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低级武将面见皇帝时称末将,已查阅《武备志》)
崇祯并未理会,将士们嘈杂的讨论,过了好一会,下面的议论声渐小。
崇祯适时拿过银质勋章道:“你们肯定在想:铜质勋章好处这么多,难度这么高了。”
“那银质勋章,是不是更加难获得?没错,难,很难!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不待众人多想,指着手上的银质勋章道:“这银质勋章获得方式,想必大家很是期待。”
“朕,现在来告诉你们,斩杀或生擒亲王、贝勒一人,或单人阵斩鞑子百人。”
说到这,崇祯停了停,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下面的人遐想。
下面众军士倒吸一口凉气,斩杀亲王、贝勒。
那可是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人,这种难度,也不知道会有些什么奖励。
崇祯见众军士都一脸期待,便缓缓说道:“银质勋章获得者,奖励万亩良田。”
“依然是,永不缴赋和税,有明一朝永久世袭。”
“白银十万两,其本人封侯,锦衣卫世袭镇抚使一个,后续还有诸多好处。”
听到封侯、良田万亩、世袭,这下下面议论更加热闹了。
此次鞑子入关劫掠有五个贝勒,要是拼点命,说不定真能斩掉一个!嘿嘿……
前面这三个奖励,就足够诱人了,至于陛下说的,后续还有诸多好处,众人并不当回事。
殊不知他们都小看了,后面这个‘诸多好处’。
要知道,在崇祯的蓝图里,可是有无数的想法,只待时机成熟,就慢慢规划并实现。
但这些好处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为大明为汉民族付出过的人,才有资格享受。
此时关宁军队列里,一小将打马上前几步,来人身高将近一米九。
满脸络腮胡,倒也为其平添了几分英武。
年轻小将打马而出,拉动缰绳停下马大声道:“陛下,要怎样才能,获得金质勋章!”
看着出声之人,崇祯笑骂道:“臭小子,你要是获得金质勋章,就给朕来皇宫里喂猪。”
“你们也不想想,获得银质勋章,都难如登天了,金质勋章会容易吗?”
这下轮到这个小将尴尬了,绕绕头盔,显得更加逗趣了。
崇祯看着他好笑道:“你叫什么名字?现于军中所任何职?”
因为是校场阅兵,将士是不用下马叩拜的。
这个年轻小将在马上拱手道:“回陛下,末将满承勋,在军中任把总(手下约440人)”
崇祯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人的名字,好一会后才想起。
用略带询问的语气道:“你是满桂的儿子?”
从他个人的介绍来看,他并不想借他父亲的光,这样的好苗子,可以着重培养一下。
满承勋回道:“是的陛下!但末将是末将,家父是家父。末将毕生理想,就是超越家父。”
崇祯鼓励道:“好!好!好!有志气很好。”
“但凡事都不能鲁莽,想要获得至高的荣耀,也要动脑子知道吗?”
之所以这么说,乃是满承勋现在虽然没死,但在后续对抗鞑子的战斗中战死了。
满承勋听到陛下,为自己安全考虑,也是想起了自己战死的老爹。
于是拱手恭敬道:“末将,谨记陛下教诲,但陛下还没说,如何才能获得金质勋章?”
崇祯笑笑道:“好!依朕想来,不止是你这么着急,下面所有人都着急。”
“那朕,就告诉你们,想要获得金质勋章,难度不可谓不大。”
“有三个途径:其一为大明开疆扩土,其二斩杀或者活捉皇太极,其三活捉范文程。”
这下轮到所有人,一脸的莫名其妙了,前两个条件那是千难万难。
但这第三个条件,怎么觉得好像,不是那么正经,为啥范文程这么值得陛下惦记?
鞑子在前期,攻打大明一直不顺利,包括努尔哈赤,都死于明军的火炮之下。
就是这货劝降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还将明朝火炮,带到了鞑子那里。
另外,吴三桂的卖国,也是出自范文程之手。
可以说明朝灭亡,这货占了一半的‘功劳’。
就这种人不把他抓回来,做成跪像都对不起他祖宗,所以才有这么一个条件。
崇祯见众人都不理解,第三个条件,便出声解释道:“你们可能都不理解,第三个条件。”
“朕告诉你们,这个范文程的十七世祖,是宋朝名臣范仲淹。”
“六世祖、曾祖、祖父皆是明朝官员,其也是汉人却帮鞑子残杀汉人。”
“还有他劝降了孔有德,带着孙元化做的火炮,投降了鞑子。”
“你们说说,这种国贼,朕该不该活剐了他?”
“活剐了他!”
“活剐了他!”下面响起了此起彼伏,愤怒的咆哮。
崇祯双手虚按了按道:“好了,讲了获得条件,那就朕再讲讲,金质勋章的好处。”
“获得金质大明勋章者,封世袭国公,封地为一县之地。”
“且该县之地赋税,归其本人及儿子使用。但是赋税,不得高过朝廷限额。”
“如果超过,朕将收回封地,另除,除国公爵位世袭外,还可获世袭锦衣卫佥事一人。”
“另外,任何人同时完成三项目标,可获封异姓王,与国同休。”
听到世袭国公、异姓王,下面瞬间就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
这次,就连一直没有说话的,祖大寿都满脸激动,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看到憋红脸祖大寿和满承勋,崇祯询问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朕解答吗?”
祖大受拱手道:“陛下,子孙世袭国公爵位后,还能统兵吗?”
崇祯回道:“如若确实有,惊天的军事才华,自然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做个安乐国公爷,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满承勋则激动道:“陛下,末将如果有幸,拿到皇太极人头,能跟众兄弟们分享战功吗?”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理论上不行,但如果是几人合力,生擒或者斩杀也可以。”
“但就只能给到银质勋章了,你可要考虑好了,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满承勋则道:“陛下,末将省得,谢陛下解惑!”
崇祯把玩着金质勋章,淡淡的道:“当然,如果你们当中哪个,将来做了统兵将领。”
“同时完成了三条,朕,也只能给你们金质勋章,另外加封为异姓王。”
“总不能,让你们来坐朕这个位置,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一出,瞬间就让校场上某些人,犹如三伏天里含冰块——浑身一激灵。
皇帝陛下,这就是很明显的,警告意味了。
意思是,你可以发光,但你不能光芒万丈,抢走皇帝的光环,大不了大家都不好过。
满承勋等一众军士虽是军人,但就算是神经再大条,也听出来了这话里的警告意思。
要说这里面最难受的,非祖大寿不可了,祖大寿仿佛一瞬间,看见太奶在天上召唤他。
刚才他还在问,获得国公爵位后,还能不能统兵。
就陛下这话一说出来,瞬间就没有了统兵的想法。
拿到爵位后,赶紧移交兵权,做个安乐国公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
崇祯并未理会,将士们嘈杂的讨论,过了好一会,下面的议论声渐小。
崇祯适时拿过银质勋章道:“你们肯定在想:铜质勋章好处这么多,难度这么高了。”
“那银质勋章,是不是更加难获得?没错,难,很难!但并不是,完全没有机会。”
不待众人多想,指着手上的银质勋章道:“这银质勋章获得方式,想必大家很是期待。”
“朕,现在来告诉你们,斩杀或生擒亲王、贝勒一人,或单人阵斩鞑子百人。”
说到这,崇祯停了停,留下更多的时间,让下面的人遐想。
下面众军士倒吸一口凉气,斩杀亲王、贝勒。
那可是地位,仅次于皇太极的人,这种难度,也不知道会有些什么奖励。
崇祯见众军士都一脸期待,便缓缓说道:“银质勋章获得者,奖励万亩良田。”
“依然是,永不缴赋和税,有明一朝永久世袭。”
“白银十万两,其本人封侯,锦衣卫世袭镇抚使一个,后续还有诸多好处。”
听到封侯、良田万亩、世袭,这下下面议论更加热闹了。
此次鞑子入关劫掠有五个贝勒,要是拼点命,说不定真能斩掉一个!嘿嘿……
前面这三个奖励,就足够诱人了,至于陛下说的,后续还有诸多好处,众人并不当回事。
殊不知他们都小看了,后面这个‘诸多好处’。
要知道,在崇祯的蓝图里,可是有无数的想法,只待时机成熟,就慢慢规划并实现。
但这些好处可不是,人人都能享受,得为大明为汉民族付出过的人,才有资格享受。
此时关宁军队列里,一小将打马上前几步,来人身高将近一米九。
满脸络腮胡,倒也为其平添了几分英武。
年轻小将打马而出,拉动缰绳停下马大声道:“陛下,要怎样才能,获得金质勋章!”
看着出声之人,崇祯笑骂道:“臭小子,你要是获得金质勋章,就给朕来皇宫里喂猪。”
“你们也不想想,获得银质勋章,都难如登天了,金质勋章会容易吗?”
这下轮到这个小将尴尬了,绕绕头盔,显得更加逗趣了。
崇祯看着他好笑道:“你叫什么名字?现于军中所任何职?”
因为是校场阅兵,将士是不用下马叩拜的。
这个年轻小将在马上拱手道:“回陛下,末将满承勋,在军中任把总(手下约440人)”
崇祯在脑海里,搜索着这个人的名字,好一会后才想起。
用略带询问的语气道:“你是满桂的儿子?”
从他个人的介绍来看,他并不想借他父亲的光,这样的好苗子,可以着重培养一下。
满承勋回道:“是的陛下!但末将是末将,家父是家父。末将毕生理想,就是超越家父。”
崇祯鼓励道:“好!好!好!有志气很好。”
“但凡事都不能鲁莽,想要获得至高的荣耀,也要动脑子知道吗?”
之所以这么说,乃是满承勋现在虽然没死,但在后续对抗鞑子的战斗中战死了。
满承勋听到陛下,为自己安全考虑,也是想起了自己战死的老爹。
于是拱手恭敬道:“末将,谨记陛下教诲,但陛下还没说,如何才能获得金质勋章?”
崇祯笑笑道:“好!依朕想来,不止是你这么着急,下面所有人都着急。”
“那朕,就告诉你们,想要获得金质勋章,难度不可谓不大。”
“有三个途径:其一为大明开疆扩土,其二斩杀或者活捉皇太极,其三活捉范文程。”
这下轮到所有人,一脸的莫名其妙了,前两个条件那是千难万难。
但这第三个条件,怎么觉得好像,不是那么正经,为啥范文程这么值得陛下惦记?
鞑子在前期,攻打大明一直不顺利,包括努尔哈赤,都死于明军的火炮之下。
就是这货劝降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还将明朝火炮,带到了鞑子那里。
另外,吴三桂的卖国,也是出自范文程之手。
可以说明朝灭亡,这货占了一半的‘功劳’。
就这种人不把他抓回来,做成跪像都对不起他祖宗,所以才有这么一个条件。
崇祯见众人都不理解,第三个条件,便出声解释道:“你们可能都不理解,第三个条件。”
“朕告诉你们,这个范文程的十七世祖,是宋朝名臣范仲淹。”
“六世祖、曾祖、祖父皆是明朝官员,其也是汉人却帮鞑子残杀汉人。”
“还有他劝降了孔有德,带着孙元化做的火炮,投降了鞑子。”
“你们说说,这种国贼,朕该不该活剐了他?”
“活剐了他!”
“活剐了他!”下面响起了此起彼伏,愤怒的咆哮。
崇祯双手虚按了按道:“好了,讲了获得条件,那就朕再讲讲,金质勋章的好处。”
“获得金质大明勋章者,封世袭国公,封地为一县之地。”
“且该县之地赋税,归其本人及儿子使用。但是赋税,不得高过朝廷限额。”
“如果超过,朕将收回封地,另除,除国公爵位世袭外,还可获世袭锦衣卫佥事一人。”
“另外,任何人同时完成三项目标,可获封异姓王,与国同休。”
听到世袭国公、异姓王,下面瞬间就爆发出,更加热烈的讨论。
这次,就连一直没有说话的,祖大寿都满脸激动,似乎有什么话要说。
看到憋红脸祖大寿和满承勋,崇祯询问道:“你们,还有什么疑问,需要朕解答吗?”
祖大受拱手道:“陛下,子孙世袭国公爵位后,还能统兵吗?”
崇祯回道:“如若确实有,惊天的军事才华,自然是可以的。”
“但如果是,纨绔子弟、不学无术,做个安乐国公爷,也未尝不是一件美事。”
满承勋则激动道:“陛下,末将如果有幸,拿到皇太极人头,能跟众兄弟们分享战功吗?”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理论上不行,但如果是几人合力,生擒或者斩杀也可以。”
“但就只能给到银质勋章了,你可要考虑好了,正所谓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满承勋则道:“陛下,末将省得,谢陛下解惑!”
崇祯把玩着金质勋章,淡淡的道:“当然,如果你们当中哪个,将来做了统兵将领。”
“同时完成了三条,朕,也只能给你们金质勋章,另外加封为异姓王。”
“总不能,让你们来坐朕这个位置,你们说是不是!。”
这话一出,瞬间就让校场上某些人,犹如三伏天里含冰块——浑身一激灵。
皇帝陛下,这就是很明显的,警告意味了。
意思是,你可以发光,但你不能光芒万丈,抢走皇帝的光环,大不了大家都不好过。
满承勋等一众军士虽是军人,但就算是神经再大条,也听出来了这话里的警告意思。
要说这里面最难受的,非祖大寿不可了,祖大寿仿佛一瞬间,看见太奶在天上召唤他。
刚才他还在问,获得国公爵位后,还能不能统兵。
就陛下这话一说出来,瞬间就没有了统兵的想法。
拿到爵位后,赶紧移交兵权,做个安乐国公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