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今年六月份,皇太极亲自统兵进攻松山未果,建奴全线撤军后。
连边境都未曾再来骚扰过了,难道他们政权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多尔衮暗中发力了?
在崇祯看来,只要黄台吉一天不死,多尔衮很难玩得赢黄台吉。
而且多尔衮兄弟阿济格战死,弟弟多铎被赵烈抽碎了臂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
崇祯十四年的这一战,黄台吉可谓是损兵折将,还未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建奴内部不可能平静度过,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他们还缺粮少盐支撑不了多久。
虽然强迫朝鲜上贡大量的粮食,但朝鲜北部多山也没多少粮食,更南部的掌控力并不强。
派去催粮的人,经常被朝鲜南部的人袭击,打完就往山里面一跑。
建奴也曾多次派兵,前去剿灭这帮人,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收效甚微。
养活建奴全员就很难了,他们还有三万多断掌之人,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敢不供养的。
土默特部是建奴的铁杆盟友,被打残还被断掌后没了生存能力,若是建奴敢不养着他们。
投靠建奴的蒙古各部,都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谁知道下次被抛弃会不会是他们?
这更加剧了建奴的粮食短缺,本来黄台吉想摆脱粮食短缺,就在辽东大肆屯田种粮。
产量虽然极不稳定,多少还是能收获一些的,只不过种地的都是辽东的汉民。
都不被建奴当人,建奴从来都只当辽东汉民,是专为他们种植粮食的畜力。
辽东地处高纬度地区,粮食每年仅能一熟不说,产量还只有一石多点的量。
甚至,比大明小麦的产量还低,这么低的粮食亩产,还占了建奴粮食的三成。
朝鲜提供了有两成左右,晋商在青黄不接之时走私的粮食,差不多也占了一成左右。
这里外里还差了四成的粮食,它们原本是攻入大明劫掠,一次就能抢好几年的粮食。
这下好了打又打不进来,晋商也被连根拔起了,粮食缺口瞬间就到了一半还多。
科尔沁与喀喇沁两部,加大了牛羊等肉食的供给,才算勉强稳住了当前局面。
可问题越来越严峻了,牛羊的出生速度远赶不上,建奴消耗掉的速度。
种群正在逐渐缩小,长此以往的话会对牲畜种群,造成不可逆的持续性衰减。
向北找不粮食,向南打不进大明关内,只能持续加大剥削朝鲜的力度。
只有向西广袤的漠南蒙古,那里还有两个大型部落,他们的牲畜种群可以抢他一波。
崇祯也在等黄台吉派兵来,他不介意给它们削减一批人口,毕竟它们的粮食确实不够。
一切,都在有序的推进着,崇祯又回到了往常的工作模式。
到了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中旬,礼部又开始准备新年大祭了,还有官员的俸禄也要结了。
这日,一个小太太监争匆匆跑进东暖阁,在王承恩耳边传递了一个消息。
王承恩听后,心中的阴郁一扫而空,步伐轻盈的走到御桌右边站定。
躬身道:“皇爷,工部戴苍父子传来消息,陛下您说的燧发枪,成功做出来一支了。”
崇祯扭过头呆呆的看着王承恩,不确信道:“王伴伴,你说的是何事?”
王承恩又复述了一遍,崇祯直接将朱笔一丢,就往东暖阁外面跑去。
王承恩看到崇祯没穿鞋,提着崇祯的靴子边追边喊:“皇爷,鞋……鞋子呀!外间冷!”
崇祯此时都跑出了暖阁,但脚刚踏上暖阁的青石板,刺骨的冰冷就将冻得他一激灵。
东暖阁里面是有地暖的,仅穿袜子踩地板上都不冷,室外可没有地暖供应。
一脚踩在青砖上,冻得崇祯立马缩回了脚,看着王承恩提着靴子跑过来。
崇祯埋怨道:“唉呀!王伴伴,你为何不早点提醒朕,还跑得这么慢就不能快着些?”
王承恩嘴上说着‘是、是、是’,手上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给崇祯穿上了靴子。
又匆匆跑向衣挂处取下貂裘,仔细披在崇祯的肩上,崇祯接过腰带系紧了些。
主仆两人,匆匆跑向了工部办事处,位于西直门内路北侧的安民厂。
皇宫侍卫看着匆匆跑出去的皇帝,立刻派了一队人马跟随,这事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好不容易,才碰到个好点的皇帝,将他们的饷银都给结了,可不能让人给刺杀咯!
原本做火器是在王恭厂(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但天启年间的大爆炸,炸毁了王恭厂。
才迁到了如今的新址,重新取名安民厂接着做火器,迁也没迁多远都还在内城之中。
崇祯急匆匆的跑进来,戴苍跟戴梓正站门口迎接,只是两人都是满脸黢黑。
崇祯大笑道:“戴爱卿,你这脸是怎么回事?怎么也不洗洗呀?”
戴梓尴尬的搓搓手道:“陛下,这…这个是被火药喷的,用凝脂玉露膏都洗不干净!”
崇祯笑得前仰后合,扶着膝盖一个劲的笑,王承恩不知道皇爷,为何一直这么个笑法。
笑得声音都没有了,生怕一口气没喘上来憋过去了,赶紧上前拍了拍崇祯的后背。
之所以笑成这样,是想起了小时候将鞭炮里的火药拆出来,在地上堆成一个小堆。
直接用打火机去点,火药瞬间爆燃手被喷成灰白色,要洗几天才能彻底洗掉。
不过,那是做鞭炮用的,这种做武器的黑火药,被喷了后是黢黑的。
不用想都知道,这两人怕是抢着试燧发枪去了,也不知道是何原因炸到自己了。
有可能是引燃药放多了,那种放一点点就够了的,放多了就容易冒一大团烟出来。
崇祯抬手让一众人平身,抬步匆匆走进了安民厂,大堂中间那张条桌上摆着的。
正是研发出来的燧发枪,崇祯拿起来仔细端详着,枪的模样倒是大差不差。
基本是按照崇祯所画的图做的,只是把手端好像短了点,这正是他们被喷黑脸的原因。
崇祯敲了敲长长的枪管,传出来的是清脆的邦邦声,以往的枪管是熟铁做到很厚。
连边境都未曾再来骚扰过了,难道他们政权出了什么问题?还是多尔衮暗中发力了?
在崇祯看来,只要黄台吉一天不死,多尔衮很难玩得赢黄台吉。
而且多尔衮兄弟阿济格战死,弟弟多铎被赵烈抽碎了臂骨,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恢复。
崇祯十四年的这一战,黄台吉可谓是损兵折将,还未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
建奴内部不可能平静度过,少不了一番腥风血雨,他们还缺粮少盐支撑不了多久。
虽然强迫朝鲜上贡大量的粮食,但朝鲜北部多山也没多少粮食,更南部的掌控力并不强。
派去催粮的人,经常被朝鲜南部的人袭击,打完就往山里面一跑。
建奴也曾多次派兵,前去剿灭这帮人,但每次的结果都是收效甚微。
养活建奴全员就很难了,他们还有三万多断掌之人,这是无论如何都不敢不供养的。
土默特部是建奴的铁杆盟友,被打残还被断掌后没了生存能力,若是建奴敢不养着他们。
投靠建奴的蒙古各部,都会有种兔死狐悲的感觉,谁知道下次被抛弃会不会是他们?
这更加剧了建奴的粮食短缺,本来黄台吉想摆脱粮食短缺,就在辽东大肆屯田种粮。
产量虽然极不稳定,多少还是能收获一些的,只不过种地的都是辽东的汉民。
都不被建奴当人,建奴从来都只当辽东汉民,是专为他们种植粮食的畜力。
辽东地处高纬度地区,粮食每年仅能一熟不说,产量还只有一石多点的量。
甚至,比大明小麦的产量还低,这么低的粮食亩产,还占了建奴粮食的三成。
朝鲜提供了有两成左右,晋商在青黄不接之时走私的粮食,差不多也占了一成左右。
这里外里还差了四成的粮食,它们原本是攻入大明劫掠,一次就能抢好几年的粮食。
这下好了打又打不进来,晋商也被连根拔起了,粮食缺口瞬间就到了一半还多。
科尔沁与喀喇沁两部,加大了牛羊等肉食的供给,才算勉强稳住了当前局面。
可问题越来越严峻了,牛羊的出生速度远赶不上,建奴消耗掉的速度。
种群正在逐渐缩小,长此以往的话会对牲畜种群,造成不可逆的持续性衰减。
向北找不粮食,向南打不进大明关内,只能持续加大剥削朝鲜的力度。
只有向西广袤的漠南蒙古,那里还有两个大型部落,他们的牲畜种群可以抢他一波。
崇祯也在等黄台吉派兵来,他不介意给它们削减一批人口,毕竟它们的粮食确实不够。
一切,都在有序的推进着,崇祯又回到了往常的工作模式。
到了崇祯十四年十二月中旬,礼部又开始准备新年大祭了,还有官员的俸禄也要结了。
这日,一个小太太监争匆匆跑进东暖阁,在王承恩耳边传递了一个消息。
王承恩听后,心中的阴郁一扫而空,步伐轻盈的走到御桌右边站定。
躬身道:“皇爷,工部戴苍父子传来消息,陛下您说的燧发枪,成功做出来一支了。”
崇祯扭过头呆呆的看着王承恩,不确信道:“王伴伴,你说的是何事?”
王承恩又复述了一遍,崇祯直接将朱笔一丢,就往东暖阁外面跑去。
王承恩看到崇祯没穿鞋,提着崇祯的靴子边追边喊:“皇爷,鞋……鞋子呀!外间冷!”
崇祯此时都跑出了暖阁,但脚刚踏上暖阁的青石板,刺骨的冰冷就将冻得他一激灵。
东暖阁里面是有地暖的,仅穿袜子踩地板上都不冷,室外可没有地暖供应。
一脚踩在青砖上,冻得崇祯立马缩回了脚,看着王承恩提着靴子跑过来。
崇祯埋怨道:“唉呀!王伴伴,你为何不早点提醒朕,还跑得这么慢就不能快着些?”
王承恩嘴上说着‘是、是、是’,手上的动作却一点都不慢,给崇祯穿上了靴子。
又匆匆跑向衣挂处取下貂裘,仔细披在崇祯的肩上,崇祯接过腰带系紧了些。
主仆两人,匆匆跑向了工部办事处,位于西直门内路北侧的安民厂。
皇宫侍卫看着匆匆跑出去的皇帝,立刻派了一队人马跟随,这事可不能有半点马虎。
好不容易,才碰到个好点的皇帝,将他们的饷银都给结了,可不能让人给刺杀咯!
原本做火器是在王恭厂(中央音乐学院附近),但天启年间的大爆炸,炸毁了王恭厂。
才迁到了如今的新址,重新取名安民厂接着做火器,迁也没迁多远都还在内城之中。
崇祯急匆匆的跑进来,戴苍跟戴梓正站门口迎接,只是两人都是满脸黢黑。
崇祯大笑道:“戴爱卿,你这脸是怎么回事?怎么也不洗洗呀?”
戴梓尴尬的搓搓手道:“陛下,这…这个是被火药喷的,用凝脂玉露膏都洗不干净!”
崇祯笑得前仰后合,扶着膝盖一个劲的笑,王承恩不知道皇爷,为何一直这么个笑法。
笑得声音都没有了,生怕一口气没喘上来憋过去了,赶紧上前拍了拍崇祯的后背。
之所以笑成这样,是想起了小时候将鞭炮里的火药拆出来,在地上堆成一个小堆。
直接用打火机去点,火药瞬间爆燃手被喷成灰白色,要洗几天才能彻底洗掉。
不过,那是做鞭炮用的,这种做武器的黑火药,被喷了后是黢黑的。
不用想都知道,这两人怕是抢着试燧发枪去了,也不知道是何原因炸到自己了。
有可能是引燃药放多了,那种放一点点就够了的,放多了就容易冒一大团烟出来。
崇祯抬手让一众人平身,抬步匆匆走进了安民厂,大堂中间那张条桌上摆着的。
正是研发出来的燧发枪,崇祯拿起来仔细端详着,枪的模样倒是大差不差。
基本是按照崇祯所画的图做的,只是把手端好像短了点,这正是他们被喷黑脸的原因。
崇祯敲了敲长长的枪管,传出来的是清脆的邦邦声,以往的枪管是熟铁做到很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