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冬藏蕴华-《我的桃源空间》

  霜降过后,北风渐紧,吹落了枝头最后几片顽强的红叶。天地间褪去了秋日的斑斓,换上了一派素净萧瑟的景象。田野空旷,药田也进入了休眠期,只有耐寒的根茎在冻土下默默积蓄着能量。桃源村迎来了真正的冬闲时节。

  村民们终于可以从繁忙的劳作中暂时解脱出来,享受一年中难得的清静。男人们聚在向阳的墙根下,晒着太阳,下着象棋,聊着今年的收成和来年的打算,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女人们则围坐在暖烘烘的火塘边,做着针线活,腌制过冬的咸菜,空气中弥漫着安详而满足的气息。

  然而,合作社的核心成员们却并未真正闲下来。秋收的硕果已然归仓,但更深远的发展规划,需要在冬日里静心酝酿。新扩建的作坊里,机器暂时停歇,取而代之的是算盘的噼啪声、键盘的敲击声和低声的讨论。

  林晚、福伯、陆子川、巧婶、大山叔等人,几乎每天都聚在合作社温暖如春的办公室里。炭盆里烧着松木,发出轻微的噼啪声,空气中飘着淡淡的墨香和茶香。桌上摊开着账本、规划图、合同草案和各种资料。

  “今年的财务决算基本完成了,”福伯戴着老花镜,指着账本上清晰的数字,脸上是欣慰的笑容,“合作社净利润比去年增长了近一倍,集体积累雄厚,社员分红也大幅增加。咱们这棵小树,算是扎稳根了。”

  这个好消息让在座的人都精神一振。一年的辛勤汗水,化作了实实在在的收获和更足的底气。

  “有了这份家底,咱们明年的一些大计划,就有了启动的资本。”林晚接过话,目光扫过众人,沉稳地说道。她拿出一份写得密密麻麻的草案,“关于成立‘桃源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的构想,我和陆大哥、福伯已经初步征求了下游清溪村、柳林村几个干部的意见,反响很积极。”

  陆子川补充道:“没错。联合社的意义在于整合资源,统一标准,扩大规模,共享品牌和市场。我们可以以咱们‘桃源印记’的品牌和渠道为核心,吸纳周边村子按照统一标准种植特定药材,由联合社负责技术指导、质量控制和统一销售。这样既能迅速扩大产能,形成区域优势,又能带动更多乡亲致富。”

  “这个路子好!”大山叔一拍大腿,“光咱们一个村富了不算富,带着大伙儿一起富,那才叫真本事!”

  “联合社的事,开春后要作为重点推进。”林晚在草案上做了标记,“但眼下冬闲,还有几件紧要事要办。”

  她看向巧婶:“巧婶,‘桃源手作’的产品线需要进一步丰富和标准化。冬天客人少,正是研发新品、完善工艺的好时机。您可以带着姐妹们,多试验几种药膳配方、季节性的香囊药包,把工艺流程固定下来。”

  “放心吧,晚晚,”巧婶信心满满,“我这儿点子多着呢!正好静下心来好好琢磨。”

  接着,林晚又对大山叔说:“大山叔,新作坊的设备需要全面检修保养,为来年生产做好准备。另外,试点民宿‘桃源居’经过一个旺季的运行,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也要总结一下,开春好调整。”

  “没问题!设备交给我,保证开春运转顺溜!”大山叔爽快应承。

  最后,林晚的目光落在陆子川身上:“陆大哥,品牌推广和市场开拓不能停。冬天是养生滋补的旺季,我们的产品正好应季。线上平台的维护、新渠道的拓展,还得您多费心。另外,联合社的章程草案、合作协议文本,也需要您这位‘法律顾问’帮忙把关。”

  陆子川推了推眼镜,笑道:“义不容辞。市场这边我会紧盯。章程协议的事,我尽快拿出初稿。”

  冬日的白天短暂,会议往往从午后持续到夜幕降临。窗外是凛冽的寒风和皑皑的白雪,屋内却暖意融融,充满了务实而热烈的讨论氛围。每一个细节被反复推敲,每一个计划被不断完善。

  夜深人静时,林晚常常独自留在办公室,就着一盏台灯,继续研读从省城带回来的农业经济、合作社管理方面的书籍,或者仔细审阅陆子川起草的各种文件。她知道,随着摊子越来越大,涉及的法律、财务、管理知识也越来越复杂,必须不断学习,才能驾驭好这艘越来越大的航船。

  墨兰有时会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宵夜过来,默默放在女儿手边,看着她专注的侧脸,眼中满是心疼和骄傲。她知道,女儿肩上扛着的,不仅仅是合作社的成败,更是整个桃源村未来的希望。

  冬藏,是为了孕育更绚烂的生机。在这个看似寂静的冬天,桃源村发展的蓝图被描绘得更加清晰,基础被打得更加牢固。当春风再次吹过山岗,冰雪消融,万物复苏之时,积蓄了整个冬天的力量,必将催生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