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的日子忙得像打仗,但屯子里的人们却干劲十足。沉睡了一冬的土地被唤醒,空气中弥漫着新翻泥土的腥气和粪肥的味道,并不好闻,却预示着秋日的丰收和希望。
程秋霞更是忙得团团转。她一个人要操持好几亩地,天不亮就起床,喂鸡做饭,然后把程飞“栓”在腰带上一起下地。程飞倒是很乖,大部分时间就坐在田埂上自己玩泥巴,或者看蚂蚁搬家,偶尔被程秋霞指使着递个水壶、拿个毛巾什么的,干得还挺起劲。(??????)??
休息时,地头就成了临时的信息交换站和唠嗑会场。各家女人孩子送来饭菜,人们就三五成群地蹲在田埂上,边吃边聊。
“哎,听说没?后屯老王家的大小子,相看对象了。”快嘴的赵媒婆永远掌握着第一手情报,扒拉了一口饭,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假的?相中谁家了?”吴秀兰立刻来了精神,饭都顾不上吃了。
“就前屯老李家那个二闺女,听说俩人是在县里大集上碰见的,看对眼了。”赵媒婆说得有鼻子有眼。
“老李家二闺女?那姑娘模样是不错,就是听说有点娇气,能看上老王家家小子?他家可是穷得叮当响。”李风花表示怀疑。
“穷咋了?老王家家小子能干啊,人又老实,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关键得看爷们儿能不能干。”赵媒婆反驳道,“我看挺般配。”
“般配不般配的,还得看爹妈同不同意……”王淑芬比较务实,“老李家那口子眼光可高着呢。”
程秋霞一边喂程飞吃煮鸡蛋,一边听着,偶尔插一句:“年轻人自己乐意最重要。”
程飞小口小口地吃着鸡蛋,耳朵却竖着,努力想听懂大人们复杂的对话。什么“相看”、“对象”、“嫁汉”,对她来说如同天书。但她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觉得比一个人待着有意思。
这时,孙会计扶着眼镜,拿着个小本本走过来:“秋霞,你家那亩三分地,今年打算种点啥经济作物不?队里统计一下,好统一安排籽种。”
程秋霞想了想:“还是老样子吧,苞米多种点,再种点黄豆、饭豆。边上犄角旮旯的地,我自个儿种点向日葵和姑娘儿果(菇茑),给孩子当零嘴儿。”
孙会计在本子上记着:“成。哎,你家飞飞这头发长得挺快啊,开春就能扎小辫了吧?”
程秋霞笑着摸摸程飞毛茸茸的脑袋:“可不是嘛,跟春苗似的,见风就长。”
“小孩子都这样,我妹妹当初因为长虱子也剃了光脑袋哭的那叫一个惨…你家飞飞哭了没?”
“没哭,这孩子乖着呢。”
正说着,杀猪匠老刘扛着铁锹从旁边走过,脚步顿了顿,似乎想打招呼,又不知道该说啥,最后只闷闷地朝孙会计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又埋头走了。
吴秀兰用胳膊肘捅了捅程秋霞,压低声音笑:“瞅见没?老刘看见你,跟大姑娘似的,还害羞呢。”
程秋霞没好气地瞪她一眼:“吃你的饭吧,还不是你们净瞎说。”
李风花也笑:“要我说,秋霞,老刘这人真不错,话少实在,家里就一个老娘,没那么多啰嗦事……”
“打住打住。”程秋霞赶紧摆手,“再说我真急眼了,我现在就想着把地种好,他一个老实头子,三棍子打不出屁来,我可不想憋死。”
程飞似乎察觉到话题围绕着她和程秋霞,抬起头,茫然地看了看大家,然后把手里没吃完的半个鸡蛋递向程秋霞:“妈……吃……”
这举动瞬间萌化了众人。
“哎呦!看这孩子多知道疼人!我家姑娘皮的,昨天把她哥打哭了,我路过都装没看见,说哪个哪个不乐意,两个一起嚎要命了。”
“秋霞你好福气啊,看的我也想生个姑娘。”
“就是,有这闺女,还要啥老爷们儿。”
“你稀罕闺女把我家那个给你?”
“我可不要,你家姑娘嗓门随你随的铁铁的,村尾嚎一声村头听的清清楚楚的。”
“要我说还是飞飞乖,那天我看一帮小孩崽子招猫逗狗的,你家飞飞路过看都没看一眼,跟秋霞后面帮忙呢。”
程秋霞心里暖洋洋的,就着程飞的手吃了那半个鸡蛋,骄傲地扬了扬下巴:“那可不,咱飞飞最贴心。”
程飞:我那是不看吗,我那是害怕和狗对上眼它追我…(╥╯^╰╥)
下午继续干活。程飞玩泥巴玩腻了,开始对地里翻出来的各种小虫子感兴趣。她看到一只肥硕的豆虫(豆天蛾幼虫),绿油油肉乎乎的,在地上蠕动。她好奇地蹲下去,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
豆虫猛地蜷缩起来。
程飞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结果一屁股坐在了刚浇过水的地里,裤子瞬间湿了一片。她看着手里沾到的泥巴和那只还在动的虫子,小脸皱了起来。(;一_一)
程秋霞回头看见,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赶紧过来把她拎起来,拍打着裤子上的泥:“哎呦我的小祖宗,你咋跟泥猴儿似的,那虫子有啥好怕的?吓着没?”
程飞摇摇头,指着那只豆虫:“虫……动……”
“动就动呗,它又不敢咬你。”程秋霞用脚把豆虫拨拉到一边,“去,一边玩去,别耽误妈干活。”
程飞却对那只豆虫产生了执念,时不时就要扭头去看看它爬远了没有。
日落西山,收工回家。程秋霞牵着个浑身是泥、哈欠连天的程飞,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子往回走。路上碰到同样收工回来的张木匠,他脸上带着笑,脚步轻快。
“张大哥,今儿个心情不错啊?”程秋霞打招呼。
“嘿嘿,还行还行。”张木匠笑得见牙不见眼,“我家那小孙子,铁锤,今儿个会笑了,哎呦,那小家伙,一笑起来没眼睛,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
“是吗?那可真招人稀罕,赶明儿我得去看看。”程秋霞也替他高兴。
“来看来看,随时来啊。”张木匠乐呵呵地走了。
程秋霞低头对程飞说:“听见没?铁锤弟弟都会笑了。飞飞也要多笑一笑,好不好?”
程飞努力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僵硬又古怪的“笑容”。
程秋霞被逗得哈哈大笑,疲惫仿佛都减轻了不少。
回到家,烧水,做饭,给程飞洗刷干净。晚饭是简单的疙瘩汤,里面甩了蛋花,放了点青菜叶,热乎乎地喝下去,驱散了一天的疲劳。
晚上,程秋霞在灯下给程飞缝补白天刮破的裤子,程飞就靠在她身边,摆弄着那几个磨得光滑的嘎拉哈,嘴里含糊地念叨着白天听到的新词:“对象……嫁汉……豆虫……”
程秋霞听着她稚嫩古怪的发音,忍不住笑出声。
窗外月色正好,蛙声一片。屯子里零星亮着灯火,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大人的吆喝孩子回家睡觉的声音。
日子就是这样,在泥土与汗水中,在家长里短的闲话中,在孩子咿呀学语和调皮捣蛋中,一天天流过,平淡,琐碎,却充满了扎实的温度和生机。
程飞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身子一歪,靠在程秋霞腿上睡着了。手里的嘎拉哈滑落下来,掉在炕席上。
程秋霞放下针线,轻轻把她放平,盖好被子,看着她恬静的睡颜,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只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
无论未来怎样,至少此刻,这个家是完整的,是温暖的。
这就够了。
程秋霞更是忙得团团转。她一个人要操持好几亩地,天不亮就起床,喂鸡做饭,然后把程飞“栓”在腰带上一起下地。程飞倒是很乖,大部分时间就坐在田埂上自己玩泥巴,或者看蚂蚁搬家,偶尔被程秋霞指使着递个水壶、拿个毛巾什么的,干得还挺起劲。(??????)??
休息时,地头就成了临时的信息交换站和唠嗑会场。各家女人孩子送来饭菜,人们就三五成群地蹲在田埂上,边吃边聊。
“哎,听说没?后屯老王家的大小子,相看对象了。”快嘴的赵媒婆永远掌握着第一手情报,扒拉了一口饭,神秘兮兮地说。
“真的假的?相中谁家了?”吴秀兰立刻来了精神,饭都顾不上吃了。
“就前屯老李家那个二闺女,听说俩人是在县里大集上碰见的,看对眼了。”赵媒婆说得有鼻子有眼。
“老李家二闺女?那姑娘模样是不错,就是听说有点娇气,能看上老王家家小子?他家可是穷得叮当响。”李风花表示怀疑。
“穷咋了?老王家家小子能干啊,人又老实,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关键得看爷们儿能不能干。”赵媒婆反驳道,“我看挺般配。”
“般配不般配的,还得看爹妈同不同意……”王淑芬比较务实,“老李家那口子眼光可高着呢。”
程秋霞一边喂程飞吃煮鸡蛋,一边听着,偶尔插一句:“年轻人自己乐意最重要。”
程飞小口小口地吃着鸡蛋,耳朵却竖着,努力想听懂大人们复杂的对话。什么“相看”、“对象”、“嫁汉”,对她来说如同天书。但她喜欢这种热闹的氛围,觉得比一个人待着有意思。
这时,孙会计扶着眼镜,拿着个小本本走过来:“秋霞,你家那亩三分地,今年打算种点啥经济作物不?队里统计一下,好统一安排籽种。”
程秋霞想了想:“还是老样子吧,苞米多种点,再种点黄豆、饭豆。边上犄角旮旯的地,我自个儿种点向日葵和姑娘儿果(菇茑),给孩子当零嘴儿。”
孙会计在本子上记着:“成。哎,你家飞飞这头发长得挺快啊,开春就能扎小辫了吧?”
程秋霞笑着摸摸程飞毛茸茸的脑袋:“可不是嘛,跟春苗似的,见风就长。”
“小孩子都这样,我妹妹当初因为长虱子也剃了光脑袋哭的那叫一个惨…你家飞飞哭了没?”
“没哭,这孩子乖着呢。”
正说着,杀猪匠老刘扛着铁锹从旁边走过,脚步顿了顿,似乎想打招呼,又不知道该说啥,最后只闷闷地朝孙会计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又埋头走了。
吴秀兰用胳膊肘捅了捅程秋霞,压低声音笑:“瞅见没?老刘看见你,跟大姑娘似的,还害羞呢。”
程秋霞没好气地瞪她一眼:“吃你的饭吧,还不是你们净瞎说。”
李风花也笑:“要我说,秋霞,老刘这人真不错,话少实在,家里就一个老娘,没那么多啰嗦事……”
“打住打住。”程秋霞赶紧摆手,“再说我真急眼了,我现在就想着把地种好,他一个老实头子,三棍子打不出屁来,我可不想憋死。”
程飞似乎察觉到话题围绕着她和程秋霞,抬起头,茫然地看了看大家,然后把手里没吃完的半个鸡蛋递向程秋霞:“妈……吃……”
这举动瞬间萌化了众人。
“哎呦!看这孩子多知道疼人!我家姑娘皮的,昨天把她哥打哭了,我路过都装没看见,说哪个哪个不乐意,两个一起嚎要命了。”
“秋霞你好福气啊,看的我也想生个姑娘。”
“就是,有这闺女,还要啥老爷们儿。”
“你稀罕闺女把我家那个给你?”
“我可不要,你家姑娘嗓门随你随的铁铁的,村尾嚎一声村头听的清清楚楚的。”
“要我说还是飞飞乖,那天我看一帮小孩崽子招猫逗狗的,你家飞飞路过看都没看一眼,跟秋霞后面帮忙呢。”
程秋霞心里暖洋洋的,就着程飞的手吃了那半个鸡蛋,骄傲地扬了扬下巴:“那可不,咱飞飞最贴心。”
程飞:我那是不看吗,我那是害怕和狗对上眼它追我…(╥╯^╰╥)
下午继续干活。程飞玩泥巴玩腻了,开始对地里翻出来的各种小虫子感兴趣。她看到一只肥硕的豆虫(豆天蛾幼虫),绿油油肉乎乎的,在地上蠕动。她好奇地蹲下去,伸出小手指,小心翼翼地戳了戳。
豆虫猛地蜷缩起来。
程飞吓了一跳,猛地后退一步,结果一屁股坐在了刚浇过水的地里,裤子瞬间湿了一片。她看着手里沾到的泥巴和那只还在动的虫子,小脸皱了起来。(;一_一)
程秋霞回头看见,又是好笑又是好气,赶紧过来把她拎起来,拍打着裤子上的泥:“哎呦我的小祖宗,你咋跟泥猴儿似的,那虫子有啥好怕的?吓着没?”
程飞摇摇头,指着那只豆虫:“虫……动……”
“动就动呗,它又不敢咬你。”程秋霞用脚把豆虫拨拉到一边,“去,一边玩去,别耽误妈干活。”
程飞却对那只豆虫产生了执念,时不时就要扭头去看看它爬远了没有。
日落西山,收工回家。程秋霞牵着个浑身是泥、哈欠连天的程飞,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子往回走。路上碰到同样收工回来的张木匠,他脸上带着笑,脚步轻快。
“张大哥,今儿个心情不错啊?”程秋霞打招呼。
“嘿嘿,还行还行。”张木匠笑得见牙不见眼,“我家那小孙子,铁锤,今儿个会笑了,哎呦,那小家伙,一笑起来没眼睛,跟他爹小时候一模一样。”
“是吗?那可真招人稀罕,赶明儿我得去看看。”程秋霞也替他高兴。
“来看来看,随时来啊。”张木匠乐呵呵地走了。
程秋霞低头对程飞说:“听见没?铁锤弟弟都会笑了。飞飞也要多笑一笑,好不好?”
程飞努力地扯了扯嘴角,露出一个僵硬又古怪的“笑容”。
程秋霞被逗得哈哈大笑,疲惫仿佛都减轻了不少。
回到家,烧水,做饭,给程飞洗刷干净。晚饭是简单的疙瘩汤,里面甩了蛋花,放了点青菜叶,热乎乎地喝下去,驱散了一天的疲劳。
晚上,程秋霞在灯下给程飞缝补白天刮破的裤子,程飞就靠在她身边,摆弄着那几个磨得光滑的嘎拉哈,嘴里含糊地念叨着白天听到的新词:“对象……嫁汉……豆虫……”
程秋霞听着她稚嫩古怪的发音,忍不住笑出声。
窗外月色正好,蛙声一片。屯子里零星亮着灯火,偶尔传来几声狗吠和大人的吆喝孩子回家睡觉的声音。
日子就是这样,在泥土与汗水中,在家长里短的闲话中,在孩子咿呀学语和调皮捣蛋中,一天天流过,平淡,琐碎,却充满了扎实的温度和生机。
程飞打了个大大的哈欠,小身子一歪,靠在程秋霞腿上睡着了。手里的嘎拉哈滑落下来,掉在炕席上。
程秋霞放下针线,轻轻把她放平,盖好被子,看着她恬静的睡颜,听着她均匀的呼吸声,只觉得心里被填得满满的。
无论未来怎样,至少此刻,这个家是完整的,是温暖的。
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