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业的高台之上,魏延看着下方两个如同行尸走肉的君王,脸上露出了满意的微笑。他知道,精神上的征服已经完成,但物理上的消灭,才是这场大戏的最终章。
“陛下,二位陛下,”魏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我们又要玩最后一次游戏了。这一次,是彩排,也是正剧。”
曹丕和孙权麻木地抬起头,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去愤怒或恐惧了。
**第一幕:完美的“替身”**
魏延的计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疯狂。他要再次“释放”曹丕和孙权,但这一次,他要让全世界都相信,他们是“逃回去”的。
为此,“大胆营”再次发挥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他们找来了两个与曹丕和孙权身形、容貌极为相似的替身。一个是许都城里一个落魄的贵族,气质阴郁,酷似多疑的曹丕;另一个是江东一个渔村的船老大,常年风吹日晒,竟有几分孙权的赳赳武夫之气。
魏延亲自指导他们,模仿曹丕的傲慢和孙权的暴躁。甚至,连他们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调,都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魔鬼训练”。
“记住,你们不是在演戏,”魏延对两个替身说道,“你们,就是他们!”
与此同时,真正的曹丕和孙权,则被秘密藏匿起来,与他们的心腹将领们一起,等待着魏延的最终指令。
**第二幕:惊天大逃亡,冢虎的误判**
一切准备就绪。
一场精心策划的“越狱”上演了。
“大胆营”的守卫,突然变得“松懈”起来。深夜,曹丕和孙权的“替身”,在几个心腹的“掩护”下,杀出重围,狼狈地逃向了北方和东方。
消息,通过无数条渠道,被“不经意”地泄露了出去,最终传到了洛阳的司马懿耳中。
司马懿听完报告,陷入了沉思。
“魏延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怎么可能让曹丕和孙权逃掉?”
他的儿子司马昭急切地说道:“父亲,这一定是魏延的诡计!他想引蛇出洞!”
司马懿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这一次,不同。他反复羞辱二人,已经到了极致。或许是他的部下看不惯,或许是魏延自己骄傲自满,认为二人已无威胁。但无论如何,曹丕和孙权一旦回到各自的国家,就会重新点燃反抗的火焰。这是我们收复失地,重整旗鼓的唯一机会!”
他站起身,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把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传我将令!兵分三路!”
“我亲率主力,正面迎击姜维,此为‘正兵’!”
“命邓艾,率精锐骑兵,追击孙权,务必在江东将其截杀,此为‘奇兵’!”
“命钟会(注:此处为司马懿麾下未被策反的将领),率步军,围剿逃回许都的曹丕,此为‘稳兵’!”
“三路齐出,我要让魏延首尾不能相顾!我要让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不是儿戏!”
司马懿的调动,迅速而果断。他以为自己看穿了魏延的“虚实”,却不知道,他正一步步走进魏延为他量身定做的陷阱。
**第三幕:反围剿,君王的复仇**
当钟会的大军兵临许都城下,准备“围剿”曹丕时,城门大开。
走出来的,不是那个狼狈的“替身”,而是身着龙袍,神情冷峻的曹丕。
“钟会,你奉司马贼之命,前来讨伐朕吗?”曹丕的声音,响彻在许都城头。
钟会大惊失色,他这才发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司马懿的主力都在对付姜维,他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对抗整个曹魏的残余力量!
“反了!给我杀!”曹丕一声令下,埋伏在城内的曹魏旧臣和心腹部队,如潮水般涌出,对钟会的军队,进行了惨烈的“反围剿”!
几乎在同一时间,长江之上。
邓艾的水军,正全速前进,准备追击“孙权”的船队。就在他们驶入一段狭窄的江面时,两岸突然杀声震天!
真正的孙权,率领着江东最精锐的水师,从芦苇荡中杀出!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对邓艾的船队,形成了半路劫杀!
“邓艾!你司马家篡国逆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孙权站在船头,亲自擂鼓。
邓艾的军队,本是陆军,水战本就不精,又遭突袭,顿时阵脚大乱,死伤惨重。
**终幕:决战中原,天下归汉**
司马懿的中军大营,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他接连收到了两封战报:钟会在许都被曹丕反围剿,全军覆没;邓艾在长江被孙权伏击,下落不明。
他这才惊觉,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派出去的两路奇兵,不仅没有消灭敌人,反而把自己的精锐力量,送进了虎口!
而就在他心神大乱之际,前方,尘烟滚滚。
姜维、张翼、廖化、王平……所有蜀汉的猛将,尽皆在此!他们率领着蜀汉的主力,如同一座移动的山脉,缓缓压了过来。
“司马懿!”姜维在阵前高喊,“你的翅膀已经被剪断,现在,轮到你了!”
司马懿看着眼前这支精锐无比的军队,又回头看了看自己身边士气低落的残兵,他知道,大势已去。
但他毕竟是司马懿,即便是在绝境之中,他也没有投降。他拔出长剑,嘶吼道:“司马家的儿郎们,随我,决一死战!”
这是三国时期,最后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
一边,是智计百出,兵强马壮的蜀汉大军。
一边,是穷途末路,困兽犹斗的司马氏残部。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
最终,随着司马懿被乱军斩于马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数月后,成都,皇宫。
刘禅高坐龙椅,下方,是曹丕和孙权。他们不再是阶下囚,而是作为“大汉魏王”和“大汉吴王”,向蜀汉皇帝称臣。
魏延,站在刘禅的身旁,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他用最荒唐的方式,玩了一场最严肃的游戏。
他用最离奇的计谋,完成了一个最伟大的理想。
他,魏延,一个被历史定义为“反骨”的将军,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兴复了汉室,统一了天下。
这,是属于他的,一个“整活”大师的,最终传奇。
--------------------------------
本章完。
“陛下,二位陛下,”魏延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戏谑,“我们又要玩最后一次游戏了。这一次,是彩排,也是正剧。”
曹丕和孙权麻木地抬起头,他们已经没有力气去愤怒或恐惧了。
**第一幕:完美的“替身”**
魏延的计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疯狂。他要再次“释放”曹丕和孙权,但这一次,他要让全世界都相信,他们是“逃回去”的。
为此,“大胆营”再次发挥了他们惊人的创造力。
他们找来了两个与曹丕和孙权身形、容貌极为相似的替身。一个是许都城里一个落魄的贵族,气质阴郁,酷似多疑的曹丕;另一个是江东一个渔村的船老大,常年风吹日晒,竟有几分孙权的赳赳武夫之气。
魏延亲自指导他们,模仿曹丕的傲慢和孙权的暴躁。甚至,连他们走路的姿势,说话的语调,都进行了长达数月的“魔鬼训练”。
“记住,你们不是在演戏,”魏延对两个替身说道,“你们,就是他们!”
与此同时,真正的曹丕和孙权,则被秘密藏匿起来,与他们的心腹将领们一起,等待着魏延的最终指令。
**第二幕:惊天大逃亡,冢虎的误判**
一切准备就绪。
一场精心策划的“越狱”上演了。
“大胆营”的守卫,突然变得“松懈”起来。深夜,曹丕和孙权的“替身”,在几个心腹的“掩护”下,杀出重围,狼狈地逃向了北方和东方。
消息,通过无数条渠道,被“不经意”地泄露了出去,最终传到了洛阳的司马懿耳中。
司马懿听完报告,陷入了沉思。
“魏延为何会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他怎么可能让曹丕和孙权逃掉?”
他的儿子司马昭急切地说道:“父亲,这一定是魏延的诡计!他想引蛇出洞!”
司马懿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精光。“不,这一次,不同。他反复羞辱二人,已经到了极致。或许是他的部下看不惯,或许是魏延自己骄傲自满,认为二人已无威胁。但无论如何,曹丕和孙权一旦回到各自的国家,就会重新点燃反抗的火焰。这是我们收复失地,重整旗鼓的唯一机会!”
他站起身,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将把他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传我将令!兵分三路!”
“我亲率主力,正面迎击姜维,此为‘正兵’!”
“命邓艾,率精锐骑兵,追击孙权,务必在江东将其截杀,此为‘奇兵’!”
“命钟会(注:此处为司马懿麾下未被策反的将领),率步军,围剿逃回许都的曹丕,此为‘稳兵’!”
“三路齐出,我要让魏延首尾不能相顾!我要让他知道,真正的战争,不是儿戏!”
司马懿的调动,迅速而果断。他以为自己看穿了魏延的“虚实”,却不知道,他正一步步走进魏延为他量身定做的陷阱。
**第三幕:反围剿,君王的复仇**
当钟会的大军兵临许都城下,准备“围剿”曹丕时,城门大开。
走出来的,不是那个狼狈的“替身”,而是身着龙袍,神情冷峻的曹丕。
“钟会,你奉司马贼之命,前来讨伐朕吗?”曹丕的声音,响彻在许都城头。
钟会大惊失色,他这才发现,自己中了调虎离山之计!司马懿的主力都在对付姜维,他手中的兵力,根本不足以对抗整个曹魏的残余力量!
“反了!给我杀!”曹丕一声令下,埋伏在城内的曹魏旧臣和心腹部队,如潮水般涌出,对钟会的军队,进行了惨烈的“反围剿”!
几乎在同一时间,长江之上。
邓艾的水军,正全速前进,准备追击“孙权”的船队。就在他们驶入一段狭窄的江面时,两岸突然杀声震天!
真正的孙权,率领着江东最精锐的水师,从芦苇荡中杀出!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对邓艾的船队,形成了半路劫杀!
“邓艾!你司马家篡国逆贼,今日便是你的死期!”孙权站在船头,亲自擂鼓。
邓艾的军队,本是陆军,水战本就不精,又遭突袭,顿时阵脚大乱,死伤惨重。
**终幕:决战中原,天下归汉**
司马懿的中军大营,气氛凝重到了极点。
他接连收到了两封战报:钟会在许都被曹丕反围剿,全军覆没;邓艾在长江被孙权伏击,下落不明。
他这才惊觉,自己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派出去的两路奇兵,不仅没有消灭敌人,反而把自己的精锐力量,送进了虎口!
而就在他心神大乱之际,前方,尘烟滚滚。
姜维、张翼、廖化、王平……所有蜀汉的猛将,尽皆在此!他们率领着蜀汉的主力,如同一座移动的山脉,缓缓压了过来。
“司马懿!”姜维在阵前高喊,“你的翅膀已经被剪断,现在,轮到你了!”
司马懿看着眼前这支精锐无比的军队,又回头看了看自己身边士气低落的残兵,他知道,大势已去。
但他毕竟是司马懿,即便是在绝境之中,他也没有投降。他拔出长剑,嘶吼道:“司马家的儿郎们,随我,决一死战!”
这是三国时期,最后一场决定天下归属的决战。
一边,是智计百出,兵强马壮的蜀汉大军。
一边,是穷途末路,困兽犹斗的司马氏残部。
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
最终,随着司马懿被乱军斩于马下,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终于画上了句号。
数月后,成都,皇宫。
刘禅高坐龙椅,下方,是曹丕和孙权。他们不再是阶下囚,而是作为“大汉魏王”和“大汉吴王”,向蜀汉皇帝称臣。
魏延,站在刘禅的身旁,看着这一切,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
他用最荒唐的方式,玩了一场最严肃的游戏。
他用最离奇的计谋,完成了一个最伟大的理想。
他,魏延,一个被历史定义为“反骨”的将军,最终,用自己的方式,兴复了汉室,统一了天下。
这,是属于他的,一个“整活”大师的,最终传奇。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