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请旨办苏军(2)-《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制台大人,下官准备学骆抚台,支持地方团练整合,组建苏军。”

  “不知大人有什么看法?”李世安一脸期待的看向怡良,等待他的反应。

  李世安这话,在怡良耳中听来,有些石破惊天的感觉,他不知道李世安什么意思,是嫌自己的兵力太少了吗?

  还是有什么异心?

  不过,

  怡良首先就排除了后者。

  毕竟,

  李世安如果有异心,

  不可能如此明目张胆的说出来,更不可能与自己这个八旗子弟说。

  不是后者,那就只能是前者了,可是李世安这话,他该怎么回答呢?

  要知道,

  李世安明面上的步兵,夏雪宜与唐龙的骑兵、蒋彪的亲兵营就有3500人了。加上杨云骧半官方的水师。

  不算兵工厂与铸币局,以工人身份隐藏的士兵,这就已经4500人了。

  加上一个不完全听从李世安的苏州城守营守备向奎,兵力超过五千。

  比他这个两江总督还多一倍。

  要不是清文宗与肃顺同时看中,李世安也争气气,一次次打胜仗立功。

  有爵位,又是从一品大员。

  只怕早就被人参倒了。

  即使如此,在以惠亲王为首,僧王爷、翁泰北这些人宣传下。

  在穆荫暗中推波助澜下。

  李世安的威胁论,已经传遍了整个大庆帝国的官场高层了。

  忌惮等级等同于曾某人。

  甚至因为人脉远远低于曾某人,李世安的威胁等级已经超过曾某人。

  怡良认真的盯着李世安,

  却发现李世安一脸坦然,加上刚刚承了对方一个人情,便直白问道:“李中堂,这是嫌手下兵力不够用吗?”

  “是,也不是!”

  李世安自然明白怡良的顾忌,“制台大人,下官是这样想的。”

  “您也知道,本来下官奉命围剿小刀会反贼,一切很顺利的。”

  “可是太平军突然南下——。”

  李世安说到这,有些尴尬的看了怡良一眼,“下官不是责怪您的意思。”

  “但说无妨!”怡良的关注点不在这里,也不在意李世安是否暗示。

  李世安眼见怡良心态不错,便继续解释道:“按照下官原本计划,是集结三省两万大军,稳步推进收复魔都的。”

  “那样的结果应该是没有什么后患的,一开始下官也做到了。”

  “但是,因为太平军突然南下,下官不得不抽调,大批主力回师苏州。”

  “从而给了小刀会起义军喘息的机会,虽然最终也算成功收复魔都…。但是小刀会主要骨干还是过半逃离。”

  “也幸好,在制台大人您的协助下,侥幸灭了这南下的太平军。”

  “虽然这过程中,下官也多次战胜敌人,先后收复多处失地。”

  “可大人您也应该收到消息了吧?小刀会余孽,在惠山、江阴一带,借着南下太平军又活了,还肆掠常熟一带。”

  “贼人还有两万大军。”

  “如此一来,下官是不是无能?瞎折腾了几个月,小刀会还在?”

  “区别只是换了一个地方?”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下官和朝廷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神——。”

  “下官明明很努力了,也打了不少胜仗,但还是有负皇恩,憋屈啊!”李世安开启了哭诉模式,泪如雨下。

  神级表演很到位。关键是,哭诉的时候还不忘拍了一记马屁。

  怡良这样的老狐狸都被骗了,心中不禁感慨,李世安真是朝廷忠臣啊。

  但是,感同身受一番后,不得不试探性问道:“你想扩编桂系团练?”

  “不是!”李世安摇摇头,毫不犹豫的说道:“下官只是想表达……。”

  “咱们在江南可用之兵太少了!”

  “不仅是下官……。”

  “还包括制台大人您,如果兵力充足,那许贼人何至于逃走?”

  “下官这次胜利。”

  “向大人也功不可没,他安排的张总兵,您安排的虎总兵,都是胜利的关键!但是这也影响了江南大营。”

  “李大人所言极是!”怡良点头赞同,他也是感同身受的,要不是兵力不足,他也不至于龟缩在常州城不敢出去。

  因此被清文宗训斥一番。

  但又好奇道:“你不是扩充桂军,那你说组建苏军是什么意思?”

  “不就换个名字吗?只要是你组建的,叫苏军还是桂军,有何区别?”

  他感受到了李世安的善意,也出于好奇,“你难道没有听到传言?”

  “朝堂之上,对你的忌惮话语,可是越来越多了,你就不怕被言官参奏?”

  “不怕!”李世安一副大义泯然的模样,“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对朝廷有利,下官就会毫不犹豫的去做!”

  “参奏又何妨!”

  稍微一停顿,解释道:“下官所言,制台大人,您可能没有听明白。”

  “下官只是说,建议朝廷整合江南地方团练,至少也是先整合苏南的。”

  “下官是想学骆抚台。”

  “下官是这样想的,与其拆东墙补西墙的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不如集中力量办大事!”

  “比如这次,如果提前把耗费的巨资,用在整合乡勇上,下官就不需要在关键时刻分兵救援,就不会让苏南惨遭长毛发匪的肆掠袭扰了!”

  “如今,下官两个月的围剿又回到起点不说,苏南的经济也损失惨重。”

  李世安忍不住又是忧国忧民的红了眼睛,“下官的意思是,下官负责像骆抚台支持曾侍郎一样,负责筹钱!”

  “下官准备请旨,以江南财政负责三成,以海关关税负责三成,以魔都铸币局收入负责三成,乡绅负责一成。”

  “整合苏南十个营,一共5000人的步兵练勇,用来维护苏南的安全!”

  “当然,如果能更多,那就更好了,比如这次下官集结的万余人。”

  “如果这些人能整合……。”

  “也不需要过多的变动,只需把这万余人,提高军饷待遇,采购一批精良的武器,再增加一些战斗训练即可!”

  “下官是想,把他们从临时民夫性质,变成二线的常规地方部队,可以最快的速度调集作战,围剿地方叛乱。”

  “这——”

  怡良有些心动。但毕竟事不关己,他不想插手这个吃力不讨好的事。

  李世安却敏锐的察觉到了怡良的心思,马上祭出杀手锏,

  “制台大人,下官恳请您统筹协调。下官全力配合总督衙门调度。”

  “所需军饷、器械,皆听候您的钧裁。苏军练成后,亦归大人您的节制。”

  “下官的任务,只是负责筹钱、筹粮,以及采购军械物资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