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新绿破晓-《我的桃源空间》

  处暑过后,连日的暴雨带来的湿润尚未完全消退,清晨的田野里,草叶上依旧挂着晶莹的露珠,在初升的阳光下闪烁着钻石般的光芒。风里终于带上了一丝久违的、真正的凉意,吹在脸上,不再黏腻,而是清爽宜人。

  那场暴雨仿佛是大自然的一次强力灌溉,被雨水充分滋养的土地,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孕育着新的生命。桃源溪的水位已经回落,恢复了往日的清澈与平静,但流速似乎比以往更快了些,哗啦啦地奔流着,带着一股洗净铅华后的轻快。

  河岸两侧,那些在暴雨抢险中被紧急加固、局部受损的护坡,已经完成了修复。新铺的草皮趁着雨后的湿润,顽强地扎下了根,星星点点的嫩绿从泥土中探出头来,与原有的绿意连成一片,展现出勃勃生机。曾经被洪水冲刷过的痕迹,正被迅速生长的植物温柔地覆盖、抚平。

  药田里,景象更是喜人。经过风雨洗礼的药材,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因为水分的充足和土壤养分的激活,长势愈发旺盛。林下参的叶片更加厚实油亮,黄精和玉竹的根茎明显粗壮了一圈。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特有的、混合着泥土芬芳的浓郁香气,这是丰收临近的信号。

  合作社的院子里,也比往常更加忙碌。新购置的小型包装设备已经安装调试完毕,正在试运行。巧婶和妇女们围着新设备,好奇地看着自动化封口机如何精准地将一袋袋黄精片密封包装,效率比手工时代提升了数倍。

  “这机器可真利索!”巧婶忍不住赞叹,用手摸了摸封装好的袋子,封口平整结实,“就是少了点咱们手心的温度。”

  林晚拿起一包成品,仔细检查着标签和封装质量,笑道:“巧婶,机器的精准和效率,能保证咱们产品的标准统一,这是做大品牌的基础。咱们手心的温度啊,可以更多地放在研发新配方、提升品质和接待客人上,分工不同嘛。”

  巧婶想了想,笑着点头:“是这么个理儿!老脑筋得转转弯了。”

  另一边,水生正跟着新来的兼职会计学习使用财务软件,将联合社近期往来的账目一笔笔录入系统。虽然操作还有些生疏,但他学得认真,遇到不懂的就虚心请教。规范化的管理,正在一点点地取代以往主要依靠记忆和笔记本的粗放模式。

  午后,阳光正好。林晚信步走到清溪村的新示范田。周支书正带着几个村民,给田里的黄精追施一道秋肥。看到林晚,他老远就打招呼:“林秘书长,来看看!这苗子,泼辣着呢!这场雨可是帮了大忙!”

  林晚蹲下身,拨开茂密的叶片,查看根茎部的土壤和长势,满意地点点头:“长势确实好。秋肥很关键,能保证后期根茎的养分积累。周支书,您这边管得精细。”

  “那必须的!”周支书脸上洋溢着自豪,“咱们清溪村,现在可是联合社的一员,不能拖后腿!”

  傍晚时分,林晚回到老屋。墨兰正在院子里翻晒前几天采回来的野菊花,金灿灿的花朵铺满了竹匾,在夕阳下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妈,今年这野菊花开得真好。”

  “是啊,”墨兰直起腰,用手背擦了擦额角的细汗,“雨水足,阳光也好。我准备多做一些菊花茶和菊花枕芯,咱们‘桃源手作’又能添新花样了。”

  看着母亲在花丛中忙碌的身影,闻着空气中交融的菊香与药香,林晚感到一种由衷的平静与满足。风雨过后的桃源村,没有停滞,反而像被洗刷过的树木,焕发出更加鲜亮的新绿,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常里,扎实地向着丰收和未来迈进。

  夜色渐浓,繁星点点。新绿在月光下静静生长,等待着破晓时分,迎接又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