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新军与旧军区别(2)-《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李世安是以法治军。

  加之以湘军更高的军饷成军。

  新军不像湘军,以曾某人为核心,各级将领层层隶属,士兵只听直属长官命令,形成“兵为将有”的私兵性质。

  曾某人靠的是个人威望指挥军队。

  靠的是师徒、朋友、亲属、同乡、同窗这些裙带关系控制军队。

  相比之下,李世安的新军,则是通过制度和军统、参谋部控制军队。

  依赖标准化流程和参谋部集权指挥,极大的减少了对个人的依赖。

  参谋部控制新军的思想。军统则是直接控制新军的行为,但凡有对李世安不利的思想,都会被扼杀在摇篮。

  参谋部没有发现的,则由军统行动,只是军统的行动要暴力很多。

  士兵的军饷,只存在技术能力、军龄岗位不同,从而造成军饷不同。

  不会有归属不同将领的军饷差别。

  因为现在的新军,李世安下发了最新制度,团级军官一年调岗一次。因为新军集中在一起,暂时三个月调岗一次。

  目的就是让团长以上军官,尽可能的熟悉自己管辖以外的团。

  以便于随时替换接管。

  还有计划让旅长、师长1-2年内轮换,只是这个计划需要继续扩军。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李世安甚至已经在筹备两湖武备讲武堂了。

  到时候,

  所有排长以上的人,都要去讲武堂参加培训,李世安亲自出任堂长。

  进一步控制新军思想。

  同时也对外招生,包括新军士兵在内的人,都能参加讲武堂的考核。

  讲武堂毕业的,最少也是少尉军衔(李世安申请的正八品武将虚衔)。

  当然,这些暂时还只是谋划中。

  ……

  不管怎样,现在的新军,李世安已经最大程度的做到了人人平等。

  在新军第一镇内部,只有职位高低分工不同,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士兵需要给军官敬礼,下级需要给上级敬礼,但是同样的上级也需要给下级回军礼,哪怕李世安自己也不例外。

  在视察各团时,面对士兵的敬礼,李世安自己也是严肃的回敬礼。

  在新军中,军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享受士兵、下级跪拜的特权人物。

  毕竟,在李世安之下,哪怕是一镇师长,李世安都能随时撤换。

  而且撤换都是依据新军军规军法,不是皇帝那种个人喜好特权。

  没有李世安的授权,无论师长,还是旅长,都与一个普通士兵没有区别。

  哪怕李世安自己,也会每周抽一天时间视察各团,与士兵共同进餐。

  虽然没有思想上宣布人人平等,但是他在行动上做到了人人平等。

  备注:在他之下人人平等。

  新军士兵都见过李世安。

  上千士兵被李世安拍肩膀鼓励过。

  哪怕是李世安的亲兵护卫队,如果不是有特殊技能加薪,普通岗位士兵,与其余底层士兵的军饷也是一样的。

  同工同酬,公平公正。

  新军虽然也是以李世安为核心,但是新军士兵不是兵为将有的私兵性质。或者说,新军是只属于李世安的私有性质。

  这些都是参谋人员,潜移默化的教育,没有在明面上的宣扬。

  这里面,

  与湘军最大的区别就是,曾某人虽然是湘军核心,可是他根本无法越过胡林翼、塔齐布调动这两人的兵力,

  而李世安能通过参谋部对新军任何一个编制下达命令,哪怕是一个班。

  此时的湘军,

  实际上是“多派系联盟”,曾某人仅能直接调动湘军体系约57%的兵力,其余43%需通过协商或战略施压间接控制。

  即使是这57%,其中真正的嫡系,也只有胞弟曾某葆,弟子李源部。

  一共也就五千左右。

  荆楚绿营提督杨载福,虽然归属曾某人管辖,但是根本不是上下级。

  要不是钦差身份节制。

  要不是李世安上任的晚了,杨载福更应该听从李世安的指挥。

  而另一个直系下属,彭玉麟又被他挖了过来,现在曾某人主将更少。

  不过,曾某人不在乎,他也正好借机安排曾某荃、周凤山接管。

  这俩人更加亲近,更受他控制。

  尤其是曾某荃,还是他的九弟,现在无法一步到位,只能担任内江水师统领,接管彭玉麟留下来的空缺。

  而周凤山出任潇湘省绿营提督,名正言顺的接管塔齐布留下的五千人。

  至此,曾某人进一步控制了直属湘军,但是因为李世安的出现,剩下的43%的湘军,却离曾某人越来越远。

  与之相比,

  新军强大在于,只要出具李世安的手令,手下任何人都能接管部队。

  不过,

  李世安的指令也不会随意下达,更不会让下面的人有机会假传。

  一般情况下,除了有李世安的手令,还需要总参谋部的文书同时下达。

  只有李世安的手令,和总参谋部的文书同时被接管部队的文职人员,与被接管部队参谋部人员同时核对清楚。

  受命接管部队者才能顺利接管。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那就是李世安下达的密令,密令不需要总参谋部的文书,只需要李世安的特殊手令即可。

  当然,一般密令都是通过军统下达,被接管部队的参谋部协助。

  虽然也是双重核实。

  但是更具有隐秘性,一旦部队出现异心,李世安可以更快速调整。

  甚至军统有着先斩后奏的权利,只是军统人员不能直接接管部队。

  军统人员临机决断,可以第一时间逮捕有异心的军官,但是需要参谋官出面接管部队,甚至提前联系参谋官配合。

  总之就是一句话,李世安的人,随时可以接管他刘官芳的兵权。

  而且不会有什么大波动。

  原因也很简单。

  李世安通过军统,以及总参谋部,直接控制了所有的排长以上军官。

  甚至于大部分班长。

  因此,无论是军统、还是总参谋部,无论是明令、还是密令,只要及时给这些军官公布,部队都能顺利换将。

  当然,事后也得在规定的时间内,公布被逮捕军官所犯的罪名。

  或者获得李世安进一步确认。

  毕竟,是人就会亲疏有别。

  每一个将领,即使上任时间不长,也会有亲信,这些亲信看着自己上司被抓,即使按照制度来,心里也会不舒服。

  公开公正的流程,才能消除隔阂。

  除此之外,

  考虑到不能让外行指导内行,部队虽然需要把控,需要亲信之人去接管,但是接管部队不代表能指挥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