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君子一怒-《十柄灵剑》

  白光冲霄,凛然正气席卷庭院!那柄色如润玉、刻古篆文的宽厚长剑虚影高悬于严挺之头顶,将他因悲愤而苍白的脸映照得一片圣洁。

  “这……这是……”严挺之望着那剑影,感受着体内奔涌的、既陌生又无比亲切的浩瀚力量,一时竟忘了悲痛,只剩下无比的震撼与茫然。

  书院学子们更是目瞪口呆,纷纷跪倒在地,以为是圣人显灵。

  “诚之所至,金石为开。高洁之志,天地可鉴。”张胥慨然道,“严先生,此乃华夏镇族灵剑,诚信高洁之化身!它早已择你为主,今日感你悲愤守正之志,方显真形!”

  “灵剑……择我?”严挺之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双手,那磅礴的力量感是如此真实。他一生恪守诚信,秉持高洁,虽千万人吾往矣,从未想过会得此神物认可。

  静尘眸光锐利,提醒道:“剑灵初醒,需定心神。当务之急,是那学生的冤情与你的清白。”

  一句话点醒严挺之。想到那以死明志的年轻生命,无边的悲愤再次涌上心头,那白玉剑影随之嗡鸣震颤,剑气愈发凛冽,却不再狂暴,而是变得无比沉凝、坚定。

  “小五之冤,必须昭雪!书院清誉,不容玷污!”严挺之眼神前所未有的锐利,他抬手,那白玉剑影缓缓落下,融入他手中,化为一柄实质的古朴长剑。剑身触手温润,却重如山岳,仿佛承载着千古的信义与操守。

  “此剑何名?”如意忍不住问。

  严挺之抚过剑身,感受着其中传来的磅礴意念,沉声道:“剑灵示我,其名‘贞观’。”并非年号,而是取“示正道、观天下”之意,亦暗合“贞固足以干事,观其生君子无咎”的易理,正合其诚信高洁之本真。

  “好一个贞观剑!”张胥赞道。

  就在这时,书院外传来杂乱脚步声和嚣张的叫嚷:“严挺之!你学生畏罪自杀,你还有何话说?赶紧滚出来签字画押!”

  竟是那钱员外去而复返,还带来了十余名成都府的衙役!显然那学生的死讯和此处的异光惊动了他,他欲趁势坐实罪名,强夺地契。

  “来得正好!”严挺之手持贞观剑,大步而出。静尘等人紧随其后。

  门外,钱员外见严挺之竟持剑而出,先是一愣,随即嗤笑:“怎么?穷书生还想动武反抗官府?王班头,你看!他这是要造反啊!”

  那姓王的班头看着严挺之手中那柄气度不凡的古剑,又见静尘等人气质超群,心下有些打鼓,但收了钱员外厚礼,只得硬着头皮道:“严先生,你学生偷盗之事,虽其自尽,然赃物确凿(他指了指家丁手里捧着的几匹锦缎)……你还是配合调查,跟我们去衙门走一趟吧。”

  “赃物确凿?”严挺之悲愤一笑,贞观剑平举,剑身白玉光华流转,“贞观剑下,岂容污秽遁形!尔等且看!”

  他挥剑并未指向任何人,而是向那几匹所谓的“赃物”凌空一拂!

  一道温润白光扫过,那几匹锦缎之上,竟凭空浮现出几个清晰的、油腻的手印痕迹,与钱员外和那几个家丁的手掌大小完全吻合!更有一丝极澹的、与钱家库房特有的熏香一致的气息被剑气激发出来,清晰可辨!

  “这!”王班头和众衙役大惊失色。他们何曾见过此等神异手段?

  钱员外更是脸色煞白,冷汗直流:“妖法!这是妖法!”

  “非是妖法,乃诚信之力,照见虚妄!”严挺之声如金石,“此锦缎分明是你等自己从库房取出,栽赃陷害!其上残留的尔等气息与手印,便是铁证!王班头,你身为公人,岂能不辨是非,助纣为虐?!”

  贞观剑光华更盛,那堂堂正正、无可辩驳的气势,压得王班头等人节节后退,心生惭愧,不敢直视。

  张胥适时开口,声蕴龙渊净化之力:“是非曲直,已了然分明。王班头,莫要自误。”

  王班头冷汗涔涔,终于咬牙,对手下喝道:“把钱员外及其家丁,给我拿下!”

  “王彪!你敢!我舅哥是府尹!”钱员外惊怒交加。

  “府尹大人也要讲王法!”王班头此刻被贞观剑气与龙渊剑意涤荡心神,竟难得硬气了一回,“证据确凿,岂容你狡辩!带走!”

  衙役们调转矛头,将瘫软在地的钱员外及其家丁锁拿。

  严挺之看着这一幕,心中悲凉稍减,却更觉沉重。他收起贞观剑,对王班头拱手道:“班头明察,学生还望官府能还小五一个清白,严惩诬告之人。”

  “一定一定!”王班头连连点头,几乎是逃也似的带着人走了。

  一场风波,因贞观剑现世而瞬间逆转。

  然而,严挺之脸上并无喜色。他回到院中,看着小五空荡荡的座位,黯然神伤。贞观剑在他手中低鸣,似在安抚,又似在分担他的悲痛。

  “严先生节哀。”苏娘子轻声道,“逝者已矣,生者当继承其志。您得此神剑,更当以此力量,护佑更多如小五般的清白之人。”

  严挺之深吸一口气,重重颔首:“苏娘子所言极是。严某既得此剑,必不负其‘诚信高洁’之名,不负小五以死守志之托!”

  他目光扫过书院中学子们又是悲伤又是崇敬的眼神,心中已有了决断。

  经此一事,严挺之不可能再安心于书院方寸之地。灵剑择主,意味着责任。他需以手中贞观,践行更大的道。

  “诸位先生,”他转向静尘等人,“严某愿随诸位同行,略尽绵薄之力。只是,还需稍待两日,处理完小五身后事及书院交接。”

  “理当如此。”静尘点头。

  两日后,小五得以清白下葬,严挺之将书院托付给一位信得过的老友,便带着简单的行囊与贞观剑,加入了静尘一行。

  巴蜀之行,目的已达。一位秉持诚信高洁的君子剑主,正式入世。

  然而,就在众人准备离开成都,继续探寻其他灵剑线索时,窦建德通过秘密渠道传来的一则消息,打乱了他们的计划。

  消息很简单,却令人心惊: “幽焰卫‘无面者’现身河北,似与窦建德旧部刘黑闼勾结,意图不轨。其手段诡谲,似冲仁道之剑(湛卢)而来。窦公独力难支,请求支援!”

  湛卢剑乃仁道之剑,若落入幽焰卫此等邪佞之手,后果不堪设想!

  “刘黑闼?”窦建德脸色凝重,“此人勇悍却暴戾,若被幽焰卫蛊惑,必成大患!我必须立刻赶回河北!”

  静尘当机立断:“窦公先行一步,我等料理完此地首尾,即刻北上与你会合。如意,苏娘子,严先生,我们走!”

  新的危机突如其来,灵剑之主们不得不暂缓寻剑之旅,奔赴新的战场。

  北方的天空,再次阴云密布。而仁道之剑湛卢,又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蜀道之上,车马匆匆。南方的温婉与高洁,即将直面北地的烽烟与仁德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