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

  陈浩把最后一根木头搬进棚子,胳膊一软,差点砸到脚。他靠着煤袋坐下,喘得像跑了十公里。外面风小了,雪也不下了,只有雪橇轮子在冷地上发出轻微的咯吱声。

  “一千一百公斤。”娜娜站在旁边报数,“燃料入库完成百分之八十。”

  “剩下那点明天再弄。”他摆手,“我现在连手指都不想动。”

  娜娜没说话,光学镜头扫过堆积如山的木材和煤袋,又转向远处林子的方向。她调出投影,画面里是过去一个月的采集路线图,几个资源点被打上红色标记。

  “森林倒伏树再生周期为三年。”她说,“我们这半个月去了七次。”

  陈浩抬头,“啥意思?”

  “意思是,”她指着其中一处,“这个点已经没有新的枯木了。下一次要走更远,耗更多燃料。”

  他愣了一下,“那……再找别的地方不就行了?”

  “可以。”娜娜点头,“但下一个可用区距离增加四公里,运输能耗上升百分之三十五。而且矿区浅层褐煤也只剩三成存量,继续这样挖下去,三个月后就得深入断层带作业。”

  陈浩坐直了些,“断层带?那不是有塌方风险?”

  “是。”

  他沉默了几秒,忽然笑了一声,“你说我们这是不是一边救火,一边往火堆里扔汽油?”

  “比喻逻辑成立。”娜娜说。

  他又靠回去,看着那堆燃料,第一次觉得它们不像战利品,倒像欠下的账单。他挠了挠头,“我本来以为,多搬点就是安全。结果现在看,搬得越多,后面越难。”

  “短期储备与长期可持续之间存在矛盾。”娜娜调出一组数据,“若维持当前模式,两年内所有易采资源将枯竭,基地进入高危采集阶段。”

  画面切换成模拟场景:一个人拖着雪橇走在荒原上,远处什么都没有,脚下只有冻土和碎石。

  陈浩盯着看了很久,“所以……咱们不能只管拿,不管留?”

  “正确。”

  他叹了口气,“那你有办法吗?总不能让大家挨冻吧?”

  “有。”娜娜打开知识库界面,“可建立轮采机制,划分区域,限制开采频率,同时启动资源回补流程。”

  “听着像上班打卡。”他咧嘴,“不过……行吧,总比以后跑断腿强。”

  他们回到控制室,暖气开着,但陈浩还是觉得冷。他搓了搓手,凑近屏幕,“你说怎么搞?”

  娜娜列出方案:森林分三区轮换,每季度只开放一个区采集枯木;矿区浅层开采后必须回填并标记恢复期;农业废料不再焚烧,改为堆肥反哺种植棚。

  “这倒是省事。”陈浩点头,“反正烂菜叶子放着也是放着。”

  “另外,建议设立资源使用登记制。”她补充,“每次领取燃料、工具、耗材都需记录用途和数量,避免浪费。”

  陈浩皱眉,“这不跟管钱一样?谁乐意天天报账?”

  “可以简化流程。”娜娜说,“比如用颜色标签分类用途——红色为生存必需,黄色为日常消耗,绿色为可替代项。”

  “哦。”他想了想,“那我烧水算红,烤火算黄,煮方便面加蛋算绿?”

  “合理。”

  他笑出声,“你还真能分。”

  “系统需要清晰规则。”她说,“混乱会导致资源流失。”

  陈浩靠在椅子上,摸着下巴,“可光立规矩没人看啊。你写十页报告,大伙儿翻两眼就扔了。”

  “确实存在传播效率问题。”

  “得整点醒目的。”他站起来,翻出一盒彩笔和一张大纸,“咱做个海报。”

  娜娜看着他画,线条歪歪扭扭,字也大小不一。他画了个胖子扛锯子,旁边是个方脑袋机器人拎镐头,底下写着:“今天省一点,明天才有火!”

  “美术表现力有待提升。”她评价。

  “但看得懂!”他得意,“谁都能明白。”

  他又加了一句:“乱挖会变穷光蛋,轮采才能常烧炭!”

  “语法结构松散。”娜娜说,“但信息传达有效。”

  “那就成了。”他把海报拍在墙上,“贴门口,谁进来都得瞅一眼。”

  娜娜将《资源轮采守则》录入主控系统,设定明日晨会自动推送。她调出监控画面,堆放区一片安静,燃料堆得整整齐齐。

  “你觉得有人会听吗?”陈浩问。

  “不确定。”她说,“人类行为受短期利益驱动更强。”

  “可咱们得试试。”他抓起一支红笔,在纸上又写一行大字,“节约不是抠门,是给以后留条路。”

  他画了个箭头指向自己,“你看,这就叫接地气宣传。”

  娜娜扫描完最后一项数据,“已同步至所有终端。守则将于明早六点生效。”

  陈浩打了个哈欠,眼睛有点发涩。他盯着屏幕上的计划表,忽然说:“以前我总觉得,活着就是熬一天算一天。现在才发现,光熬不行,还得想办法让这一天别影响下一天。”

  “认知升级。”娜娜说。

  “别说得那么玄。”他摆手,“我就觉得……咱们搬这么多煤,不是为了马上烧光,是为了哪天实在没东西了,还能撑一阵。”

  他顿了顿,“就像存钱,哪怕存得少,也好过一分不剩。”

  娜娜看着他,“情绪指标变化:焦虑下降,责任感上升。判定为正向心理转变。”

  “你还记这个?”他笑,“那你是不是该给我发个奖状?”

  “无此功能模块。”

  “啧。”他撇嘴,“太死板。”

  他们都没再说话。控制室灯光微亮,屏幕上的数据流缓缓滚动。陈浩手里还捏着那支红笔,笔帽被他咬出了牙印。

  外面天已经全黑了,风又起来了,拍打着窗框。他想起白天搬煤时手冻得发麻,想起雪橇差点翻在冰面上,想起自己说“活一天算一天”。

  现在他不想那么说了。

  他站起身,走到墙边,把海报往下压了压,让它贴得更牢些。

  “明天开会,我得讲两句。”他说。

  “内容需要准备吗?”

  “不用。”他摇头,“我就说,别以为这些东西是天上掉的。它们是有限的,用完了就没有了。咱们现在省一点,不是委屈自己,是给以后的人留个机会。”

  “‘以后的人’?”娜娜重复。

  “对。”他点头,“万一以后真来新人呢?总不能让他们一进门就看见个空仓库吧。”

  娜娜的光学镜头微微调整焦距,映出那张粗糙的海报。她没有回应,只是将轮采计划的提醒时间设为每日早六点。

  陈浩坐回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他感觉累,但脑子很清醒。这种清醒不是因为睡够了,而是因为他终于意识到,有些事不能一直拖着不管。

  他看着屏幕上跳动的数字,忽然说:“咱们以后别叫‘采集任务’了。”

  “改称?”

  “叫……回收日。”他说,“听起来像是去捡自家的东西,不是抢别人的。”

  “语义优化中。”娜娜输入新命名,“已更新日程表:下次回收日定于十四天后,目标区域——b区森林。”

  陈浩点点头,“行。到时候我去带队。”

  “你上次体力透支评级为c级。”

  “这次我不拼命。”他笑,“我就站着指挥,顺便监督谁偷懒。”

  娜娜将最后一条规则归档。控制台发出轻响,提示系统更新完成。

  陈浩盯着那行“资源轮采计划已启用”的文字,看了很久。

  他拿起笔,在纸上又写了一行小字,藏在海报背面:

  “别让未来恨现在的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