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楼后院的梆子敲过午夜,302房的窗纸被夜雾浸得发潮,糊在窗棂上像张泡发的人皮。陈厚蹲在门后,粗粝的手指反复摩挲着松木闩,指腹蹭过木闩上一道暗红刻痕——那痕迹细得像发丝,却在煤油灯的光里泛着冷光,像谁用指甲抠了千百遍。
“哥,这门闩不对劲。”陈溪缩在床角,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布包里是两封牛皮纸信封。女孩十六岁,辫子梢还沾着戏楼外的草屑,眼睛亮得发慌,死死盯着陈厚的后背,“下午领房卡时,前台那女人笑的时候,嘴角都没动过,只说‘每人一间,午夜后莫开门,信里有活法’。可咱们这房,连个锁孔都没有,就靠这根破木头挡门?”
陈厚直起身,宽厚的肩膀把油灯的影子压得贴在墙上,像块发霉的补丁。他脸上堆着憨笑,额角的疤在光里泛白——那是去年救陈溪时被车刮的。“傻丫头,怕啥?咱兄妹俩都有信,双保险。”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信封,封口的红蜡印是个模糊的脸谱,没有眼鼻,只有一圈扭曲的红纹,像血在蜡上凝住的形状,“你那封,是不是也只写了两句话?”
陈溪忙把信封掏出来,信纸泛黄发脆,毛笔字的墨色发乌,像掺了灰:“‘房内无镜,见镜即走’‘叩门三声为邻,五声为戏,七声……莫应’。可这房里哪有镜?除了墙角那破木柜,就一张床一张桌,连块能反光的铜片都没有。还有那叩门声,万一真有人敲七下,咋办?”
“能咋办?听信的。”陈厚把两封信叠在一起,塞进枕头底下,又把门闩插得死死的,木闩卡进扣里时,发出“咔嗒”一声闷响,像咬碎了什么东西。他没说,下午走过走廊时,301房的门虚掩着,他瞥见里面的木柜敞着,柜里挂着件红戏服,领口绣的脸谱,和信封上的一模一样,而戏服的袖子里,好像裹着什么软乎乎的东西,垂在地上像条胳膊。
“你先睡,我守上半夜。”陈厚拉过椅子坐在门后,油灯的光晃得他眼睛发涩。窗外的雾越来越浓,风刮过戏楼的飞檐,呜呜咽咽的像女人哭,混着楼下戏台传来的“咿呀”声——可他们傍晚去戏台时,台上积的灰能没过脚踝,连个脚印都没有。陈溪靠在床头,眼睛盯着哥哥的侧影,油灯芯爆火星的“噼啪”声里,她渐渐眯起了眼。
再次睁眼时,房间里冷得像冰窖。
不是空气的冷,是从骨头缝里钻进来的寒意,像有人把冰碴子塞进了她的衣领。陈溪打了个哆嗦,猛地坐起身,油灯还亮着,只是灯芯结了个黑疙瘩,光暗得只能照见半张床。
她第一反应是喊“哥”,可喉咙像被堵住,发不出声——门后的椅子空了。
陈厚不见了。
床底下空荡荡的,木柜关得严严实实,连柜门缝里都没露一丝衣角。陈溪赤脚踩在地上,冰凉的地板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扑到门边,门闩还好好地插在扣里,没有撬动的痕迹,窗户也插得死死的,窗纸完好无损,连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他像凭空消失了。
陈溪的目光突然落在枕头底下——两封信还在,只是她那封被抽了出来,信纸背面多了一行字,不是毛笔写的,是用指甲刻的,刻痕深得划破了纸,字迹歪歪扭扭:“镜在柜后,柜后有门,门后……有他”。
“柜后?”陈溪的声音发颤,她猛地转头看向墙角的木柜。木柜深褐色,和墙壁贴得严丝合缝,她走过去,双手抓住柜边,使出全身力气往旁边推。木柜“吱呀”作响,慢慢挪开半尺,露出后面的墙壁——不是砖墙,是层薄薄的木板,木板上有个方形的印子,大小正好能嵌一面镜子,而印子的边缘,沾着点暗红的东西,和门闩上的刻痕颜色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床底传来“咚”的一声轻响。
像有什么东西从床板上掉了下去。陈溪猛地回头,床帘垂在地上,遮住了床底的缝隙,紧接着,“窸窸窣窣”的响动传来,像指甲刮着地板,“咯吱咯吱”的,和楼下的“咿呀”声混在一起,难听极了。
她盯着床帘,突然看见帘下伸出一只手——是陈厚的手,手腕上戴着她去年编的红绳,红绳上的小银铃还在,可那只手惨白得像纸,指关节扭曲着,指甲缝里夹着黑灰,像从土里挖出来的。
那只手在地上摸索着,慢慢伸向枕头底下的信封,指尖刚碰到信纸,突然停住了。
门外传来“叩叩叩”的声音。
一下,两下,三下……五下,六下,七下。
正好七声。
叩门声停了,楼下的“咿呀”声也没了,房间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床底的手开始发抖,红绳上的银铃“叮铃”响了一声,接着,那只手猛地缩了回去,床帘剧烈晃动起来,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挣扎,布料摩擦的声音里,还掺着若有若无的“呜呜”声,像陈厚的声音,又像别的什么。
“莫应……信里说莫应……”陈溪死死咬着嘴唇,血腥味在舌尖散开。可下一秒,门外传来一个声音,黏糊糊的,像裹着湿棉花,分不清男女:“陈溪?我是陈厚,开门。”
是哥哥的声音!
陈溪的手已经碰到了门闩,可指尖突然顿住——刚才那只手,指甲缝里的黑灰,和信封上发乌的墨色,一模一样。还有信纸背面的刻字:“镜在柜后,柜后有门”,如果木柜后是镜,那镜里的门,通向哪里?陈厚是不是进了镜里的门?
门外的声音又响了,这次更近了,像贴在门缝上:“溪溪,快开门,我冷……”
床帘突然被猛地掀开,床底下没有陈厚,只有一件红戏服,领口绣的无面脸谱,正对着陈溪,而戏服的衣襟敞开着,里面裹着的东西滚落在地——是陈厚的那封信,信纸被血浸得通红,上面的毛笔字被晕开,只剩下“见镜即走”四个字,而血字的旁边,多了个模糊的指印,和陈溪信封背面的刻痕,正好能对上。
油灯的光突然“噗”地灭了。
黑暗里,门缝渗出一丝青白色的光,照在地上的戏服上,脸谱的红纹在光里慢慢蠕动,像活了过来。门外的叩门声又响了,还是七声,这次更重,像是有人用指甲抠着门板,“咯吱咯吱”的,和床底刚才的刮擦声一模一样。
“溪溪,我在镜里……”门外的声音变了,不再是陈厚的腔调,黏糊糊的像泡发的海绵,“镜里有门,门后有戏,你快来看啊……”
陈溪的目光落在木柜后的木板上,木板上的方形印子,在青光里渐渐浮现出镜面的反光——那不是真的镜,是木板上的木纹,在光里拼出了镜的形状,而“镜面”里,隐约能看见个模糊的人影,穿着红戏服,领口的脸谱没有眼鼻,却好像正对着她“笑”。
她突然想起陈厚说的“每人一间房”——如果每个房间的木柜后都有“镜”,那301房的戏服里,裹着的是不是上一个“见镜”的人?
门缝里的青光越来越亮,“镜面”里的人影越来越清晰,而门外的叩门声,还在一下下敲着,像敲在她的心上。
陈溪的后背抵着墙,冰凉的墙壁让她清醒了些——信里说“见镜即走”,可她没地方走;说“七声莫应”,可门外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
而枕头底下,她的那封信,不知何时,已经被血浸透,背面的刻痕里,正慢慢渗出暗红的液体,顺着地板流向门底,像一条细小的蛇,钻进了门缝里。
“哥,这门闩不对劲。”陈溪缩在床角,怀里紧紧抱着个布包,布包里是两封牛皮纸信封。女孩十六岁,辫子梢还沾着戏楼外的草屑,眼睛亮得发慌,死死盯着陈厚的后背,“下午领房卡时,前台那女人笑的时候,嘴角都没动过,只说‘每人一间,午夜后莫开门,信里有活法’。可咱们这房,连个锁孔都没有,就靠这根破木头挡门?”
陈厚直起身,宽厚的肩膀把油灯的影子压得贴在墙上,像块发霉的补丁。他脸上堆着憨笑,额角的疤在光里泛白——那是去年救陈溪时被车刮的。“傻丫头,怕啥?咱兄妹俩都有信,双保险。”他从怀里掏出自己的信封,封口的红蜡印是个模糊的脸谱,没有眼鼻,只有一圈扭曲的红纹,像血在蜡上凝住的形状,“你那封,是不是也只写了两句话?”
陈溪忙把信封掏出来,信纸泛黄发脆,毛笔字的墨色发乌,像掺了灰:“‘房内无镜,见镜即走’‘叩门三声为邻,五声为戏,七声……莫应’。可这房里哪有镜?除了墙角那破木柜,就一张床一张桌,连块能反光的铜片都没有。还有那叩门声,万一真有人敲七下,咋办?”
“能咋办?听信的。”陈厚把两封信叠在一起,塞进枕头底下,又把门闩插得死死的,木闩卡进扣里时,发出“咔嗒”一声闷响,像咬碎了什么东西。他没说,下午走过走廊时,301房的门虚掩着,他瞥见里面的木柜敞着,柜里挂着件红戏服,领口绣的脸谱,和信封上的一模一样,而戏服的袖子里,好像裹着什么软乎乎的东西,垂在地上像条胳膊。
“你先睡,我守上半夜。”陈厚拉过椅子坐在门后,油灯的光晃得他眼睛发涩。窗外的雾越来越浓,风刮过戏楼的飞檐,呜呜咽咽的像女人哭,混着楼下戏台传来的“咿呀”声——可他们傍晚去戏台时,台上积的灰能没过脚踝,连个脚印都没有。陈溪靠在床头,眼睛盯着哥哥的侧影,油灯芯爆火星的“噼啪”声里,她渐渐眯起了眼。
再次睁眼时,房间里冷得像冰窖。
不是空气的冷,是从骨头缝里钻进来的寒意,像有人把冰碴子塞进了她的衣领。陈溪打了个哆嗦,猛地坐起身,油灯还亮着,只是灯芯结了个黑疙瘩,光暗得只能照见半张床。
她第一反应是喊“哥”,可喉咙像被堵住,发不出声——门后的椅子空了。
陈厚不见了。
床底下空荡荡的,木柜关得严严实实,连柜门缝里都没露一丝衣角。陈溪赤脚踩在地上,冰凉的地板让她打了个寒颤,她扑到门边,门闩还好好地插在扣里,没有撬动的痕迹,窗户也插得死死的,窗纸完好无损,连只蚊子都飞不进来。
他像凭空消失了。
陈溪的目光突然落在枕头底下——两封信还在,只是她那封被抽了出来,信纸背面多了一行字,不是毛笔写的,是用指甲刻的,刻痕深得划破了纸,字迹歪歪扭扭:“镜在柜后,柜后有门,门后……有他”。
“柜后?”陈溪的声音发颤,她猛地转头看向墙角的木柜。木柜深褐色,和墙壁贴得严丝合缝,她走过去,双手抓住柜边,使出全身力气往旁边推。木柜“吱呀”作响,慢慢挪开半尺,露出后面的墙壁——不是砖墙,是层薄薄的木板,木板上有个方形的印子,大小正好能嵌一面镜子,而印子的边缘,沾着点暗红的东西,和门闩上的刻痕颜色一模一样。
就在这时,床底传来“咚”的一声轻响。
像有什么东西从床板上掉了下去。陈溪猛地回头,床帘垂在地上,遮住了床底的缝隙,紧接着,“窸窸窣窣”的响动传来,像指甲刮着地板,“咯吱咯吱”的,和楼下的“咿呀”声混在一起,难听极了。
她盯着床帘,突然看见帘下伸出一只手——是陈厚的手,手腕上戴着她去年编的红绳,红绳上的小银铃还在,可那只手惨白得像纸,指关节扭曲着,指甲缝里夹着黑灰,像从土里挖出来的。
那只手在地上摸索着,慢慢伸向枕头底下的信封,指尖刚碰到信纸,突然停住了。
门外传来“叩叩叩”的声音。
一下,两下,三下……五下,六下,七下。
正好七声。
叩门声停了,楼下的“咿呀”声也没了,房间里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床底的手开始发抖,红绳上的银铃“叮铃”响了一声,接着,那只手猛地缩了回去,床帘剧烈晃动起来,像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挣扎,布料摩擦的声音里,还掺着若有若无的“呜呜”声,像陈厚的声音,又像别的什么。
“莫应……信里说莫应……”陈溪死死咬着嘴唇,血腥味在舌尖散开。可下一秒,门外传来一个声音,黏糊糊的,像裹着湿棉花,分不清男女:“陈溪?我是陈厚,开门。”
是哥哥的声音!
陈溪的手已经碰到了门闩,可指尖突然顿住——刚才那只手,指甲缝里的黑灰,和信封上发乌的墨色,一模一样。还有信纸背面的刻字:“镜在柜后,柜后有门”,如果木柜后是镜,那镜里的门,通向哪里?陈厚是不是进了镜里的门?
门外的声音又响了,这次更近了,像贴在门缝上:“溪溪,快开门,我冷……”
床帘突然被猛地掀开,床底下没有陈厚,只有一件红戏服,领口绣的无面脸谱,正对着陈溪,而戏服的衣襟敞开着,里面裹着的东西滚落在地——是陈厚的那封信,信纸被血浸得通红,上面的毛笔字被晕开,只剩下“见镜即走”四个字,而血字的旁边,多了个模糊的指印,和陈溪信封背面的刻痕,正好能对上。
油灯的光突然“噗”地灭了。
黑暗里,门缝渗出一丝青白色的光,照在地上的戏服上,脸谱的红纹在光里慢慢蠕动,像活了过来。门外的叩门声又响了,还是七声,这次更重,像是有人用指甲抠着门板,“咯吱咯吱”的,和床底刚才的刮擦声一模一样。
“溪溪,我在镜里……”门外的声音变了,不再是陈厚的腔调,黏糊糊的像泡发的海绵,“镜里有门,门后有戏,你快来看啊……”
陈溪的目光落在木柜后的木板上,木板上的方形印子,在青光里渐渐浮现出镜面的反光——那不是真的镜,是木板上的木纹,在光里拼出了镜的形状,而“镜面”里,隐约能看见个模糊的人影,穿着红戏服,领口的脸谱没有眼鼻,却好像正对着她“笑”。
她突然想起陈厚说的“每人一间房”——如果每个房间的木柜后都有“镜”,那301房的戏服里,裹着的是不是上一个“见镜”的人?
门缝里的青光越来越亮,“镜面”里的人影越来越清晰,而门外的叩门声,还在一下下敲着,像敲在她的心上。
陈溪的后背抵着墙,冰凉的墙壁让她清醒了些——信里说“见镜即走”,可她没地方走;说“七声莫应”,可门外的“东西”,已经知道了她的名字。
而枕头底下,她的那封信,不知何时,已经被血浸透,背面的刻痕里,正慢慢渗出暗红的液体,顺着地板流向门底,像一条细小的蛇,钻进了门缝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