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得沸沸扬扬的丑闻,就在杨厂长的办公室里,尘埃落定。
易中海身败名裂,被开除出厂。
傻柱丢官降薪,被发配车间。
秦淮茹机关算尽,最终还是被打回原形。
处理结果像长了翅膀,第一时间就传回四合院。
院里头跟往滚油里泼了瓢凉水,一下炸开。
这回是一种夹杂着震惊、幸灾乐祸和快意的沸腾。
“哎哟,听说了吗?易中海被厂里开除了!”
“真的假的?那可是一大爷啊!”
“什么一大爷,现在就是个断了腿的老瘸子!活该!一把年纪不正经,就该是这个下场!”
“傻柱也倒霉,班长给撸了,发配去车间当学徒工,工资才十几块钱!”
“那秦淮茹呢?那狐狸精没被开除?”
“哪能啊,打回原形了呗,还回她那个又脏又累的破车间!”
“报应啊!这就叫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真是现世报!”
院里的张大妈、李大婶,凑在水龙头底下洗衣服,唾沫星子横飞,个个脸上都带着看好戏的兴奋。
许大茂更是哼着小曲,拿着扫帚把自家门口扫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余光时不时就往中院瞟,满是小人得志的快意。
四合院里的鸡飞狗跳,影响不到林卫国夫妇。
他们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人就长在红星科技实验院里。
“曙光一号”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大领导亲自下的死命令,半年内量产十台国产扩散炉!
量产,听着简单,可真做起来才知道里面的难处。
实验室里能不计成本地做出一台样机,靠的是全国调集来的最顶尖的材料和人才。
可要量产十台,每一台都要保证和样机同样高的性能,问题就接踵而至。
“林副院长,第一批采购的特种钢材到了,但是纯度普遍比不上咱们做样机用的那批。”
“林总工,石英管的供应商说,他们厂的工艺极限就是千分之三的误差,再高就做不到,除非我们自己有更好的加工设备。”
“卫国,咱们自己锻造的那个硬密封法兰盘,废品率太高,十个里面能出一个好的就不错,这么下去成本和时间都扛不住!”
实验院的会议室里,各个小组的负责人轮番汇报,一个个愁眉苦脸。
问题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缺钱,缺技术。
国家的工业底子太薄,很多高精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如果强行上马,造出来的扩散炉性能肯定要打折扣。
“不能降!”
林卫国听完汇报,手指敲了敲桌子,一锤定音。
“‘曙光一号’是我们打破封锁的争气炉,它的性能指标,一个都不能降!”
“降低标准,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对历史不负责!”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可是,林副院长,材料和工艺跟不上,这……”一个老工程师面露难色。
“没有米,我们就自己种!没有锅,我们就自己造!”
林卫国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身上散发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我昨天晚上想了几个方案,都是些土办法,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关于特种钢材的提纯,我们可以尝试‘电渣重熔’法。”
“电渣重熔?”一个冶金专家愣了一下,这个词太新了。
“没错,就是在现有炼钢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二次精炼的工序。简单说,就是让钢水在融化的熔渣里再洗个澡,把杂质都洗出去!”
“至于石英管的精度问题,不能光靠供应商。我们自己设计一套激光辅助切割和打磨的设备,把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抓在自己手里!”
“还有硬密封法兰盘的锻造,废品率高是因为温度和压力控制不精准。我画了一套新的模具图,并且设计了一个半自动的液压控制系统……”
林卫国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飞快地画着草图。
那些复杂的化学公式,精密的机械结构,在他手里信手拈来。
会议室里,一开始还愁云惨淡的专家和工程师们,眼睛越听越亮。
林卫国提出的这些“土办法”,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却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都是用现有条件,巧妙地解决关键问题。
“这个‘电渣重熔’法,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冶金专家激动地站起来。
“通过熔渣的净化作用,理论上确实能大幅度提高钢水的纯净度!林副院长,您真是……神人!”
“激光辅助切割……我的天,林副院长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如果我们能做出来,别说石英管,以后所有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都有了着落!”
一个光学专家也跟着感叹。
原本是诉苦大会的会议,硬生生被林卫国开成技术攻关的誓师大会。
所有人的信心和干劲都被调动起来。
散会后,整个实验院像一台加满油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林卫国更是身先士卒,哪个环节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在炼钢车间他和工人们一起,顶着上千度的高温改造电炉,调整熔渣配方。
在机械加工车间,他和技术员们一起熬了三个通宵,硬是把那台简陋的激光辅助切割机给造出来。
娄晓娥作为他的助手,也是寸步不离。
她负责记录所有实验数据,整理技术资料,翻译从特殊渠道搞来的国外文献。
深夜,看着丈夫对着图纸专注的侧脸,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她满眼都是爱意和心疼。
她端来一碗自己煮的冰糖雪梨,轻轻放在桌上:“卫国,歇会儿吧,润润嗓子。”
林卫国抬起头,看到妻子眼里的关切,心里一暖,拉过她的手。
“你也辛苦了。等忙完这阵,我带你去看电影。”
“嗯!”娄晓娥用力点头,能陪在他身边,参与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在林卫国的带领下,一个个难题被攻克。
经过二次提纯的特种钢材,纯净度甚至超过了最开始的样机用料。
用激光切割打磨的石英管,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千分之一毫米。
关键的硬密封法兰盘,废品率从百分之九十,骤降到百分之十。
量产工作的所有障碍,被一一扫清。
时间一天天过去,四合院里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易中海出院了。
那条腿虽然保住,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姿势极其难看,像只瘸了腿的螃蟹。
他被厂里开除,没了收入来源,整个人迅速衰老下去,头发白了一大半。
每天就拄着拐,阴沉着脸坐在门口,看谁的眼神都像是淬了毒。
院里人现在见了他都绕着走,生怕沾上晦气。
以前那个前呼后拥的“一大爷”,现在成了人见人嫌的孤寡老头。
傻柱的日子更不好过。
从风光的食堂班长,变成锻工车间里最底层的学徒工。
每天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不是扛铁块就是清理烧红的铁屑,震耳的噪音让他脑仁都疼。
车间主任过去总巴结他想多要点好处,现在对他呼来喝去,稍有不对就是一脚。
工资锐减,连自己都快养不活,更别提接济别人。
他和聋老太太彻底闹翻,连家都很少回,整天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
偶尔回院里一趟,也是低着头,再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看见秦淮茹,也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一眼,然后扭头就走。
易中海身败名裂,被开除出厂。
傻柱丢官降薪,被发配车间。
秦淮茹机关算尽,最终还是被打回原形。
处理结果像长了翅膀,第一时间就传回四合院。
院里头跟往滚油里泼了瓢凉水,一下炸开。
这回是一种夹杂着震惊、幸灾乐祸和快意的沸腾。
“哎哟,听说了吗?易中海被厂里开除了!”
“真的假的?那可是一大爷啊!”
“什么一大爷,现在就是个断了腿的老瘸子!活该!一把年纪不正经,就该是这个下场!”
“傻柱也倒霉,班长给撸了,发配去车间当学徒工,工资才十几块钱!”
“那秦淮茹呢?那狐狸精没被开除?”
“哪能啊,打回原形了呗,还回她那个又脏又累的破车间!”
“报应啊!这就叫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真是现世报!”
院里的张大妈、李大婶,凑在水龙头底下洗衣服,唾沫星子横飞,个个脸上都带着看好戏的兴奋。
许大茂更是哼着小曲,拿着扫帚把自家门口扫了一遍又一遍,眼角余光时不时就往中院瞟,满是小人得志的快意。
四合院里的鸡飞狗跳,影响不到林卫国夫妇。
他们最近忙得脚不沾地,人就长在红星科技实验院里。
“曙光一号”的成功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大领导亲自下的死命令,半年内量产十台国产扩散炉!
量产,听着简单,可真做起来才知道里面的难处。
实验室里能不计成本地做出一台样机,靠的是全国调集来的最顶尖的材料和人才。
可要量产十台,每一台都要保证和样机同样高的性能,问题就接踵而至。
“林副院长,第一批采购的特种钢材到了,但是纯度普遍比不上咱们做样机用的那批。”
“林总工,石英管的供应商说,他们厂的工艺极限就是千分之三的误差,再高就做不到,除非我们自己有更好的加工设备。”
“卫国,咱们自己锻造的那个硬密封法兰盘,废品率太高,十个里面能出一个好的就不错,这么下去成本和时间都扛不住!”
实验院的会议室里,各个小组的负责人轮番汇报,一个个愁眉苦脸。
问题总结起来就两个字:缺钱,缺技术。
国家的工业底子太薄,很多高精尖的原材料和零部件,根本达不到设计要求。
如果强行上马,造出来的扩散炉性能肯定要打折扣。
“不能降!”
林卫国听完汇报,手指敲了敲桌子,一锤定音。
“‘曙光一号’是我们打破封锁的争气炉,它的性能指标,一个都不能降!”
“降低标准,就是对国家不负责,对历史不负责!”
他的话掷地有声,让会议室里所有人都精神一振。
“可是,林副院长,材料和工艺跟不上,这……”一个老工程师面露难色。
“没有米,我们就自己种!没有锅,我们就自己造!”
林卫国站起身,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身上散发着一股强大的自信。
“我昨天晚上想了几个方案,都是些土办法,大家一起参详参详。”
“关于特种钢材的提纯,我们可以尝试‘电渣重熔’法。”
“电渣重熔?”一个冶金专家愣了一下,这个词太新了。
“没错,就是在现有炼钢炉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增加二次精炼的工序。简单说,就是让钢水在融化的熔渣里再洗个澡,把杂质都洗出去!”
“至于石英管的精度问题,不能光靠供应商。我们自己设计一套激光辅助切割和打磨的设备,把最后一道精加工工序抓在自己手里!”
“还有硬密封法兰盘的锻造,废品率高是因为温度和压力控制不精准。我画了一套新的模具图,并且设计了一个半自动的液压控制系统……”
林卫国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飞快地画着草图。
那些复杂的化学公式,精密的机械结构,在他手里信手拈来。
会议室里,一开始还愁云惨淡的专家和工程师们,眼睛越听越亮。
林卫国提出的这些“土办法”,听起来匪夷所思,但仔细一想,却又完全符合科学原理。
都是用现有条件,巧妙地解决关键问题。
“这个‘电渣重熔’法,简直是天才般的构想!”
冶金专家激动地站起来。
“通过熔渣的净化作用,理论上确实能大幅度提高钢水的纯净度!林副院长,您真是……神人!”
“激光辅助切割……我的天,林副院长的想法真是天马行空!如果我们能做出来,别说石英管,以后所有高精度零件的加工都有了着落!”
一个光学专家也跟着感叹。
原本是诉苦大会的会议,硬生生被林卫国开成技术攻关的誓师大会。
所有人的信心和干劲都被调动起来。
散会后,整个实验院像一台加满油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林卫国更是身先士卒,哪个环节有困难,他就出现在哪里。
在炼钢车间他和工人们一起,顶着上千度的高温改造电炉,调整熔渣配方。
在机械加工车间,他和技术员们一起熬了三个通宵,硬是把那台简陋的激光辅助切割机给造出来。
娄晓娥作为他的助手,也是寸步不离。
她负责记录所有实验数据,整理技术资料,翻译从特殊渠道搞来的国外文献。
深夜,看着丈夫对着图纸专注的侧脸,和额头上细密的汗珠,她满眼都是爱意和心疼。
她端来一碗自己煮的冰糖雪梨,轻轻放在桌上:“卫国,歇会儿吧,润润嗓子。”
林卫国抬起头,看到妻子眼里的关切,心里一暖,拉过她的手。
“你也辛苦了。等忙完这阵,我带你去看电影。”
“嗯!”娄晓娥用力点头,能陪在他身边,参与这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是她这辈子最大的幸福。
在林卫国的带领下,一个个难题被攻克。
经过二次提纯的特种钢材,纯净度甚至超过了最开始的样机用料。
用激光切割打磨的石英管,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千分之一毫米。
关键的硬密封法兰盘,废品率从百分之九十,骤降到百分之十。
量产工作的所有障碍,被一一扫清。
时间一天天过去,四合院里也发生着悄无声息的变化。
易中海出院了。
那条腿虽然保住,但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姿势极其难看,像只瘸了腿的螃蟹。
他被厂里开除,没了收入来源,整个人迅速衰老下去,头发白了一大半。
每天就拄着拐,阴沉着脸坐在门口,看谁的眼神都像是淬了毒。
院里人现在见了他都绕着走,生怕沾上晦气。
以前那个前呼后拥的“一大爷”,现在成了人见人嫌的孤寡老头。
傻柱的日子更不好过。
从风光的食堂班长,变成锻工车间里最底层的学徒工。
每天干的都是最脏最累的活,不是扛铁块就是清理烧红的铁屑,震耳的噪音让他脑仁都疼。
车间主任过去总巴结他想多要点好处,现在对他呼来喝去,稍有不对就是一脚。
工资锐减,连自己都快养不活,更别提接济别人。
他和聋老太太彻底闹翻,连家都很少回,整天住在厂里的集体宿舍。
偶尔回院里一趟,也是低着头,再没了往日的嚣张气焰。
看见秦淮茹,也只是眼神复杂地看一眼,然后扭头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