关附近扎营,有何用意?”
那名男子看到沈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一抹笑容:“原来是镇北军的沈将军,久仰大名。在下狼牙阁阁主,萧烈。”
“狼牙阁?”沈策故作疑惑,“久闻狼牙阁在边境一带行侠仗义,为何今日会带着这么多弟兄出现在此地?”
萧烈笑了笑,转身对着身后的骑兵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放下戒备,然后对沈策说道:“沈将军不必多疑,我等此次前来,并非为了与镇北军为敌。相反,我们是来给沈将军送一份大礼的。”
“大礼?”沈策眉头一皱,“萧阁主不妨明说,我沈策不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沈将军果然是爽快人,”萧烈说道,“寒关刚经历大战,粮草短缺,药材告急,想必沈将军此刻正为此事发愁吧?我狼牙阁此次带来了五千石粮食,一千斤药材,还有一批军械,愿意无偿赠予镇北军,助沈将军渡过难关。”
沈策心中大为震惊。五千石粮食,一千斤药材,这对于此刻的寒关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他心中的疑虑也更深了:“萧阁主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如此相助?”
萧烈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沈将军,你以为北蛮此次入侵,真的只是为了抢夺财物吗?”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据我狼牙阁打探到的消息,北蛮此次入侵,背后有大胤王朝的人在暗中支持。他们给北蛮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目的就是想让北蛮攻破寒关,进而威胁京城,动摇大胤的根基。”
“大胤王朝的人?”沈策心中一震,“萧阁主指的是谁?”
“具体是谁,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萧烈说道,“但我可以肯定,此人在朝中地位极高,手握重权。沈将军此次大败北蛮,虽然守住了寒关,但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接下来,他们很可能会从内部动手,要么克扣你的粮草军械,要么捏造罪名陷害你,让你首尾不能相顾。”
沈策沉默了。他想起了自己派往京城的信使,心中不禁有些担忧。朝中党派林立,勾心斗角,确实有可能有人会因为嫉妒他的战功,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暗中作梗。
“萧阁主为何要告诉我这些?”沈策问道。
“因为我们狼牙阁虽然不依附于任何势力,但也绝不允许有人背叛国家,勾结外敌,残害百姓,”萧烈说道,“沈将军守土护民,忠肝义胆,是北疆的守护神。我狼牙阁敬佩沈将军的为人,也不想看到寒关因为内奸的陷害而失守。所以,我们愿意助沈将军一臂之力。”
沈策看着萧烈,试图从他的眼中看出一丝虚假,但他看到的只有真诚和坚定。他知道,萧烈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寒关此刻的处境确实艰难,若是朝廷的粮草和药材不能及时送达,一旦北蛮再次来犯,或者内部出现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萧阁主的好意,我沈策心领了,”沈策说道,“但无功不受禄,五千石粮食和一千斤药材,并非小数目,我镇北军不能白受这份大礼。萧阁主有什么条件,不妨直说。”
萧烈笑了笑:“沈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我的条件很简单,日后若是狼牙阁遇到困难,希望沈将军能伸出援手。另外,我想请沈将军帮我找一个人。”
“找人?”沈策问道,“不知萧阁主想找何人?”
“此人名为李三,是镇北军的一名士兵,”萧烈说道,“昨夜大战时,他被北蛮人掳走了。我狼牙阁的人在追踪北蛮残兵时,发现了他的踪迹,得知他被关押在漠北的黑风寨中。黑风寨是北蛮的一个据点,里面关押着不少被俘的我朝士兵和百姓。我希望沈将军能出兵,与我狼牙阁一同攻破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
沈策心中一动。李三,正是白天那名妇人苦苦哀求他寻找的丈夫。没想到,萧烈竟然也在找他,而且还知道他的下落。这难道只是巧合?
“萧阁主为何如此在意李三?”沈策问道。
“因为李三是我的故人之子,”萧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当年我与他父亲一同在军中效力,后来他父亲为了保护我而牺牲,临终前将李三托付给我。只是后来我离开了军营,创立了狼牙阁,便与李三失去了联系。直到昨夜大战,我才得知他加入了镇北军,还被北蛮人掳走了。”
沈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萧烈会如此上心。他心中的疑虑也消去了大半。
“好,”沈策点了点头,“萧阁主的条件,我答应了。粮草和药材,我代表镇北军和寒关的百姓,多谢萧阁主的慷慨相助。至于攻打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本就是我镇北军的责任,我自然义不容辞。”
“太好了!”萧烈脸上露出了笑容,“沈将军果然是重情重义之人。粮草和药材,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明日一早便可运往寒关。攻打黑风寨之事,我们可以从长计议,待沈将军将寒关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我们再一同出发。”
沈策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时间不早了,萧阁主一路劳顿,还是早些休息吧。我也该回寒关了,也好让弟兄们放心。”
“沈将军慢走,”萧烈说道,“明日我会亲自带人将粮草和药材送往寒关,到时候再与沈将军详谈。”
沈策对着萧烈抱了抱拳,调转马头,朝着寒关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狼牙阁的营地依旧灯火通明,萧烈站在篝火旁,望着沈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回到寒关时,天已经蒙蒙亮了。秦风带领着骑兵队一直在城外接应,看到沈策平安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将军,您没事吧?”秦风连忙迎了上来。
“我没事,”沈策说道,“让弟兄们都回去休息吧,辛苦了一夜。”
“是!”秦风道。
沈策翻身下马,快步走进中军大帐。他刚坐下,亲兵便端来了一碗热粥。沈策喝了一口热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然后将昨夜遇到萧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风。
秦风听完后,心中也是大为震惊:“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隐情!那萧烈所说的,朝中有人暗中支持北蛮,此事当真可信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沈策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尽快接收狼牙阁送来的粮草和药材,安抚百姓,救治伤员,修缮城墙。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京城的动向,一旦信使回来,立刻向我禀报。同时,要加紧训练士兵,做好随时攻打黑风寨,以及应对北蛮再次来犯的准备。”
“是,将军!”秦风躬身领命。
“另外,”沈策说道,“你去一趟城南,找到李三的妻子,告诉她李三还活着的消息,让她安心。再给她送去一些粮食和银子,让她好好照顾孩子。”
“属下明白!”秦风道。
秦风离去后,沈策再次走到案几前,目光落在了寒关的地形图上。黑风寨位于漠北荒原的深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里面有北蛮的重兵把守。想要攻破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黑风寨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可能与萧烈所说的朝中内奸有关。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将军,医馆的老医官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让他进来。”沈策说道。
很快,须发皆白的老医官走进了大帐,脸上带着一丝喜悦:“将军,大喜啊!昨夜昏迷不醒的那位烧伤妇人,今早竟然醒过来了!还有好几名重伤员,情况也有所好转!”
沈策心中一喜:“真的?太好了!药材还够吗?”
“够,够!”老医官说道,“昨夜有几名百姓送来不少草药,说是在山林里采摘的,正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而且,今日一早,城中的粮铺老板也主动送来不少粮食,说是愿意无偿捐给镇北军和百姓。”
沈策心中一阵温暖。寒关的百姓虽然遭受了战乱之苦,但依旧心怀感恩,愿意伸出援手。有这样的百姓支持,他何愁守不住寒关?
“替我多谢那些百姓,”沈策说道,“告诉他们,只要有镇北军在,就一定能保护他们的安全。等局势稳定下来,我一定会加倍奉还他们的恩情。”
“是,将军!”老医官躬身说道。
老医官离去后,沈策的心情好了许多。他知道,虽然眼前的困难依旧重重,但只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上午时分,萧烈果然亲自带领着狼牙阁的人,将五千石粮食和一千斤药材送到了寒关。沈策亲自出城迎接,将他们接入城中。寒关的百姓和士兵们看到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药材被运进城来,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本惶恐不安的情绪也彻底安定了下来。
沈策将萧烈请进中军大帐,双方详谈了攻打黑风寨的计划。萧烈提供了黑风寨的详细地形图,以及寨中兵力部署的情况。根据萧烈的情报,黑风寨中共有北蛮士兵三千余人,还有不少被掳来的百姓和士兵,寨主将是北蛮的一名大将,名为巴图,此人勇猛善战,而且心机深沉。
“巴图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擅长守城,”萧烈说道,“黑风寨的城墙是用巨石砌成的,高达三丈,而且寨外挖有护城河,想要正面攻破,难度很大。我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沈策点了点头:“萧阁主说得是。正面强攻,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我带领镇北军主力,从正面进攻,吸引巴图的注意力;另一路由萧阁主带领狼牙阁的弟兄,从黑风寨的后山小路偷袭,直捣黄龙,救出被俘之人。”
萧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将军果然妙计!黑风寨的后山小路十分隐蔽,只有少数当地人知道,巴图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那里进攻。就按沈将军的计划行事!”
“好!”沈策说道,“我现在就下令,让将士们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准时出发,攻打黑风寨!”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将军,不好了!京城传来消息,信使被人半路截杀,奏折也被抢走了!而且,朝廷派来了一名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寒关城外,说是要宣旨!”
沈策和萧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之色。果然,朝中的内奸已经动手了!
沈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传我命令,全军戒备!打开城门,迎接钦差大臣入城!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中军大帐外,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积雪,带来一股肃杀之气。一场新的风暴,似乎即将在寒关上演。沈策握紧了手中的破虏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坚守寒关,护佑苍生,与那些背叛国家、残害百姓的奸佞之徒,抗争到底!
城西的荒原平坦而辽阔,积雪在月光下泛着惨白的光,将天地间映照得一片朦胧。沈策勒住马缰,抬手示意队伍停下,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前方的黑暗。远处的火光依旧闪烁,约莫在十里之外,既没有逼近的迹象,也没有熄灭的意思,像是一头蛰伏的巨兽,在黑暗中窥视着寒关。
“将军,要不要派斥候先去打探?”秦风催马来到沈策身旁,压低声音问道。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未干的血渍,脸上布满了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锋。
沈策微微颔首,沉声道:“让赵武带两名弟兄去,务必小心,不可打草惊蛇。若是遇到敌人,不必恋战,查清对方人数、旗号、装备便立刻返回。”
“是!”一名身材精瘦的骑兵应声而出,正是军中最擅长侦查的斥候队长赵武。他翻身下马,将铠甲上多余的配饰卸下,只留下一柄短刀和一张弩箭,动作麻利地与两名同伴消失在夜色中。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寒风吹过荒原,卷起地上的积雪,打在骑兵们的铁甲上,发出“簌簌”的声响。将士们屏息凝神,手中的兵器握得更紧了,胯下的战马也变得焦躁起来,时不时发出一声低嘶。沈策坐在马背上,目光始终锁定着前方的火光,心中思绪万千。
若是北蛮残兵,他们此刻应该早已溃不成军,断无胆量在寒关附近逗留,更别说摆出如此明显的火光。若是其他部落的人马,此刻北疆正值战乱,各部落自顾不暇,又怎会贸然靠近重兵把守的寒关?难道是……朝廷的援军?这个念头刚一冒出来,就被沈策压了下去。他派往京城的信使才刚出发不久,就算朝廷收到奏折立刻发兵,也绝不可能这么快抵达。
就在这时,远处的黑暗中传来一阵轻微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沈策心中一紧,抬手示意将士们做好战斗准备。很快,三道身影从黑暗中疾驰而出,正是赵武和他的两名同伴。
“将军!”赵武翻身下马,快步走到沈策面前,脸上带着一丝凝重,“前方确实是一支骑兵,人数约莫五百左右,旗号看不清,但他们的装备很奇特,既不是北蛮的皮甲弯刀,也不是我朝的制式铠甲。而且,他们似乎在原地扎营,没有要进攻的意思。”
“哦?”沈策眉头一挑,“再仔细说说,他们的装备如何奇特?”
“回将军,”赵武回忆道,“他们穿的是黑色的软甲,上面似乎绣着某种纹路,太远看不太清。兵器大多是长枪和短弩,队列整齐,不像是散兵游勇。而且,他们的战马体型比北蛮的马要高大,速度很快,我们靠近时差点被他们发现。”
沈策陷入了沉思。黑色软甲,奇特纹路,整齐队列……这既不符合北蛮的作战风格,也与朝廷的军队截然不同。难道是北疆一带的马贼?但马贼通常不会有如此精良的装备和规整的队列。还是说,是某个隐藏在漠北的神秘势力?
“将军,会不会是走私商队?”秦风猜测道,“寒关互市关闭后,有些走私商队会铤而走险,带着货物在边境游荡,寻找机会进城交易。”
沈策摇了摇头:“走私商队不会携带这么多骑兵,更不会在深夜时分在荒原上扎营,还燃起如此明显的火光。他们这是在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要么是有恃无恐,要么是别有用心。”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坚定起来:“事不宜迟,我亲自去看看。秦风,你带领队伍在此待命,若是半个时辰后我还未返回,立刻带兵接应。切记,不可贸然进攻,除非对方先动手。”
“将军,万万不可!”秦风连忙劝阻,“对方身份不明,人数又比我们多,您亲自过去太过危险!还是让属下去吧!”
“不必多说,”沈策打断他,“对方既然敢在寒关附近停留,必然有所依仗。我去才能看清他们的真实意图,若是派其他人去,一旦发生冲突,恐怕难以善了。”他拍了拍秦风的肩膀,“这里就交给你了,务必守住队伍,保护好弟兄们的安全。”
说罢,沈策不等秦风再劝,双腿一夹马腹,胯下的踏雪宝马长嘶一声,如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前方的火光疾驰而去。他将破虏刀横放在马鞍上,左手握紧缰绳,右手按在刀柄上,全身肌肉紧绷,随时准备应对突发状况。
距离越来越近,火光也变得越来越清晰。沈策放缓了马速,借着夜色的掩护,悄悄绕到了营地的侧后方。营地扎在一处避风的土坡下,数十顶黑色的帐篷整齐排列,帐篷外燃起了十几堆篝火,火光将周围照得一片通明。五百名骑兵分散在帐篷周围警戒,手中的长枪斜指地面,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果然如赵武所说,他们穿的是黑色软甲,甲胄上绣着银色的狼头纹路,在火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沈策心中一动。狼头纹路……他忽然想起了多年前的一段往事。当年他刚入军营时,曾听老兵们说过,漠北有一个神秘的组织,名为“狼牙阁”,成员大多是退役的将士和江湖高手,他们行踪诡秘,既不依附朝廷,也不与北蛮为伍,专门在边境一带活动,有时会护送商队,有时会救助流民,偶尔也会与北蛮发生冲突,但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目的。难道眼前这支队伍,就是狼牙阁的人?
就在沈策暗自思索之际,营地中央的一顶大帐篷内走出一名男子。他身材高大,穿着与其他骑兵相同的黑色软甲,只是甲胄上的狼头纹路是金色的,显得格外醒目。他手中没有握武器,而是背着手,缓步走到篝火旁,目光望向寒关的方向,脸上带着一丝复杂的神色。
沈策屏住呼吸,仔细观察着这名男子。他约莫三十多岁年纪,面容刚毅,眼神深邃,下巴上留着一圈短须,身上透着一股久居上位的气势。沈策可以肯定,自己从未见过这个人,但不知为何,却觉得他身上有种莫名的熟悉感。
忽然,那名男子像是察觉到了什么,猛地转头望向沈策藏身的方向,大喝一声:“何方高人在此窥探?何不现身一见!”
沈策心中一凛,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他不再隐藏,催马从土坡后走了出来,手中的破虏刀依旧按在刀柄上,却没有出鞘的意思。
“在下镇北军将军沈策,”沈策勒住马缰,声音洪亮,“不知阁下是何方势力,深夜在寒关附近扎营,有何用意?”
那名男子看到沈策,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了一抹笑容:“原来是镇北军的沈将军,久仰大名。在下狼牙阁阁主,萧烈。”
“狼牙阁?”沈策故作疑惑,“久闻狼牙阁在边境一带行侠仗义,为何今日会带着这么多弟兄出现在此地?”
萧烈笑了笑,转身对着身后的骑兵们挥了挥手,示意他们放下戒备,然后对沈策说道:“沈将军不必多疑,我等此次前来,并非为了与镇北军为敌。相反,我们是来给沈将军送一份大礼的。”
“大礼?”沈策眉头一皱,“萧阁主不妨明说,我沈策不信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沈将军果然是爽快人,”萧烈说道,“寒关刚经历大战,粮草短缺,药材告急,想必沈将军此刻正为此事发愁吧?我狼牙阁此次带来了五千石粮食,一千斤药材,还有一批军械,愿意无偿赠予镇北军,助沈将军渡过难关。”
沈策心中大为震惊。五千石粮食,一千斤药材,这对于此刻的寒关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但他心中的疑虑也更深了:“萧阁主与我素不相识,为何要如此相助?”
萧烈的目光变得凝重起来:“沈将军,你以为北蛮此次入侵,真的只是为了抢夺财物吗?”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据我狼牙阁打探到的消息,北蛮此次入侵,背后有大胤王朝的人在暗中支持。他们给北蛮提供了大量的粮草和军械,目的就是想让北蛮攻破寒关,进而威胁京城,动摇大胤的根基。”
“大胤王朝的人?”沈策心中一震,“萧阁主指的是谁?”
“具体是谁,我暂时还不能告诉你,”萧烈说道,“但我可以肯定,此人在朝中地位极高,手握重权。沈将军此次大败北蛮,虽然守住了寒关,但也打乱了他们的计划。接下来,他们很可能会从内部动手,要么克扣你的粮草军械,要么捏造罪名陷害你,让你首尾不能相顾。”
沈策沉默了。他想起了自己派往京城的信使,心中不禁有些担忧。朝中党派林立,勾心斗角,确实有可能有人会因为嫉妒他的战功,或者为了自身的利益,而在暗中作梗。
“萧阁主为何要告诉我这些?”沈策问道。
“因为我们狼牙阁虽然不依附于任何势力,但也绝不允许有人背叛国家,勾结外敌,残害百姓,”萧烈说道,“沈将军守土护民,忠肝义胆,是北疆的守护神。我狼牙阁敬佩沈将军的为人,也不想看到寒关因为内奸的陷害而失守。所以,我们愿意助沈将军一臂之力。”
沈策看着萧烈,试图从他的眼中看出一丝虚假,但他看到的只有真诚和坚定。他知道,萧烈的话并非空穴来风。寒关此刻的处境确实艰难,若是朝廷的粮草和药材不能及时送达,一旦北蛮再次来犯,或者内部出现变故,后果不堪设想。
“萧阁主的好意,我沈策心领了,”沈策说道,“但无功不受禄,五千石粮食和一千斤药材,并非小数目,我镇北军不能白受这份大礼。萧阁主有什么条件,不妨直说。”
萧烈笑了笑:“沈将军果然是性情中人。我的条件很简单,日后若是狼牙阁遇到困难,希望沈将军能伸出援手。另外,我想请沈将军帮我找一个人。”
“找人?”沈策问道,“不知萧阁主想找何人?”
“此人名为李三,是镇北军的一名士兵,”萧烈说道,“昨夜大战时,他被北蛮人掳走了。我狼牙阁的人在追踪北蛮残兵时,发现了他的踪迹,得知他被关押在漠北的黑风寨中。黑风寨是北蛮的一个据点,里面关押着不少被俘的我朝士兵和百姓。我希望沈将军能出兵,与我狼牙阁一同攻破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
沈策心中一动。李三,正是白天那名妇人苦苦哀求他寻找的丈夫。没想到,萧烈竟然也在找他,而且还知道他的下落。这难道只是巧合?
“萧阁主为何如此在意李三?”沈策问道。
“因为李三是我的故人之子,”萧烈的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当年我与他父亲一同在军中效力,后来他父亲为了保护我而牺牲,临终前将李三托付给我。只是后来我离开了军营,创立了狼牙阁,便与李三失去了联系。直到昨夜大战,我才得知他加入了镇北军,还被北蛮人掳走了。”
沈策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萧烈会如此上心。他心中的疑虑也消去了大半。
“好,”沈策点了点头,“萧阁主的条件,我答应了。粮草和药材,我代表镇北军和寒关的百姓,多谢萧阁主的慷慨相助。至于攻打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本就是我镇北军的责任,我自然义不容辞。”
“太好了!”萧烈脸上露出了笑容,“沈将军果然是重情重义之人。粮草和药材,我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明日一早便可运往寒关。攻打黑风寨之事,我们可以从长计议,待沈将军将寒关的事情安排妥当后,我们再一同出发。”
沈策点了点头:“如此甚好。时间不早了,萧阁主一路劳顿,还是早些休息吧。我也该回寒关了,也好让弟兄们放心。”
“沈将军慢走,”萧烈说道,“明日我会亲自带人将粮草和药材送往寒关,到时候再与沈将军详谈。”
沈策对着萧烈抱了抱拳,调转马头,朝着寒关的方向疾驰而去。身后,狼牙阁的营地依旧灯火通明,萧烈站在篝火旁,望着沈策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光芒。
回到寒关时,天已经蒙蒙亮了。秦风带领着骑兵队一直在城外接应,看到沈策平安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将军,您没事吧?”秦风连忙迎了上来。
“我没事,”沈策说道,“让弟兄们都回去休息吧,辛苦了一夜。”
“是!”秦风道。
沈策翻身下马,快步走进中军大帐。他刚坐下,亲兵便端来了一碗热粥。沈策喝了一口热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然后将昨夜遇到萧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秦风。
秦风听完后,心中也是大为震惊:“没想到竟然有这样的隐情!那萧烈所说的,朝中有人暗中支持北蛮,此事当真可信吗?”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沈策说道,“接下来,我们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尽快接收狼牙阁送来的粮草和药材,安抚百姓,救治伤员,修缮城墙。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京城的动向,一旦信使回来,立刻向我禀报。同时,要加紧训练士兵,做好随时攻打黑风寨,以及应对北蛮再次来犯的准备。”
“是,将军!”秦风躬身领命。
“另外,”沈策说道,“你去一趟城南,找到李三的妻子,告诉她李三还活着的消息,让她安心。再给她送去一些粮食和银子,让她好好照顾孩子。”
“属下明白!”秦风道。
秦风离去后,沈策再次走到案几前,目光落在了寒关的地形图上。黑风寨位于漠北荒原的深处,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里面有北蛮的重兵把守。想要攻破黑风寨,救出李三和其他被俘之人,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他隐隐觉得,黑风寨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秘密,可能与萧烈所说的朝中内奸有关。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了进来:“将军,医馆的老医官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让他进来。”沈策说道。
很快,须发皆白的老医官走进了大帐,脸上带着一丝喜悦:“将军,大喜啊!昨夜昏迷不醒的那位烧伤妇人,今早竟然醒过来了!还有好几名重伤员,情况也有所好转!”
沈策心中一喜:“真的?太好了!药材还够吗?”
“够,够!”老医官说道,“昨夜有几名百姓送来不少草药,说是在山林里采摘的,正好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而且,今日一早,城中的粮铺老板也主动送来不少粮食,说是愿意无偿捐给镇北军和百姓。”
沈策心中一阵温暖。寒关的百姓虽然遭受了战乱之苦,但依旧心怀感恩,愿意伸出援手。有这样的百姓支持,他何愁守不住寒关?
“替我多谢那些百姓,”沈策说道,“告诉他们,只要有镇北军在,就一定能保护他们的安全。等局势稳定下来,我一定会加倍奉还他们的恩情。”
“是,将军!”老医官躬身说道。
老医官离去后,沈策的心情好了许多。他知道,虽然眼前的困难依旧重重,但只要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上午时分,萧烈果然亲自带领着狼牙阁的人,将五千石粮食和一千斤药材送到了寒关。沈策亲自出城迎接,将他们接入城中。寒关的百姓和士兵们看到源源不断的粮食和药材被运进城来,脸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原本惶恐不安的情绪也彻底安定了下来。
沈策将萧烈请进中军大帐,双方详谈了攻打黑风寨的计划。萧烈提供了黑风寨的详细地形图,以及寨中兵力部署的情况。根据萧烈的情报,黑风寨中共有北蛮士兵三千余人,还有不少被掳来的百姓和士兵,寨主将是北蛮的一名大将,名为巴图,此人勇猛善战,而且心机深沉。
“巴图此人,不仅武功高强,而且擅长守城,”萧烈说道,“黑风寨的城墙是用巨石砌成的,高达三丈,而且寨外挖有护城河,想要正面攻破,难度很大。我们必须想一个万全之策。”
沈策点了点头:“萧阁主说得是。正面强攻,必然会造成很大的伤亡。我看不如这样,我们兵分两路,一路由我带领镇北军主力,从正面进攻,吸引巴图的注意力;另一路由萧阁主带领狼牙阁的弟兄,从黑风寨的后山小路偷袭,直捣黄龙,救出被俘之人。”
萧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沈将军果然妙计!黑风寨的后山小路十分隐蔽,只有少数当地人知道,巴图肯定不会想到我们会从那里进攻。就按沈将军的计划行事!”
“好!”沈策说道,“我现在就下令,让将士们准备一下,三日后,我们准时出发,攻打黑风寨!”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跑了进来,神色慌张:“将军,不好了!京城传来消息,信使被人半路截杀,奏折也被抢走了!而且,朝廷派来了一名钦差大臣,已经到了寒关城外,说是要宣旨!”
沈策和萧烈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凝重之色。果然,朝中的内奸已经动手了!
沈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怒火,沉声道:“传我命令,全军戒备!打开城门,迎接钦差大臣入城!我倒要看看,他们到底想耍什么花招!”
中军大帐外,寒风吹过,卷起地上的积雪,带来一股肃杀之气。一场新的风暴,似乎即将在寒关上演。沈策握紧了手中的破虏刀,眼中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无论前方有多少艰难险阻,他都将坚守寒关,护佑苍生,与那些背叛国家、残害百姓的奸佞之徒,抗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