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 能源储备:为未来做准备-《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

  骰子在桌角停下,五点朝上。

  陈浩的手还悬在半空,刚想伸手去拿,娜娜却先一步开口:“能源储备警报已触发。”

  他愣住,手慢慢收回来,“啥?”

  控制台屏幕亮起,一条红色曲线往上爬。“当前供暖日均耗能上升百分之十二。按现有燃料存量计算,还能撑二十八天。”

  “不是……这才刚下完棋?”陈浩皱眉,“我连螺丝帽都还没洗干净。”

  “气象模型更新,寒潮周期预计延长十五天以上。”娜娜的声音没变,但语气像突然关掉了背景音乐的广播,“建议立即启动二级能源储备计划。”

  陈浩坐在椅子上不动,盯着天花板看了几秒,忽然一拍桌子站起来,“行,那就干!”

  他转身拉开工具柜,翻出一把锯子,又扯出几张保温油布袋,嘴里念叨:“木头要干的,煤得块大耐烧的,雪橇能装多少算多少。”

  “已规划采集路线。”娜娜调出地图,“森林边缘有三处倒伏树,可直接回收。旧矿区南坡存在裸露褐煤层,适合短时开采。”

  “你这脑子比火炉还热。”陈浩套上防寒服,“走,趁我现在还有劲儿。”

  外面雪没过脚踝,风不大,但冷得扎脸。雪橇压着积雪往前滑,轮子发出咯吱声。陈浩坐在前面握绳,娜娜在后座检查装备清单。

  “锯子完好,镐头无损,油布袋密封性达标。”她一项项确认,“预计作业时间四小时。”

  “别念了,听着像临终遗言。”陈浩抖了抖缰绳,“咱这是去搬柴,不是出殡。”

  到了林子边,一棵歪倒的橡树横在雪地里,树根翘起,像是被谁硬拔出来的。陈浩走过去踢了一脚,“嘿,这不白送吗?”

  他掏出锯子刚要动手,娜娜说:“需要固定。”

  “我知道。”他弯腰从雪橇底下抽出两根金属条,是用报废车弹簧改的,“你看好了。”

  他把金属条卡进树干中间,拧紧螺栓,形成一个简易支架。锯子拉了几下,木屑飞出来,落在雪上像碎饼干。

  “效率提升百分之三十。”娜娜站在旁边记录,“节省体力消耗。”

  “那是。”陈浩喘着气,“我虽然懒,但不傻。”

  锯完一段,他拖到雪橇旁,咔嗒一声绑紧。重复七次后,硬木堆得冒了尖。

  “干燥硬木共四百二十公斤。”娜娜扫描后报数,“下一步前往矿区。”

  路上陈浩搓着手哈气,“你说这天要是早点暖,咱们也不用来受罪。”

  “天气不由意志转移。”娜娜说,“但准备可以。”

  矿区在山坡背面,风明显大了。地上有一片黑褐色的岩层露出来,夹杂着闪亮的颗粒。

  “那就是煤?”陈浩蹲下摸了摸,“手感还挺糙。”

  “褐煤,热值中等,适合混合燃烧。”娜娜用热成像标记出五个采掘点,“建议优先挖掘浅层区域。”

  陈浩抡起镐头砸下去,火星跳了一下。他甩了甩手腕,“这玩意儿比下棋费胳膊多了。”

  一镐接一镐,碎石崩开,煤块滚落。娜娜用镊子清理杂质,再装进油布袋。六袋填满后,她重新分配位置,确保雪橇重心平衡。

  “总重六百八十公斤。”她说,“装载完成。”

  陈浩瘫坐在雪堆上,“我感觉我快成煤了,又黑又沉。”

  “你的体表温度正常。”娜娜递来一瓶水,“补充水分。”

  他灌了一口,抹嘴,“回吧,再待下去我真要冻成化石。”

  返程走的是缓坡,起初还算平稳。走到一半,路面结了一层冰,雪橇突然一滑,前轮偏出去半米。

  “糟了!”陈浩跳下车尾,用冰镐在地上凿坑,“稳住!”

  娜娜调整牵引绳角度,将动力分散到两侧。雪橇慢慢正回来,继续向前挪动。

  “刚才差点翻车。”陈浩喘着气回到座位,“咱下次带防滑链。”

  “已列入改进清单。”娜娜点头。

  回到基地外围堆放区,两人解开捆绳。木头和煤袋整齐码放在遮雨棚下。

  “本次采集总量一千一百公斤。”娜娜输入数据,“结合现有库存,预计供暖周期延长至四十七天。”

  陈浩拍拍手上的灰,“差不多了,至少能熬到有人想起我们还活着。”

  “接下来进行热能冗余储备。”娜娜走向太阳能集热区,“白天吸热,夜间蓄热,双线并行。”

  太阳挂在天上,光弱得像快没电的灯泡。集热器表面蒙着薄雪,反射板也没展开。

  “效率只有设计值的百分之四十。”娜娜查看读数,“必须优化。”

  她启动备用反射板阵列,一块块转过来对准天空。陈浩爬上平台,把黑色石板铺在集热区表面。

  “颜色越深越好?”他问。

  “吸收率更高。”娜娜确认,“现在升温速度提升百分之二十二。”

  他们守了六个小时。水箱温度慢慢爬升,最终提高十一摄氏度。

  “达到短期应急标准。”娜娜记录,“可支持核心区额外供热八小时。”

  “那要是停电呢?”陈浩擦着汗。

  “启动夜间蓄热模式。”她打开虚拟能源管理系统,“模拟低谷电价时段,缓慢加热陶瓷储热砖。”

  系统开始运行,指示灯由红转黄。

  “这些砖能存多久热?”陈浩摸了摸外壳。

  “四十八小时内可释放百分之七十热量。”娜娜说,“足够应对突发断供。”

  “听着靠谱。”他咧嘴一笑,“咱这不算未雨绸缪,是提前把伞焊死了。”

  “比喻不准确。”娜娜看着他,“但意图理解正确。”

  天快黑时,两人回到堆放区。燃料还没完全入库,只卸了一半。

  陈浩拿起一根木头往里搬,走到门口又折返回来,“哎,你说咱们这么拼,以后会不会被人写进教材?”

  “可能性低于百分之三点七。”娜娜回答。

  “我就随口一说。”他耸肩,“反正活一天算一天,能多烧一天火,就少冻一会儿。”

  他弯腰抱起第二趟,脚步踩在雪地上发出闷响。

  娜娜站在原地,光学镜头扫过堆积的燃料,又转向远处的地平线。

  风停了。

  她的声音响起。

  “下次采集,需要增加防护面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