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算计红夷人-《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定下最终基调后,崇祯便没有再去操心测绘之事,这不是短期能完成的事。

  崇祯决定取两家之长是极对的,当然,这个两家之长并非像三哥一样。

  取每家的最先进之处,花几十年将一堆东西拼凑到一起,最后做成了一坨工业垃圾。

  像盖伦船没有水密隔仓,而福船就有水密隔仓,这一点可以加在新式盖伦船上。

  哪怕因此需要加大船体,也必须要加上水密隔舱,抗击打能力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盖伦船水线以下只要挨上,三发十八磅炮半个时辰内必沉,而福船的挨上六发都沉不了。

  最多会倾斜角度过大,只需调整好压舱沙袋,便能保证基础的航行状态。

  龙骨采用榫卯结构,加多道铁箍的固定之法,螺栓尽量不穿木而过提高抗拉性。

  测绘完后还需做个等比例模型,然后才是铺设龙骨、肋材,这些流程少说需要几年时间。

  当然,为了战舰的安全性,龙骨一般要阴干三年左右,铁木含水低最少也需阴干两年。

  前期的测绘逆向仿制,这个时间最短都需要两年,等真正铺设龙骨的时候正好阴干了。

  崇祯不可能一直在此耗着,目前最大的敌人还是鞑子,造船只是为了后续的军事行动。

  目前朝廷的首要任务,是做好土豆、棉花的推广,两者推广到何种程度呢?

  最少,需要满足大军和百姓的使用,不打无准备之战,方能降低自身的损失。

  土豆目前是育种阶段,棉花本来就有不过种植面积不大,饭都吃不饱哪有工夫种棉花。

  而棉花又是必不可少的,硝化棉和棉衣都要用到它,这些事情都要崇祯回京去协调。

  时间悄然流逝,到了崇祯十三年的年底,眼看离过年又只有几天了。

  崇祯正感叹又要在外面过年了,王承恩来报程国祥与汤若望,已在殿外请求觐见了。

  让王承恩将他俩去宣进来,这大冬天的还是有点冷的,可别把程国祥冻坏咯!

  有人认为,为何一定要程国祥过来?主要还是程国祥够精明,不至于谈判的时候吃亏。

  两人正要行礼,崇祯阻止道:“免了!朕,此次宣你俩过来,有件事需要二位卿家去做。”

  程国祥还是俯身行了一礼,拱手道:“陛下,不知何事难住您了?”

  崇祯神色冷峻道:“去福建,与荷兰人商谈邦交之事,将这五个人的家人要来大明!”

  言罢,王承恩将纸张送了过去,这是崇祯写的商谈计划。

  程国祥接过来仔细端详着,越看眉头皱得越紧,崇祯也不出言就静静等着。

  好一会后,看完的程国祥霍然起身道:“陛下,臣不赞同此议,只是为了几个红夷匠人。”

  “便要朝廷如此低声下气,送上这么多东西不说,还要开放广州港,臣绝不同意!”

  崇祯轻笑道:“程爱卿,稍安勿躁!你会错意啦!”

  “开放广州港是最后底线,若是前两份条件,红夷人便同意交人了不就好了吗?”

  “当然,若是到了要开放广州港的地步,那就签个合约开放就行了,合约这东西有用吗?”

  程国祥瞪大了双眼道:“陛下,咱们是天朝上国?怎么做出尔反尔之事?”

  崇祯脸一板道:“朕,何时说过要出尔反尔啦?开放时间不是需要朝廷协调吗?”

  “当然,这话只能在接到人后说,跟红夷人商议的现场,答应他们也无妨嘛!”

  随后,几人聊了很多细枝末节,程国祥总算明白了崇祯的用意。

  汤若望在一旁听得满头黑线,如此算计他们真的好吗?万一荷兰人点兵来战该如何?

  面对这个疑问,崇祯耸肩轻松道:“郑芝龙都能欺负他们,爱卿觉得朕会比郑芝龙差?”

  汤若望跪地叩首道:“陛下,臣不敢!臣只是担心荷兰人,可能会狗急跳墙。”

  崇祯大笑道:“哟!汤爱卿,你还学会华夏的成语了?很不错,平身吧!”

  汤若望是德国人,与荷兰人立场是对立的,汤若望如今把自己当大明的人。

  但其内心还是讨厌荷兰人的,这是他骂荷兰的出发点,崇祯正因如此才会开这个玩笑。

  崇祯止住笑声道:“叫你一同前去,是需要你充当翻译,不然朝廷被算计了都听不懂。”

  汤若望作为传教士,他懂好几个国家的语言,这得益于他的语言天赋。

  汤若望俯身拱手道:“陛下,臣愿意随程阁老一同前往,会谈地址是否已经选定了?”

  崇祯摇头道:“此事,郑芝龙尚在协调!想必,郑芝龙会将会谈地,选在泉州港。”

  “毕竟,这期间最大的筹码,还在郑芝龙的手上,他可是俘虏了百余荷兰船员的。”

  汤若望恭敬道:“陛下,臣定当言语无失,不使朝廷蒙受损失。但……荷兰人向来狡诈!”

  “臣,担心他们若知晓程阁老身份后,会借机扣押咱们一行人,若是这般……!”

  崇祯随手拿过桌案上的密旨,道:“这是,交给郑芝龙的圣旨,不必宣读看他是否执行。”

  “朕,在密旨中交待了,命他务必护你二人周全,想必,此事他还是不会推脱的。”

  王承恩将密旨交与程国祥,后者接过后看了一番,眉头不由得又挤到了一起。

  程国祥疑惑道:“陛下,您所说的荷……荷兰匠人,他们真的值得,朝廷付出这些代价?”

  崇祯笑着道:“程爱卿,这些东西确实有点过多了。但是,他们的价值远不止如此。”

  “他们几人,能为朝廷培养出更多,先进的造船人才。华夏的造船业,都能因此进步。”

  程国祥听后点点头,脸上又浮现出一奸猾之色,道:“陛下,臣相信您是对的。”

  “但这,如此大一笔银子,您看……国库也没有余钱,臣建议,由您的内帑出这笔银子!”

  崇祯哭笑不得道:“唉……哈哈!程爱卿,你这个建议很好,下次别建议了!”

  程国祥低下头,暗自咧嘴一笑!嘿嘿,五十万两银子呢?

  如此多的银子,怎么让国库来出,那不等于白送给,那劳什子荷兰人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