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立标树范-《我的桃源空间》

  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的重任骤然降临,将“桃源印记”联盟推向了更广阔的政策舞台和公众视野。这不再仅仅是自身发展的问题,更关乎能否为全省乃至更广区域的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一个可借鉴、可复制的“标杆”。立标树范,责任重大,不容有失。

  联盟上下迅速进入“备战”状态。林晚牵头成立了“观摩筹备工作组”,对标省级示范点的要求,对联盟的各项工作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体检”和提升。

  张维带领技术团队,系统梳理了从土壤改良、生态种植、精准采收到GMP标准加工的完整技术体系,编制成详尽的《生态药材标准化生产手册》,并准备了丰富的实物和图片资料,力求将复杂的技术流程直观易懂地展现出来。

  水生负责的运营板块,则重点完善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服务流程展示。他将小程序的功能、会员管理系统、客户评价体系以及背后的数据分析逻辑进行可视化呈现,展现联盟如何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和客户体验。

  巧婶则精心优化了体验路线和讲解内容,既要体现专业性,又要充满感染力。她培训的讲解员团队,不仅要求熟知药材知识,更要能生动讲述联盟发展中的故事,传递背后的理念和情感。

  福伯和周支书则负责协调后勤保障和环境整治,确保观摩期间各个环节顺畅无误,村庄面貌整洁有序。

  筹备过程琐碎而庞杂,但联盟成员们目标明确,齐心协力。他们深知,这次观摩活动,是对他们多年来探索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阅。

  观摩日如期而至。由省、市、县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媒体记者以及各地乡村代表组成的百人观摩团,浩浩荡荡来到桃源村。队伍规模之大、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观摩活动按照预定方案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张维在药田边的展板前,用数据和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生态种植的效益;巧婶带领团队在体验工坊展示了药膳制作和古法炮制,香气四溢,互动热烈;水生在现场大屏上演示了智能化管理和营销系统,引来阵阵赞叹;林晚则作为总解说,穿插介绍联盟的组织架构、利益联结机制和社会效益。

  观摩者们的反应从好奇到惊讶,再到由衷佩服。一位资深农业专家评价道:“能将一二三产融合得如此紧密,将传统智慧与现代科技结合得如此巧妙,将经济发展与社区建设协同得如此和谐,实属罕见,具有非常重要的示范价值!”一位来自贫困地区的村支书激动地说:“看了你们的做法,我觉得我们那儿也有希望!这路子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

  面对赞誉,林晚在最后的汇报会上表现得谦逊而务实。她没有过多渲染成绩,而是重点分享了联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问题的思路以及尚未解决的挑战,并提出了对政策支持的需求,如加强农村基础设施、鼓励人才回流等。这种坦诚和求真务实的态度,赢得了更深的尊重。

  观摩活动取得了远超预期的成功。“桃源印记”的模式和经验通过媒体报道和参会者的口耳相传,迅速扩散,联盟的声望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然而,活动结束后,林晚召集核心成员开了一个闭门总结会。她没有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而是提醒大家:“‘立标’之后,更重要的是‘树范’。我们被捧得越高,越要如履薄冰。观摩团看到的,是我们的亮点。但我们自己要知道短板在哪里——比如,我们的深加工能力还有限,品牌溢价能力还需加强,年轻人才的储备依然不足。下一步,我们要把这次筹备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标准、流程固化下来,变成日常,并且要瞄准短板,继续攻坚。”

  立标树范,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它意味着“桃源印记”联盟必须用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真正成为一个经得起时间检验、能启发后来者的典范。这份沉甸甸的荣誉和期望,化为了联盟成员们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