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楼走廊的焦脂味还没散,张磊靠在203房对面的墙根,后背黏满冷汗。刚才从“镜”形血影里逃出来时,他的夹克下摆被银线缠了半截,硬生生扯掉块布,现在布角还攥在手里,红纹里的铅粉烬簌簌往下掉,像在数着他剩下的时间。
“血门提示……‘补完即合,缺角即开’。”他咬着牙反复默念,指尖抠着墙缝里的灰——昨晚偷偷翻前台抽屉时,他见过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就这八个字,旁边还画着个缺了右眼的脸谱,和姜湄绣绷上的图案分毫不差,“补完的是脸谱,缺角的是戏……苏玉娘要补完《牡丹亭》的角儿,补完了血门就合,没补完就一直开着抓新人?”
可工装裤男人补了姜湄没绣完的针脚,怎么还是变成了灰?张磊突然想起老周(那只鬼)说的“自愿献祭”,难道银线得缠上“主动交出执念”的人才算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美工刀,又摸了摸怀里藏的、从405房带出来的半截戏本——那是工装裤男人死前攥着的,第三折的位置画着个圈,圈里写着“生角祭旦”,字迹潦草得像在发抖。
“祭……献祭?”张磊的手开始抖,难道“柳梦梅”要献祭给“杜丽娘”(苏玉娘)才算补完戏?那下一个被献祭的,会不会是他?
与此同时,302房的煤油灯芯爆了个火星,把苏九璃手里的纸条照得发亮。纸条上是她刚整理的两条法则,字迹力透纸背:
1. 银线引踪,执念为饵:苏玉娘的银线只缠有未完成执念者,执念越重,线缠得越紧;被缠者若主动提及执念,银线会加速渗透,直至将人拖入“镜”中化灰。
2. 补角即替,戏完即藏:替苏玉娘补脸谱\/戏文者,会成为新的“戏引”(如老周),直到找到下一个补角人;待《牡丹亭》生、旦、净、丑四角补完,所有“戏引”和未化灰者,都会被血门吸进戏台底,永世当“台下鬼”。
“这两条法则,是从绣谱批注和前台的账册里拼出来的。”苏九璃把纸条推到陆疤面前,“账册上记着民国二十五年的火,烧戏台前,班主(就是现在的前台)给苏玉娘画脸谱时,右眼的胭脂没画完,火就烧起来了——所以她的执念里,‘画完右眼’和‘唱完第三折’缺一不可。”
陆疤指尖夹着纸条,目光落在“戏完即藏”上:“藏的是苏玉娘的魂,还是……戏台底的东西?”她突然想起昨晚在戏台柱础下摸到的、刻着脸谱的石砖,砖缝里渗着的暗红液体,和银线的颜色一模一样,“说不定戏台底埋着她没画完的脸谱,补完四角,她就会带着脸谱埋回砖下,而我们……”
“而我们要是没找到破局的法子,就会变成‘台下鬼’。”林野接过话,手里捏着从张磊扯掉的夹克布角上挑出的银线——线芯里裹着的黑发,和老周灰布衫上的毛同源,“张磊肯定知道更多,比如血门提示,还有前台抽屉里的东西,但他现在被‘戏引’盯着,不敢露面。”
“我去找姜湄。”苏九璃突然起身,把纸条塞进兜里,“她还没补完最后一针,算是‘半引’,既怕苏玉娘,又想找替死鬼,咱们用法则换她知道的秘辛,她大概率会同意。”
陈溪攥着哥哥的红绳,跟着站起来:“我跟你去!我哥的银铃碎片说不定能镇住银线,万一姜湄耍花样……”
陆疤点头,把片沾了铅粉烬的布角递给苏九璃:“这是从103房窗下捡的,姜湄绣绷上的红纹就沾着这灰,你拿给她看,让她知道咱们清楚‘补角即替’的规矩,她才不敢撒谎。”
苏九璃和陈溪刚走到楼梯口,就撞见个缩头缩脑的身影——是张磊,他正贴着墙根往302房的方向挪,夹克下摆的破口露着里面的灰衬衫,上面沾着的银线像条小蛇,正慢慢往领口爬。
“你要去哪?”苏九璃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张磊吓了一跳,手里的美工刀“哐当”掉在地上,他刚要弯腰捡,陈溪突然指着他的领口:“银线快缠到脖子了!你是不是跟‘戏引’说过你的执念?”
张磊的脸瞬间惨白——刚才躲在二楼时,他确实对着墙缝嘀咕过“想活着出去,找我妈”,没想到银线真的加速了。他盯着苏九璃手里的纸条,眼睛突然亮了:“你手里有法则!我知道血门提示的意思,咱们交换!我告诉你提示,你告诉我怎么让银线松下来!”
苏九璃挑眉,指了指103房的方向:“先跟我们见个人,见完了,再谈交换。”
张磊犹豫了一下,摸了摸领口越来越紧的银线,最终咬牙点头:“行,但你们不能耍我!姜湄那女人我知道,她手里有苏玉娘的‘半张脸谱’,是从戏台底挖出来的,那东西……能暂时镇住银线!”
这话让苏九璃心里一震——戏台底的脸谱?难道账册里记的“埋脸谱”是真的?她和陈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姜湄手里的脸谱,恐怕才是苏玉娘急着补角的真正原因,而张磊知道的,可能远比他们想的更多。
三人刚走到103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咿呀”的戏腔,不是苏玉娘的声音,是姜湄的,只是她的声音里掺着哭腔,像在被迫唱什么:“似这般……生生死死……随人愿……”
苏九璃抬手叩门,节奏刻意避开三叩七响,只敲了两下:“姜湄,我们知道‘补角即替’的规矩,也知道你手里有戏台底的脸谱,想活,就开门谈。”
门内的戏腔突然停了,接着传来姜湄颤抖的声音:“你们……你们怎么知道戏台底的事?张磊是不是跟你们说了什么?”
张磊刚要开口,苏九璃突然拽了拽他的胳膊,用眼神示意他别说话——她看见门缝里渗出来的银线,正慢慢凝成个脸谱的形状,右眼的位置,空着。
“血门提示……‘补完即合,缺角即开’。”他咬着牙反复默念,指尖抠着墙缝里的灰——昨晚偷偷翻前台抽屉时,他见过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就这八个字,旁边还画着个缺了右眼的脸谱,和姜湄绣绷上的图案分毫不差,“补完的是脸谱,缺角的是戏……苏玉娘要补完《牡丹亭》的角儿,补完了血门就合,没补完就一直开着抓新人?”
可工装裤男人补了姜湄没绣完的针脚,怎么还是变成了灰?张磊突然想起老周(那只鬼)说的“自愿献祭”,难道银线得缠上“主动交出执念”的人才算数?他摸了摸口袋里的美工刀,又摸了摸怀里藏的、从405房带出来的半截戏本——那是工装裤男人死前攥着的,第三折的位置画着个圈,圈里写着“生角祭旦”,字迹潦草得像在发抖。
“祭……献祭?”张磊的手开始抖,难道“柳梦梅”要献祭给“杜丽娘”(苏玉娘)才算补完戏?那下一个被献祭的,会不会是他?
与此同时,302房的煤油灯芯爆了个火星,把苏九璃手里的纸条照得发亮。纸条上是她刚整理的两条法则,字迹力透纸背:
1. 银线引踪,执念为饵:苏玉娘的银线只缠有未完成执念者,执念越重,线缠得越紧;被缠者若主动提及执念,银线会加速渗透,直至将人拖入“镜”中化灰。
2. 补角即替,戏完即藏:替苏玉娘补脸谱\/戏文者,会成为新的“戏引”(如老周),直到找到下一个补角人;待《牡丹亭》生、旦、净、丑四角补完,所有“戏引”和未化灰者,都会被血门吸进戏台底,永世当“台下鬼”。
“这两条法则,是从绣谱批注和前台的账册里拼出来的。”苏九璃把纸条推到陆疤面前,“账册上记着民国二十五年的火,烧戏台前,班主(就是现在的前台)给苏玉娘画脸谱时,右眼的胭脂没画完,火就烧起来了——所以她的执念里,‘画完右眼’和‘唱完第三折’缺一不可。”
陆疤指尖夹着纸条,目光落在“戏完即藏”上:“藏的是苏玉娘的魂,还是……戏台底的东西?”她突然想起昨晚在戏台柱础下摸到的、刻着脸谱的石砖,砖缝里渗着的暗红液体,和银线的颜色一模一样,“说不定戏台底埋着她没画完的脸谱,补完四角,她就会带着脸谱埋回砖下,而我们……”
“而我们要是没找到破局的法子,就会变成‘台下鬼’。”林野接过话,手里捏着从张磊扯掉的夹克布角上挑出的银线——线芯里裹着的黑发,和老周灰布衫上的毛同源,“张磊肯定知道更多,比如血门提示,还有前台抽屉里的东西,但他现在被‘戏引’盯着,不敢露面。”
“我去找姜湄。”苏九璃突然起身,把纸条塞进兜里,“她还没补完最后一针,算是‘半引’,既怕苏玉娘,又想找替死鬼,咱们用法则换她知道的秘辛,她大概率会同意。”
陈溪攥着哥哥的红绳,跟着站起来:“我跟你去!我哥的银铃碎片说不定能镇住银线,万一姜湄耍花样……”
陆疤点头,把片沾了铅粉烬的布角递给苏九璃:“这是从103房窗下捡的,姜湄绣绷上的红纹就沾着这灰,你拿给她看,让她知道咱们清楚‘补角即替’的规矩,她才不敢撒谎。”
苏九璃和陈溪刚走到楼梯口,就撞见个缩头缩脑的身影——是张磊,他正贴着墙根往302房的方向挪,夹克下摆的破口露着里面的灰衬衫,上面沾着的银线像条小蛇,正慢慢往领口爬。
“你要去哪?”苏九璃突然开口,声音冷得像冰。
张磊吓了一跳,手里的美工刀“哐当”掉在地上,他刚要弯腰捡,陈溪突然指着他的领口:“银线快缠到脖子了!你是不是跟‘戏引’说过你的执念?”
张磊的脸瞬间惨白——刚才躲在二楼时,他确实对着墙缝嘀咕过“想活着出去,找我妈”,没想到银线真的加速了。他盯着苏九璃手里的纸条,眼睛突然亮了:“你手里有法则!我知道血门提示的意思,咱们交换!我告诉你提示,你告诉我怎么让银线松下来!”
苏九璃挑眉,指了指103房的方向:“先跟我们见个人,见完了,再谈交换。”
张磊犹豫了一下,摸了摸领口越来越紧的银线,最终咬牙点头:“行,但你们不能耍我!姜湄那女人我知道,她手里有苏玉娘的‘半张脸谱’,是从戏台底挖出来的,那东西……能暂时镇住银线!”
这话让苏九璃心里一震——戏台底的脸谱?难道账册里记的“埋脸谱”是真的?她和陈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凝重:姜湄手里的脸谱,恐怕才是苏玉娘急着补角的真正原因,而张磊知道的,可能远比他们想的更多。
三人刚走到103房门口,就听见里面传来“咿呀”的戏腔,不是苏玉娘的声音,是姜湄的,只是她的声音里掺着哭腔,像在被迫唱什么:“似这般……生生死死……随人愿……”
苏九璃抬手叩门,节奏刻意避开三叩七响,只敲了两下:“姜湄,我们知道‘补角即替’的规矩,也知道你手里有戏台底的脸谱,想活,就开门谈。”
门内的戏腔突然停了,接着传来姜湄颤抖的声音:“你们……你们怎么知道戏台底的事?张磊是不是跟你们说了什么?”
张磊刚要开口,苏九璃突然拽了拽他的胳膊,用眼神示意他别说话——她看见门缝里渗出来的银线,正慢慢凝成个脸谱的形状,右眼的位置,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