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风卷着残雪,在野狼谷的峡谷间呼啸穿行,如鬼哭狼嚎。谷底一片平坦的空地上,数百顶黑色帐篷依山而建,炊烟袅袅升起,与谷外的荒寒景象格格不入。这里是漠北神秘势力的临时营地,昨夜偷袭寒关粮草库失利后,首领拓跋彦便带着残部退守此处——这个名字是萧策从俘虏口中撬出的,而“拓跋”二字,正如陆昭所料,正是三十年前战死的漠北第一勇士拓跋烈的姓氏。
拓跋彦的大帐设在峡谷最深处,背靠陡峭的岩壁,帐外矗立着八名身披玄铁软甲的护卫,腰间弯刀出鞘半寸,寒光凛冽,比昨夜营地的守卫森严了数倍。帐内,拓跋彦已摘下毡帽,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眉眼间带着几分拓跋烈当年的悍勇,只是左额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让他平添了几分阴鸷。他正盯着案几上的舆图,手指在寒关与野狼谷之间来回摩挲,神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首领,西突厥的使者到了。”帐外传来护卫的禀报,声音恭敬中带着一丝谨慎。
拓跋彦眼中寒光一闪,收起思绪,沉声道:“让他进来。”
帐帘被掀开,一股寒气裹挟着沙尘涌入,一名身披狐裘、头戴尖顶毡帽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高鼻深目,络腮胡修剪得整整齐齐,腰间挂着一枚镶嵌宝石的弯刀,正是西突厥可汗麾下的得力谋士,名叫莫贺咄。
“拓跋首领,别来无恙?”莫贺咄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帐内简陋的陈设,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拓跋彦起身相迎,却并未让座,语气冷淡:“莫贺咄使者远道而来,想必不是为了寒暄吧?开门见山,你们西突厥,愿不愿意跟我合作?”
莫贺咄哈哈一笑,自顾自地走到案几旁坐下,拿起桌上的皮囊酒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道:“首领倒是爽快。可汗陛下听闻首领在漠北崛起,收拢各部残部,连大胤的寒关都敢硬撼,十分欣赏你的胆识。只是,合作讲究互利共赢,首领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又能给我们什么?”
拓跋彦走到舆图前,指着寒关以西的大片土地:“我要寒关,要大胤北方的千里沃土。只要你们出兵相助,攻破寒关后,漠北草原的西半部,归你们西突厥所有。”
“哦?”莫贺咄挑眉,“首领口气不小,可昨夜一战,你五千精锐攻不下一个粮草库,还折损了上千人马,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能拿下寒关?”
这句话戳中了拓跋彦的痛处,他脸色一沉,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昨夜不过是试探,陆昭运气好罢了。若不是援军来得快,粮草库早已易主。再说,大胤朝廷腐朽,边军补给匮乏,寒关守军虽悍,但孤立无援,只要我们两军联手,前后夹击,寒关必破!”
莫贺咄放下酒囊,神色渐渐严肃:“可汗陛下的条件是,攻破寒关后,拓跋首领需臣服于西突厥,成为我族的附庸,每年向可汗上缴牛羊万头、战马千匹。否则,免谈。”
“不可能!”拓跋彦怒喝一声,刀鞘中的弯刀发出“嗡”的一声轻鸣,“我拓跋氏乃漠北正统,岂能臣服于他人?莫贺咄,你休要欺人太甚!”
“首领息怒。”莫贺咄不急不躁,“可汗陛下也是为了双方的诚意。你想想,没有西突厥的铁骑和粮草支援,仅凭你手下这些乌合之众,就算能拿下寒关,也守不住大胤朝廷的反扑。而我们西突厥,能给你三万精锐铁骑,十万石粮草,助你站稳脚跟。至于臣服,不过是名义上的,你依旧可以统领你的部众,治理你打下的土地,何乐而不为?”
拓跋彦沉默了。莫贺咄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在理。他麾下的人马虽有五千之众,但大多是北狄残部和马贼,战斗力参差不齐,粮草也仅够支撑月余。昨夜一战,已经暴露了部队的短板,若是没有外援,想要攻破固若金汤的寒关,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可以答应名义上的臣服,但有一个条件。”拓跋彦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隐忍,“攻破寒关后,西突厥的铁骑不得在我的领地内烧杀抢掠,必须立刻撤回草原。否则,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我也不会让你们得逞。”
莫贺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首领果然是识时务之人。这个条件,我替可汗陛下答应了。”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狼头图案的金符,推到拓跋彦面前,“这是西突厥的结盟金符,首领收下,三日后,我族的三万铁骑便会抵达野狼谷,与你汇合。”
拓跋彦盯着那枚金符,狼头狰狞,仿佛在嘲笑他的妥协。但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金符,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好!三日后,我在谷口等候西突厥的铁骑!”
莫贺咄站起身,拱了拱手:“合作愉快。我这就回去复命,首领也请做好准备,莫要误了战机。”说罢,他转身走出大帐,帐帘落下的瞬间,眼底的轻蔑又浓了几分——在他看来,拓跋彦不过是西突厥吞并漠北、染指中原的一颗棋子,等攻破寒关,这颗棋子也就没用了。
拓跋彦望着莫贺咄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岂会不知西突厥的野心?只是,眼下他需要借助西突厥的力量拿下寒关,等他站稳脚跟,羽翼丰满之日,便是与西突厥算账之时。他将金符扔在案几上,对帐外大喝:“传我命令,全军休整三日,加固营防,清点粮草兵刃,三日后,随我直取寒关!”
“遵令!”帐外的护卫齐声应道,声音在峡谷间回荡。
与此同时,寒关城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天刚蒙蒙亮,城墙上的守军便开始清理战场,搬运尸体、修补破损的城墙。城下的练兵场上,数千名士兵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呐喊声、兵刃碰撞声此起彼伏,震得地面微微颤抖。陆昭身披玄铁鳞甲,站在练兵场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训练的士兵,脸上没有丝毫懈怠。
“将军,城防加固的进度已经完成七成。”陈武快步走上高台,抱拳禀报,“城西和城东的城墙都加了三尺高的女墙,护城河也拓宽了一丈,还在河底布了尖刺。另外,我们在粮草库周围挖了三道壕沟,设置了拒马和鹿角,就算敌人再次偷袭,也能抵挡一阵。”
陆昭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很好。但不能掉以轻心,拓跋彦此人诡计多端,昨夜的失利只会让他更加谨慎。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在他卷土重来之前,做好万全准备。”他顿了顿,又问,“粮草和兵刃的补充情况如何?”
“粮草还够支撑三个月,但箭矢有些紧缺,只剩下五万支左右。”陈武脸上露出一丝担忧,“昨夜一战消耗了不少,工坊里的工匠正在连夜赶制,可最多也只能日产五千支,想要补足缺口,还需要一段时间。”
“朝廷的增援密报发出去了吗?”陆昭问道。
“已经派快马送往京城,预计十日之内能有回音。”陈武说道,“只是京城离寒关路途遥远,就算朝廷同意增援,粮草和兵力送到这里,至少也需要一个月。”
陆昭眉头微皱,心中暗道:一个月的时间,变数太多。拓跋彦绝不会给他们这么久的准备时间。他转头看向台下,目光落在正在训练的士兵身上,沉声道:“传令下去,让工匠们优先赶制箭矢,再从城中征召一批青壮,协助工坊赶工。另外,减少每日的训练消耗,节省箭矢,非必要不得随意使用。”
“末将领命!”陈武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陆昭望着陈武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寒关守军虽有五千,昨夜伤亡五百余人,现在只剩下四千五百人左右。而拓跋彦麾下有五千人马,若是再加上西突厥的援军,兵力悬殊将更加明显。仅凭寒关一己之力,想要守住城池,难度极大。
“将军,末将回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萧策翻身下马,快步走上高台。他身上的皮裘还沾着雪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怎么样?查到拓跋彦的动向了吗?”陆昭急切地问道。
萧策点了点头,语气凝重:“末将率领小队潜入野狼谷附近,查到了拓跋彦的主营地。他果然在收拢残部,加固营防,看样子是在准备再次进攻。更重要的是,末将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拓跋彦正在与西突厥联络,似乎想要结盟!”
“结盟?”陆昭脸色大变,“你确定?”
“千真万确!”萧策说道,“末将在野狼谷外的一处山坳里,看到了西突厥的使者进入拓跋彦的大帐,两人谈了足足一个时辰。末将还听到他们提到‘三万铁骑’、‘三日后汇合’、‘攻破寒关’等字眼。看来,拓跋彦是想借助西突厥的力量,一举拿下寒关!”
“三万铁骑?”陆昭心中一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拓跋彦的五千人马已经难以对付,再加上西突厥的三万精锐铁骑,寒关的处境将岌岌可危。他握紧手中的佩剑,指节泛白:“西突厥狼子野心,一直觊觎我大胤北方边境,这次与拓跋彦结盟,恐怕也是想趁机分一杯羹。”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萧策问道,“若是等西突厥的铁骑赶到,我们腹背受敌,寒关怕是守不住了。”
陆昭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破坏他们的结盟!”他看向萧策,“萧策,你再率一支精锐小队,潜入野狼谷,设法阻止拓跋彦与西突厥的汇合。若是能斩杀西突厥的使者,或者烧毁他们的粮草,或许能拖延一段时间。”
“末将愿往!”萧策抱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只是野狼谷地势险要,拓跋彦的营防又十分严密,想要潜入进去,难度不小。”
“我知道。”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会让陈武率领一千人马,在野狼谷外牵制敌人的注意力,为你创造机会。记住,事不可为,即刻回撤,切勿恋战。你的安全最重要,寒关还需要你。”
“末将明白!”萧策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准备。
陆昭望着萧策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行动,若是成功,便能为寒关争取宝贵的时间;若是失败,萧策和他的小队恐怕会有去无回。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冒险一试。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上高台,抱拳禀报:“将军,城中的百姓听说拓跋彦要联合西突厥攻城,纷纷要求参军,协助我们守城!”
陆昭心中一暖,转头看向城下。只见练兵场的入口处,聚集了数百名青壮百姓,他们手中拿着锄头、扁担等农具,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正在向守卫请愿。
“好!好百姓!”陆昭激动地说道,“传我的命令,接纳这些百姓,由陈武负责训练他们,教他们基本的防身术和守城技巧。另外,打开粮仓,给百姓们分发粮食,让他们安心守城!”
“是!”亲兵领命而去。
陆昭望着那些百姓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寒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百姓们的家园。有了百姓的支持,他更有信心守住寒关。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拓跋彦,西突厥,你们想拿下寒关,先要问问我陆昭,问问寒关的守军和百姓答应不答应!”
接下来的三日,寒关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城墙上的女墙全部加固完毕,护城河也拓宽加深,河底布满了尖刺和陷阱。粮草库周围的壕沟里灌满了水,拒马和鹿角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如同铜墙铁壁。城中的百姓们在陈武的训练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守城技巧,他们与士兵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城墙上,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萧策率领的精锐小队也已经出发。他们乔装成西突厥的牧民,趁着夜色的掩护,潜入了野狼谷。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拓跋彦的巡逻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谷中穿梭。
第三日清晨,野狼谷口。
拓跋彦率领麾下五千人马,整齐地排列在谷口,等候着西突厥的铁骑。他身披黑色斗篷,腰间挂着结盟金符,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他知道,今日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若是西突厥的铁骑按时抵达,攻破寒关便指日可待。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谷口的草原上。远处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拓跋彦心中一喜,知道是西突厥的铁骑到了。
然而,就在这时,谷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呐喊声,紧接着,浓烟滚滚升起。拓跋彦脸色一变,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转头看向谷内,只见他的营地方向火光冲天,显然是遭到了袭击。
“不好!有奸细!”拓跋彦怒吼一声,拔出腰间的弯刀,“传我命令,全军回援营地!”
就在这时,一名护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惊慌:“首领,不好了!营地里闯进了一伙奸细,烧毁了我们的粮草库,还斩杀了不少兄弟!西突厥的使者……也被他们杀了!”
“什么?”拓跋彦如遭雷击,愣在原地。粮草库被烧,西突厥使者被杀,这意味着结盟彻底失败,而他的部队将陷入粮草断绝的困境。他猛地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杀意:“追!给我追!一定要把那些奸细碎尸万段!”
而此时,谷外的西突厥铁骑已经逼近。为首的将领看到谷口的混乱景象,又看到拓跋彦的人马掉头回援,心中顿时起了疑心。他勒住马缰,挥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冷声道:“拓跋彦搞什么鬼?难道是想设伏算计我们?”
就在这时,一名侦查兵疾驰而来,禀报:“将军,拓跋彦的营地被不明身份的人袭击,粮草库被烧,西突厥的使者也被杀了!”
“什么?”西突厥将领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好个拓跋彦,竟然敢欺骗我们!传我命令,全军撤退!”他原本就对拓跋彦心存戒备,现在看到这种情况,误以为是拓跋彦设下的圈套,毫不犹豫地率领铁骑撤退了。
谷内,萧策率领小队已经杀出了拓跋彦的营地。他们烧毁了粮草库,斩杀了西突厥使者,完成了任务。但拓跋彦的人马已经追了上来,密密麻麻地围了过来。
“将军,敌人太多了,我们怎么办?”赵虎一边挥舞着长枪,斩杀冲上来的敌人,一边焦急地问道。
萧策眼神一凝,沉声道:“跟我冲!朝着谷口的方向,陈将军的人马应该在那里接应我们!”他挥舞着短刀,开路在前,刀光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赵虎和李锐紧随其后,三人如一把尖刀,朝着谷口冲去。
拓跋彦看着萧策等人的身影,眼中杀意滔天,亲自率领护卫追了上去:“别让他们跑了!给我杀!”
双方在峡谷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萧策三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架不住敌人数量众多,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时,谷口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陈武率领一千精锐人马杀了进来,与拓跋彦的人马展开了激战。
“萧策将军,我们来接应你了!”陈武高声喊道。
萧策心中一喜,精神大振,挥舞着短刀,再次杀向敌人。在陈武的接应下,萧策三人终于冲出了重围,与陈武的人马汇合。
“撤!”陈武高声喊道,率领人马边战边退,朝着寒关的方向撤退。
拓跋彦看着远去的敌军身影,又看了看被烧毁的粮草库和西突厥使者的尸体,气得浑身发抖。结盟失败,粮草断绝,西突厥铁骑撤退,他的计划彻底泡汤了。他怒吼一声,一口鲜血喷出,栽倒在马背上。
“首领!”护卫们连忙上前,将他扶起。
拓跋彦缓缓睁开眼睛,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狠厉:“寒关……陆昭……萧策……我拓跋彦与你们不共戴天!”
萧策和陈武率领人马,顺利返回了寒关。当他们带回结盟失败、粮草被烧、西突厥撤退的消息时,寒关上下一片欢腾。陆昭亲自出城迎接,看到萧策平安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萧策,你立了大功!”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激动,“若不是你,我们恐怕已经陷入了绝境。”
萧策抱拳说道:“将军过奖了,这都是末将分内之事。只是拓跋彦虽然受挫,但他的根基还在,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嗯。”陆昭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你说得对。拓跋彦损失了粮草,短期内不会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必定会寻找其他的盟友,或者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我们必须趁这个机会,加快备战,等待朝廷的增援。”
接下来的日子,寒关依旧在紧张地备战。城防不断加固,箭矢和兵刃的补充也渐渐跟上,百姓们与士兵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城墙上。萧策也多次率领斥候小队,侦查拓跋彦的动向,发现他率领残部退守到了黑风口,正在收拢溃散的人马,似乎在等待什么。
陆昭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拓跋彦绝不会轻易放弃,而西突厥虽然撤退,但他们的野心并未熄灭,很可能会再次与拓跋彦勾结。寒关的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
十日后,京城的回音终于传到了寒关。朝廷同意了陆昭的增援请求,派遣三万大军,由镇国大将军秦岳率领,驰援寒关,预计一个月后抵达。同时,朝廷还调拨了十万石粮草和二十万支箭矢,已经在运往寒关的途中。
得到这个消息,寒关上下士气大振。陆昭召集陈武、萧策等人议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了朝廷的增援,我们守住寒关就更有把握了。秦岳大将军乃是我大胤名将,用兵如神,有他相助,拓跋彦和西突厥就算再次联手,也不足为惧!”
陈武兴奋地说道:“将军说得是!等援军一到,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彻底消灭拓跋彦的势力,永绝后患!”
萧策却皱了皱眉,说道:“将军,末将觉得,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拓跋彦此人十分狡猾,他知道朝廷援军将至,必定会在援军抵达之前,发动最后的进攻。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不能让他有机可乘。”
陆昭点了点头,神色严肃:“萧策说得有道理。传我命令,全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加强城防巡逻,密切关注黑风口的动向。另外,派斥候日夜监视,一旦发现拓跋彦的人马有异动,立刻禀报!”
“末将领命!”陈武和萧策齐声应道。
寒关的城墙上,士兵们和百姓们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援军即将到来,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但他们也明白,在援军抵达之前,他们必须坚守住这座城池,守住自己的家园。
而此刻,黑风口的营地中,拓跋彦正站在帐外,望着寒关的方向,眼中充满了疯狂的杀意。他已经收到了朝廷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咬了咬牙,对身边的护卫说道:“传我命令,全军集结,明日一早,全力进攻寒关!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我也要拿下寒关,为我拓跋氏报仇!”
“遵令!”护卫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壮。
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即将在寒关城下爆发。陆昭、萧策等人,将率领寒关的守军和百姓,迎接拓跋彦最后的疯狂进攻。他们能否坚守到援军抵达?拓跋彦的最后一搏,又会给寒关带来怎样的危机?而即将到来的镇国大将军秦岳,又会给这场战事带来怎样的变数?一切,都将在明日的战场上,见分晓。
拓跋彦的大帐设在峡谷最深处,背靠陡峭的岩壁,帐外矗立着八名身披玄铁软甲的护卫,腰间弯刀出鞘半寸,寒光凛冽,比昨夜营地的守卫森严了数倍。帐内,拓跋彦已摘下毡帽,露出一张棱角分明的脸庞,眉眼间带着几分拓跋烈当年的悍勇,只是左额一道深可见骨的疤痕,让他平添了几分阴鸷。他正盯着案几上的舆图,手指在寒关与野狼谷之间来回摩挲,神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
“首领,西突厥的使者到了。”帐外传来护卫的禀报,声音恭敬中带着一丝谨慎。
拓跋彦眼中寒光一闪,收起思绪,沉声道:“让他进来。”
帐帘被掀开,一股寒气裹挟着沙尘涌入,一名身披狐裘、头戴尖顶毡帽的男子走了进来。他高鼻深目,络腮胡修剪得整整齐齐,腰间挂着一枚镶嵌宝石的弯刀,正是西突厥可汗麾下的得力谋士,名叫莫贺咄。
“拓跋首领,别来无恙?”莫贺咄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目光扫过帐内简陋的陈设,眼底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蔑。
拓跋彦起身相迎,却并未让座,语气冷淡:“莫贺咄使者远道而来,想必不是为了寒暄吧?开门见山,你们西突厥,愿不愿意跟我合作?”
莫贺咄哈哈一笑,自顾自地走到案几旁坐下,拿起桌上的皮囊酒喝了一口,才慢悠悠地说道:“首领倒是爽快。可汗陛下听闻首领在漠北崛起,收拢各部残部,连大胤的寒关都敢硬撼,十分欣赏你的胆识。只是,合作讲究互利共赢,首领想从我们这里得到什么,又能给我们什么?”
拓跋彦走到舆图前,指着寒关以西的大片土地:“我要寒关,要大胤北方的千里沃土。只要你们出兵相助,攻破寒关后,漠北草原的西半部,归你们西突厥所有。”
“哦?”莫贺咄挑眉,“首领口气不小,可昨夜一战,你五千精锐攻不下一个粮草库,还折损了上千人马,凭什么让我们相信你能拿下寒关?”
这句话戳中了拓跋彦的痛处,他脸色一沉,手按在腰间的弯刀上:“昨夜不过是试探,陆昭运气好罢了。若不是援军来得快,粮草库早已易主。再说,大胤朝廷腐朽,边军补给匮乏,寒关守军虽悍,但孤立无援,只要我们两军联手,前后夹击,寒关必破!”
莫贺咄放下酒囊,神色渐渐严肃:“可汗陛下的条件是,攻破寒关后,拓跋首领需臣服于西突厥,成为我族的附庸,每年向可汗上缴牛羊万头、战马千匹。否则,免谈。”
“不可能!”拓跋彦怒喝一声,刀鞘中的弯刀发出“嗡”的一声轻鸣,“我拓跋氏乃漠北正统,岂能臣服于他人?莫贺咄,你休要欺人太甚!”
“首领息怒。”莫贺咄不急不躁,“可汗陛下也是为了双方的诚意。你想想,没有西突厥的铁骑和粮草支援,仅凭你手下这些乌合之众,就算能拿下寒关,也守不住大胤朝廷的反扑。而我们西突厥,能给你三万精锐铁骑,十万石粮草,助你站稳脚跟。至于臣服,不过是名义上的,你依旧可以统领你的部众,治理你打下的土地,何乐而不为?”
拓跋彦沉默了。莫贺咄的话虽然刺耳,却句句在理。他麾下的人马虽有五千之众,但大多是北狄残部和马贼,战斗力参差不齐,粮草也仅够支撑月余。昨夜一战,已经暴露了部队的短板,若是没有外援,想要攻破固若金汤的寒关,简直是痴人说梦。
“我可以答应名义上的臣服,但有一个条件。”拓跋彦缓缓开口,眼中闪过一丝隐忍,“攻破寒关后,西突厥的铁骑不得在我的领地内烧杀抢掠,必须立刻撤回草原。否则,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我也不会让你们得逞。”
莫贺咄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首领果然是识时务之人。这个条件,我替可汗陛下答应了。”他从怀中掏出一枚刻着狼头图案的金符,推到拓跋彦面前,“这是西突厥的结盟金符,首领收下,三日后,我族的三万铁骑便会抵达野狼谷,与你汇合。”
拓跋彦盯着那枚金符,狼头狰狞,仿佛在嘲笑他的妥协。但他知道,这是目前唯一的选择。他深吸一口气,伸手拿起金符,紧紧攥在手中,指节因用力而发白:“好!三日后,我在谷口等候西突厥的铁骑!”
莫贺咄站起身,拱了拱手:“合作愉快。我这就回去复命,首领也请做好准备,莫要误了战机。”说罢,他转身走出大帐,帐帘落下的瞬间,眼底的轻蔑又浓了几分——在他看来,拓跋彦不过是西突厥吞并漠北、染指中原的一颗棋子,等攻破寒关,这颗棋子也就没用了。
拓跋彦望着莫贺咄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他岂会不知西突厥的野心?只是,眼下他需要借助西突厥的力量拿下寒关,等他站稳脚跟,羽翼丰满之日,便是与西突厥算账之时。他将金符扔在案几上,对帐外大喝:“传我命令,全军休整三日,加固营防,清点粮草兵刃,三日后,随我直取寒关!”
“遵令!”帐外的护卫齐声应道,声音在峡谷间回荡。
与此同时,寒关城内,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
天刚蒙蒙亮,城墙上的守军便开始清理战场,搬运尸体、修补破损的城墙。城下的练兵场上,数千名士兵正在进行高强度的训练,呐喊声、兵刃碰撞声此起彼伏,震得地面微微颤抖。陆昭身披玄铁鳞甲,站在练兵场的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训练的士兵,脸上没有丝毫懈怠。
“将军,城防加固的进度已经完成七成。”陈武快步走上高台,抱拳禀报,“城西和城东的城墙都加了三尺高的女墙,护城河也拓宽了一丈,还在河底布了尖刺。另外,我们在粮草库周围挖了三道壕沟,设置了拒马和鹿角,就算敌人再次偷袭,也能抵挡一阵。”
陆昭点了点头,语气沉稳:“很好。但不能掉以轻心,拓跋彦此人诡计多端,昨夜的失利只会让他更加谨慎。我们必须加快进度,在他卷土重来之前,做好万全准备。”他顿了顿,又问,“粮草和兵刃的补充情况如何?”
“粮草还够支撑三个月,但箭矢有些紧缺,只剩下五万支左右。”陈武脸上露出一丝担忧,“昨夜一战消耗了不少,工坊里的工匠正在连夜赶制,可最多也只能日产五千支,想要补足缺口,还需要一段时间。”
“朝廷的增援密报发出去了吗?”陆昭问道。
“已经派快马送往京城,预计十日之内能有回音。”陈武说道,“只是京城离寒关路途遥远,就算朝廷同意增援,粮草和兵力送到这里,至少也需要一个月。”
陆昭眉头微皱,心中暗道:一个月的时间,变数太多。拓跋彦绝不会给他们这么久的准备时间。他转头看向台下,目光落在正在训练的士兵身上,沉声道:“传令下去,让工匠们优先赶制箭矢,再从城中征召一批青壮,协助工坊赶工。另外,减少每日的训练消耗,节省箭矢,非必要不得随意使用。”
“末将领命!”陈武抱拳领命,转身离去。
陆昭望着陈武的背影,心中思绪万千。寒关守军虽有五千,昨夜伤亡五百余人,现在只剩下四千五百人左右。而拓跋彦麾下有五千人马,若是再加上西突厥的援军,兵力悬殊将更加明显。仅凭寒关一己之力,想要守住城池,难度极大。
“将军,末将回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萧策翻身下马,快步走上高台。他身上的皮裘还沾着雪沫,脸上带着一丝疲惫,但眼神依旧锐利。
“怎么样?查到拓跋彦的动向了吗?”陆昭急切地问道。
萧策点了点头,语气凝重:“末将率领小队潜入野狼谷附近,查到了拓跋彦的主营地。他果然在收拢残部,加固营防,看样子是在准备再次进攻。更重要的是,末将听到了一个惊人的消息——拓跋彦正在与西突厥联络,似乎想要结盟!”
“结盟?”陆昭脸色大变,“你确定?”
“千真万确!”萧策说道,“末将在野狼谷外的一处山坳里,看到了西突厥的使者进入拓跋彦的大帐,两人谈了足足一个时辰。末将还听到他们提到‘三万铁骑’、‘三日后汇合’、‘攻破寒关’等字眼。看来,拓跋彦是想借助西突厥的力量,一举拿下寒关!”
“三万铁骑?”陆昭心中一沉,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脚底升起。拓跋彦的五千人马已经难以对付,再加上西突厥的三万精锐铁骑,寒关的处境将岌岌可危。他握紧手中的佩剑,指节泛白:“西突厥狼子野心,一直觊觎我大胤北方边境,这次与拓跋彦结盟,恐怕也是想趁机分一杯羹。”
“将军,我们现在该怎么办?”萧策问道,“若是等西突厥的铁骑赶到,我们腹背受敌,寒关怕是守不住了。”
陆昭沉默片刻,眼中闪过一丝决绝:“不能坐以待毙。我们必须主动出击,破坏他们的结盟!”他看向萧策,“萧策,你再率一支精锐小队,潜入野狼谷,设法阻止拓跋彦与西突厥的汇合。若是能斩杀西突厥的使者,或者烧毁他们的粮草,或许能拖延一段时间。”
“末将愿往!”萧策抱拳领命,眼中闪过一丝决然,“只是野狼谷地势险要,拓跋彦的营防又十分严密,想要潜入进去,难度不小。”
“我知道。”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你放心,我会让陈武率领一千人马,在野狼谷外牵制敌人的注意力,为你创造机会。记住,事不可为,即刻回撤,切勿恋战。你的安全最重要,寒关还需要你。”
“末将明白!”萧策重重地点了点头,转身离去准备。
陆昭望着萧策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担忧。这是一场孤注一掷的行动,若是成功,便能为寒关争取宝贵的时间;若是失败,萧策和他的小队恐怕会有去无回。但他没有别的选择,只能冒险一试。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快步走上高台,抱拳禀报:“将军,城中的百姓听说拓跋彦要联合西突厥攻城,纷纷要求参军,协助我们守城!”
陆昭心中一暖,转头看向城下。只见练兵场的入口处,聚集了数百名青壮百姓,他们手中拿着锄头、扁担等农具,脸上带着坚定的神色,正在向守卫请愿。
“好!好百姓!”陆昭激动地说道,“传我的命令,接纳这些百姓,由陈武负责训练他们,教他们基本的防身术和守城技巧。另外,打开粮仓,给百姓们分发粮食,让他们安心守城!”
“是!”亲兵领命而去。
陆昭望着那些百姓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寒关不仅是一座军事要塞,更是百姓们的家园。有了百姓的支持,他更有信心守住寒关。他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拓跋彦,西突厥,你们想拿下寒关,先要问问我陆昭,问问寒关的守军和百姓答应不答应!”
接下来的三日,寒关上下都在紧锣密鼓地备战。城墙上的女墙全部加固完毕,护城河也拓宽加深,河底布满了尖刺和陷阱。粮草库周围的壕沟里灌满了水,拒马和鹿角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如同铜墙铁壁。城中的百姓们在陈武的训练下,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守城技巧,他们与士兵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城墙上,随时准备迎接敌人的进攻。
萧策率领的精锐小队也已经出发。他们乔装成西突厥的牧民,趁着夜色的掩护,潜入了野狼谷。一路上,他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拓跋彦的巡逻队,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在谷中穿梭。
第三日清晨,野狼谷口。
拓跋彦率领麾下五千人马,整齐地排列在谷口,等候着西突厥的铁骑。他身披黑色斗篷,腰间挂着结盟金符,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和紧张。他知道,今日将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若是西突厥的铁骑按时抵达,攻破寒关便指日可待。
太阳渐渐升起,金色的阳光洒在谷口的草原上。远处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马蹄声,尘土飞扬,遮天蔽日。拓跋彦心中一喜,知道是西突厥的铁骑到了。
然而,就在这时,谷内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呐喊声,紧接着,浓烟滚滚升起。拓跋彦脸色一变,心中有种不好的预感。他转头看向谷内,只见他的营地方向火光冲天,显然是遭到了袭击。
“不好!有奸细!”拓跋彦怒吼一声,拔出腰间的弯刀,“传我命令,全军回援营地!”
就在这时,一名护卫气喘吁吁地跑了过来,脸上满是惊慌:“首领,不好了!营地里闯进了一伙奸细,烧毁了我们的粮草库,还斩杀了不少兄弟!西突厥的使者……也被他们杀了!”
“什么?”拓跋彦如遭雷击,愣在原地。粮草库被烧,西突厥使者被杀,这意味着结盟彻底失败,而他的部队将陷入粮草断绝的困境。他猛地反应过来,眼中闪过一丝疯狂的杀意:“追!给我追!一定要把那些奸细碎尸万段!”
而此时,谷外的西突厥铁骑已经逼近。为首的将领看到谷口的混乱景象,又看到拓跋彦的人马掉头回援,心中顿时起了疑心。他勒住马缰,挥手示意部队停止前进,冷声道:“拓跋彦搞什么鬼?难道是想设伏算计我们?”
就在这时,一名侦查兵疾驰而来,禀报:“将军,拓跋彦的营地被不明身份的人袭击,粮草库被烧,西突厥的使者也被杀了!”
“什么?”西突厥将领脸色一变,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好个拓跋彦,竟然敢欺骗我们!传我命令,全军撤退!”他原本就对拓跋彦心存戒备,现在看到这种情况,误以为是拓跋彦设下的圈套,毫不犹豫地率领铁骑撤退了。
谷内,萧策率领小队已经杀出了拓跋彦的营地。他们烧毁了粮草库,斩杀了西突厥使者,完成了任务。但拓跋彦的人马已经追了上来,密密麻麻地围了过来。
“将军,敌人太多了,我们怎么办?”赵虎一边挥舞着长枪,斩杀冲上来的敌人,一边焦急地问道。
萧策眼神一凝,沉声道:“跟我冲!朝着谷口的方向,陈将军的人马应该在那里接应我们!”他挥舞着短刀,开路在前,刀光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地。赵虎和李锐紧随其后,三人如一把尖刀,朝着谷口冲去。
拓跋彦看着萧策等人的身影,眼中杀意滔天,亲自率领护卫追了上去:“别让他们跑了!给我杀!”
双方在峡谷间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萧策三人虽然武艺高强,但架不住敌人数量众多,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就在这时,谷口突然传来一阵震天动地的呐喊声,陈武率领一千精锐人马杀了进来,与拓跋彦的人马展开了激战。
“萧策将军,我们来接应你了!”陈武高声喊道。
萧策心中一喜,精神大振,挥舞着短刀,再次杀向敌人。在陈武的接应下,萧策三人终于冲出了重围,与陈武的人马汇合。
“撤!”陈武高声喊道,率领人马边战边退,朝着寒关的方向撤退。
拓跋彦看着远去的敌军身影,又看了看被烧毁的粮草库和西突厥使者的尸体,气得浑身发抖。结盟失败,粮草断绝,西突厥铁骑撤退,他的计划彻底泡汤了。他怒吼一声,一口鲜血喷出,栽倒在马背上。
“首领!”护卫们连忙上前,将他扶起。
拓跋彦缓缓睁开眼睛,眼中充满了不甘和狠厉:“寒关……陆昭……萧策……我拓跋彦与你们不共戴天!”
萧策和陈武率领人马,顺利返回了寒关。当他们带回结盟失败、粮草被烧、西突厥撤退的消息时,寒关上下一片欢腾。陆昭亲自出城迎接,看到萧策平安归来,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萧策,你立了大功!”陆昭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激动,“若不是你,我们恐怕已经陷入了绝境。”
萧策抱拳说道:“将军过奖了,这都是末将分内之事。只是拓跋彦虽然受挫,但他的根基还在,恐怕不会善罢甘休。我们依旧不能掉以轻心。”
“嗯。”陆昭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凝重,“你说得对。拓跋彦损失了粮草,短期内不会再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必定会寻找其他的盟友,或者等待时机卷土重来。我们必须趁这个机会,加快备战,等待朝廷的增援。”
接下来的日子,寒关依旧在紧张地备战。城防不断加固,箭矢和兵刃的补充也渐渐跟上,百姓们与士兵们一起,日夜坚守在城墙上。萧策也多次率领斥候小队,侦查拓跋彦的动向,发现他率领残部退守到了黑风口,正在收拢溃散的人马,似乎在等待什么。
陆昭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拓跋彦绝不会轻易放弃,而西突厥虽然撤退,但他们的野心并未熄灭,很可能会再次与拓跋彦勾结。寒关的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
十日后,京城的回音终于传到了寒关。朝廷同意了陆昭的增援请求,派遣三万大军,由镇国大将军秦岳率领,驰援寒关,预计一个月后抵达。同时,朝廷还调拨了十万石粮草和二十万支箭矢,已经在运往寒关的途中。
得到这个消息,寒关上下士气大振。陆昭召集陈武、萧策等人议事,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有了朝廷的增援,我们守住寒关就更有把握了。秦岳大将军乃是我大胤名将,用兵如神,有他相助,拓跋彦和西突厥就算再次联手,也不足为惧!”
陈武兴奋地说道:“将军说得是!等援军一到,我们就可以主动出击,彻底消灭拓跋彦的势力,永绝后患!”
萧策却皱了皱眉,说道:“将军,末将觉得,我们不能掉以轻心。拓跋彦此人十分狡猾,他知道朝廷援军将至,必定会在援军抵达之前,发动最后的进攻。我们必须做好应对准备,不能让他有机可乘。”
陆昭点了点头,神色严肃:“萧策说得有道理。传我命令,全军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加强城防巡逻,密切关注黑风口的动向。另外,派斥候日夜监视,一旦发现拓跋彦的人马有异动,立刻禀报!”
“末将领命!”陈武和萧策齐声应道。
寒关的城墙上,士兵们和百姓们望着远方的天空,眼中充满了期待。他们知道,援军即将到来,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但他们也明白,在援军抵达之前,他们必须坚守住这座城池,守住自己的家园。
而此刻,黑风口的营地中,拓跋彦正站在帐外,望着寒关的方向,眼中充满了疯狂的杀意。他已经收到了朝廷援军即将抵达的消息,知道自己时间不多了。他咬了咬牙,对身边的护卫说道:“传我命令,全军集结,明日一早,全力进攻寒关!就算拼个鱼死网破,我也要拿下寒关,为我拓跋氏报仇!”
“遵令!”护卫们齐声应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悲壮。
一场决定性的大战,即将在寒关城下爆发。陆昭、萧策等人,将率领寒关的守军和百姓,迎接拓跋彦最后的疯狂进攻。他们能否坚守到援军抵达?拓跋彦的最后一搏,又会给寒关带来怎样的危机?而即将到来的镇国大将军秦岳,又会给这场战事带来怎样的变数?一切,都将在明日的战场上,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