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双系报道2-《古穿今之可爱小厨娘的腹黑影帝》

  汤予竹双手接过钥匙,金属冰凉的触感从指尖蔓延至心底。她低头看着那枚小小的钥匙,仿佛握住了通往梦想的一扇门。它不只是开启一间琴房的工具,更像是开启一段全新人生的信物。

  她没有犹豫,直接前往402琴房。走廊安静极了,只有她的脚步声在回荡,每一步都像是敲击在心弦上。推开琴房门的一瞬,一股淡淡的木质清香扑面而来,混合着些许松香和旧纸的气息,让人莫名安心。房间不大,但布置得十分温馨:靠墙立着一架黑色三角钢琴,琴身锃亮,琴键洁白整齐,显然是经常维护;旁边有一张五线谱架,桌上还放着一个节拍器和一瓶护手霜——应该是管理员贴心准备的。

  她放下背包,走到钢琴前,小心翼翼地掀开琴盖。手指轻轻落在中央C上,按下琴键,清脆悠扬的声音瞬间在房间里荡开,像是唤醒了某种沉睡的情绪。她闭上眼,试着弹了一段肖邦的《夜曲》片段,指法略显生涩,但旋律流畅温柔,如月光洒落湖面,涟漪层层漾开。

  那一刻,她脑海里忽然浮现出今早在中文系看到的那本宋代刻本封面——泛黄的纸页、工整的楷书、朱砂批注的痕迹……文字与音符仿佛在意识深处交织融合,一个写在纸上,一个流淌于空中,却同样承载着情感与思想。她忍不住笑了,眼角微微湿润,心中升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中午时分,她来到校园食堂。食堂共三层,一层主打各地风味:川菜窗口冒着红油辣子的香气,粤菜区摆着清蒸鱼和白切鸡,东北菜则是大锅炖和锅包肉,热气腾腾,香味扑鼻;二层是轻食区,有沙拉、意面和麻辣烫自选台,适合追求健康饮食的学生;三层则是清真餐厅和教职工用餐区,环境更为安静。

  她在一楼选了一份炸酱面。面条现煮,劲道十足,浇头是用黄酱、甜面酱炒制的肉丁,配上黄瓜丝、胡萝卜丝和豆芽,香气扑鼻。她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一边吃一边观察四周。学生们三五成群,有的谈笑风生,有的低头刷手机,还有的拿着书本小声讨论作业。这样的场景让她想起古代书院——那时不分科,读书人只专攻经史子集,哪有机会同时研习文学与音乐?更别说拥有独立琴房、现代化食堂和全天候开放的图书馆了。

  餐具都是统一消毒的不锈钢制品,用完后只需放在回收处,会有专人收集清洗。这种细节上的便利,让她感到一种踏实的温暖。她端起杯子喝了口温水,目光扫过窗外的梧桐树影,树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斑驳地洒在餐桌上,像一首无声的小诗。

  下午回到宿舍,小汤圆已经醒了,正坐在沙发上拼积木。听见开门声,他立刻跳起来扑过来:“姐姐!你回来了!今天在学校好玩吗?”

  “特别好玩。”她蹲下身抱住他,笑着捏了捏他的脸颊,“姐姐今天去了中文系和音乐系报到,拿到了学生证,还有了自己的琴房呢。”

  “真的吗?”小汤圆睁大眼睛,满脸惊喜,“那我可以去听你弹琴吗?”

  “当然可以。”她点头,语气坚定而温柔,“这周末,姐姐先带你去校园里的天鹅湖喂鸭子,然后再带你去琴房,好不好?你想听什么,姐姐就弹什么。”

  “我要听《小星星》!”他兴奋地说,双手比划着跳动的音符。

  “好,那就《小星星》。”她笑着应下,眼中满是宠溺。

  傍晚,她开始做晚饭。今晚的菜单是青椒肉丝。她先把猪里脊切成细丝,放入碗中,加入少许料酒、生抽、淀粉,用手轻轻抓匀,腌制约十分钟。这个过程她做得格外细致——调料的比例精准,淀粉不能多也不能少,否则会影响口感。腌好的肉丝柔滑光亮,静置在一旁等待下锅。

  接着处理配菜:青椒洗净去籽,切成均匀的细丝;生姜、大蒜切成末备用。热锅凉油,她先放入姜蒜爆香,香味瞬间弥漫整个厨房,油星轻跳,香气四溢。随后倒入肉丝,快速翻炒至变色,盛出备用。再次加油,放入青椒丝大火快炒,断生后加盐调味,最后将肉丝倒回锅中,翻炒均匀即可出锅。

  菜肴装盘后,色泽诱人:肉丝棕红油亮,青椒翠绿鲜嫩,热气腾腾中夹杂着咸香微辣的气息。她将菜端到直播镜头前,背景是整洁明亮的厨房,灯光柔和地洒在料理台上。

  “大家好,今天做的是一道非常家常的青椒肉丝。”她微笑着说,语气温和自然,“肉丝提前腌制会让口感更嫩滑,青椒要大火快炒,保持脆爽。白天完成了中文系和音乐系的双系报到,现在做道菜,也算是为我的新生活‘开个张’吧。”

  弹幕很快活跃起来:

  【予竹姐居然是双系录取?这也太优秀了吧!】

  【文和乐都兼顾,简直是理想中的大学生活!】

  【姐姐做饭也好专业,一看就是经常下厨的人~】

  她一边看评论一边回应:“就是运气好,刚好两个专业都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