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李扬的计划,要等到 2007 年嘉和股价跌到谷底时再动手,现在入股显然会多花不少钱。
“邹先生为什么会选我?” 李扬反问,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
“因为你的才华。” 邹文淮直视着李扬的眼睛,“嘉和现在就像一潭死水,需要有人来搅一搅了。这些年公司内部人浮于事,有本事的都出去单干了,现在全靠以前的版权度日。我老了,折腾不动了,但又不甘心看着嘉和就这么垮掉。”
李扬沉默着,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利弊。现在入股虽然成本高,但能提前掌握话语权,避免两年后出现变数。而且邹文淮还在,有这位老掌舵人镇着,改革阻力会小很多。
“邹先生愿意出让多少股份?” 李扬终于开口,语气平静。
“在你来之前,我和几个大股东商量过了。” 邹文怀身体微微前倾,“我现在名下持有嘉和24.78% 的股份,我和他们共同出让 10% 给你。”
“10% 不够。” 李扬摇头,目光坚定,“想要做事,就得有足够的话语权。我需要 15%。”
“15%?” 邹文淮皱起眉,“那我名下的股份就不如你了,怕是镇不住那些老家伙。”
“邹先生是嘉和的灵魂,这点永远不会变。” 李扬语气诚恳,“我要的不是控制权,是改革的机会。15%,既能让我有足够的分量推动合作项目,又不会动摇您的地位。”
两人陷入了僵持,办公室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
“13%。” 最终,邹文淮松了口,“我出让 8%,其他股东让出 5%,合计出让全部股份 13%。这样我还持有 16.78%,仍是第一大股东,你做第二大股东,如何?”
李扬沉吟片刻,伸出手:“成交。收购价按今天闭市的股价结算。”
邹文淮握住李扬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没问题,今天嘉和在港股的收盘价是每股 3.2 港元,13% 的股份约合计 1.4 亿港币。”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按下了一个号码,“阿 ken,你把准备好的意向合作协议打印两份送进来。”
不多时,阿 ken 就拿着两份打印好的协议走进来,放在桌上。邹文淮拿起笔,在协议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
李扬接过笔,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签完字,李扬将其中一份推回给邹文淮,语气认真地说:“邹先生,我回去后会尽快安排团队过来,和贵公司洽谈具体的合作细节,同时也会请审计公司来审核嘉和的现有资产,确保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邹文淮点了点头,将协议仔细收好:“理应如此,我会让公司的财务和法务全力配合。”
“留下来吃晚饭吧。” 邹文淮收起协议书,语气轻松了许多,“我叫上几个老朋友作陪,都是圈里的老人,正好给你介绍介绍。”
“下次一定。” 李扬起身告辞,“京都那边还有事,得赶回去处理。等合同签了,我再专门过来拜访。”
邹文淮知道李扬身兼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手头的事情定然不少,也就没有过多挽留,于是亲自送他们到电梯口。
“阿 ken,开车送李导他们去机场。” 邹文淮拍了拍李扬的肩膀,“嘉和以后就拜托你多费心了。”
“您放心。” 李扬郑重点头。
走出大厦时,晚风带着海水的咸味扑面而来。刚要上车,李扬突然注意到街角的阴影里有闪光灯闪过。“啧,是狗仔。” 阿 ken 皱起眉,语气里带着无奈。
邹文淮回头看了一眼,苦笑着摇头:“李导,看来明天你要在香江出名了。这些狗仔的鼻子比警犬还灵,而且什么都敢写。”
李扬望着那片阴影,淡然一笑:“随他们去吧,反正我们做的事,不怕他们写。” 他握住邹文淮的手,“多谢邹先生款待,改日再见。”
车子驶离旺角时,李扬回头望去,嘉和大厦的灯光在夜色里依旧明亮,这次香江之行,收获远比预想的要多。“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镜头会拍到什么。人生亦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转角会遇到怎样的机遇,只要敢想敢做,总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飞机降落在京都机场时,已是深夜。出租车驶过空旷的长安街,路灯在柏油路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回到家时,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凌晨两点,李扬简单洗漱后,倒在床上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走进公司,前台小姑娘看到李扬进来,问候道:“李导,早上好!”
李扬点头示意,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办公室,“让王义到我这儿来一趟,就说我有事情问他。”
“好的李导,我这就给王总打电话。” 前台连忙拿起内线电话。
推开办公室的门,李扬将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给自己倒了杯黑咖啡,刚抿了一口,就听见敲门声。
“进。”
就见王义推门进来,“李导,你怎么不多歇会儿,昨天半夜才落地,有事叫我过去不就行了?”
李扬拉开椅子坐下,将咖啡杯放在桌上,“歇不住,心里有事也睡不安稳。”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把事情都安排顺了,再踏踏实实歇几天也不迟。”
李扬放下杯子,问道:“剧组的副导演找得怎么样了?《入殓师》下个月就要开机,这事儿得抓紧。”
王义听李扬问这个,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这还真找着了!还是你的校友京电导演系毕业的,叫乌二扇。” 他语气里带着得意,“他前年拍了部独立电影《肥皂剧》,拿了鹿特丹电影节的奖,风格挺独特的。”
李扬刚听到 “找着了” 三个字时,紧绷的嘴角还微微上扬了一下,可当 “乌二扇” 这三个字钻进耳朵,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李扬猛地抬头看向王义,眼神里的温度骤然降到冰点,原本舒展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王义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他注意到李扬的脸色不对劲,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导,这…… 乌二扇是有什么问题吗?” 他心里犯嘀咕,难道这人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黑料?
“邹先生为什么会选我?” 李扬反问,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
“因为你的才华。” 邹文淮直视着李扬的眼睛,“嘉和现在就像一潭死水,需要有人来搅一搅了。这些年公司内部人浮于事,有本事的都出去单干了,现在全靠以前的版权度日。我老了,折腾不动了,但又不甘心看着嘉和就这么垮掉。”
李扬沉默着,脑子里飞快地计算着利弊。现在入股虽然成本高,但能提前掌握话语权,避免两年后出现变数。而且邹文淮还在,有这位老掌舵人镇着,改革阻力会小很多。
“邹先生愿意出让多少股份?” 李扬终于开口,语气平静。
“在你来之前,我和几个大股东商量过了。” 邹文怀身体微微前倾,“我现在名下持有嘉和24.78% 的股份,我和他们共同出让 10% 给你。”
“10% 不够。” 李扬摇头,目光坚定,“想要做事,就得有足够的话语权。我需要 15%。”
“15%?” 邹文淮皱起眉,“那我名下的股份就不如你了,怕是镇不住那些老家伙。”
“邹先生是嘉和的灵魂,这点永远不会变。” 李扬语气诚恳,“我要的不是控制权,是改革的机会。15%,既能让我有足够的分量推动合作项目,又不会动摇您的地位。”
两人陷入了僵持,办公室里只剩下时钟的滴答声。
“13%。” 最终,邹文淮松了口,“我出让 8%,其他股东让出 5%,合计出让全部股份 13%。这样我还持有 16.78%,仍是第一大股东,你做第二大股东,如何?”
李扬沉吟片刻,伸出手:“成交。收购价按今天闭市的股价结算。”
邹文淮握住李扬的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没问题,今天嘉和在港股的收盘价是每股 3.2 港元,13% 的股份约合计 1.4 亿港币。”他拿起桌上的内线电话,按下了一个号码,“阿 ken,你把准备好的意向合作协议打印两份送进来。”
不多时,阿 ken 就拿着两份打印好的协议走进来,放在桌上。邹文淮拿起笔,在协议末尾签下自己的名字。
李扬接过笔,在协议书上签下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签完字,李扬将其中一份推回给邹文淮,语气认真地说:“邹先生,我回去后会尽快安排团队过来,和贵公司洽谈具体的合作细节,同时也会请审计公司来审核嘉和的现有资产,确保双方的权益都能得到保障。”
邹文淮点了点头,将协议仔细收好:“理应如此,我会让公司的财务和法务全力配合。”
“留下来吃晚饭吧。” 邹文淮收起协议书,语气轻松了许多,“我叫上几个老朋友作陪,都是圈里的老人,正好给你介绍介绍。”
“下次一定。” 李扬起身告辞,“京都那边还有事,得赶回去处理。等合同签了,我再专门过来拜访。”
邹文淮知道李扬身兼奥运会开幕式副总导演,手头的事情定然不少,也就没有过多挽留,于是亲自送他们到电梯口。
“阿 ken,开车送李导他们去机场。” 邹文淮拍了拍李扬的肩膀,“嘉和以后就拜托你多费心了。”
“您放心。” 李扬郑重点头。
走出大厦时,晚风带着海水的咸味扑面而来。刚要上车,李扬突然注意到街角的阴影里有闪光灯闪过。“啧,是狗仔。” 阿 ken 皱起眉,语气里带着无奈。
邹文淮回头看了一眼,苦笑着摇头:“李导,看来明天你要在香江出名了。这些狗仔的鼻子比警犬还灵,而且什么都敢写。”
李扬望着那片阴影,淡然一笑:“随他们去吧,反正我们做的事,不怕他们写。” 他握住邹文淮的手,“多谢邹先生款待,改日再见。”
车子驶离旺角时,李扬回头望去,嘉和大厦的灯光在夜色里依旧明亮,这次香江之行,收获远比预想的要多。“
电影的魅力,就在于永远不知道下一个镜头会拍到什么。人生亦是如此,你永远不知道转角会遇到怎样的机遇,只要敢想敢做,总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飞机降落在京都机场时,已是深夜。出租车驶过空旷的长安街,路灯在柏油路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回到家时,墙上的挂钟已经指向凌晨两点,李扬简单洗漱后,倒在床上就沉沉睡去。
第二天走进公司,前台小姑娘看到李扬进来,问候道:“李导,早上好!”
李扬点头示意,径直走向走廊尽头的办公室,“让王义到我这儿来一趟,就说我有事情问他。”
“好的李导,我这就给王总打电话。” 前台连忙拿起内线电话。
推开办公室的门,李扬将公文包放在办公桌上,给自己倒了杯黑咖啡,刚抿了一口,就听见敲门声。
“进。”
就见王义推门进来,“李导,你怎么不多歇会儿,昨天半夜才落地,有事叫我过去不就行了?”
李扬拉开椅子坐下,将咖啡杯放在桌上,“歇不住,心里有事也睡不安稳。” 他端起咖啡喝了一口,苦涩的液体滑过喉咙,让混沌的脑子清醒了几分,“把事情都安排顺了,再踏踏实实歇几天也不迟。”
李扬放下杯子,问道:“剧组的副导演找得怎么样了?《入殓师》下个月就要开机,这事儿得抓紧。”
王义听李扬问这个,脸上立刻露出喜色,“这还真找着了!还是你的校友京电导演系毕业的,叫乌二扇。” 他语气里带着得意,“他前年拍了部独立电影《肥皂剧》,拿了鹿特丹电影节的奖,风格挺独特的。”
李扬刚听到 “找着了” 三个字时,紧绷的嘴角还微微上扬了一下,可当 “乌二扇” 这三个字钻进耳朵,他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李扬猛地抬头看向王义,眼神里的温度骤然降到冰点,原本舒展的眉头拧成一个疙瘩。
王义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了,他注意到李扬的脸色不对劲,小心翼翼地问道:“李导,这…… 乌二扇是有什么问题吗?” 他心里犯嘀咕,难道这人有什么不为人知的黑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