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云上桃源-《我的桃源空间》

  SC认证的通过和品牌形象的提升,让“桃源印记”的产品在本地及周边县市的实体渠道逐渐打开了销路。但林晚和理事会成员们并不满足于此。他们清楚,要想让“桃源印记”走得更远,触及更广阔的消费群体,必须拥抱新的销售模式。

  一天,水生兴冲冲地拿着一份省报跑来合作社办公室,指着一篇报道对林晚说:“晚姐,你看!省里正在大力扶持农村电商,还搞了‘一村一品’线上推广活动!咱们能不能也试试?”

  这篇报道像一束光,照亮了新的方向。电商,对于习惯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村民们来说,是一个既陌生又充满诱惑的新世界。

  “这是个机会!”张维首先从技术角度表示支持,“电商能打破地域限制,直接对接消费者,是品牌推广和销售增量的绝佳渠道。”

  福伯则有些顾虑:“网上卖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靠谱吗?再说,这包装、发货、售后,麻烦事一大堆啊。”

  “麻烦不怕,就怕没路子。”周支书倒是很积极,“咱们东西好,不怕没人要!试试看!”

  经过热烈的讨论,理事会决定成立一个“电商小组”,由年轻、对网络熟悉的水生牵头,巧婶负责产品打包和仓储管理,张维负责提供产品专业知识支持,林晚总体协调。第一步,是申请入驻省里扶持的农产品电商平台。

  申请过程并不轻松。需要准备大量的资料:品牌故事、产品详情、质检报告、生产环境图片、包装设计图等等。水生和张维连续加了几个班,整理材料、拍摄图片、撰写文案。巧婶则带着人反复试验如何打包才能既保证药材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又外观整洁美观。

  功夫不负有心人。“桃源印记”旗舰店终于在一个知名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上线了!店铺首页,是张维精心拍摄的桃源溪风光、药田劳作场景和加工过程的图片,充满了自然与匠心的气息。产品详情页里,不仅有药材的详细介绍、食用方法,还附上了有机认证证书和SC认证编号, transparency (透明度)十足。

  店铺上线初期,浏览量寥寥,订单更是屈指可数。水生有些气馁,每天盯着电脑屏幕,恨不得能变出订单来。

  “别急,”林晚安慰他,“新店都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我们要想办法让更多人看到我们。”

  他们开始尝试一些简单的推广。张维撰写了几篇关于药材养生知识的软文,发布在平台的社区里;巧婶发动亲戚朋友在朋友圈帮忙宣传;合作社甚至尝试做了一次小规模的直播,由水生和王老五出镜,带领网友“云参观”药田和加工车间,朴实生动的讲解吸引了不少好奇的目光。

  渐渐地,店铺开始有了起色。第一条来自外省的好评出现了:“药材品质很好,包装精致,药味纯正,会回购!”这条评价让整个电商小组欢呼雀跃,信心倍增。订单开始慢慢增多,从几天一单,到一天几单,再到一天十几单……

  销量的增加,对后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巧婶领导的打包小组越来越熟练,效率大大提高;合作社与镇上的快递网点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确保发货及时。同时,他们也遇到了新问题,比如客户咨询量大增,需要及时专业的回复;偶尔出现的运输破损需要妥善的售后处理。电商小组在摸索中不断学习和完善。

  与此同时,借助电商渠道直接面对消费者的反馈,合作社对产品开发有了更敏锐的洞察。有顾客询问是否有针对不同体质(如阴虚、气虚)的搭配汤料包;有年轻顾客希望有更便捷的茶包形式。这些需求,促使张维和巧婶开始研发新的产品系列,如“四季养生汤料包”、“便携式草本茶包”等,进一步丰富了“桃源印记”的产品线。

  “云上桃源”,不再只是一个店铺名称,它象征着桃源村的优质药材,正乘着互联网的东风,飞出大山,走向全国。合作社的仓库里,不再只有等待药厂来拉货的大麻袋,更多了打包整齐、准备发往四面八方的快递箱。这种变化,让每一位社员都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脉搏和自身价值的提升。

  傍晚,水生拿着最新的销售报表,脸上洋溢着兴奋:“晚姐,这个月线上销售额突破五万了!还有好几个省外的回头客!”

  林晚看着报表,欣慰地笑了。她知道,这条路走对了。线上渠道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打开了桃源村的视野,让这个传统的山村,与外面广阔的世界紧紧连接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