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来信-《九疑赋》

  此人几年间多次改名换姓,又有今圣和赵世严为其遮掩,难怪俞家追查多年未果。

  烛火在俞鸿眼中剧烈跳动,老三是他一母同胞的亲弟,他恨得心口发疼,却又不得不为俞家打算!

  俞津被说的哑口,他那母亲什么样他再清楚不过,若是父亲多活几载,根本没有母亲插手庶务的余地。

  说到底也是桑氏不争气,入门几载膝下尤空。

  桑家本就不配,当初是见桑氏得修儿中意,其家中女眷皆好生养才定了这门亲,想着四房能多出嫡子,谁知进门四年,别说嫡子,连个丫头片子都没有。

  听母亲说,桑氏不仅拦着修儿纳妾,连通房都不许有,何谈子嗣!

  如此妒妇,不配为俞家妇。

  见四弟不语,俞鸿降了声调:“事已至此,你只管当好你的礼部员外郎,其他事交给我。”

  俞津应声离开,俞大夫人也从屏风后转出。

  “往后我看我还是不要参宴了,没得惹人笑话。”俞大夫人绞着帕子站在屏风旁。

  若被旁人知晓她和九疑的关系,只怕更要成为满京城的笑柄。

  更重要的是,以后仍装作不识么。

  “春闱过后再去,只当亲戚处着。”俞鸿口中虽如此说,心里却仍在衡量。

  俞大夫人晓得俞鸿这么说的用意,谁让九疑身后的人是封正呢。

  从前还觉得九疑可怜见儿的,家世不好,在俞家一直谨小慎微,被逼和离又遭毒手,谁知人家转头就攀上了更高的枝。

  也是个有福气的。

  ......

  护城河里的冰早已化尽,水面映着岸边的柳影,偶有几条小鱼跃出水面,溅起一圈圈涟漪。

  九疑坐在马车中,望着窗外潋滟的水光出神。

  最近随姝宁赴了好几场宴,听到一些闲话,有些与封正有关,有些牵涉俞家。

  再过十来日便是二月初九,贡院门前该挤满各地举子了。

  原以为二哥年后便会入京,谁知一直没能见到他,直到两日前才收到他的信。

  信中说他正月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旁人,便在客栈休养好了才动身。又嘱咐九疑不必挂念,待春闱过后再去周家拜访。

  这一日,九疑随姝宁去安远伯府参宴,席间遇见了陈贯的女儿陈盈。

  与九疑接触几次后,陈盈的衣着比先前雅致不少,发髻也更适合她。

  陈盈今日穿了件月白底绣淡紫缠枝莲的褙子,配色正是九疑上回指点过的。

  “桑娘子。”陈盈端着蜜饯过来,腕间玉镯水头极好:“一会儿我随你一起走,正好瞧瞧栖针阁有没有新品。”

  “还有啊,我想换架屏风。”说着,陈盈送了个蜜饯入口。

  据九疑所知,陈贯膝下唯有陈盈一女,虽已及笄,亲事却迟迟未定。

  陈贯如今身份不同往日,便想着续弦,不仅为了官场上的往来,还为了陈盈。

  陈盈需要一位有身份的继母,在她出嫁前教导她,并以母亲的身份为她张罗、操办亲事。

  九疑抬手抚了抚面纱上绣的细小花纹,温声道:“好,等宴散了,咱们一同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