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军统分支:军情局-《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军统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可以接管部队,但是作战还得由部队内行指挥。

  比如,刘官芳被抓,部队被当地军统接管后,具体作战,依次由旅参谋官、三个团长、九个营长、连长负责。

  这个依次负责的意思,主要是看这些人是否与被抓之人是同伙。

  假如刘官芳被抓,第一顺序自然是第二协参谋长接管第二协作战。

  但如果第二协参谋长被牵连,那就依照次序由三个团长选一个指挥。

  如果团长全部被牵连,那就由九个营长选择一个,不过,到了这一步,即使能接管,部队战斗力也废了大半。

  依此类推……。

  正常情况下,也只能到这里了。

  如果营长也全部被牵连,那就意味着不仅这支军队失控,当地军统、参谋部全部失控,意味着李世安即将完蛋。

  总之,

  军统人员可以紧急接管部队,但只能传达李世安的战术安排。具体打仗还得由军官来,从上到下,依次类推。

  也就是说,军统接管人员,可以传达打哪,但不负责具体怎么打。

  当然,

  管理部队不是仅仅只靠这些,其他的还有很多措施,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一句话,

  新军第一镇,李世安调换任何一个军官,几乎都不会影响战斗力。

  准确的说,影响微乎其微。

  新军部队的战斗力,已经与直属将领的个人威望、武力值无关了。

  只要按照新军流程,只要下达的指令是新军操练守则的,谁当都一样。

  只要按照标准答案下达就行。

  唯一的区别就是,团长以上军官,因为每一标,是独立作战单位。

  独立作战单位,在独立作战的时候,指挥官的战术指挥,兵法运用技巧,自然对战斗结果有着巨大的影响。

  但这不是军队战斗力变弱了,只是同等强大军队,战术安排不一样。

  可是有一点,新军第一镇的军魂始终是李世安,战斗意志是固定的。

  他不会因为李世安调整军官而改变。

  新军第一镇,一共九个主力团长(两个协各有三个,加警卫团、骑兵团、炮兵团)李世安可以随时调换。

  ……

  刘官芳很清楚,李世安让他当旅长,他才是位高权重的第二协旅长。

  李世安一句话,他就什么也不是了,现在他的旧部,除了少数几个亲兵、亲信,剩下的人,一个也带不走了。

  所以他苦笑着对沈海说道:“沈团长,你我都很清楚,新军只属于爵爷的,你我但凡有异心,绝对跑不了…。”

  “我不会去做傻事。”

  “那您为何还要…?”沈海也冷静了下来,知道自己当局者迷了,“您现在去见古检点,不怕爵爷误会?”

  “误会?”

  刘官芳一副身正不怕影子斜的态度,“你觉得以爵爷的为人,他会误会?有些事,终究是要做个了结的。”

  “你怎么知道他不会误会?”沈海心中暗想一句,口中却是担忧的说道:“以爵爷的为人,他当然不会误会咱们…。”

  “可是您该知道,爵爷身居高位,咱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接触…。”

  “卑职担心的是,参谋部那些人,还有那个新成立的组织会误会…。”

  “您说,要是一个不好,咱们的行为让那个组织的人误会了多冤?”

  沈海说到这里的时候,本能的压低声音,“卑职可是听说了,那个组织可是前朝锦衣卫,有着先斩后奏之权…”

  从沈海的态度不难看出,他对自己口中的那个组织很是忌惮。

  军统这个没有公开的组织,除了内部人员,李家也没有多少人知道。

  哪怕是此时的军统,已经在二十几个省设立了站点,依旧没有人知道。

  只有在军统手上损失大批情报人员的太平天国罗刹组织有所猜测。

  但是军统太特殊了,除了核心人员,大部分内部人员也不知道自己是在为李世安服务,外围成员更加不清楚。

  但是这次为了新军,为了方便以后下达密令,半公开了一部分。

  对外宣称叫军情局,局长是陆汉卿,军情局具体人员,组织构架保密。

  也就是说,

  军统分出来了一个分支-军情局,以少数的内部军统人员,和军队中三分之一的参谋人员,挂牌成立了军情局。

  军情局,也是公开上报朝廷的组织,对外的功能,相当于湘军的“采编所”。

  采编所由曾某人于清文宗四年(去年)设立,首任总纂官为张德坚。

  该机构通过收买眼线、伪装潜入、审讯俘虏等方式获取情报,并首创了三重验证法确保信息准确性。

  可以说,

  这是最接近李世安军统的情报组织了,只是这个组织活动范围较小。

  巅峰时期也不过是覆盖江淮数省而已,现在还是一个初生产物。如果没有李世安,它就是近代情报组织的雏形。

  但是现在,有着先进百年的军统组织,哪怕是分支机构也能秒杀。

  所以,军情局虽然只是对外公布成立了一个多月,但是处理的太平军探子已经数不胜数,新军几乎每一天至少有一个营的兵力被调动去抓捕缉拿敌人。

  仅仅是新军第一镇自己的人,就被军情局公开抓捕十余人,调岗更多。

  新军第一镇内部,一个个忌惮的不敢直呼其名,只能用那个组织替代。

  哪怕是刘官芳这个旅长也不例外,听到沈海的劝说,他也迟疑了。

  可是他毕竟已经先答应了,又是真心想与古隆贤见一面做个了结。

  纠结片刻后说道:“那个,小沈啊,古检点与咱们怎么也是兄弟一场…。”

  “爵爷的布局很大,太平军注定是要失败的,这次十万大军进攻,看着是咱们处于弱势,可实际没有丝毫悬念…。”

  “爵爷明显只是不想暴露实力,他在故意放水,也在麻痹清廷…,所以,我想试试,能不能把老兄弟们拉过来。”

  “拉过来?”沈海闻言皱起了眉头,“咱们现在可是太平军的叛徒…。”

  “这次石翼王派古检点过来,明显是劝降咱们的,您这想法不太现实…。”

  “不现实也要试一试!”刘官芳一脸坚定,“我不想与老兄弟兵戎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