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娘一觉醒来,还有些心有余悸,梦里被人追赶的惊悚跟后来突然出现的男人,都让她莫名不安。
“可是哪里不舒服?脸色怎得这般难看?!”
吃早食时于氏见曼娘脸色苍白,眼下还有淤青,关切的询问道。
黄家的早餐向来简单,胡饼或是蒸饼,配上于氏自己做的酱菜,还有酸酸甜甜的水饭,简单的饭食令是让于氏做的有滋有味的。
于氏话说着,递给曼娘半张胡饼,又添了碗饭递给元宝。
“不妨事,许是昨日睡的晚了。”
曼娘强打起精神,待会儿要去签租赁文书,签了文书就要忙着搬家了,自己的养家大计也该提上日程了,哪有时间精力浪费在别处。
“搬出去后,夜里可要把门窗锁好,任谁敲门都不要开,有什么事就来家里告诉我们,莫要逞强,手里银钱不凑手了也要开口,不要不好意思。”
于氏絮絮叨叨的,对于姐弟几人搬出去是!一万个不放心。
曼娘并没有不耐烦,反而很享受被人关心的感觉,于氏每说一句,她都会认真附和,让于氏欣慰不已。
待几人吃了饭,于氏干脆也换了衣裳,随着曼娘几人去了铺子。
小婉同铁蛋儿紧随其后,顺利签了文书交了租钱,黄婆子给了钥匙就领着孙儿坐驴车出了城。
曼娘几人浩浩荡荡的去了黄婆子的院子。
上次来时吃了闭门羹,也不知院里情况如何,这次到了黄家的院子,巷子里还是那些妇孺孩子,先前同她们说话的妇人见她们提着包袱开了黄家的门锁,主动开口打了招呼。
“黄婆子可是把房子租给你们了?那敢情好,往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住隔壁,夫家姓张,你们唤我一句张婶子就是了。”
“张婶子!”
曼娘慧娘几个都甜甜的唤了人,见张氏同她们搭话之余手也没闲着,不停的编着竹篮,见她们看过去还有些不好意思:“闲着也是闲着,编些竹篮卖,能挣一文是一文。”
“可不是这个理儿,蚊子再小也是肉。”
“就是就是。”
听曼娘搭腔,张氏瞬间觉得这姑娘接地气,是个会过日子的,态度越发热络了些。
几人拉扯了两句,黄山就打开了门锁,甫一进院子,曼娘有些失望。
薛家的院里铺了石砖,又平整又干净的,但这黄婆子的院子却还是夯的土地,只怕雨雪天气会泥泞不堪。
院子不大,比薛家的还要逼仄些,中规中矩的三合院模式,只是房屋灰朴朴的,房顶的瓦片都长了青苔,想来应该许久没人打扫过了,也不知会不会漏雨。
曼娘四处打量,有些担忧。
“这两日让你黄叔过来替你们修整修整,正房也就罢了,起码保证你们住的厢房不漏雨。”
于氏也是不甚满意,但签了文书给了租钱,还能反悔不成,只能宽慰曼娘道。
“不妨事,毕竟租钱在这放着,还不用同人合租,光是这一点就让我很满意了。”
加上这院子虽然不大,采光却是不错,屋里应该不会阴暗潮湿。
“走,进屋看看。”
黄山心里盘算着需要整改的地方,招呼着进她们住的厢房看看,若是有需要修缮的干脆一起弄。
一行人进了屋,忍不住松了口气,比起院里的破败,屋里却是难得的宽敞干净。
屋里窗户宽大,光线不错,进了房门,一左一右放了两张床,一张大些,一张小些,两者之间放了个小几,靠窗户的角落里放着个老式樟木箱子,模样笨重,漆面斑驳,但能看的出用料扎实,容量也可观,能放不少东西。
曼娘逐一打量过去,许是院里的破败让她有了心理准备,此时见厢房里光线明亮,又干净整洁的,忍不住心里一喜。
“你同曼娘睡这大床,元宝睡小床,中间拉个帘子倒也便宜。”
于氏也很满意,话说着就撸起了袖子,准备打了水来把屋里的浮灰抹一抹。
曼娘阻止不及,只能加入。
人多力量大,整个上午,一行人都在黄婆子的院里,到午时,整个院子就焕然一新,连窗棂都被抹的干干净净的。
曼娘新买的被褥已经铺了上去,簇新暖和的被褥,让姐弟三人生出些归属感来。
先前她们的被褥已经被薛家二房的人霸占了去,想到自家的被褥被薛宝泉同薛仁义盖过,姐弟三人都心生嫌恶,走的时候就没有拿,此时只怕被薛家二房的人卷走了。
曼娘并不在意,能顺利脱离二房的掌控,她已经很满足了,如今有了安稳的住处,往后姐弟三人相互依靠着过日子,待有了积蓄,有了稳定收入,就把自家的房子收回来,怎么不算来日可期呢。
思及此处,曼娘胸腔里涨的满满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咕~~~”
只是不等她感慨完,肚里就传来咕咕叫声,一晃日头都升到头顶了,是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这汴京的人重早食晚食,反而对午食将就的很,黄家因为黄山平日做工来回奔波辛苦的很,午食若是吃不好下午就没精神,所以于氏就准备的丰盛,寻常人家可能一碗浆水,一个饼子就打发了。
曼娘见黄家一家四口忙了一上午,此时灰头土脸的,颇有些不好意思,无论如何也要请黄家人吃饭。
黄山于氏百般推辞,曼娘就是坚持的很。
“就当我们搬新家暖居了。”
见曼娘坚持,黄家人只好妥协,本说买些菜回来自己做的,但考虑到连油盐酱醋都没有,再一一买来只怕午时都过了,最后决定去汴河大道上解决,黄山吃了饭刚好去铺子。
“那就去食摊上,一人一碗汤饼,好吃又耐饿。”
于氏怕花钱,抢先提议道。
曼娘却是不赞同,她穿来至今,受黄家助益颇多,先前囊中羞涩也就罢了,如今手里有银钱,若还抠抠搜搜的,未免太不会做人了些,两人又拉扯了一番,于氏终究不抵曼娘败下阵来。
从食摊改成了食肆。
“那廖家食肆物美价廉,也是老字号了,若是晚食时辰过去,只怕还要等上一等。”
黄山推荐了个食肆。
“可是哪里不舒服?脸色怎得这般难看?!”
吃早食时于氏见曼娘脸色苍白,眼下还有淤青,关切的询问道。
黄家的早餐向来简单,胡饼或是蒸饼,配上于氏自己做的酱菜,还有酸酸甜甜的水饭,简单的饭食令是让于氏做的有滋有味的。
于氏话说着,递给曼娘半张胡饼,又添了碗饭递给元宝。
“不妨事,许是昨日睡的晚了。”
曼娘强打起精神,待会儿要去签租赁文书,签了文书就要忙着搬家了,自己的养家大计也该提上日程了,哪有时间精力浪费在别处。
“搬出去后,夜里可要把门窗锁好,任谁敲门都不要开,有什么事就来家里告诉我们,莫要逞强,手里银钱不凑手了也要开口,不要不好意思。”
于氏絮絮叨叨的,对于姐弟几人搬出去是!一万个不放心。
曼娘并没有不耐烦,反而很享受被人关心的感觉,于氏每说一句,她都会认真附和,让于氏欣慰不已。
待几人吃了饭,于氏干脆也换了衣裳,随着曼娘几人去了铺子。
小婉同铁蛋儿紧随其后,顺利签了文书交了租钱,黄婆子给了钥匙就领着孙儿坐驴车出了城。
曼娘几人浩浩荡荡的去了黄婆子的院子。
上次来时吃了闭门羹,也不知院里情况如何,这次到了黄家的院子,巷子里还是那些妇孺孩子,先前同她们说话的妇人见她们提着包袱开了黄家的门锁,主动开口打了招呼。
“黄婆子可是把房子租给你们了?那敢情好,往后咱们就是邻居了,我住隔壁,夫家姓张,你们唤我一句张婶子就是了。”
“张婶子!”
曼娘慧娘几个都甜甜的唤了人,见张氏同她们搭话之余手也没闲着,不停的编着竹篮,见她们看过去还有些不好意思:“闲着也是闲着,编些竹篮卖,能挣一文是一文。”
“可不是这个理儿,蚊子再小也是肉。”
“就是就是。”
听曼娘搭腔,张氏瞬间觉得这姑娘接地气,是个会过日子的,态度越发热络了些。
几人拉扯了两句,黄山就打开了门锁,甫一进院子,曼娘有些失望。
薛家的院里铺了石砖,又平整又干净的,但这黄婆子的院子却还是夯的土地,只怕雨雪天气会泥泞不堪。
院子不大,比薛家的还要逼仄些,中规中矩的三合院模式,只是房屋灰朴朴的,房顶的瓦片都长了青苔,想来应该许久没人打扫过了,也不知会不会漏雨。
曼娘四处打量,有些担忧。
“这两日让你黄叔过来替你们修整修整,正房也就罢了,起码保证你们住的厢房不漏雨。”
于氏也是不甚满意,但签了文书给了租钱,还能反悔不成,只能宽慰曼娘道。
“不妨事,毕竟租钱在这放着,还不用同人合租,光是这一点就让我很满意了。”
加上这院子虽然不大,采光却是不错,屋里应该不会阴暗潮湿。
“走,进屋看看。”
黄山心里盘算着需要整改的地方,招呼着进她们住的厢房看看,若是有需要修缮的干脆一起弄。
一行人进了屋,忍不住松了口气,比起院里的破败,屋里却是难得的宽敞干净。
屋里窗户宽大,光线不错,进了房门,一左一右放了两张床,一张大些,一张小些,两者之间放了个小几,靠窗户的角落里放着个老式樟木箱子,模样笨重,漆面斑驳,但能看的出用料扎实,容量也可观,能放不少东西。
曼娘逐一打量过去,许是院里的破败让她有了心理准备,此时见厢房里光线明亮,又干净整洁的,忍不住心里一喜。
“你同曼娘睡这大床,元宝睡小床,中间拉个帘子倒也便宜。”
于氏也很满意,话说着就撸起了袖子,准备打了水来把屋里的浮灰抹一抹。
曼娘阻止不及,只能加入。
人多力量大,整个上午,一行人都在黄婆子的院里,到午时,整个院子就焕然一新,连窗棂都被抹的干干净净的。
曼娘新买的被褥已经铺了上去,簇新暖和的被褥,让姐弟三人生出些归属感来。
先前她们的被褥已经被薛家二房的人霸占了去,想到自家的被褥被薛宝泉同薛仁义盖过,姐弟三人都心生嫌恶,走的时候就没有拿,此时只怕被薛家二房的人卷走了。
曼娘并不在意,能顺利脱离二房的掌控,她已经很满足了,如今有了安稳的住处,往后姐弟三人相互依靠着过日子,待有了积蓄,有了稳定收入,就把自家的房子收回来,怎么不算来日可期呢。
思及此处,曼娘胸腔里涨的满满的,对未来充满了期待。
“咕~~~”
只是不等她感慨完,肚里就传来咕咕叫声,一晃日头都升到头顶了,是该吃午饭的时候了。
这汴京的人重早食晚食,反而对午食将就的很,黄家因为黄山平日做工来回奔波辛苦的很,午食若是吃不好下午就没精神,所以于氏就准备的丰盛,寻常人家可能一碗浆水,一个饼子就打发了。
曼娘见黄家一家四口忙了一上午,此时灰头土脸的,颇有些不好意思,无论如何也要请黄家人吃饭。
黄山于氏百般推辞,曼娘就是坚持的很。
“就当我们搬新家暖居了。”
见曼娘坚持,黄家人只好妥协,本说买些菜回来自己做的,但考虑到连油盐酱醋都没有,再一一买来只怕午时都过了,最后决定去汴河大道上解决,黄山吃了饭刚好去铺子。
“那就去食摊上,一人一碗汤饼,好吃又耐饿。”
于氏怕花钱,抢先提议道。
曼娘却是不赞同,她穿来至今,受黄家助益颇多,先前囊中羞涩也就罢了,如今手里有银钱,若还抠抠搜搜的,未免太不会做人了些,两人又拉扯了一番,于氏终究不抵曼娘败下阵来。
从食摊改成了食肆。
“那廖家食肆物美价廉,也是老字号了,若是晚食时辰过去,只怕还要等上一等。”
黄山推荐了个食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