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别不识抬举-《大唐:开局救下李二,曝光我身份》

  "这就是长安?"

  "也太寒酸了吧!"

  那巍峨的城墙在他眼中不值一提。

  毕竟他连百丈高的摩天大楼都司空见惯。

  更让他诧异的是,长安城内外的道路坑洼不平,百姓衣衫褴褛,面黄肌瘦。

  真正衣着华贵、举止不凡之人寥寥无几。

  "也罢!"

  "看在大唐初立的份上,暂且不计较这些。"

  "有我李沐在,长安很快便会焕然一新,成为不夜之城!"

  他心中的长安,应是灯火通明,笙歌不绝。才子佳人,豪侠剑客,往来如织。

  终于来到长安城门前,精锐士兵把守在此,既要维持秩序,又要征收入城税。

  "想进城?一人一文钱!"

  守城士兵冷声道,仔细打量着李沐二人,见其衣着光鲜,气度不凡,这才没有为难。

  "入城税?"

  李沐略感不悦。

  "进城还要收钱,这样怎么发展得起来?"

  看着破旧的长安,他转念一想,又明白了其中道理。

  大唐尚未达到鼎盛时期,真正要来长安的人,自然不差这一文钱。而四处流浪的难民乞丐,却身无分文,进不了城。

  这入城税倒也起到了甄别筛选的作用。

  "小翠,付钱。"

  小翠不情不愿地掏出两枚铜钱,丢进士兵面前的柳条筐。

  缴纳入城税后,李沐终于步入这座宏伟的都城。

  城内景象与城外截然不同,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车马往来不绝。两旁店铺林立,叫卖声此起彼伏。

  "新鲜粟米,今日特价,快来买啊!"

  "绫罗绸缎,应有尽有,客官里面请?"

  "玉堂春酒楼新开张,欢迎光临......"

  小翠何曾见过如此繁华景象?

  她紧紧攥着李沐的衣袖,既紧张又兴奋。

  "公子,这就是长安城吗?"

  "好多人!好热闹!"

  李沐发现,此时的长安已有几分繁华气象。街上行人如织,商铺喧闹非常。

  "不错。"

  "长安毕竟是大唐国都,如今国力正在恢复。"

  "十年之后,必将更加繁荣!"

  两人沿街闲逛。

  此前隐居山村,他对这个时代的许多事物都感到新奇。

  那些古朴的绫罗绸缎、铜器木器、家用器具,无不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古朴雅致的大唐风貌映入李沐眼帘。

  两人漫步在长安街头。

  "新鲜豆腐!刚出锅的嫩豆腐!"

  叫卖声让李沐驻足。

  "豆腐?"

  "这个时代就有豆腐了?"

  豆腐的历史可追溯至西汉。淮南王刘安潜心炼丹求长生,《淮南子》正是出自他手。虽说得道成仙的传说难辨真伪,但他无意间发明的豆腐却流传至今。

  大唐百姓已懂得轮作黄豆能肥田,加之马匹需食豆料,使得黄豆种植日益广泛。原料充足,技法成熟,豆腐自然盛行市井。

  李沐领着小翠来到豆腐摊前。

  "老板,这豆腐怎么做?"

  "滋味如何?"

  制作豆腐工序繁琐,需经浸泡、研磨、过滤、煮沸、点卤等多道工序。李沐先前既无器具又无闲暇,未曾亲手做过。

  摊主见有客询问,热情介绍道:"客官,咱家豆腐可是长安城里独一份!"

  "相传是仙人炼丹偶得,滋味鲜美,人称'玉膏'。煎炒炖煮样样相宜,公子可要尝尝?"

  李沐仔细端详,只见那豆腐洁白似雪,细腻水润,与记忆中的模样别无二致。

  "来五块,包好带走。"

  摊主利落地用阔叶包裹豆腐。李沐暗自赞叹:以叶为包,既节省又环保,古人智慧果真不凡。

  小翠接过豆腐正要离开,李沐突然灵光乍现。

  "腐坏的豆腐..."

  "臭豆腐!"

  他目光灼灼地望向摊后盛放坏豆腐的木桶。后世闻名的臭豆腐忽然浮现在他脑海——那臭味下隐藏的绝妙滋味令他食指大动。

  "老板,这些坏掉的豆腐可否卖与我?"

  摊主满脸困惑:"公子要这馊豆腐作甚?吃坏身子可如何是好?"

  李沐不由分说让小翠取钱:"这一百文你且收下,桶里的我全要了!"

  这可是纯天然发酵的臭豆腐,比后世腌制的更为地道。不料摊主竟推开铜钱拦住他:"公子见谅,坏了的吃食绝不能卖,不能坏了自家名声!"

  李沐一怔,这般诚信的商贩倒是罕见。"小哥厚意我心领了。"

  "别看这豆腐气味难闻,实则是人间美味!"商贩睁圆双眼直盯着李沐。

  "休要哄骗我!"

  "发酸的豆腐怎会是佳肴?"

  "绝不可能!"

  "取食材来,我这就现做给你们品尝!"

  "倒要看看这' '能否打动你们!"

  这商贩也是个倔脾气,立即按李沐吩咐备齐物料。主料是发酵豆腐,佐以羊油、盐及葱姜蒜等调料。唯缺一口铁锅。

  不多时,他便让商贩支起柴火架好陶罐。李沐将发酵豆腐洗净切片,浸入羊油于锅中煎制。

  "嗞啦——"

  原本刺鼻的酸腐气味里,陡然飘散出浓郁香气,四溢开来。

  商贩瞪大眼睛连连抽鼻:"怪哉!酸臭中竟暗藏奇香!又臭又香,当真古怪......倒叫人食指大动!"

  这奇异气息不仅吸引商贩,更引得街上行人纷纷驻足。"似是杨二豆腐铺传来的气味?既香且臭,好生奇特!"众人围拢过来,议论纷纷。

  人群中一位身着锦缎的高挑女子也被吸引。她英气逼人,闻言轻语:"竟能将香臭融为一体?此物莫非可食?"

  李沐循声望去,但见这女子眉目如画,气度不凡。大唐女子本就不拘礼法,何况这位将门虎女,更是英姿飒爽。

  此女正是名将罗成之女罗贞。

  罗贞端详着陶锅问道:"敢问公子所制何物?"围观百姓也都伸长脖子等待答案。

  "此乃臭豆腐,别具风味的佳肴!"李沐说话间已煎好一锅,撒上盐粒葱花的瞬间,香气更甚。

  "变质豆腐真可入口?"须知后世臭豆腐多为调料速成,远不及自然发酵的风味。

  "姑娘可愿一试?"李沐取来荷叶,用竹筷夹起一块递给罗贞。

  见有人带头品尝,围观者纷纷解囊。"给我也来一份!这气味古怪,定要尝尝!"众人初尝后惊叹连连,一时间豆腐铺门庭若市。

  李沐见生意火爆,便将煎制之法传授给商贩杨二,自己悄然离去.......

  漫步行至一处书香四溢的长街。

  两侧皆是经营文房四宝与古籍字画的商铺。

  李沐信步踏入其中一家,目光扫过满架典籍。

  "客官可要觅些好书?小店藏书堪称长安首屈一指!"

  店伙殷勤相迎,口若悬河地介绍着。

  李沐微微颔首,仔细端详架上典籍。在大唐,书籍本就是稀罕物事,即便他手中也仅藏有寥寥数册。

  既来此地,李沐心道不妨添置些典籍,也好增广见闻。日后若与人交谈,也不致因腹中空空而窘迫。

  "《道德经》、《论语》、《春沐》、《左传》......倒是种类齐全。"

  "只是这纸质未免太过粗劣。"

  他随手翻开《道德经》,但见纸张泛黄单薄,稍加施力便可能破损,实在难以入眼。

  店伙闻言顿时急了眼,面上笑容褪去。

  "客官此言差矣!"

  "小店所用皆是上等纸张,更以雕版精印而成!"

  提及自家技艺,店伙面现傲色。

  "这雕版之术,可是我荥阳郑氏不传之秘!"

  "放眼天下书肆,皆在我郑氏掌控之下!"

  李沐闻言不禁失笑。

  "雕版?"

  "莫不是在木板上刻字,再涂墨拓印?"

  店伙霎时面色大变,惊骇地指着李沐。

  "你......你怎会知晓雕版之术?"

  "莫非偷师我荥阳郑氏?"

  李沐懒得与这没见过世面的店伙多费唇舌。

  "井蛙之见!"

  他冷笑一声,转身欲走。

  偏生此时掌柜闻声而出,厉声喝住。

  "且慢!"

  "竟敢轻蔑我荥阳郑氏?"

  "既说我家纸张粗劣,倒要看看你能拿出什么好货色!"

  李沐心生烦厌,本不欲生事,奈何对方咄咄相逼。

  "小翠,去取我制的宣纸来。"

  小翠应声而去,不多时便从马车上取来几张雪白宣纸。

  "瞧!比你们那破纸强多了!"

  掌柜劈手夺过,定睛细看。只见那纸色如新雪,触手光滑细腻,与自己那粗黄纸张相较,真如美玉比瓦砾。

  "绝无可能!"

  "怎会有这般洁白平整的好纸?"

  掌柜双手微颤,抖开宣纸,竟发出清脆声响,却不见半点折痕。

  他忙取笔墨试写,墨迹清晰不洇,须臾即干。以手擦拭,字迹不损,手上亦不沾墨。

  "这......这......"

  "世上竟有如此神妙之纸?"

  书铺内,掌柜死死拽住李沐的衣袖。

  李沐眼中寒光乍现。

  "荥阳郑氏!好大的威风!"

  他猛地甩开掌柜的手,正欲夺门而出,忽见一袭倩影款款而来。正是先前品尝过臭豆腐的罗贞。

  两人刚要寒暄,书铺外传来一阵 动。郑家嫡子郑少成在仆从簇拥下快步而入。

  "传说中的极品宣纸何在?"

  掌柜慌忙指向李沐:"就是此人!"

  郑少成目光灼灼地盯着李沐手中的纸张,片刻后惊叹道:"竟比郑氏上等宣纸更胜一筹!"他扬起下巴:"一千贯买你配方,如何?"

  李沐冷笑不语。掌柜厉声喝道:"别不识抬举!"

  "好个强取豪夺!"李沐周身紧绷。

  郑少成面色阴沉:"找死!"

  店内剑拔弩张。小丫鬟吓得瑟瑟发抖,罗贞玉手悄然按向腰间。围观百姓纷纷后退:"竟敢招惹郑家,不要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