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卡很高兴,沙卡很苦逼。。。
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两种心情同时存在呢?
高兴,是因为不用挖地基,也能赚银子;
苦逼,是因为滑膛枪他都没怎么用过,怎么搞培训?
是的哦!沙卡作为部落战士,以前用投矛和飞石索他都厉害。后来加入了开普敦民兵队,他日日苦练,也算练就了一身好枪法。
可这些年,他练得都是高大上的线膛步枪,从来都没有用过滑膛枪啊!
然后,他接过荷兰人家里,作为古董留下的宝贝滑膛枪,打了十发之后,就傻了。。。
郑一娘抱胸,问,“沙卡,你傻愣愣的站着,干嘛?”
沙卡很认真到底回答道:“大人,这枪。。。真的。。。需要培训吗?”
郑一娘也很认真的点点头,“要得!”
沙卡着实不太明白,“我打了十枪,明明最近的靶子就在八十米外,为啥都没有一个洞眼?还有,这前面的小点是瞄准器吗?为什么只有前面一个准心,后面的瞄准具哪里去了?”
郑一娘拍了拍脑袋,“瞧瞧,我给忘记了,这枪就能打五十米,我让人在搬过来一点。。。等着哈。。。”
旁边的姚大人和牛野两个看的嘿嘿笑。
沙卡小声跟他俩说:“要不,你们换斯宾塞去吧!”
牛野好奇的问道:“为啥?”
沙卡喃喃道,“我感觉再这么打下去,我练了两年的枪法就废了!”
这时肖万里牵着一辆牛车过来,上面是刚刚从海港里的各国商船上买来的各种滑膛枪。
姚大人看了看,好奇的问道:“万里,你怎么不买一种啊?”
肖万里没好气的说道,“人家一条船上总共才有多少把?全卖给我,人家还混不混了?”
牛野也走上前去,这一次他算是开了眼了,法国的,荷兰的,比利时的,瑞典的,德国的,这个单词是啥意思,奥地利。。。我擦,还有'奥地利王国”的高级货。。。这群人也来到旺角做生意吗?
郑一娘看到“货”来了,高声喊道:“沙卡,把你的小弟全部喊过来。”
沙卡低着头,去喊人了,这小子一脸的不情愿。
牛野突然发现了一把比利时的枪,里面居然有线膛!
我擦,他这是第二次看见欧洲的线膛枪,上一次是在乌拉圭,他看到过葡萄牙散兵的线膛枪,却从未用过。
这下,姚大人,肖万里和郑一娘都围了过来,开始琢磨这枪怎么用!
这把枪上的铭牌刻着1817,里面有三根膛线,看上去做工还可以。
牛野这货来了兴趣,他需要了解一下欧洲人现在的技术到底怎么样,于是开始试着自己装弹。
欧洲线膛枪的上膛过程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每一步都依赖手动操作且耗时较长:
第一步:清理枪膛:使用通条(一头带小毛刷的金属杆)从枪口插入,彻底清除枪膛内的残留火药、纸屑或上一发弹药的碎片,确保膛内干燥清洁。这一步是避免炸膛的关键,尤其在潮湿环境下需反复擦拭(就是一顿拼命抽擦)。
第二步:填充发射药:用量具(如铜勺或专用药包)量取适量黑火药(通常为20克,具体取决于枪管口径),通过枪口缓慢倒入枪膛。为防止药粉洒落,这群货会带着一个漏斗。
第三步:插入弹丸与辅助材料:将球形铅弹丸(直径略小于枪管口径,约18毫米,口径大的吓死个人)放入枪口,随后用油纸或布条制成的填塞物包裹弹丸,再用通条的另外一头,用力将弹丸推至枪膛底部。这一步需要很大的力气,确保弹丸与膛线紧密贴合(若弹丸松动,会导致膛线无法有效带动弹丸旋转,降低精度),牛野最后是用板砖完成的上弹。
上完弹以后,牛野感觉自己会特别珍惜这一次开火机会,你他娘,打歪了再次上弹会要了他老命!
第四步:添加引火药:在枪管后部的火门中倒入少量引火药(约2克),并轻轻压实。引火药的作用是通过燧石撞击产生的火花引燃主发射药。
第五步:闭合燧发机:将燧石卡入击锤的卡槽中,调整燧石与火门的距离(约2毫米),确保扣动扳机时燧石能准确击打火门,产生足够火花引燃引火药。
上述步骤完成后,线膛枪即进入待击发状态。整个上膛过程,牛野这个憨货足足用了3分钟,还需要自带一块板砖(熟练士兵可缩短至1分30秒左右)。
但这把枪带有后瞄准器,已经有了一点现代步枪的感脚。
牛野打八十米的靶子,一枪上靶,居然有九环,这下所有人都跃跃欲试。
沙卡也算是活过来了。。。
一群憨货上弹都要用板砖,搞得板砖供不应求,还有人要借用牛野的,牛野哪里肯,这货死死地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块。
开玩笑,一个合格的士兵怎么可以交出上弹用的板砖?
一群人综合测试下来,得出两个重要的数据。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坏消息是这把枪,居然能打中250米外的靶子,平均上靶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四!
超过三百米,这把枪就有点抓瞎,上靶率会低于百分之四十。
好消息是,这枪就算你是个神,最快能一分钟,上一颗子弹,就算上了天了!
呵呵,第二舰队这群货,小看人!
人家英国佬的全线膛枪第95步兵团在实战中,熟练士兵的射速约为每分钟2发,而新兵则可能低至每分钟1发。人家95步兵团装备贝克式线膛枪的士兵曾在西班牙战场,在300码(274米)外狙杀法国佬的骑兵指挥官。
牛野想了想,拿过被人玩坏的了比利时线膛枪再次看了看,对姚大人说道:“你看,人家欧洲佬都有线膛枪了。要不,我们造一批给沙卡带去?就造着这玩意做,也不算泄密!”
沙卡擦了擦眼睛。
郑一娘说:“沙卡,不用这么感动吧?”
沙卡摇头,“不是,刚刚有沙子进眼里了。”
肖万里也觉得可以,“远距离,精确射击,就算慢一点,也比排着队上去送死强多了”
姚大人也点头,“绝对强一百倍!就造这玩意,顺便让工厂把铭牌也抄了!”
一群人看向姚大人,觉得这真的是一个老阴逼。这货要嫁祸给比利时人,就算英国佬真的捡到了步枪,也觉得是比利时人在背地里作妖。
肖万里买枪,是因为枪炮厂搞一百条滑膛枪需要五六天,想让沙卡他们先把齐射练起来。
牛野说道:“枪炮厂造一批这玩意可能需要个七八天,现在,就一把比利时线膛枪,让沙卡每人先打几枪玩玩吧!”
肖万里再次拿过枪认真的看一看,说道:“要不,枪管的口径就按照我们的15毫米,没必要再做一批十八毫米的枪管了吧?”
牛野,姚耀祖和郑一娘同时喊道:
“不行!”,
“演戏要演全套!”
“要么不挖坑,要么坑死人!”
肖万里感慨道,“你们。。。三个老坑货啊!”
另外一边,一百个黑人民兵开始训练比利时线膛射击了,这群货居然去借了一把锤子,有创意,还可以当近战钝器。。。
七天后,当牛野他们带着一百条“比利时原装线膛枪”来到民兵演武场的时候,全部震惊了!
一把线膛枪,居然能这么玩?
这些黑人战士,一人一把锤子,锤子的造型还五花八门。然后每个人,一个纸包火药袋,一个已经裹好布片的子弹袋,嘴巴里还含着一片大树叶。
牛野他们睁大了眼睛,看奇迹!
一排黑人战士们,整齐新的站在四百米的操场边上在欢呼,一个士兵明显跑完了一圈,“呯”的对着靶子开了一枪,然后把步枪交给下一个部落战士。
然后,杂耍开始了。。。
那士兵开始围着四百米的操场开始奔跑,先是把含在嘴里的大树叶,左手卷成一个漏斗形状插进右手拿的枪口里。
继续奔跑,拿出一个纸质火药包,一边跑,一边咬开,倒进枪口。
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货居然能一边跑,一边上子弹,上通条,上锤子。。。
最后,在四百米的终点,上引火药,“呯”的对着靶子来一枪。
操场边上围着一群白人,华人,混血儿,全都在大声叫好。
这她娘,军事杂技马拉松吗?
牛野好奇的问沙卡,“你们这到底是在做啥米?”
沙卡很认真的说:“无敌战术!”
牛野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他觉得自己的兵是不是太狂妄了?
沙卡很认真的重复,“无敌战术,我们所有人商量出来的,无敌战术!”
斯宾塞走过来解释道:“沙卡他们真的发明了一个超级厉害的战术,一般人打不赢他们,也不可能打得赢他们!”
郑一娘这两天也看到了,她笑盈盈的说道:“他们在三百米外开枪,然后转身就跑,边跑边上弹。敌人如果追击他们,会在四百米处回身再次狙击,然后再跑,再上弹!再跑,再上弹。。。嗯。。。直到把敌人。。。跑死!”
牛,姚,肖,三人目瞪口呆!
确实,一般人要和黑叔叔们比长跑。。。除非你有九条命!
肖万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以这么玩的吗?”
姚大人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简直无敌了!”
牛野感慨道:“我她娘,这简直就是一群非洲的成吉思汗啊!”
沙卡他们是荒漠里的原始狩猎群体,以徒步、毒箭为主要工具,捕猎羚羊时需长时间追踪猎物。根据记录,他们曾为追击一头羚羊连续奔跑8小时以上,全程约30-40公里。羚羊的速度很快,需要一直跟上羚羊的速度,而且需要不断调整路线,等待毒箭慢慢生效。
这种狩猎方式要求猎人具备极强的耐力和散热能力,如瘦削身材减少阳光吸收、汗腺发达快速散热,是非洲部落猎人们,数百万年进化出来的核心生存能力。
郑一娘统计过,在四十公里以内,这群非洲猎手,最快能保持大约18到2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
呃。。。就像小电驴一样奔放!
非洲猎人日常奔跑距离主要集中在20-40公里之间,沙卡部落猎人依靠耐力追踪,日奔跑距离最远可以达到40公里以上。。。真的是马拉松啊。
但是,马拉松。。。算个毛线。。。
他们,她娘的,还没完呢!
他们还要再扛着或者抬着猎物,在日落前快速返回部落,不然。。。这时代夜里的草原很危险,而且也没有可以跟着他们奔跑四十公里的大冰箱。。。
你若是想在非洲大草原和非洲猎人们一起靠双脚奔放,请先准备好呼吸机和心脏起搏器。
这世界真的很神奇,人类真的很神奇!
总之,今天牛野他们的黑人民兵部队发明了一种“非洲成吉思汗战术”,只要对方没有骑兵,那对方必死无疑。
姚大人这一次兴奋了,他坐在场边看着黑叔叔们,五人一组绕着四百米操场奔跑然后在终点开枪,接着一组又开始循环,他在场边叫啊,跳啊!
肖万里却在这时候,悄悄的问了牛野一个极其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大,你说啊,如果黑人在夜里搞偷袭,是不是特别难发现?”
牛野懵了,他再次看了看黑人战士。。。这她娘,是难发现吗?这是无法发现好吗?
于是两人开始在场边琢磨,以后给黑叔叔们装备一种枪管是黑色的步枪和黑色的军装,我擦,他们都不用蹲草丛,简直完美!
于是,第二舰队在不久后得到了一支部队,一支非常非常特别的部队!
人家都是海军陆战队,他们这一支名字很特别,叫做。。。“奔跑吧夜战队!”!
人怎么可能会有这样两种心情同时存在呢?
高兴,是因为不用挖地基,也能赚银子;
苦逼,是因为滑膛枪他都没怎么用过,怎么搞培训?
是的哦!沙卡作为部落战士,以前用投矛和飞石索他都厉害。后来加入了开普敦民兵队,他日日苦练,也算练就了一身好枪法。
可这些年,他练得都是高大上的线膛步枪,从来都没有用过滑膛枪啊!
然后,他接过荷兰人家里,作为古董留下的宝贝滑膛枪,打了十发之后,就傻了。。。
郑一娘抱胸,问,“沙卡,你傻愣愣的站着,干嘛?”
沙卡很认真到底回答道:“大人,这枪。。。真的。。。需要培训吗?”
郑一娘也很认真的点点头,“要得!”
沙卡着实不太明白,“我打了十枪,明明最近的靶子就在八十米外,为啥都没有一个洞眼?还有,这前面的小点是瞄准器吗?为什么只有前面一个准心,后面的瞄准具哪里去了?”
郑一娘拍了拍脑袋,“瞧瞧,我给忘记了,这枪就能打五十米,我让人在搬过来一点。。。等着哈。。。”
旁边的姚大人和牛野两个看的嘿嘿笑。
沙卡小声跟他俩说:“要不,你们换斯宾塞去吧!”
牛野好奇的问道:“为啥?”
沙卡喃喃道,“我感觉再这么打下去,我练了两年的枪法就废了!”
这时肖万里牵着一辆牛车过来,上面是刚刚从海港里的各国商船上买来的各种滑膛枪。
姚大人看了看,好奇的问道:“万里,你怎么不买一种啊?”
肖万里没好气的说道,“人家一条船上总共才有多少把?全卖给我,人家还混不混了?”
牛野也走上前去,这一次他算是开了眼了,法国的,荷兰的,比利时的,瑞典的,德国的,这个单词是啥意思,奥地利。。。我擦,还有'奥地利王国”的高级货。。。这群人也来到旺角做生意吗?
郑一娘看到“货”来了,高声喊道:“沙卡,把你的小弟全部喊过来。”
沙卡低着头,去喊人了,这小子一脸的不情愿。
牛野突然发现了一把比利时的枪,里面居然有线膛!
我擦,他这是第二次看见欧洲的线膛枪,上一次是在乌拉圭,他看到过葡萄牙散兵的线膛枪,却从未用过。
这下,姚大人,肖万里和郑一娘都围了过来,开始琢磨这枪怎么用!
这把枪上的铭牌刻着1817,里面有三根膛线,看上去做工还可以。
牛野这货来了兴趣,他需要了解一下欧洲人现在的技术到底怎么样,于是开始试着自己装弹。
欧洲线膛枪的上膛过程需严格遵循以下步骤,每一步都依赖手动操作且耗时较长:
第一步:清理枪膛:使用通条(一头带小毛刷的金属杆)从枪口插入,彻底清除枪膛内的残留火药、纸屑或上一发弹药的碎片,确保膛内干燥清洁。这一步是避免炸膛的关键,尤其在潮湿环境下需反复擦拭(就是一顿拼命抽擦)。
第二步:填充发射药:用量具(如铜勺或专用药包)量取适量黑火药(通常为20克,具体取决于枪管口径),通过枪口缓慢倒入枪膛。为防止药粉洒落,这群货会带着一个漏斗。
第三步:插入弹丸与辅助材料:将球形铅弹丸(直径略小于枪管口径,约18毫米,口径大的吓死个人)放入枪口,随后用油纸或布条制成的填塞物包裹弹丸,再用通条的另外一头,用力将弹丸推至枪膛底部。这一步需要很大的力气,确保弹丸与膛线紧密贴合(若弹丸松动,会导致膛线无法有效带动弹丸旋转,降低精度),牛野最后是用板砖完成的上弹。
上完弹以后,牛野感觉自己会特别珍惜这一次开火机会,你他娘,打歪了再次上弹会要了他老命!
第四步:添加引火药:在枪管后部的火门中倒入少量引火药(约2克),并轻轻压实。引火药的作用是通过燧石撞击产生的火花引燃主发射药。
第五步:闭合燧发机:将燧石卡入击锤的卡槽中,调整燧石与火门的距离(约2毫米),确保扣动扳机时燧石能准确击打火门,产生足够火花引燃引火药。
上述步骤完成后,线膛枪即进入待击发状态。整个上膛过程,牛野这个憨货足足用了3分钟,还需要自带一块板砖(熟练士兵可缩短至1分30秒左右)。
但这把枪带有后瞄准器,已经有了一点现代步枪的感脚。
牛野打八十米的靶子,一枪上靶,居然有九环,这下所有人都跃跃欲试。
沙卡也算是活过来了。。。
一群憨货上弹都要用板砖,搞得板砖供不应求,还有人要借用牛野的,牛野哪里肯,这货死死地抱着属于自己的那一块。
开玩笑,一个合格的士兵怎么可以交出上弹用的板砖?
一群人综合测试下来,得出两个重要的数据。一个坏消息,一个好消息,你想听哪一个?。
坏消息是这把枪,居然能打中250米外的靶子,平均上靶率高达百分之六十四!
超过三百米,这把枪就有点抓瞎,上靶率会低于百分之四十。
好消息是,这枪就算你是个神,最快能一分钟,上一颗子弹,就算上了天了!
呵呵,第二舰队这群货,小看人!
人家英国佬的全线膛枪第95步兵团在实战中,熟练士兵的射速约为每分钟2发,而新兵则可能低至每分钟1发。人家95步兵团装备贝克式线膛枪的士兵曾在西班牙战场,在300码(274米)外狙杀法国佬的骑兵指挥官。
牛野想了想,拿过被人玩坏的了比利时线膛枪再次看了看,对姚大人说道:“你看,人家欧洲佬都有线膛枪了。要不,我们造一批给沙卡带去?就造着这玩意做,也不算泄密!”
沙卡擦了擦眼睛。
郑一娘说:“沙卡,不用这么感动吧?”
沙卡摇头,“不是,刚刚有沙子进眼里了。”
肖万里也觉得可以,“远距离,精确射击,就算慢一点,也比排着队上去送死强多了”
姚大人也点头,“绝对强一百倍!就造这玩意,顺便让工厂把铭牌也抄了!”
一群人看向姚大人,觉得这真的是一个老阴逼。这货要嫁祸给比利时人,就算英国佬真的捡到了步枪,也觉得是比利时人在背地里作妖。
肖万里买枪,是因为枪炮厂搞一百条滑膛枪需要五六天,想让沙卡他们先把齐射练起来。
牛野说道:“枪炮厂造一批这玩意可能需要个七八天,现在,就一把比利时线膛枪,让沙卡每人先打几枪玩玩吧!”
肖万里再次拿过枪认真的看一看,说道:“要不,枪管的口径就按照我们的15毫米,没必要再做一批十八毫米的枪管了吧?”
牛野,姚耀祖和郑一娘同时喊道:
“不行!”,
“演戏要演全套!”
“要么不挖坑,要么坑死人!”
肖万里感慨道,“你们。。。三个老坑货啊!”
另外一边,一百个黑人民兵开始训练比利时线膛射击了,这群货居然去借了一把锤子,有创意,还可以当近战钝器。。。
七天后,当牛野他们带着一百条“比利时原装线膛枪”来到民兵演武场的时候,全部震惊了!
一把线膛枪,居然能这么玩?
这些黑人战士,一人一把锤子,锤子的造型还五花八门。然后每个人,一个纸包火药袋,一个已经裹好布片的子弹袋,嘴巴里还含着一片大树叶。
牛野他们睁大了眼睛,看奇迹!
一排黑人战士们,整齐新的站在四百米的操场边上在欢呼,一个士兵明显跑完了一圈,“呯”的对着靶子开了一枪,然后把步枪交给下一个部落战士。
然后,杂耍开始了。。。
那士兵开始围着四百米的操场开始奔跑,先是把含在嘴里的大树叶,左手卷成一个漏斗形状插进右手拿的枪口里。
继续奔跑,拿出一个纸质火药包,一边跑,一边咬开,倒进枪口。
最神奇的一幕发生了,这货居然能一边跑,一边上子弹,上通条,上锤子。。。
最后,在四百米的终点,上引火药,“呯”的对着靶子来一枪。
操场边上围着一群白人,华人,混血儿,全都在大声叫好。
这她娘,军事杂技马拉松吗?
牛野好奇的问沙卡,“你们这到底是在做啥米?”
沙卡很认真的说:“无敌战术!”
牛野睁大了眼睛,“你说什么?”,他觉得自己的兵是不是太狂妄了?
沙卡很认真的重复,“无敌战术,我们所有人商量出来的,无敌战术!”
斯宾塞走过来解释道:“沙卡他们真的发明了一个超级厉害的战术,一般人打不赢他们,也不可能打得赢他们!”
郑一娘这两天也看到了,她笑盈盈的说道:“他们在三百米外开枪,然后转身就跑,边跑边上弹。敌人如果追击他们,会在四百米处回身再次狙击,然后再跑,再上弹!再跑,再上弹。。。嗯。。。直到把敌人。。。跑死!”
牛,姚,肖,三人目瞪口呆!
确实,一般人要和黑叔叔们比长跑。。。除非你有九条命!
肖万里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可以这么玩的吗?”
姚大人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这简直无敌了!”
牛野感慨道:“我她娘,这简直就是一群非洲的成吉思汗啊!”
沙卡他们是荒漠里的原始狩猎群体,以徒步、毒箭为主要工具,捕猎羚羊时需长时间追踪猎物。根据记录,他们曾为追击一头羚羊连续奔跑8小时以上,全程约30-40公里。羚羊的速度很快,需要一直跟上羚羊的速度,而且需要不断调整路线,等待毒箭慢慢生效。
这种狩猎方式要求猎人具备极强的耐力和散热能力,如瘦削身材减少阳光吸收、汗腺发达快速散热,是非洲部落猎人们,数百万年进化出来的核心生存能力。
郑一娘统计过,在四十公里以内,这群非洲猎手,最快能保持大约18到20公里每小时的平均速度。
呃。。。就像小电驴一样奔放!
非洲猎人日常奔跑距离主要集中在20-40公里之间,沙卡部落猎人依靠耐力追踪,日奔跑距离最远可以达到40公里以上。。。真的是马拉松啊。
但是,马拉松。。。算个毛线。。。
他们,她娘的,还没完呢!
他们还要再扛着或者抬着猎物,在日落前快速返回部落,不然。。。这时代夜里的草原很危险,而且也没有可以跟着他们奔跑四十公里的大冰箱。。。
你若是想在非洲大草原和非洲猎人们一起靠双脚奔放,请先准备好呼吸机和心脏起搏器。
这世界真的很神奇,人类真的很神奇!
总之,今天牛野他们的黑人民兵部队发明了一种“非洲成吉思汗战术”,只要对方没有骑兵,那对方必死无疑。
姚大人这一次兴奋了,他坐在场边看着黑叔叔们,五人一组绕着四百米操场奔跑然后在终点开枪,接着一组又开始循环,他在场边叫啊,跳啊!
肖万里却在这时候,悄悄的问了牛野一个极其难以回答的问题,“老大,你说啊,如果黑人在夜里搞偷袭,是不是特别难发现?”
牛野懵了,他再次看了看黑人战士。。。这她娘,是难发现吗?这是无法发现好吗?
于是两人开始在场边琢磨,以后给黑叔叔们装备一种枪管是黑色的步枪和黑色的军装,我擦,他们都不用蹲草丛,简直完美!
于是,第二舰队在不久后得到了一支部队,一支非常非常特别的部队!
人家都是海军陆战队,他们这一支名字很特别,叫做。。。“奔跑吧夜战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