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2

  当驿卒呈上八百里加急文书时,袁绍抚掌大笑:"麴义定已建功!"

  待展开竹简阅览,笑容顿时僵在脸上。田丰、郭图等人见主公神色骤变,皆暗自惊心。

  "废物!先登营三千精锐竟——"袁绍暴怒掷简于地,厉声喝道:"传令高览,立斩此獠!"

  田丰拾起战报细看,亦勃然色变。麴义率部伏击反遭重创,先登营折损两千五百余人,仅千余残兵逃归。这般战果,倒似中了敌军埋伏。

  "竟有此事?"郭图抢过军报细阅,难以置信。这支曾大破白马义从的精锐之师,如今竟落得如此狼狈。忽而惊觉:"铁甲螺纹军?原来分兵者乃林阳本人!"

  田丰惊诧之余,更察觉军报中的异常之处!

  真正的危机并非来自太史慈所部,而是林阳手中的王牌之师!

  那支威名赫赫的铁军阵容令人胆寒——神盾之师、玄甲螺纹军、神火营!

  这些陌生番号令田丰脊背发凉,特别是前所未闻的神盾军与神火营。

  "主公!须即刻发兵驰援高览!"田丰握紧竹简进谏,"此刻斩杀麴义实乃下策!"

  他猛然醒悟战局凶险——林阳分兵突袭的真实目标,正是寿光要地!能让其亲率精锐出征,必为歼灭高览与乐安侯麾下十二万大军!

  谋士郭图亦俯身急奏:"当务之急是固守寿光防线!"两大心腹的力谏终于平息了袁本初的雷霆之怒,调兵符节即刻传向寿光方向。

  此刻剧县外的行军帐中,副将正禀报军情:"急行军至灌亭仍需三日..."这宝贵的时间差,足够麴义飞骑将警讯传遍冀州!

  袁本初坐拥并幽二州铁骑,数万战马可谓挥之即来。林阳放下军报轻叹:"如此说来,围歼高览与刘明的谋划...已然落空?"

  林阳眉梢微动,实在没料到放走麴义竟会引发如此严重的后果!

  袁绍若派兵增援高览...

  以他现有的兵力,想要击溃十多万大军谈何容易!

  “看来袁绍必定会向寿光增兵!”

  贾诩望向林阳,如此断言的原因很简单——林阳仅率五百人就重创了三千先登死士!

  五百对阵三千!

  不仅击溃敌军,更让两千先登死士葬身山林!

  这般骇人的战绩!

  若让林阳麾下这支虎狼之师抵达灌亭与张辽汇合,高览如何抵挡?

  袁绍帐下的谋士只要不蠢,必然分兵驰援!

  “文和,你觉得袁绍若分兵,奉孝他们能拦住吗?”

  林阳心中仍是不甘。

  此次青州之战,袁绍兵分三路。

  寿光本是最好解决的一路!

  若能拿下寿光,很可能迫使袁绍退兵。

  否则...

  林阳就只能在广县、益都一带与袁绍展开消耗战了!

  数十万大军对垒,旷日持久,伤亡惨重!

  正因如此,林阳宁愿冒险分兵灌亭!

  “主公,奉孝他们并无骑兵,如何抵挡?”

  贾诩苦笑着瞥了眼赵云。

  林阳麾下八成骑兵皆在赵云手中。

  如今骑兵尽在此处,郭嘉拿什么阻拦袁绍的骑兵?

  “唉!”

  听贾诩这般说,林阳也知无可奈何。

  此战实在来得太急!

  即便有莱阳钢管,赶制出的火器也远远不够!

  这是

  原本打算依靠 ** 和秘密武器打高览个措手不及!

  若袁绍援军赶到,林阳就束手无策了!

  灌亭驻军实在太少!

  仅有两万余人!

  火器只能撕开防线,真正要决胜还得靠大军冲锋!

  指望千名 ** 兵歼灭数万敌军?

  就算把枪管磨穿也做不到!

  填装 ** 太耗时!

  必须有步兵掩护才能持续射击!

  射程越远 ** 力越弱...

  这些缺陷最终导致火器被淘汰!

  "文和,真没别的办法了?"

  林阳不死心地追问贾诩。

  "若是往常,主公唯有退兵..."贾诩罕见地迟疑道。

  按他平日性子绝不会多言。

  但既然主公垂询...

  "哦?"

  林阳眼中精光一闪——这分明话里有话!

  "请问主公,五百 ** 若遇骑兵...效果如何?"

  贾诩先抛出一个问题。

  林阳眉头微蹙:

  "百步内人马俱伤,五十步内人甲皆碎!"

  这是根据先登死士实战得出的结论。

  硫硝木炭加白糖——

  威力绝非虚言!

  单是 ** 冲击就够骑兵喝一壶的!

  嘶——

  帐中众将齐齐倒吸凉气!

  **

  这威力,着实骇人!

  须知,即便是强弩,也需骑兵逼近三十步内方能破甲!

  “既有此等利器,主公不妨改道于此。”

  试过火铳之威,贾诩眼中精光迸射,随即大手一挥,直指地图某处。

  ……

  “益城?!”

  赵云、典韦、周仓、裴元绍等人皆是一惊。

  益城乃袁绍所占之地,贾诩竟欲令他们孤军深入?

  “正是益城。”

  贾诩颔首,目光转向林阳,语气笃定:“袁绍虽据齐国郡大部,但欲援寿光,必经益城,若绕道,三日绝难抵达。”

  “其二,益城虽非袁军粮仓,却是战马粮草补给要地。”

  言罢,他神色从容。

  若袁绍派步兵驰援,必然绕不开益城;若是骑兵,人马虽可携干粮,但战马仍需草料补给,益城仍是必经之处。

  “益城北三十里,有清风山,地势险要,可设伏兵。”

  他点向地图,此地山势崎岖,正是截击良处。

  如今麴义兵败溃逃,林阳只需率军疾行,于清风山阻截袁绍援军,便可重创其势力,甚至迂回至高览后方,断其粮道!

  文和此策未免太过激进!"赵云神色凝重,对贾诩的计谋充满忧虑,"我军孤悬敌境,若粮道断绝再遭袁军合围,恐将全军覆没!"

  常山赵子龙用兵向来谨慎。

  如此深入敌后,既无后援接应。

  又未能与郭嘉、张辽等部形成犄角之势!

  若被袁军哨骑察觉,袁绍必倾巢而出。

  届时以寡敌众,插翅难逃!

  "粮秣之事子龙不必挂怀。"

  林阳的须弥芥子中囤粮如山,莫说万余精兵,纵使十万大军亦能供养。更兼声望商城加持,他所在之处便是移动粮仓!

  "文和此计甚妙,正合我意!"

  毒士贾诩不愧顶尖谋臣,转瞬便勘破战局关键。

  围魏救赵之策!

  恰似先前田丰所用之计。

  "主公此行凶险,末将愿代往灌亭!"

  见林阳表态,赵云知其决心已定。

  然思及此行凶险,白马将军仍欲代主涉险。

  "若吾离去,此计必败!"

  林阳轻拍云肩,对其忠勇深感欣慰。

  但此计成败关键,全在于他须亲临战阵。

  若无主公随行,赵子龙部众恐将因断粮溃败。

  届时非是伏击。

  分明是羊入虎口!

  古来征战,粮尽三日必生叛乱。

  "传令三军休整,明日挥师!"

  既定方略,林阳当即雷厉风行。

  这道伏击之仇。

  他定要加倍奉还!

  麴义既敢设伏,他便要袁军血偿。

  从此刻起,攻守之势逆转!

  寇可往,吾亦可往!

  兴平元年,十月初

  青州战局陷入僵持,林阳统率十万大军挥师北上,于广县与袁本初主力对峙!

  豫州,汝南郡,固始城

  "袁将军,此番我主遣我前来,实乃诚心相邀!"

  伊籍立于堂下,向着端坐主位的袁公路抱拳陈词。

  "哈!好个诚心相邀!刘景升分明是想借我军牵制孙伯符!"杨弘冷笑拍案,眼中精光闪烁。

  "杨长史此言差矣!"伊籍正色反驳,"我主已调集江夏、长沙十万大军,只需袁将军自九江出兵五万。论兵力损耗,我荆州承担更多,却愿与将军共分庐江、九江二郡——此非诚意,何为诚意?"

  一席话掷地有声,杨弘与阎象等人顿时语塞。

  伊籍凝视着沉默的袁公路。须知南阳郡本属刘表,早年双方兵戈相见。若非林阳鲸吞扬徐二州势大难制,这对宿敌断无合作可能。

  "回去告诉刘景升..."袁公路忽然抚掌而笑,"这买卖,本将军接了!"

  汝南虽仍有三百万百姓,但一郡之地养十五万大军已是极限。如今林阳主力陷于青州,孙策部若被荆州军牵制,正是他袁公路夺取九江的天赐良机!

  袁公路心中盘算着夺取庐江郡和九江郡两地的计划!

  若能成功占领这两处要地,他的实力将得到显着提升!

  回忆起从前统领三十万大军、掌控江淮地区时的辉煌,他不禁心潮澎湃!

  袁公路决不甘心就此消沉!

  "不过,我需要刘表为我大军提供粮草支援!"

  听闻这个要求,伊籍稍作迟疑,最终还是点头应允。

  "

  达成协议后,伊籍拱手告辞。

  待伊籍离去后,杨弘立即进言:"主公,刘表分明是想利用我们牵制孙策,坐收渔利!"

  他不明白袁公路为何要接受这样的条件。

  毕竟林阳在扬州驻守了十五万大军,更留下孙策、黄盖、程普、韩当、凌操等众多猛将。

  贸然出兵恐难有收获。

  "哈哈,不必担忧,我自有妙计!"

  袁公路自信大笑,这次他坚信自己的谋划绝不会再失败。

  与此同时,远在青州齐郡益城外的林阳对这些动向尚不知情。

  站在城外的山巅,贾诩望着四周景色说道:"主公,占据此地后,只等袁军援兵到来了。"

  "文和,如此风景秀丽之地,被你选作战场真是可惜了。"

  面对林阳的调侃,贾诩淡然一笑:"此地乃是为主公选定的袁军葬身之所。"

  他三言两语便将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这时,李刚匆匆赶来禀报:"主公,粮草方面出了些问题..."

  得知粮草短缺的消息,贾诩悄然退至一旁,仿佛不曾听见。

  林阳闻听军中粮草告急,却是长舒一气。

  "文和,你先退下吧。"

  他朝贾诩吩咐一声,对方颔首离去。

  随后,林阳领着李刚等人前往军营后方。

  荒野间,一座临时搭建的营帐内堆放着粮草辎重。

  只见林阳入内片刻,出来时向李刚等人微微点头。

  "此战凶险,务必让将士们饱餐。"

  李刚毫不迟疑地应下。作为林阳的左膀右臂,这般场景他已屡见不鲜。

  "遵命,主公!"

  抱拳行礼后,待林阳离开,李刚立即召集亲信将粮草尽数搬出。尽管众人多次目睹,仍为这等神异之事震撼不已。

  "都听好了——今日之事若走漏半句,诛灭满门!"

  李刚厉声告诫众人。即使眼前皆是至亲挚友,倘若真有人泄密,他也绝不手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