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联盟生隙 各怀心思-《重生之我俩是专业的搅屎棍》

  靖安侯府的书房,门窗紧闭,厚重的朱红木门隔绝了外界的喧嚣,却仿佛能透过缝隙,将朝堂的风雨与人心的诡谲一并卷入。炭盆里的银骨炭燃得正旺,偶尔发出“噼啪”的轻响,火星溅起,映照着室内两人凝重的脸庞,将影子投射在墙上,忽明忽暗,如同他们此刻摇摆不定的处境。

  “陛下的平衡之术,看似公允无私,实则将我们推到了风口浪尖,置于更危险的境地。”殷璃指尖轻轻划过桌面,那里摊着一张泛黄的麻纸,上面是顾九章最新传来的密信,字迹潦草却字字千钧。她的声音压得极低,带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三司会审的主审官虽由陛下亲自指定,但李弘经营多年,党羽遍布朝堂,必然早已在其中安插了人手。胡贯是他的心腹,骨头硬得很,未必肯轻易咬出自己的主子;即便他松口,以李弘的狠辣,也有的是办法让他在狱中‘意外’身亡,让所有线索彻底中断。”

  谢景宸负手立于窗前,目光沉沉地望着院中如雕塑般纹丝不动的禁军士兵。那些士兵身着甲胄,手持长矛,眼神锐利如鹰,将侯府围得水泄不通,明晃晃地昭示着他们“禁足”的身份。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一种被束缚的压抑:“更麻烦的是,我们被困于此,如同盲人聋子。顾九章虽在外奔走,但他根基尚浅,力量有限,难以触及核心。李睿(宗室子)尝试接触西域商队首领萨比尔一事,已经引起了对方的警觉,如今对方紧闭门户,再难有任何进展。我们……太被动了。”

  这种被动,源于权力的悬殊,也源于信息的不对称。他们就像被困在蛛网上的飞虫,能清晰地感觉到猎手的靠近,却无力挣脱,只能眼睁睁看着那张无形的大网越收越紧。

  就在这时,书房门被轻轻叩响,三声轻叩,不疾不徐,是约定好的安全信号。老管家谢忠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安神汤进来,他身姿佝偻,脸上带着惯有的恭敬,眼神却在不经意间掠过两人,带着一丝欲言又止的犹豫。

  “忠叔,有事?”谢景宸敏锐地察觉到了他的异样,沉声问道。谢忠跟随他多年,忠心耿耿,从未有过如此神色,必然是有重要的事情。

  谢忠将安神汤放在桌上,躬身行了一礼,犹豫了一下,才凑到谢景宸耳边,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低声道:“世子,方才老奴去角门接收采买的菜蔬,那送菜的老王……偷偷塞给老奴这个。”他一边说着,一边从袖中摸出一枚用油纸小心翼翼包裹着的、再普通不过的铜钱。

  那铜钱是常见的“太平通宝”,铜色暗沉,边缘有些磨损,看起来并无任何异常。

  谢景宸接过铜钱,指腹在钱币边缘细细摩挲。果然,在铜钱边缘不起眼的位置,他感觉到了一道极细微的刻痕,不仔细触摸根本无法察觉。他眼神一凛,用指甲巧妙地在刻痕处轻轻一别,那铜钱竟从中间应声裂开,露出里面卷得紧紧的一小卷纸条。

  纸条是用极薄的桑皮纸制成,上面只有一行娟秀的小字,笔迹陌生,不见任何落款和印记:

  “欲破局,西市‘忘尘茶楼’,午时三刻,天字乙号静室。”

  短短十五个字,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在两人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

  殷璃连忙凑过来一看,眉头瞬间紧锁,眼中充满了警惕与疑惑:“是谁?这会是李弘设下的陷阱吗?还是……我们不知道的盟友?”

  谢景宸盯着那纸条,眸色深沉如墨,指尖反复摩挲着纸条边缘,试图从中找到更多线索。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送菜的老王是府里用了十几年的老人,祖籍乡下,背景干净,与朝堂势力毫无牵扯,不可能是李弘的人。对方能通过他传递消息,且用如此隐秘的方式,不像是李弘那种张扬跋扈的风格——他若想对付我们,大可直接动用明面上的力量,不必如此拐弯抹角。但……这也未必就是朋友。人心隔肚皮,在这京城之中,任何突如其来的‘善意’,都可能藏着致命的阴谋。”

  “去还是不去?”殷璃看向他,目光中充满了纠结。这是一个巨大的风险。他们被陛下明确下令禁足,私自出府便是抗旨,一旦被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若是陷阱,谢景宸此去,很可能会羊入虎口,有去无回。

  谢景宸沉默了许久,室内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他抬头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窗棂的缝隙洒进来,在地上投下一道细长的光斑。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像是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去。但不能我们都去。你留下,我去。”

  “不行!”殷璃立刻反对,声音不由自主地提高了几分,又连忙压低,“太危险了!对方身份不明,意图未知,若真是陷阱,你一个人……”

  “正因可能是陷阱,你才必须留下。”谢景宸伸出手,轻轻按住她的肩膀,目光坚定而温柔,“我们不能同时置身险境。若我回不来,你需要稳住这里,保住我们已有的证据和力量,联系顾九章,等待时机,继续追查真相。我们……不能全军覆没。”

  他的话像一块冰,砸在殷璃心上,让她瞬间清醒。她明白这是目前最理智、最稳妥的安排,但情感上却难以接受。他们一路并肩走来,从最初的相互试探到如今的彼此信任,从未分开面对过如此未知的危险。一想到谢景宸可能面临的风险,她的心就像被紧紧揪住一般,疼痛难忍。

  “可是……”她还想再说些什么,却被谢景宸打断。

  “没有可是。”谢景宸的语气不容置疑,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璃儿,这是我们目前唯一的、可能打破僵局的机会。我们已经被动了太久,不能再坐以待毙。我必须赌一把。”

  他看向一旁的谢忠,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忠叔,准备一下。我需要一套不起眼的仆役衣服,再找些易容的东西。另外,西侧院墙那个……我们小时候偷溜出去玩的狗洞,还能走吗?”

  堂堂靖安侯世子,竟要通过狗洞私自出府,这若是传出去,无疑是天大的笑话。但此刻,形势危急,也顾不得许多了。

  谢忠眼眶微红,重重应了一声:“老奴明白!那狗洞老奴一直悄悄维护着,随时都能走。世子放心,老奴定会安排妥当,护世子周全!”

  殷璃知道劝阻无用,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她转身走到妆奁旁,从最底层的抽屉里取出一个精巧的瓷瓶,塞进谢景宸手里:“这是顾九章之前弄来的‘迷踪散’,遇到危险时,拔开瓶塞扔出去,烟雾极大,能阻碍视线,或许能帮你脱身。还有这个,”她又拔下头上的一根素银簪子,那簪子看起来普通,尾部却雕刻着一朵小巧的梅花,“这是我父亲留下的,尾部看似是梅花,实则内藏机关。必要时,按下花心,能射出三根细针,淬了麻药,虽不致命,却能让人瞬间失去行动能力。”

  谢景宸看着她为自己忙碌准备的样子,心中一暖,上前一步,将她轻轻拥入怀中。他的怀抱温暖而坚实,带着一种令人安心的力量。“等我回来。”他在她耳边低声说道,声音轻柔却带着坚定的承诺。

  殷璃靠在他的胸膛,听着他沉稳有力的心跳,眼眶微微泛红。她用力点了点头,千言万语最终只化作一句:“一定要小心。”

  午时初刻,谢景宸换上了一身粗布仆役衣衫,脸上用特制的药膏改变了肤色,颧骨处微微垫高,鼻梁也做了些修饰,看起来就像一个普通的市井小贩。在谢忠的掩护下,他避开了院内禁军的视线,悄无声息地来到西侧院墙下。

  那狗洞隐藏在茂密的爬山虎后面,极为隐蔽。谢景宸弯腰钻了出去,落在墙外的小巷里。小巷狭窄而阴暗,两侧是斑驳的墙壁,弥漫着一股潮湿的气息。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压低帽檐,迅速融入了巷外的人流之中,朝着西市方向而去。

  而靖安侯府内,殷璃独自坐在书房里,原本就紧绷的神经此刻更是绷到了极致。桌上的安神汤早已凉透,她却一口未动。时间仿佛被拉得极长,每一刻都是煎熬。她反复推敲着那纸条的来历,是敌是友?景宸能否安全归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恐慌攫住了她。

  她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意识到,他们的联盟看似稳固,实则脆弱不堪。这个联盟建立在共同的目标和相互的信任之上,但在绝对的力量和诡谲的阴谋面前,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能让它摇摇欲坠。一旦谢景宸出事,她独自一人,能否支撑下去?能否继续追查真相?先前被压制下去的、关于团队内部可能存在的其他隐患的担忧,也再次浮上心头。顾九章虽可靠,但势力不足;李睿是宗室子,立场摇摆不定;谢忠忠心耿耿,却年迈体弱。真正能与她并肩作战、毫无保留信任的,唯有谢景宸。

  西市,忘尘茶楼。

  这是一家颇为有名的茶楼,装修雅致,往来的多是文人墨客和富商巨贾。午时三刻,正是茶楼最热闹的时候,人声鼎沸,茶香与点心的香气交织在一起,充满了市井的烟火气。

  谢景宸缓步走进茶楼,目光不动声色地扫视着四周。大厅内座无虚席,客人们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谈笑风生,看起来并无异常。他按照纸条上的指示,径直走向二楼的天字乙号静室。

  静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淡淡的茶香。谢景宸深吸一口气,推开房门。

  室内布置简洁而雅致,一张梨花木桌,两把椅子,临窗摆放着一盆青翠的兰草。一个身着灰色布袍、背影清瘦的中年文士正背对着他,坐在临窗的椅子上,手中端着一杯茶,缓缓啜饮着。

  听到动静,那文士缓缓转过身,露出一张儒雅却带着几分沧桑的面容。他约莫四十多岁年纪,面容清癯,双目炯炯有神,眉宇间带着一股书卷气,却又隐隐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锐利。

  看到此人,谢景宸瞳孔骤然一缩,心中巨震,如同被惊雷击中一般,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色。

  竟然是他?!

  沈砚之!

  前太子太傅沈砚之!

  沈砚之曾是前太子最信任的老师,学识渊博,品行高洁,深受朝野敬重。三年前,前太子因“谋逆案”被废,沈砚之也受到牵连,被罢官夺职,流放边疆。所有人都以为他早已在流放途中病逝,却没想到,他竟然还活着,并且出现在了京城,还主动约见了自己!

  沈砚之看着谢景宸震惊的神色,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语气平和:“谢世子,别来无恙?”

  谢景宸定了定神,压下心中的惊涛骇浪,警惕地看着他:“沈太傅?您……您不是已经……”

  “已经病逝于流放途中了?”沈砚之接过他的话头,轻笑一声,笑容中带着一丝苦涩与无奈,“那不过是掩人耳目罢了。若不如此,我又怎能从李弘的魔爪下逃脱,活到今日?”

  他的话印证了谢景宸的猜测,前太子的“谋逆案”,果然与李弘有关!

  “沈太傅约见晚辈,不知有何指教?”谢景宸收敛心神,语气变得谨慎起来。沈砚之的身份太过特殊,他的出现,必然意味着更大的阴谋和更复杂的局势。

  沈砚之放下手中的茶杯,目光变得凝重起来:“谢世子,我知道你与殷姑娘正在追查林逵之死和漕运贪墨案,也知道你们正在与李弘周旋。我今日约你前来,是想与你做一笔交易。”

  “交易?”谢景宸眉头一挑,“沈太傅有何筹码?又想要什么?”

  “我的筹码,是李弘谋逆的铁证,是前太子案的真相,也是你们目前最缺少的、能彻底扳倒李弘的关键证据。”沈砚之的声音低沉而有力,“而我想要的,很简单——为前太子洗刷冤屈,让李弘这个奸贼付出应有的代价!”

  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刻骨的仇恨,那是被压抑了三年的冤屈与愤怒。

  谢景宸看着他,心中充满了疑虑。沈砚之的出现太过蹊跷,他的话虽然听起来合情合理,但在这人心叵测的京城,谢景宸不敢轻易相信任何人。

  “沈太傅,空口无凭。”谢景宸语气平静,“您说您有李弘谋逆的铁证,可有凭证?”

  沈砚之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枚玉佩,放在桌上。那玉佩通体莹白,上面雕刻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正是前太子的随身信物——凤纹佩!

  “这枚玉佩,是前太子当年亲手交给我的,上面刻有他的隐秘印记,可作为凭证。”沈砚之解释道,“至于李弘谋逆的铁证,我藏在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只要你答应与我合作,我便将铁证交给你。我们联手,定能将李弘及其党羽一网打尽,还朝堂一个清明!”

  谢景宸看着桌上的凤纹佩,心中的疑虑稍稍减轻了几分。这枚玉佩确实是前太子的信物,他小时候曾在宫中见过。但他依旧没有完全放松警惕:“沈太傅,您为何选择与我合作?京城之中,比我有实力、有能力的人不在少数。”

  “因为你是靖安侯之子,是前太子为数不多的旧部之后,更是如今唯一有勇气、有能力与李弘抗衡的人。”沈砚之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而且,你与殷姑娘追查的案件,与前太子案、与李弘的阴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的目标一致,利益相关,合作是唯一的选择。”

  他顿了顿,补充道:“我知道你现在被禁足,行动不便。我可以帮你联系前太子的旧部,为你提供人力和信息支持,助你在三司会审中占据上风。但我有一个条件——一旦扳倒李弘,你必须全力支持我,为前太子洗刷冤屈。”

  谢景宸沉默了。这确实是一个极具诱惑力的提议。沈砚之手中的铁证和前太子的旧部,正是他们目前最缺少的力量。有了这些,他们扳倒李弘的把握将大大增加。但他也清楚,与沈砚之合作,无异于与虎谋皮。沈砚之隐忍三年,必然城府极深,他的真实目的,或许不仅仅是为前太子洗刷冤屈那么简单。

  联盟的裂痕,往往始于各怀心思。谢景宸与沈砚之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猜忌与算计。他们是否能真正联手,共同对抗李弘?沈砚之手中的铁证究竟是什么?而留在靖安侯府的殷璃,又将面临怎样的变数和考验?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忘尘茶楼的喧嚣依旧,但天字乙号静室内的气氛却愈发凝重。一场新的博弈,正在悄然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