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伪装者(10)-《综景:异的浮生》

  明楼那句意味深长的“过于勤勉,未必是好事”,像一根冰冷的针,时时刺着陈婧怡的神经。她表现得愈发谨慎,甚至刻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上犯点无伤大雅的错误,以冲淡自己“勤勉”的印象。她依旧是那朵慵懒的、依靠表姐的“罂粟花”,只是花瓣之下,毒液正在悄无声息地凝聚。

  关于c-17仓库和南田副官的线索,她无法轻易传递。常规的死信箱和信号点风险太高,她像蛰伏的蜘蛛,耐心等待着最安全的时机。

  几天后,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打破了76号表面上的平静。特高课下属的一个行动小队在一次针对军统据点的突袭中,误入了对方预设的雷区,伤亡惨重。虽然最终端掉了据点,但代价巨大,南田洋子大为光火,认为76号提供的情报有误或是内部泄密,矛头直指负责情报甄别的机要处。

  一时间,76号内部风声鹤唳,人人自危。就连汪曼春,也被南田叫去训斥了一番,回来时脸色铁青。

  “查!给我彻查!”汪曼春在机要处的办公室里大发雷霆,声音透过门板传出来,“所有经手过相关电文的人,最近一个月的行踪,接触过什么人,都要给我交代清楚!”

  气氛骤然紧张到了极点。每个人都低着头,生怕与任何嫌疑扯上关系。陈婧怡心中凛然,这起事件虽然与她无关,但混乱和清查,往往是一把双刃剑,既增加了她暴露的风险,也可能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机会。

  果然,当天下午,明楼召集了一次紧急会议。他站在会议室前方,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冷峻,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在场每一个人的脸。

  “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明楼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重量,“南田课长的愤怒,我想诸位都能感受到。76号的声誉,乃至诸位的性命,都系于情报的准确与安全。”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从现在起,机要处所有密级以上的电文,实行双人复核制。所有外勤传递,必须由阿诚或其指定人员亲自负责。另外,”他的目光似乎不经意地扫过陈婧怡,又移开,“鉴于近期局势,特高课要求我们内部进行一次全面的……技能评估。包括基础体能、应急反应,以及……枪械使用。”

  最后几个字,让会议室里响起几声压抑的抽气。机要处多是文职人员,摸枪的机会少之又少。

  “这是命令,也是为诸位的安全着想。”明楼语气不容置疑,“评估由特高课派人监督,明天上午在训练场进行。所有人,必须参加。”

  散会后,办公室里一片低沉的议论声。陈婧怡的心却沉了下去。技能评估?枪械使用?这绝不仅仅是“为安全着想”那么简单。这很可能是南田洋子的一次大规模筛查!对于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而言,某些持枪、瞄准的下意识动作,在行家眼里就是致命的破绽。而她,虽然受过训练,但要完美伪装成一个“连枪都握不稳”的娇小姐,难度极大。

  汪曼春走到她身边,眉头紧锁:“婧怡,你别怕,就是走个过场。到时候跟紧我,装装样子就行。”

  陈婧怡抬起头,努力挤出一个带着怯意的笑容:“曼春姐,我……我有点怕枪声。”

  “没事,有我在。”汪曼春拍了拍她的肩膀,但眼神里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她或许能护住陈婧怡不被日常琐事困扰,但在南田洋子亲自关注的筛查面前,她的影响力有限。

  第二天上午,76号后院临时设置的训练场上,气氛肃杀。一群文职人员忐忑不安地站着,对面是几名表情冷硬的日本教官和特高课人员。南田洋子没有亲自到场,但她的副官——那个照片上笔迹的主人,竹内少尉,赫然站在监督席上。

  考核一项项进行。基础体能和应急反应,陈婧怡刻意表现出体力不支和反应迟钝,勉强过关。终于,轮到最关键的枪械环节。

  桌子上放着几把擦拭得锃亮的中正式步枪和南部式手枪。教官面无表情地讲解着拆卸、组装和射击要领。轮到实际操作时,场面有些混乱。文员们笨手笨脚,洋相百出。

  陈婧怡深吸一口气,走上前。她刻意让自己的手指显得有些颤抖,拿起一把南部手枪时,仿佛不堪重负。拆卸环节,她“不小心”将弹簧崩飞,引来教官不满的呵斥。组装时,更是磨蹭了许久,才歪歪扭扭地装好。

  最后是实弹射击。靶子在三十米外。陈婧怡双手“勉强”握枪,姿势别扭,瞄准时眼睛似乎都不敢睁开。她回忆着训练营里教官教的如何伪装成新手——手腕要软,扣扳机要猛,身体要后坐。

  “砰!砰!砰!”

  三声枪响,后坐力让她“惊呼”一声,踉跄后退,差点摔倒,幸亏被旁边的汪曼春扶住。子弹自然不知飞向了何处,靶子上干干净净。

  教官厌恶地挥挥手,示意她下去。陈婧怡脸色“苍白”,捂着胸口,惊魂未定地走回队伍,赢得了几个女同事同情的目光。

  然而,就在她低头走回队列的瞬间,眼角的余光敏锐地捕捉到,监督席上的竹内少尉,目光并没有停留在那些脱靶的子弹上,而是若有所思地看着她刚才握枪的右手手腕,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极淡、极冷的弧度。

  陈婧怡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那个眼神……是怀疑?还是……他注意到了什么?是她在伪装时,某个细微的、本能的发力动作露出了马脚?还是他联想到了什么?

  技能评估有惊无险地“混”了过去。但陈婧怡知道,竹内那个眼神,像一颗种子,已经埋下了。南田洋子的副官,这个与“樱花计划”可能密切相关的人物,已经对她投来了审视的目光。

  危机非但没有解除,反而以另一种更隐蔽、更危险的方式,悄然降临。她感觉自己仿佛站在一片薄冰之上,冰面之下,暗流涌动,而冰层,已经开始发出细微的、不堪重负的碎裂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