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室的灯光冷白如霜,秦明戴上双层手套,将那只油炸手掌轻轻放在不锈钢解剖台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油炸气味与福尔马林混合的怪异气息。
“开始记录。”秦明对助手说,“死者男性,30岁左右,右手掌经高温油炸,表皮呈金黄色,但腕部断口处组织尚未完全变性。”
他小心翼翼地用解剖刀划开表皮,内部肌肉组织因高温而部分凝固,但深层组织仍保持着一定的活性特征。
“断口极其平整,是专业工具所致。”秦明俯身仔细观察,“切割面有轻微锯齿状痕迹,可能是电动骨锯。”
助手在一旁记录,忍不住问道:“秦法医,为什么要油炸手掌?这太变态了。”
秦明没有立即回答。他的思绪飘到了陈景异身上——如果是师兄,会怎么分析这个行为?
“可能是为了销毁证据,也可能是某种仪式。”秦明说,“但更可能的是,凶手在享受这个过程。”
提取dNA样本后,秦明开始检查指甲缝。在显微镜下,他发现了一些微小的蓝色纤维。
“这是什么?”助手凑过来看。
“看起来像是工作手套的纤维。”秦明小心地提取样本,“送交痕检科。”
就在这时,解剖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景异站在门口,已经换上了白大褂。
“我能进来吗?”陈景异问,声音在空旷的解剖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秦明心跳漏了一拍:“师兄?你怎么来了?”
“想亲眼看看这只手。”陈景异走近,自然地接过秦明手中的镊子,“不介意吧?”
秦明摇摇头,看着陈景异熟练地操作。这一刻,他恍惚回到了警校时期,陈景异手把手教他解剖技巧的日子。
“你看这里。”陈景异指着断口处一道细微的划痕,“凶手在切割时有过犹豫,或者工具出现了轻微偏移。”
秦明凑过去看,两人的头几乎碰在一起。他能闻到陈景异身上淡淡的薄荷气息,与解剖室的气味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凶手可能不是专业医生?”秦明问。
“不一定。”陈景异放下镊子,“可能是情绪波动导致的。这个案子有很强的个人情绪在里面。”
秦明若有所思。陈景异总是能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警校时期就被称为“犯罪心理侧写的天才”。
“宾馆那边的调查有进展吗?”秦明问。
陈景异脱下白大褂:“死者赵强最近在闹离婚,妻子有不在场证明。但我们发现他私下在做医疗器械的非法交易。”
“仇杀?”
“或者是黑吃黑。”陈景异说,“我已经让人去查他的交易记录了。”
两人一起走出解剖室,夜幕已经深沉。警局大楼只有零星几盏灯还亮着。
“饿了吗?”陈景异突然问,“我知道附近有家店还开着。”
秦明愣了一下。这是陈景异第一次主动邀请他吃饭。
“好。”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小店藏在警局后街的巷子里,招牌已经褪色,但店内干净整洁。老板似乎认识陈景异,默默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你经常来?”秦明问。
“值夜班的时候会来。”陈景异掰开一次性筷子,“这里安静。”
两人默默吃面,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秦明有太多问题想问,却不知从何开口。
“你为什么转行做刑警?”最终,他还是问出了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陈景异放下筷子,眼镜片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记得我们在警校上的第一堂法医课吗?”
秦明点头:“李教授说,法医是为死者说话的职业。”
“没错。”陈景异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但我发现,有时候只听到死者的声音是不够的。我想在罪行发生前阻止它,而不是事后记录。”
“可是你的天赋...”
“天赋?”陈景异轻笑一声,“秦明,你现在的技术已经超过当年的我了。”
秦明怔住了。这是陈景异第一次直接夸奖他。
“但我还是不明白...”
“三年前,我处理过一个案子。”陈景异打断他,“一个小女孩被杀害,我完美地完成了尸检,找到了凶手。但就在庭审前一天,凶手的同伙又杀害了另一个孩子。”
秦明屏住呼吸。他记得这个案子,当时在法医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如果我当时不只是专注于尸体,而是多关注凶手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也许能预防第二起命案。”陈景异的声音很轻,“从那以后,我决定转行。”
秦明终于明白了。陈景异不是放弃了法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艰难的守护方式。
“但你依然是最好的法医。”秦明说。
陈景异笑了笑:“现在你才是法医,我是刑警。我们各司其职。”
结账时,陈景异的手机响起。他接听后脸色变得严肃。
“有线索了。”他对秦明说,“赵强的合伙人王大明失踪了,而且他曾经是外科器械销售。”
回到警局,调查有了突破。在王大明的住所发现了与现场相同的蓝色纤维,还有一套医用骨锯。
“看来凶手找到了。”陈景异说,但眉头依然紧锁,“太顺利了,总觉得哪里不对。”
秦明也有同感。一个如此谨慎的凶手,怎么会这么容易留下线索?
第二天,当警方准备逮捕王大明时,却发现他已经死在了自己的诊所里——右手掌不翼而飞。
现场,秦明和陈景异面面相觑。案子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而真正的凶手,还在暗处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只是开始。”陈景异轻声说,目光锐利如刀。
秦明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勘查箱。无论前方有什么,这一次,他将与陈景异并肩作战。
“开始记录。”秦明对助手说,“死者男性,30岁左右,右手掌经高温油炸,表皮呈金黄色,但腕部断口处组织尚未完全变性。”
他小心翼翼地用解剖刀划开表皮,内部肌肉组织因高温而部分凝固,但深层组织仍保持着一定的活性特征。
“断口极其平整,是专业工具所致。”秦明俯身仔细观察,“切割面有轻微锯齿状痕迹,可能是电动骨锯。”
助手在一旁记录,忍不住问道:“秦法医,为什么要油炸手掌?这太变态了。”
秦明没有立即回答。他的思绪飘到了陈景异身上——如果是师兄,会怎么分析这个行为?
“可能是为了销毁证据,也可能是某种仪式。”秦明说,“但更可能的是,凶手在享受这个过程。”
提取dNA样本后,秦明开始检查指甲缝。在显微镜下,他发现了一些微小的蓝色纤维。
“这是什么?”助手凑过来看。
“看起来像是工作手套的纤维。”秦明小心地提取样本,“送交痕检科。”
就在这时,解剖室的门被轻轻推开。陈景异站在门口,已经换上了白大褂。
“我能进来吗?”陈景异问,声音在空旷的解剖室里显得格外清晰。
秦明心跳漏了一拍:“师兄?你怎么来了?”
“想亲眼看看这只手。”陈景异走近,自然地接过秦明手中的镊子,“不介意吧?”
秦明摇摇头,看着陈景异熟练地操作。这一刻,他恍惚回到了警校时期,陈景异手把手教他解剖技巧的日子。
“你看这里。”陈景异指着断口处一道细微的划痕,“凶手在切割时有过犹豫,或者工具出现了轻微偏移。”
秦明凑过去看,两人的头几乎碰在一起。他能闻到陈景异身上淡淡的薄荷气息,与解剖室的气味形成鲜明对比。
“这说明凶手可能不是专业医生?”秦明问。
“不一定。”陈景异放下镊子,“可能是情绪波动导致的。这个案子有很强的个人情绪在里面。”
秦明若有所思。陈景异总是能注意到这些细微之处,这也是为什么他在警校时期就被称为“犯罪心理侧写的天才”。
“宾馆那边的调查有进展吗?”秦明问。
陈景异脱下白大褂:“死者赵强最近在闹离婚,妻子有不在场证明。但我们发现他私下在做医疗器械的非法交易。”
“仇杀?”
“或者是黑吃黑。”陈景异说,“我已经让人去查他的交易记录了。”
两人一起走出解剖室,夜幕已经深沉。警局大楼只有零星几盏灯还亮着。
“饿了吗?”陈景异突然问,“我知道附近有家店还开着。”
秦明愣了一下。这是陈景异第一次主动邀请他吃饭。
“好。”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
小店藏在警局后街的巷子里,招牌已经褪色,但店内干净整洁。老板似乎认识陈景异,默默端上两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
“你经常来?”秦明问。
“值夜班的时候会来。”陈景异掰开一次性筷子,“这里安静。”
两人默默吃面,气氛有些微妙的尴尬。秦明有太多问题想问,却不知从何开口。
“你为什么转行做刑警?”最终,他还是问出了这个困扰他多年的问题。
陈景异放下筷子,眼镜片上蒙着一层薄薄的水汽:“记得我们在警校上的第一堂法医课吗?”
秦明点头:“李教授说,法医是为死者说话的职业。”
“没错。”陈景异看着窗外漆黑的夜色,“但我发现,有时候只听到死者的声音是不够的。我想在罪行发生前阻止它,而不是事后记录。”
“可是你的天赋...”
“天赋?”陈景异轻笑一声,“秦明,你现在的技术已经超过当年的我了。”
秦明怔住了。这是陈景异第一次直接夸奖他。
“但我还是不明白...”
“三年前,我处理过一个案子。”陈景异打断他,“一个小女孩被杀害,我完美地完成了尸检,找到了凶手。但就在庭审前一天,凶手的同伙又杀害了另一个孩子。”
秦明屏住呼吸。他记得这个案子,当时在法医界引起了很大轰动。
“如果我当时不只是专注于尸体,而是多关注凶手的心理和社会关系,也许能预防第二起命案。”陈景异的声音很轻,“从那以后,我决定转行。”
秦明终于明白了。陈景异不是放弃了法医,而是选择了一种更艰难的守护方式。
“但你依然是最好的法医。”秦明说。
陈景异笑了笑:“现在你才是法医,我是刑警。我们各司其职。”
结账时,陈景异的手机响起。他接听后脸色变得严肃。
“有线索了。”他对秦明说,“赵强的合伙人王大明失踪了,而且他曾经是外科器械销售。”
回到警局,调查有了突破。在王大明的住所发现了与现场相同的蓝色纤维,还有一套医用骨锯。
“看来凶手找到了。”陈景异说,但眉头依然紧锁,“太顺利了,总觉得哪里不对。”
秦明也有同感。一个如此谨慎的凶手,怎么会这么容易留下线索?
第二天,当警方准备逮捕王大明时,却发现他已经死在了自己的诊所里——右手掌不翼而飞。
现场,秦明和陈景异面面相觑。案子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而真正的凶手,还在暗处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这只是开始。”陈景异轻声说,目光锐利如刀。
秦明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勘查箱。无论前方有什么,这一次,他将与陈景异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