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数学建模交流会的地点,设在市图书馆一间僻静的小会议室里。正如江直树所说,参与者寥寥无几,气氛更像是一场小众的学术沙龙,没有横幅,没有领导讲话,只有几个眼神专注的学生和一位看起来有些懒散的大学生模样的指导者。
异明璟跟在江直树身后走进来时,感觉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他依旧穿着那身不起眼的校服,低着头,努力降低存在感。但当他的目光扫过白板上写着的几个核心问题时,内心的波澜瞬间被强大的思维惯性抚平了——城市多节点交通流的动态均衡、突发拥堵的传播模型、信号灯配时算法的优化……这些问题精准地击中了他潜意识里一直在琢磨的、关于复杂系统运行的兴趣点。
江直树似乎察觉到了他瞬间的气息变化,侧头低声道:“问题还不错,对吧?”
异明璟没有回答,但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
讨论开始后,其他人大多提出的是基于课本知识的常规思路。轮到江直树时,他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现有模型中忽略驾驶员群体行为差异和实时信息反馈影响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个引入博弈论和智能体模拟的框架。他的发言逻辑严密,一针见血,立刻提升了讨论的层级。
指导者眼中露出赞赏,其他学生则大多露出听天书般的表情。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沉默的、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提出了一个关于数据噪声处理的具体技术难题,现场一时陷入了沉默。江直树微微蹙眉,显然在思考。
异明璟原本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划动,像是在模拟某种计算。当那个难题被提出时,他几乎是本能地,用极低的声音,像是自言自语般地吐出了几个关键术语:“……可以考虑用卡尔曼滤波进行预处理,但需要调整q和R矩阵的估值,或者……用鲁棒性更强的h∞滤波方法试试……”
他的声音很小,但在突然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清晰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异明璟猛地反应过来,脸一下子涨红了,立刻低下头,恨不得把自己藏进椅子里面。“我……我瞎说的。”他嗫嚅道。
江直树却眼中精光一闪。他迅速在白板上写下了异明璟提到的两个滤波方法的名字,转身看向那个提问的男生:“他说的方向是对的。卡尔曼滤波对模型精度要求高,但h∞滤波在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噪声上,理论上更具鲁棒性。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讨论一下具体参数设定的边界条件。”
他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头,既肯定了异明璟的点拨,又巧妙地将焦点引向了技术细节,替异明璟化解了被围观的尴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江直树会有意无意地将一些关键点抛向异明璟,用的是一种“你觉得呢?”的探讨语气,而非直接的质问。
异明璟起初极其抗拒,但渐渐地,在纯粹的技术问题面前,他的思维本能压倒了对暴露的恐惧。他开始用最简短的词语回应,有时只是一个点头,有时是几个关键词。但每一次回应,都精准地切中要害,甚至能指出江直树构想中一些细微的、可能存在的漏洞。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江直树负责搭建框架和主导表述,而异明璟则像是一个精准的校验器和灵感激发器。他们不需要太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就能明白对方在思考哪个维度的问题。
指导者看着这两人,脸上的惊讶越来越浓。他原本以为只有江直树一个天才,没想到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男生,在专业领域的洞察力竟然如此敏锐,甚至……有种更深邃的感觉。
会议结束时,指导者特意走过来,对江直树说:“你们俩配合得很棒。这个课题很有价值,如果深入做下去,说不定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他又看向异明璟,好奇地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以前好像没在竞赛圈见过你。”
异明璟身体一僵。
江直树抢先一步,平静地回答:“他是我同学,对这方面比较有兴趣,带来一起学习一下。名字不重要,我们先走了。”说完,他对指导者点了点头,便示意异明璟一起离开。
走出图书馆,夜晚的空气清凉。两人并肩沉默地走了一段路。
“感觉怎么样?”江直树忽然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比平时柔和。
异明璟沉默着。他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刚才那种智力碰撞带来的兴奋感和久违的畅快感,是如此真实和诱人。但同时,暴露的风险和对过往阴影的恐惧,又像冰冷的潮水般涌上心头。
“……还好。”最终,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江直树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路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轮廓。“你的想法很厉害,”他的语气是纯粹的陈述,不带丝毫夸张或怜悯,“掩盖起来,是浪费。”
异明璟抬起头,第一次真正地对上江直树的目光。在那双总是冷静锐利的眼睛里,他此刻看到的,是一种深切的认同和理解,一种“我懂你”的平静。
这种理解,比任何鼓励或劝说都更有力量。它轻轻触碰着异明璟冰封的心墙。
“……谢谢。”异明璟低声说,然后迅速移开目光,“但我有我的理由。”
“我知道。”江直树没有追问,只是重新迈开步子,“下次讨论,还是老地方?”
异明璟看着他的背影,内心挣扎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刻,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改变,再也回不去了。
·与此同时,袁湘琴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江直树身上。她开始更认真地听课,虽然还是很吃力,但她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偶尔,她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的异明璟。
她看到他和江直树一起离开过学校几次,虽然次数不多,但两人之间那种沉默却异常和谐的氛围,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距离感。那是一种她从未进入过的、属于江直树的世界,而现在,异明璟似乎自然地存在于那个世界里。
一天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湘琴坐在操场边休息,看到异明璟一个人坐在远处的树荫下,没有参与任何活动,只是安静地看着天空。鬼使神差地,她拿起一瓶没开封的运动饮料,走了过去。
“异明璟同学,”她有些紧张地开口,将饮料递过去,“这个……给你喝吧。”
异明璟似乎被惊扰,从放空的状态中回过神,看向她,眼神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时的疏离。“不用,谢谢。”他礼貌地拒绝。
“哦……好、好的。”湘琴有些尴尬地收回手,站在原地,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她鼓起勇气,小声道:“那个……车棚的事,谢谢你。我……我之前误会了,对不起。”
异明璟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指的是什么。他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没关系,小事。”仿佛那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小事。
他的反应如此平淡,反而让湘琴更加不知所措。如果是江直树,大概会冷淡地走开,或者直接无视。但异明璟的这种平静,带着一种与她所处的喧闹世界格格不入的质感。
就在这时,阿金大呼小叫地跑过来:“湘琴!你在这里啊!我们去打羽毛球吧!”他看到了异明璟,也大大咧咧地打了个招呼:“哟,异明璟,你也来活动活动啊!”
异明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湘琴被阿金拉走了。她回头看了一眼,异明璟已经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天空,侧影在斑驳的树影下,显得格外安静和……孤独。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湘琴心中蔓延。有感激,有愧疚,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对那个安静身影的好奇。她意识到,江直树的世界她或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而眼前这个叫异明璟的男生,他的世界似乎也同样深邃而难以接近,但却因为那次误会和刚才短暂的接触,让她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沉静的气息。
她的心里,对江直树那种炽热而单一的迷恋,正在悄然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混乱但也更加真实的、关于自我和情感的迷茫与思考。她开始明白,喜欢一个人,或许并不只是追逐他耀眼的光芒。
异明璟跟在江直树身后走进来时,感觉心跳比平时快了几分。他依旧穿着那身不起眼的校服,低着头,努力降低存在感。但当他的目光扫过白板上写着的几个核心问题时,内心的波澜瞬间被强大的思维惯性抚平了——城市多节点交通流的动态均衡、突发拥堵的传播模型、信号灯配时算法的优化……这些问题精准地击中了他潜意识里一直在琢磨的、关于复杂系统运行的兴趣点。
江直树似乎察觉到了他瞬间的气息变化,侧头低声道:“问题还不错,对吧?”
异明璟没有回答,但紧绷的肩膀微微放松了一些。
讨论开始后,其他人大多提出的是基于课本知识的常规思路。轮到江直树时,他言简意赅地指出了现有模型中忽略驾驶员群体行为差异和实时信息反馈影响的缺陷,并提出了一个引入博弈论和智能体模拟的框架。他的发言逻辑严密,一针见血,立刻提升了讨论的层级。
指导者眼中露出赞赏,其他学生则大多露出听天书般的表情。
就在这时,一个一直沉默的、戴着厚厚眼镜的男生提出了一个关于数据噪声处理的具体技术难题,现场一时陷入了沉默。江直树微微蹙眉,显然在思考。
异明璟原本只是安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膝盖上轻轻划动,像是在模拟某种计算。当那个难题被提出时,他几乎是本能地,用极低的声音,像是自言自语般地吐出了几个关键术语:“……可以考虑用卡尔曼滤波进行预处理,但需要调整q和R矩阵的估值,或者……用鲁棒性更强的h∞滤波方法试试……”
他的声音很小,但在突然安静的会议室里,却清晰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他身上。
异明璟猛地反应过来,脸一下子涨红了,立刻低下头,恨不得把自己藏进椅子里面。“我……我瞎说的。”他嗫嚅道。
江直树却眼中精光一闪。他迅速在白板上写下了异明璟提到的两个滤波方法的名字,转身看向那个提问的男生:“他说的方向是对的。卡尔曼滤波对模型精度要求高,但h∞滤波在处理这种不确定性和噪声上,理论上更具鲁棒性。我们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讨论一下具体参数设定的边界条件。”
他自然而然地接过了话头,既肯定了异明璟的点拨,又巧妙地将焦点引向了技术细节,替异明璟化解了被围观的尴尬。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江直树会有意无意地将一些关键点抛向异明璟,用的是一种“你觉得呢?”的探讨语气,而非直接的质问。
异明璟起初极其抗拒,但渐渐地,在纯粹的技术问题面前,他的思维本能压倒了对暴露的恐惧。他开始用最简短的词语回应,有时只是一个点头,有时是几个关键词。但每一次回应,都精准地切中要害,甚至能指出江直树构想中一些细微的、可能存在的漏洞。
两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默契。江直树负责搭建框架和主导表述,而异明璟则像是一个精准的校验器和灵感激发器。他们不需要太多言语,往往一个眼神,一个停顿,就能明白对方在思考哪个维度的问题。
指导者看着这两人,脸上的惊讶越来越浓。他原本以为只有江直树一个天才,没想到这个一直沉默寡言的男生,在专业领域的洞察力竟然如此敏锐,甚至……有种更深邃的感觉。
会议结束时,指导者特意走过来,对江直树说:“你们俩配合得很棒。这个课题很有价值,如果深入做下去,说不定能参加更高级别的比赛。”他又看向异明璟,好奇地问:“这位同学,你叫什么名字?以前好像没在竞赛圈见过你。”
异明璟身体一僵。
江直树抢先一步,平静地回答:“他是我同学,对这方面比较有兴趣,带来一起学习一下。名字不重要,我们先走了。”说完,他对指导者点了点头,便示意异明璟一起离开。
走出图书馆,夜晚的空气清凉。两人并肩沉默地走了一段路。
“感觉怎么样?”江直树忽然开口,声音在夜色中显得比平时柔和。
异明璟沉默着。他内心在进行激烈的斗争。刚才那种智力碰撞带来的兴奋感和久违的畅快感,是如此真实和诱人。但同时,暴露的风险和对过往阴影的恐惧,又像冰冷的潮水般涌上心头。
“……还好。”最终,他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
江直树停下脚步,转身看着他,路灯的光线在他脸上投下明暗交织的轮廓。“你的想法很厉害,”他的语气是纯粹的陈述,不带丝毫夸张或怜悯,“掩盖起来,是浪费。”
异明璟抬起头,第一次真正地对上江直树的目光。在那双总是冷静锐利的眼睛里,他此刻看到的,是一种深切的认同和理解,一种“我懂你”的平静。
这种理解,比任何鼓励或劝说都更有力量。它轻轻触碰着异明璟冰封的心墙。
“……谢谢。”异明璟低声说,然后迅速移开目光,“但我有我的理由。”
“我知道。”江直树没有追问,只是重新迈开步子,“下次讨论,还是老地方?”
异明璟看着他的背影,内心挣扎了几秒,最终还是轻轻“嗯”了一声。
这一刻,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改变,再也回不去了。
·与此同时,袁湘琴的生活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江直树身上。她开始更认真地听课,虽然还是很吃力,但她努力想把事情做好。偶尔,她的目光会不由自主地飘向斜前方的异明璟。
她看到他和江直树一起离开过学校几次,虽然次数不多,但两人之间那种沉默却异常和谐的氛围,让她感到一种莫名的距离感。那是一种她从未进入过的、属于江直树的世界,而现在,异明璟似乎自然地存在于那个世界里。
一天体育课,自由活动时间,湘琴坐在操场边休息,看到异明璟一个人坐在远处的树荫下,没有参与任何活动,只是安静地看着天空。鬼使神差地,她拿起一瓶没开封的运动饮料,走了过去。
“异明璟同学,”她有些紧张地开口,将饮料递过去,“这个……给你喝吧。”
异明璟似乎被惊扰,从放空的状态中回过神,看向她,眼神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恢复了平时的疏离。“不用,谢谢。”他礼貌地拒绝。
“哦……好、好的。”湘琴有些尴尬地收回手,站在原地,不知道接下来该说什么。她鼓起勇气,小声道:“那个……车棚的事,谢谢你。我……我之前误会了,对不起。”
异明璟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她指的是什么。他摇了摇头,语气平淡:“没关系,小事。”仿佛那真的只是一件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小事。
他的反应如此平淡,反而让湘琴更加不知所措。如果是江直树,大概会冷淡地走开,或者直接无视。但异明璟的这种平静,带着一种与她所处的喧闹世界格格不入的质感。
就在这时,阿金大呼小叫地跑过来:“湘琴!你在这里啊!我们去打羽毛球吧!”他看到了异明璟,也大大咧咧地打了个招呼:“哟,异明璟,你也来活动活动啊!”
异明璟只是微微颔首,算是回应。
湘琴被阿金拉走了。她回头看了一眼,异明璟已经重新将目光投向了天空,侧影在斑驳的树影下,显得格外安静和……孤独。
一种复杂的情绪在湘琴心中蔓延。有感激,有愧疚,还有一种连她自己都说不清道不明的、对那个安静身影的好奇。她意识到,江直树的世界她或许永远无法真正理解,而眼前这个叫异明璟的男生,他的世界似乎也同样深邃而难以接近,但却因为那次误会和刚才短暂的接触,让她感受到一种不同的、沉静的气息。
她的心里,对江直树那种炽热而单一的迷恋,正在悄然褪色,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混乱但也更加真实的、关于自我和情感的迷茫与思考。她开始明白,喜欢一个人,或许并不只是追逐他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