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我李沐岂是等闲之辈-《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微臣这就去物色人选。"

  皇帝微微颔首。南蛮国中确有几位堪当大任的贤才,在朝野颇具声望。

  "父皇,儿臣也该启程了。"南蛮王子恭敬请示。

  "去吧。"皇帝叮嘱道,"切记稳扎稳打,不可贪功冒进。"

  南蛮使者恭敬行礼,随后退下。李沐风尘仆仆踏入军营,迎面便见军神李靖肃立其间。

  “如今战况如何?”李沐开门见山。

  李靖神色肃然,拱手回禀:“请元帅放心,局势尽在掌握。”

  李沐眸光微闪,镇定自若。他身为大唐帝国三军统帅,征战南蛮多年,素以铁血手腕震慑敌国,麾下更有秦叔宝、程咬金等猛将助阵,胜利自当囊中之物。

  “我军现有兵力多少?”李沐沉声问道。

  此战关乎大唐国运,尽管胜负未定,但南蛮兵力强横,连西域诸国亦心存忌惮。若南蛮不堪一击,怎会至今未被其他诸侯吞并?

  ---

  “程将军勇武无双,定能将南蛮逐出疆土!”李靖言辞铿锵,胸有成竹。

  李沐嘴角微扬,对李靖所言深信不疑。程咬金确有雄才伟略,曾率军直捣南蛮腹地,手刃敌将,生擒首领,威震天下,至今仍为人称颂。

  “好,本帅信他必能成事。”李沐颔首赞许。

  李靖闻言,感激不已。他一介文臣,向来仰慕沙场英豪,李沐此番评价,令他深以为然。

  这时,一名副将匆匆来报:“元帅!西北军已攻陷南蛮一城,正乘胜追击,敌军溃逃,我军防线恐受波及!”

  李沐神色骤冷,眉峰紧锁。他正欲挥军南下,西北军竟抢先一步攻城略地,实乃藐视大唐威严!

  “传令三军!”李沐厉声喝道,“西北军欲夺我疆土,我大唐儿郎岂能坐视?即刻备战,誓死一战!”

  “遵命!”副将凛然应声,疾步退下。

  李靖上前进言:“元帅,我军兵力有限,当速速集结精锐,一举歼灭西北军,以免夜长梦多。”

  李沐闻言,目露赞许。他早有此意,只是未得良策。此番征战关系重大,若胜,大唐将获沃土千里,粮仓丰盈,国力更盛!

  若要攻取南蛮国,必须占据这处要地,否则便无法与西夏抗衡。李沐凝视着沙盘问道:"李靖将军,大军该在何处集结?"

  李靖指向长江沿岸:"当以渡口为始。若能在半道截获敌船,设伏剿灭船夫与水兵,南蛮国门户自开。"这个计划令李沐眼中闪过精光,当即拍板:"就照此行事。务必谨慎,此战容不得差错。"

  "元帅放心。"李靖胸有成竹地抚须,"有大唐铁骑在,定叫南蛮见识雷霆之威。"

  李沐冷笑道:"且看谁是螳螂,谁是黄雀。"

  "全仗元帅运筹帷幄。"李靖忽然压低声音,"但此计万不可泄露,尤其要防备西夏细作。"他深知西北军团虽名义上归属西夏,实则完全受其掌控。

  李沐沉思良久,突然传令亲兵:"速调各军至河南郡待命,另着西北军潜伏于城郊。"待传令官离去,年轻将领忧心忡忡地询问李靖:"此战胜算几何?"

  "难说。"李靖望向远方扬起的烟尘,"除非西北军倒戈,否则......"未尽之言让众将沉默。他们明白,若失去这支精锐的策应,数万奇袭南蛮的唐军必将陷入绝境。

  此时马蹄声如雷逼近,李靖整理甲胄快步迎上。南蛮求援的狼烟已经升起,西夏铁骑随时可能压境。这场豪赌,已然落子无悔。

  “臣李靖参见陛下。”

  “爱卿免礼,此番辛苦你们了。”西梁国君李治望着眼前的老臣,眉宇间透着欣喜。

  君臣二人素来交好,这份情谊若能长久维系,对两家都是幸事。

  “陛下,此战大捷实乃大唐之福。若无我军神勇,南蛮岂会轻易溃败?不过微臣料定他们定会卷土重来,只要再僵持数日......”李靖捋须而笑,胜券在握之态尽显。

  李治闻言笑意更浓:“不错!此番不仅生擒南蛮王,更缴获三千精兵。若他们胆敢再生事端,定叫他们万箭穿心!”

  “陛下圣明。”

  李靖躬身附和。

  此刻,千里之外。

  李沐眉峰骤蹙。

  “南蛮战力突增,必有外力相助。”

  秦叔宝沉吟道。

  “确实蹊跷,蛮族实力怎会暴涨至此?”

  李沐百思不解。

  “许是西夏暗中支援,意在牵制我大唐。”

  秦叔宝忽然说道。

  “此言有理!”

  李沐眸中精光乍现。

  “若任其壮大,恐动摇国本。”

  秦叔宝语气凝重。

  “无妨!只要他们敢踏入大唐疆土,定叫他们有来无回!”

  李沐寒声道。

  “切记量力而行,莫要涉险。”

  秦叔宝郑重叮嘱。

  “叔宝放心,我自有分寸。”

  李沐展颜一笑。

  “既如此,老夫先行告退。”

  秦叔宝起身离去。

  “珍重!”

  李沐送至门前,正遇等候多时的李元明与赵云。

  “二位怎在此处?”

  “奉陛下之命,特来相助。”

  李元明抱拳道。

  “甚好,随我入宫详谈。”

  李沐颔首。

  “末将遵命!”

  三人踏上宫道时,西宁城外风尘仆仆的马车缓缓停下。

  玄色车帘掀起,露出陈玄风棱角分明的侧脸。黑巾蒙面的青年负手而立,衣袂翻卷间轻声自语:

  “西北之行,倒是不虚此行。”

  “少主,传闻那个叫李沐的是个奇才。”身旁的随从压低了嗓音。

  “奇才?”陈玄风冷笑,“不过是个跳梁小丑。”

  “要不要派人通知李沐?我们的行踪怕是藏不住了,他必定会有所动作。”

  “就凭他也配取我性命?蝼蚁罢了。”陈玄风抬眼望向远方,“人手到齐了?”

  “已在暗处候命,随时听您调遣。”

  “走。”

  “是!”

  待二人离去,两道白影无声显现。他们衣袂飘飘,手中折扇华贵精致,眼中却布满猩红血丝。

  ——

  “这次血本无归。”白衣人咬牙切齿。

  “耗费如此心力,竟未得半点甜头。”同伴亦满脸阴郁。

  “必须给李沐点颜色瞧瞧!”他正要离去,忽地僵住身形,直勾勾盯着前方树影,“方才竟未察觉……”

  “别节外生枝,速离险地。”

  话音未落,二人已隐入暮色。

  ——

  大唐皇宫内灯火通明。

  “殿下,南阳郡王的人马……败了。”李玄武躬身禀报。

  “败了?”李沐指节轻叩案几。

  “五万精兵加上李元明部众,仍未能破城。”

  “倒是小瞧他了。”李沐眸色渐深,“立即加派人手缉拿李元明,此人不除,必成大患。”

  “可要彻查京师可疑之人?或遣使赴西域探查附庸小国?”

  “双管齐下。”李沐拂袖,“去吧。”

  殿内重归寂静,唯余灯花爆裂的轻响。

  看着李玄武离开的身影,李沐的眼中闪过一丝阴冷的笑意。

  “李沐,你的时日不多了,我会让你尝尽人间极苦。”

  …………

  翌日清晨,皇宫内。

  李沐早早起身,整理完毕后便率众侍卫前往大殿,静候太子李玄武的召见。

  时间流逝,转眼已过半晌,却仍无任何动静。

  “公子,太子殿下还未到吗?”一旁侍卫低声问道。

  “他不会来了,”李沐冷笑,“我的身份已经暴露,他的人必然已将消息传了出去。”

  “若是如此,我们该如何应对?”侍卫神色紧张。

  “怕什么?他杀不了我,继续等着便是。”

  “是。”侍卫低头应道。

  这时,门外传来通报声:“太子,公子求见!”

  “让他进来。”李沐语气淡漠。

  ——

  一名老太监缓步走入殿内,躬身行礼:“老奴拜见驸马爷。”

  “何事?”李沐淡淡问道。

  “回公子,今晨收到急报,南阳郡王的大军昨夜在山谷遭伏击,伤亡惨重,其主帅也已身亡。”

  “什么?他的军队竟被伏击?”李沐瞳孔一缩,难掩震惊。

  “是,全军覆没,无一幸免。”

  “五万大军,竟会全军覆没?”李沐不可置信。

  “据探子回报,主帅尸身已被烧焦,难以辨认。”

  “难怪李沐毫无反应,原来兵马尽毁。李元明,你竟敢与我为敌,当真不知死活!此战一败,大唐江山终归我李玄武所有!”李沐狞笑道。

  “公子,如今南阳军已退,我们是否该行动了?只要清除残余势力,江山便唾手可得。”

  “嗯。”李沐微微颔首。

  “此事还有何人知晓?”他忽然沉声问道。

  “除公子外,无人得知。”老太监恭敬回答。

  “很好。”李沐露出满意之色。

  “公子,李元明既已入狱,我们大可趁机接管京师,一举掌控大局!”侍卫附和道。

  ```text

  李沐的瞳孔骤然收缩成线。

  此话不假!

  此刻大唐所有军团皆成无主之师,只需铲除李元明余部,他们的势力范围便能呈几何级数扩张。届时大唐除了俯首称臣别无选择,再无人能阻挡他们的铁蹄。

  "机不可失!"

  他指尖微微颤抖,眼底燃起灼热的野望。

  "少主,是否即刻发兵?"

  亲卫再次请示。

  "李元明旧部群龙无首,正是斩草除根的好时机。"李沐握紧腰间佩剑的鎏金剑柄,"待整编大唐全军,假以时日淬炼——"

  他忽然抬高声调:"这天下,终将属于我们李氏!"

  "少主圣明!"

  亲卫熟练地躬身奉承。

  "速去集结各部。"李沐突然压低嗓音,"记住,走漏风声者——"

  拇指在咽喉处轻轻一划。

  "属下这就去办。"

  望着亲卫消失在门廊外的背影,老太监捧着拂尘上前:"接下来..."

  "让宫里那位再睡会儿罢。"

  李沐望着窗棂外飘落的梧桐叶,唇角勾起冰冷笑意。

  见到这般情形,候在一旁的老太监轻声询问。

  "暂且不急,让大哥他们在宫中多调养些时日。"

  李沐沉吟片刻,不急不缓地说道。

  "公子所言极是,待大少爷他们身子好转些,再作计较。"

  老太监附和道。

  李沐微微颔首,随即合上双眼。

  "公子这是?"

  见他闭目,老太监面露不解。

  "歇息片刻。"

  李沐语气淡然。

  "老奴告退。"

  老太监躬身退下。待其走后,李沐复又睁眼。

  "李元明那蠢货已然入彀,时机将至。只待他将兵权拱手相让,大事可成。"

  "公子神机妙算,这么快就抓住了李元明的软肋。"

  "那是自然,我李沐岂是等闲之辈?"

  李沐嘴角微扬。

  "公子高明,老奴佩服!"

  老太监谄笑道。

  "说来可笑,李元明这蠢材虽为亲生,却视其生母如草芥。他那父亲更是只顾自身利害。"

  "公子明鉴,那李元明确实愚不可及。"

  "不错,对付这等蠢货,只需略施小计,便可取其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