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与民同乐-《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走过正北方的德胜门后,大部队转道向南,朝承天门而去。

  百姓们一路相随,刘老头也推着他那,空着的独轮车,跟在队伍后面。

  今天推了车豆腐,去迎接皇帝。

  大家去的时间太早了,等皇帝的时间,身边有饿了的人,就会找他买豆腐来吃。

  您没看错,那个时候的豆腐,确实可以生吃的,还有浓郁的豆香味!

  不得不说,这次胜利,对于大明来说,属实难得了些。

  要不然百姓们,也不会走几十里路,跟着一起去承天门看热闹。

  要知道在古代,普通百姓皆食两餐,两餐还基本都是野菜粥,没有油水,盐都放得少。

  非必要的情况下,能不动尽量不动,这样能减少消耗,以便维持身体机能。

  由此可见,古代底层的,普通百姓,生活有多困苦!

  这正映衬了杜甫那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朱门:红色大门,指贵族)

  经过一个时辰,众人才走到,承天门前的广场之上。

  此时广场之上,已经挤满了百姓,同时为防止意外发生。

  安排了很多锦衣卫,居于百姓之中,还有东厂厂公曹化淳,带着厂卫到处巡逻。

  外围还安排了,京营士兵,将每个百姓都搜了一遍身!

  这也不能怪,这些人大惊小怪,不管是皇帝出巡。

  还是皇帝御驾亲征,安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最不把安全当回事的,就属咱‘大明战神’朱祁镇同学。

  结果,是显而易见的,成了‘叫门天子’。

  这里很多人不明白,为啥要浪费人力物力,允许百姓前来围观典礼。

  这么做,自有崇祯的无奈,百姓被当官的压迫剥削,被外族之人随意砍杀。

  这让百姓心里都很压抑,这种压抑如果久了,会让百姓失去精气神!

  那大明的百姓们,要么在沉默中爆发,要么在沉默中毁灭。

  鞑子建立的朝代,两百多年的精神压制,让兔子的普通百姓,几乎失去了所有的精气神!

  是教员的横空出世,打破了无形的枷锁。

  才让兔子的普通百姓,站了起来!不管是从肉体上,还是从精神上。

  就后世那么发达的兔子,还有部分国人,见不得一点兔子好!

  但凡好一点,他不贬低一番,就浑身难受。

  由此可见,鞑子对我汉家百姓,采取的精神压制荼(tu)毒甚远!

  崇祯打马走过来之时,百姓们自觉向后退去,个别不自觉之人,也被锦衣卫‘耐心’劝离。

  在进入德胜门之前,大部分的军队将士,都集合去了西营校场。

  身后只是跟着,一千关宁铁骑和秦地骑兵,还有以步兵为主的一千天雄军。

  崇祯在承天门下马后,将缰绳交给御马监的小太监。

  抬步走向了承天门城楼之上,王承恩这忠心的老太监,亦步亦趋的跟随在崇祯身边。

  还别说这会的崇祯,还真有些小激动。

  这个承天门城楼,可不简单,之后改成了大家熟知的,天安门!

  在城楼之上站定,拿过身旁王承恩,递来的铜皮大喇叭。

  崇祯对着喇叭,几乎是吼出来道:“朕的子民们,你们的皇帝,亲征得胜归来啦!”

  语毕,城楼之下开始陆续传来,阵阵低声的哭泣!

  此刻的百姓感觉,真的太不容易了,从成化犁庭扫穴,已经一百五十多年过去了。

  还从未有过如此大胜!大明如今沦落到了,被一个养马奴,成天欺负的境地。

  崇祯眼眶也湿润了,将情绪稍作调整后。

  崇祯再次大声道:“今日,朕与你们同乐!此时正值午时。”

  “想必你们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吧!”崇祯之所以有此一问。

  是知道百姓们,日子不好过,吃的也不好,想借此机会施恩于民。

  城楼下的百姓,听到皇上如此一说,也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笑声震天之时,承天门东侧,突然涌出几十辆木板车。

  板车上放着的木桶里,时不时飘过来,阵阵粟米混合着肉味的香气。

  那味道真是,勾得人肚子里的馋虫,一直往外爬!

  几百个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护着这些板车,将之推到城门楼两侧。

  今天由于庆典,锦衣卫都统一身着飞鱼服。

  你还别说这身衣服,还是很有威慑力的,只不过这种威慑,多是负面的。

  百姓们闻着前面的粥香,但慑于锦衣卫的威压,并没有人敢于上前哄抢。

  崇祯高声道:“朕的子民们,今日难得大家都高兴。”

  “朕,将缴获于鞑子的酸马肉(腌制的马肉,干粮),用来煮了些肉粥。”

  “朕,今日会同百官们,一起陪你们喝肉粥!”

  说完崇祯走下承天门城楼,来到城门洞处。

  正准备喝肉粥呢,人群之中出现了几处骚乱。

  但是很快,便被曹正淳的人,控制住了。

  曹督主,将这十几人带到崇祯面前,一把将他们的皮兜帽打掉。

  顿时,就惊呆了所有人,只见这些人,光溜溜的脑袋后面,留着一根金钱鼠尾辫!

  原来是些鞑子细作,鞑子也是真蠢,要往大明境内放细作。

  不会搞几个没有,鼠尾辫的人来吗?

  不知他们是如何想的,如此丑陋的发型,他们还当成时尚了!

  崇祯嫌弃的挥挥手,好似驱赶苍蝇般,让人将他们压在一边。

  很快小插曲处理完,崇祯宣布,百姓们可以,有序的过来领粥喝了!

  考虑到很多人,并未提前带碗,于早前就准备了很多陶碗。

  这边百姓们在排队打粥,城门楼里百官们,也在排队打粥。

  百官们端着粗粝的陶碗,表情各不相同,有嫌弃、有惋惜、有希冀,还有的皱眉思考。

  将各种表情尽收眼底,崇祯并未说话只是端起陶碗,大口的喝起粥来!

  还真别说,往粥里加入酸马肉,还真的别有一番风味!

  此时正在喝粥的,几个瘸腿白发老翁,突然坐在地上,嚎啕大哭起来!

  崇祯安排人过来,询问后才得知,这些是因伤退役的辽东老兵。

  他们忆起,离上次缴获酸马肉,已经过去了二十几年,便不由自主的恸哭起来。

  崇祯走过来安慰道:“你们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争取再活一二十年。”

  “只要你们给朕一些时间,朕带你们去盛京坐坐……”

  这些白发老翁,听到皇上如此说来,嚎啕之声更大了!

  似有无尽的委屈,憋在心里无处发泄,如今,总算找到了发泄的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