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没有资格,你身上流着我白家的血,你曾外祖父可是官至二品,连你外祖父也是五品官,娘当初也是官家贵女,只是今时不同往日,但咱们白家的风骨不能堕!”
听儿子辩驳,白氏一脸不服气的反驳道。
“我姓林,不姓白,我林家只是个普通人家,家里祖父父亲都是末等小吏,实在称不上官宦人家,娘以后莫要再提什么官家贵女之类的了,当初嫁于我父亲也是您亲自点了头的,你如今是林家妇,不是白家女。”
林智勇深吸一口气,对母亲的论调有些无奈,这么多年,她始终端着官家贵女的派头在林家过日子,隔应旁人而不自知,对祖父祖母不甚尊重,更是看不起林家其他亲戚,连带的其他人对他们这一房也颇有怨言,这次北上到了汴京,远离林家的一切,一家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只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她又旧态复萌,让林智勇苦不堪言的。
“你诚心给我添堵是不是,娘说了,那姑娘对你不安好心,让你远着点,你不听话也就罢了,还说些有的没的戳你亲娘的肺管子,好!好的很!看我养的好儿子!媳妇儿还没娶呢就开始嫌弃娘了!我这就走,不在这里碍你眼!”
白氏说着,落下两行泪来,她并不像其他妇人那般会撒泼打滚,此时只是默默落泪,就让林智勇徒生出一种无力感来,一颗心仿佛被人用手紧紧的攥着,让他充满了窒息感。
接下来就是惯常的流程,他低头认错,好话说尽终于哄的白氏平静下来。
好不容易送了白氏离开,林智勇只觉得耗尽了浑身的力气。
明明才大清早,他却觉得身心乏累的,心头更是沉甸甸的,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般。
刚刚同曼娘相伴而行的愉悦早已荡然无存,自己刚刚明了的心意,在白氏的胡搅蛮缠跟坚定的态度中突然有些动摇了,
只怕走向那姑娘,任重而道远啊。
林智勇下意识的看向昨日曼娘摆摊的位置,早已经换成了旁人,也知道曼娘已经回家了,但他还是定定看了半晌,一脸茫然的。
这头儿曼娘拐进了巷子,才想起本是要替慧娘看学堂的,还要去寻黄山介绍个人牙子。
结果同林智勇相谈甚欢的走了一路,全都忘的一干二净了。
果然是色令智昏。
曼娘拍了拍脑袋,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还是回去看看,待会儿再去寻黄叔吧。
曼娘心想着,就推开了门。
“曼娘姐姐,你回来了!”
“康哥儿,杜二叔,你们怎么还没走?!”
甫一进门,就见杜康高兴的迎了过来。
曼娘一脸吃惊,平日两人缷了柴火就回去了,今日怎么还没走。
“我们在等曼娘姐姐。”
杜康解释道。
“可是有事?!”
曼娘示意两人坐下,见慧娘在灶房帮忙烧火,郑言正在炒货,她放下心来,以前都是元宝负责烧火,徒然少了一个人,只怕慧娘会忙不过来,买个人来势在必行。
“我今日过来听慧娘姐姐说曼娘姐姐准备买个人干活,你看我怎么样?!我什么都能干,烧火劈柴,做饭洗衣,我吃的也少,很好养活的。”
杜康说着,一脸期冀的看着曼娘。
“你?!”
曼娘看着杜康瘦小的身材,下意识的想拒绝,倒不是嫌弃他瘦弱,而是觉得他还是个孩子,若是用了他,总觉得有使用童工的负罪感。
且杜康是良民,如何能买卖。
“我可以自卖自身,咱们签文书,绝不会让曼娘姐姐有后顾之忧。”
杜康生恐曼娘不用他,忙补充道。
曼娘摇摇头,杜家除了杜康,只剩祖孙两人,若是杜康自卖自身入了贱籍,眼下日子是好过些,往后只怕没有出头路了,她不能毁了这孩子。
“为何?!曼娘姐姐,你信我,我能干很多活,不会吃白饭的,也不会背叛姐姐。”
杜康见曼娘拒绝,一颗心如坠冰窟般,差点哭出声来。
他知道曼娘是好人,如今每日靠着给薛家送柴,也能得几十文钱,养活祖母妹妹也算绰绰有余,但他不想只挣这几十文,他想多赚钱,让祖母跟妹妹过上好日子,他想把家里已经倒塌的房屋翻新一番,想给妹妹攒些嫁妆,想让祖母安享晚年,不再为银钱忧心。
他想的很多,却苦于没有赚钱的门道。
今日来送柴,无意听慧娘姐姐说了一嘴,他立刻激动起来。
若是能在薛家做工,曼娘姐姐定不会亏待自己,有了稳定的工钱,就能实现梦想了。
至于贱籍还是良籍,又有什么关系,知道曼娘姐姐不会害自己就是了。
只是此时被拒绝,杜康一脸失望的。
“姐姐自然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但你年岁还小,不知道良籍的重要性,不要为眼前的小利毁了一生,姐姐也知道你家中的情况,若是你想多赚些,不如送了柴后帮姐姐卖炒货如何?多卖多得,若是你卖的好,让你祖母跟妹妹吃香喝辣不是梦!”
曼娘提议道。
“当真?!”
杜康一听卖炒货,眼神猛地一亮,薛家的炒货他可是吃过的,炒花生又香又脆,让人回味无穷,若是拿到热闹的地方售卖,定会生意红火。
“自然,姐姐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只管拿去卖,每日下晌归家时过来结账,你看如何?!”
这么久的相处,曼娘也相信杜康同杜二叔的为人,反正有了于氏这一茬,汴京城这么大,两帮人分开来买,谁也不耽误谁。
“好,我愿意!堂叔,咱们还一起搭伙可好?!”
杜康知道自己年龄小,若是独自出摊怕被人欺负,干脆拉了杜二叔一起,他到底是个成年男人,有些时候也能撑撑场面。
杜二叔自然无所不从,从跟着小侄子过来送柴有了收入后,家里的情况大大的改善了不少,反正每日跑一趟,送了柴火再去卖货,多一份收入家里也能多宽裕一分。
听儿子辩驳,白氏一脸不服气的反驳道。
“我姓林,不姓白,我林家只是个普通人家,家里祖父父亲都是末等小吏,实在称不上官宦人家,娘以后莫要再提什么官家贵女之类的了,当初嫁于我父亲也是您亲自点了头的,你如今是林家妇,不是白家女。”
林智勇深吸一口气,对母亲的论调有些无奈,这么多年,她始终端着官家贵女的派头在林家过日子,隔应旁人而不自知,对祖父祖母不甚尊重,更是看不起林家其他亲戚,连带的其他人对他们这一房也颇有怨言,这次北上到了汴京,远离林家的一切,一家人都觉得轻松了不少。
只是好日子没过多久,她又旧态复萌,让林智勇苦不堪言的。
“你诚心给我添堵是不是,娘说了,那姑娘对你不安好心,让你远着点,你不听话也就罢了,还说些有的没的戳你亲娘的肺管子,好!好的很!看我养的好儿子!媳妇儿还没娶呢就开始嫌弃娘了!我这就走,不在这里碍你眼!”
白氏说着,落下两行泪来,她并不像其他妇人那般会撒泼打滚,此时只是默默落泪,就让林智勇徒生出一种无力感来,一颗心仿佛被人用手紧紧的攥着,让他充满了窒息感。
接下来就是惯常的流程,他低头认错,好话说尽终于哄的白氏平静下来。
好不容易送了白氏离开,林智勇只觉得耗尽了浑身的力气。
明明才大清早,他却觉得身心乏累的,心头更是沉甸甸的,仿佛压着一块大石头般。
刚刚同曼娘相伴而行的愉悦早已荡然无存,自己刚刚明了的心意,在白氏的胡搅蛮缠跟坚定的态度中突然有些动摇了,
只怕走向那姑娘,任重而道远啊。
林智勇下意识的看向昨日曼娘摆摊的位置,早已经换成了旁人,也知道曼娘已经回家了,但他还是定定看了半晌,一脸茫然的。
这头儿曼娘拐进了巷子,才想起本是要替慧娘看学堂的,还要去寻黄山介绍个人牙子。
结果同林智勇相谈甚欢的走了一路,全都忘的一干二净了。
果然是色令智昏。
曼娘拍了拍脑袋,已经到了家门口了,还是回去看看,待会儿再去寻黄叔吧。
曼娘心想着,就推开了门。
“曼娘姐姐,你回来了!”
“康哥儿,杜二叔,你们怎么还没走?!”
甫一进门,就见杜康高兴的迎了过来。
曼娘一脸吃惊,平日两人缷了柴火就回去了,今日怎么还没走。
“我们在等曼娘姐姐。”
杜康解释道。
“可是有事?!”
曼娘示意两人坐下,见慧娘在灶房帮忙烧火,郑言正在炒货,她放下心来,以前都是元宝负责烧火,徒然少了一个人,只怕慧娘会忙不过来,买个人来势在必行。
“我今日过来听慧娘姐姐说曼娘姐姐准备买个人干活,你看我怎么样?!我什么都能干,烧火劈柴,做饭洗衣,我吃的也少,很好养活的。”
杜康说着,一脸期冀的看着曼娘。
“你?!”
曼娘看着杜康瘦小的身材,下意识的想拒绝,倒不是嫌弃他瘦弱,而是觉得他还是个孩子,若是用了他,总觉得有使用童工的负罪感。
且杜康是良民,如何能买卖。
“我可以自卖自身,咱们签文书,绝不会让曼娘姐姐有后顾之忧。”
杜康生恐曼娘不用他,忙补充道。
曼娘摇摇头,杜家除了杜康,只剩祖孙两人,若是杜康自卖自身入了贱籍,眼下日子是好过些,往后只怕没有出头路了,她不能毁了这孩子。
“为何?!曼娘姐姐,你信我,我能干很多活,不会吃白饭的,也不会背叛姐姐。”
杜康见曼娘拒绝,一颗心如坠冰窟般,差点哭出声来。
他知道曼娘是好人,如今每日靠着给薛家送柴,也能得几十文钱,养活祖母妹妹也算绰绰有余,但他不想只挣这几十文,他想多赚钱,让祖母跟妹妹过上好日子,他想把家里已经倒塌的房屋翻新一番,想给妹妹攒些嫁妆,想让祖母安享晚年,不再为银钱忧心。
他想的很多,却苦于没有赚钱的门道。
今日来送柴,无意听慧娘姐姐说了一嘴,他立刻激动起来。
若是能在薛家做工,曼娘姐姐定不会亏待自己,有了稳定的工钱,就能实现梦想了。
至于贱籍还是良籍,又有什么关系,知道曼娘姐姐不会害自己就是了。
只是此时被拒绝,杜康一脸失望的。
“姐姐自然知道你是个好孩子,但你年岁还小,不知道良籍的重要性,不要为眼前的小利毁了一生,姐姐也知道你家中的情况,若是你想多赚些,不如送了柴后帮姐姐卖炒货如何?多卖多得,若是你卖的好,让你祖母跟妹妹吃香喝辣不是梦!”
曼娘提议道。
“当真?!”
杜康一听卖炒货,眼神猛地一亮,薛家的炒货他可是吃过的,炒花生又香又脆,让人回味无穷,若是拿到热闹的地方售卖,定会生意红火。
“自然,姐姐什么时候骗过你,你只管拿去卖,每日下晌归家时过来结账,你看如何?!”
这么久的相处,曼娘也相信杜康同杜二叔的为人,反正有了于氏这一茬,汴京城这么大,两帮人分开来买,谁也不耽误谁。
“好,我愿意!堂叔,咱们还一起搭伙可好?!”
杜康知道自己年龄小,若是独自出摊怕被人欺负,干脆拉了杜二叔一起,他到底是个成年男人,有些时候也能撑撑场面。
杜二叔自然无所不从,从跟着小侄子过来送柴有了收入后,家里的情况大大的改善了不少,反正每日跑一趟,送了柴火再去卖货,多一份收入家里也能多宽裕一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