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二十九年,秋意已深。梧桐叶落了满地,被夜雨打湿,黏在76号院内的青石板路上,踩上去,悄无声息。
明楼的办公室依旧充斥着雪茄和文件的味道,冷冽,有序,一如他给人的感觉。窗外的雨声细密而绵长,敲打着玻璃,也敲打着某种无言的寂寥。
桌角,摊开着一份新到的《申报》。社会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则短讯:“本埠慈善人士匿名捐赠一批盘尼西林,已抵港,不日将转运前线。”
明楼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数秒,指尖的雪茄灰烬悄然跌落。他面无表情地翻过这一页,仿佛那只是无数无关信息中的一条。
“大哥,”明诚推门进来,将一份密封文件放在他桌上,“南田课长要的‘清乡’计划初步方案,请您过目。”
明楼“嗯”了一声,没有立刻去动文件。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空荡荡的雨景。那个曾经穿着墨绿色旗袍、像罂粟一样扎眼的身影,再也不会从那里走过。
“她……有消息吗?”明楼的声音很轻,几乎淹没在雨声里。
明诚沉默片刻,低声道:“香港那边传来口信,‘货’已安全入库,‘掌柜’身体无碍,只是需要长期静养。”这是暗语,意指陈婧怡已安全抵达,但身心创伤需要时间恢复。
明楼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身体无碍……那心呢?那个年轻人,陈景异,被迫成为陈婧怡,在龙潭虎穴里周旋,最后带着一身伤痕和或许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活了下来。这究竟算幸运,还是另一种残酷?
他想起最后那个雨夜,在图书馆,他将胶卷递给她时,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震惊与决绝。那是一种将性命完全交付出去的信任,也是一种踏上不归路的觉悟。他从未告诉过她,那一刻,他冰冷了多年的心,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抽痛。
“阿诚,”明楼忽然开口,语气平静无波,“你说,下棋的人,若是爱上了棋盘上的某一颗棋子,这棋,还怎么下?”
明诚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明楼的背影。这个问题太过突兀,也太过危险。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涩声道:“大哥……棋手不能有情,有情,则必输。”
“是啊,必输。”明楼极轻地重复了一句,像一声叹息。他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深沉,“计划我稍后看。你去忙吧。”
明诚躬身退下,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归寂静。明楼走回书桌后,却没有去看那份“清乡”计划。他拉开最底下的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方素白的手帕。手帕一角,绣着一只极小的、振翅欲飞的夜莺。这是那次在百乐门晚宴,她“不小心”跌落,被他拾起后,却忘了归还的。
手帕上,早已没有了她的气息,只有一丝淡淡的、属于抽屉本身的樟木味。
他拿起手帕,摩挲着那只小小的夜莺。爱吗?或许谈不上。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是算计、试探、利用,是刀尖上的共舞,是深渊旁的携手。是黑暗中,唯一能看见彼此眼底同样光芒的同类。
他利用她传递情报,完成对“樱花计划”的致命一击;她也利用他的庇护,在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他们彼此是对方最锋利的刀,也是最脆弱的软肋。
这乱世,容不下儿女情长,只容得下未竟的使命和沉默的牺牲。
明楼将手帕重新放回抽屉深处,锁好。然后,他拿起笔,开始批阅那份沾满鲜血的“清乡”计划。他的字迹依旧刚劲有力,他的侧脸在台灯光下如同冷硬的雕塑。
雨,还在下。上海滩的夜晚,依旧暗流汹涌。
棋局还在继续,只是棋盘上,少了一颗最鲜艳也最致命的棋子。而执棋的人,必须继续走下去,用冷静和无畏,面对接下来的腥风血雨。
只是偶尔,在像这样寂静的雨夜,他会想起那只最终飞出了牢笼的夜莺。希望她在那片所谓的“安全”土地上,终能治愈伤痕,变回陈景异,或者,至少能作为一个真正的“陈婧怡”,沐浴在阳光之下。
而这边的黑暗,就由他们这些人,来继续背负吧。
他批完最后一份文件,抬手熄了台灯。办公室瞬间被黑暗吞没,只有窗外远处的霓虹,透过雨帘,映照进来一点模糊而扭曲的光影,在他深邃的眼底,明灭不定。
明楼的办公室依旧充斥着雪茄和文件的味道,冷冽,有序,一如他给人的感觉。窗外的雨声细密而绵长,敲打着玻璃,也敲打着某种无言的寂寥。
桌角,摊开着一份新到的《申报》。社会版不起眼的角落,有一则短讯:“本埠慈善人士匿名捐赠一批盘尼西林,已抵港,不日将转运前线。”
明楼的目光在那行字上停留了数秒,指尖的雪茄灰烬悄然跌落。他面无表情地翻过这一页,仿佛那只是无数无关信息中的一条。
“大哥,”明诚推门进来,将一份密封文件放在他桌上,“南田课长要的‘清乡’计划初步方案,请您过目。”
明楼“嗯”了一声,没有立刻去动文件。他起身走到窗边,看着楼下院子里空荡荡的雨景。那个曾经穿着墨绿色旗袍、像罂粟一样扎眼的身影,再也不会从那里走过。
“她……有消息吗?”明楼的声音很轻,几乎淹没在雨声里。
明诚沉默片刻,低声道:“香港那边传来口信,‘货’已安全入库,‘掌柜’身体无碍,只是需要长期静养。”这是暗语,意指陈婧怡已安全抵达,但身心创伤需要时间恢复。
明楼点了点头,没再说话。身体无碍……那心呢?那个年轻人,陈景异,被迫成为陈婧怡,在龙潭虎穴里周旋,最后带着一身伤痕和或许永远无法磨灭的记忆,活了下来。这究竟算幸运,还是另一种残酷?
他想起最后那个雨夜,在图书馆,他将胶卷递给她时,她眼底那一闪而过的震惊与决绝。那是一种将性命完全交付出去的信任,也是一种踏上不归路的觉悟。他从未告诉过她,那一刻,他冰冷了多年的心,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抽痛。
“阿诚,”明楼忽然开口,语气平静无波,“你说,下棋的人,若是爱上了棋盘上的某一颗棋子,这棋,还怎么下?”
明诚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明楼的背影。这个问题太过突兀,也太过危险。他张了张嘴,最终只是涩声道:“大哥……棋手不能有情,有情,则必输。”
“是啊,必输。”明楼极轻地重复了一句,像一声叹息。他转过身,脸上已恢复了一贯的冷静与深沉,“计划我稍后看。你去忙吧。”
明诚躬身退下,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重归寂静。明楼走回书桌后,却没有去看那份“清乡”计划。他拉开最底下的抽屉,里面静静躺着一方素白的手帕。手帕一角,绣着一只极小的、振翅欲飞的夜莺。这是那次在百乐门晚宴,她“不小心”跌落,被他拾起后,却忘了归还的。
手帕上,早已没有了她的气息,只有一丝淡淡的、属于抽屉本身的樟木味。
他拿起手帕,摩挲着那只小小的夜莺。爱吗?或许谈不上。他们之间,从一开始就是算计、试探、利用,是刀尖上的共舞,是深渊旁的携手。是黑暗中,唯一能看见彼此眼底同样光芒的同类。
他利用她传递情报,完成对“樱花计划”的致命一击;她也利用他的庇护,在绝境中求得一线生机。他们彼此是对方最锋利的刀,也是最脆弱的软肋。
这乱世,容不下儿女情长,只容得下未竟的使命和沉默的牺牲。
明楼将手帕重新放回抽屉深处,锁好。然后,他拿起笔,开始批阅那份沾满鲜血的“清乡”计划。他的字迹依旧刚劲有力,他的侧脸在台灯光下如同冷硬的雕塑。
雨,还在下。上海滩的夜晚,依旧暗流汹涌。
棋局还在继续,只是棋盘上,少了一颗最鲜艳也最致命的棋子。而执棋的人,必须继续走下去,用冷静和无畏,面对接下来的腥风血雨。
只是偶尔,在像这样寂静的雨夜,他会想起那只最终飞出了牢笼的夜莺。希望她在那片所谓的“安全”土地上,终能治愈伤痕,变回陈景异,或者,至少能作为一个真正的“陈婧怡”,沐浴在阳光之下。
而这边的黑暗,就由他们这些人,来继续背负吧。
他批完最后一份文件,抬手熄了台灯。办公室瞬间被黑暗吞没,只有窗外远处的霓虹,透过雨帘,映照进来一点模糊而扭曲的光影,在他深邃的眼底,明灭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