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没再说什么,而是直接转身走了,留下呆愣当场的官员和百姓。
直到崇祯走下承天门,百姓们才纷纷拍手叫好,山呼海啸般的声浪越过承天门。
听着百姓们的叫好声,崇祯嘴角微微上扬,王承恩也是疑惑不已。
崇祯扭头见王承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王伴伴,你有何话想说的?”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为何将贪官罪行公之于众,不仅未被骂反而收到百姓赞誉?”
崇祯得意笑道:“当官的贪吗?朕若料想的不差,十官九贪乃是常态。”
“朕抓几个典型,将罪行公之于众,百姓们的仇恨和怒火,自然会转嫁到贪官身上。”
“因为朝廷查办了他们,所抄金银财货朝廷分文未取,未来皆将用于民生改造。”
“这些,都在报纸上都写了,五万份报纸全都卖完了,报上所写贪官污吏及家庭成员。”
“虽然这些犯官家属,只被贬为庶民并未充入苦役,但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
王承恩似懂非懂道:“皇爷,您这样做的话,百官们不会恨死您吗?”
崇祯轻笑一声道:“他们从小接受儒家熏陶,对朕生不出恨意的,他们更多的是害怕!”
“王伴伴你猜猜看,他们待会来东暖阁,会不会集体向朕发难?”
言罢,崇祯未再多说朝乾清门而去,王承恩仅是愣神一会,看皇爷已走远快步跟了上来。
回到东暖阁片刻后,内阁五人携刑部尚书冯英,在乾清门外求见。
每日早朝后的内阁议政,小太监是知晓的,也无需通报带着众臣前去。
东暖阁外,传小太监的声音:“陛下,内阁大臣携刑部尚书,请求觐见!”
王承恩过来亲自为几人开门,将六人迎进来后站立在御桌旁,众臣行完礼被允许坐下。
这次程国祥未先禀报,而是林欲楫先开口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想请您解惑!”
崇祯挑眉轻笑道:“是不是想不明白,为何百姓们拍手称快,而不是痛恨朝廷是吧?”
看着林欲楫惊讶的样子,崇祯将刚才对王承恩说的话,又讲了一遍给众人听。
一众老臣,内心除了惊愕还有疑惑,陛下对民心的掌握,为何比自己还炉火纯青。
林欲楫回过神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说,百姓并不会因此记恨朝廷?”
崇祯肯定道:“对呀!他们知道朝廷,已经把银子拨下去了,是官员贪污挪用了呀!”
“朕将这些银子追回,又会再次投入到民生中,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冯英起身道:“陛下,那这些犯官家属,还需要徒刑或充入苦役吗?”
崇祯摇头道:“不必,但是赃银必须悉数追回,转移回宗族的也需要追回。”
“若是犯官宗族,用赃银购买田产、房产,那也在追回之列不得有误!”
“一人贪污全族遭殃,犯官宗族三代内,不得参与科举与工、商之业,农事不作限制。”
“至于那些犯官家属,拘半个月全都放了吧,朕可那么多粮食养着他们。”
崇祯又转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你通知李若琏,让他找人盯住犯官家属。”
“不得让他们寻短见,只要有一个人死了,朕便剥了他那身蟒袍,去安排吧!”
东暖阁里静得落针可闻,这可比杀人还狠呀!不仅断了犯官宗族后辈的科举梦。
连做工匠与商人都不行,三代人只能靠种地过活,这落差感真会让人寻短见。
随后,程国祥又禀报了昨日,朝廷的拨款以及税收,还有各种漕粮食盐的入库。
并将表格交给崇祯批示,看着一目了然的表格,崇祯满意的点点头。
取下朱笔当场就批复了意见,吏部尚书傅永淳,起身叩拜后道:“陛下,臣有罪!”
“臣御下不利,请辞内阁与吏部尚书之职,叩请陛下恩准!”
崇祯脸一板沉声道:“这与逃避责任何异?朕说过要削你官职吗?回去自查吏部吧!”
傅永淳坐下后,杨嗣昌起身道:“陛下,辽东建奴似在收缩兵力,请圣裁!”
崇祯自己安排的事,他可比杨嗣昌清楚多了,建奴能不收缩兵力吗?
家里谣言满天飞,先不论谣言的真假,黄台吉必然拖着病体,被动卷入权力的争夺。
崇祯轻笑一声道:“朕已知晓,此事不必再议!众卿可还有何事?”
陛下都这么问了,众臣也都识趣的起身,行礼后准备退走。
崇祯叫住冯英道:“刑部尚书暂且留下,案件细节还需与你核实,你们先下去吧!”
内阁五人走后,崇祯对冯英道:“这是此案朕的处置意见,你且拿去按例行事!”
冯英拿过来仔细看完,抬头惊得目瞪口呆,还能这……这般行事?
崇祯也不说话挥手让其退下,冯英眼珠一转快速退走,他要去追上内阁问问。
这么做真的可以吗?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得找程阁老商量看看,他最懂陛下了。
冯英与内阁几人,前后脚出了乾清门,冯英快步赶上程国祥。
将其拉到一边,将崇祯给他的纸条,递给程国祥道:“程阁老,您看看是否可行?”
程国祥看完是陛下笔迹,快速扫了几眼道:“这是陛下给你的?他说了什么吗?”
冯英摇头道:“陛下只说,让下官按例行事即可,其它的没有啦!”
笑着拍拍冯英肩膀,程国祥小声道:“你今后呀!贯彻一条就行,凡事皆朝土地看。”
“只要交到刑部的贪官,抄银子事小抄田产为大,其它的都不重要!”
冯英一知半解道:“阁老,您倒是明说呀!这虚构如此大数额的赃银,这不作假吗?”
程国祥笑道:“这银子的数额,换成土地是多少亩?陛下之意不就很明朗了吗?”
冯英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而后惊道:“这得两三万顷土地呀!这些宗族有如此多地?”
程国祥摇摇头笑道:“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土地得归陛下,明白了吗?”
冯英转念一想,了然道:“哦~!下官知晓了,多谢阁老解惑!”
看着远去的冯英,程国祥笑着摇摇头,看来手上有田产的,怕是离倒霉不远咯!
受年初崇祯大案的影响,惠民局的报纸意外火出圈了,其便宜的价格与新鲜事。
都深受京师百姓追捧,只是每三日才发售一次,让京师的百姓好生难等。
这才过去十几天,报纸也才发行五次,就涌现出了新职业,那就是读报生与记者。
穷苦人家的秀才,会专业给人读报纸,想听的每人收费两文钱。
识字的自己买报纸读,不识字的花两文钱听,反正能知道京师新鲜事。
但是,今日读报的秀才,读着读着感觉哪里不对,但还是照着读了出来。
“今日,西城陈氏醋业大酬宾,山西陈醋、松江府白醋,每斤优惠五文钱咯!”
底下听报的百姓,不满的嚷嚷道:“王秀才,你这是读的什么报?”
王秀才也是满头雾水道:“小生没读错呀!报纸上就是这么写的,还在最中间呢!”
一众百姓交头接耳,讨论道:“难不成,陈氏醋业降价也是新鲜事?这都上报纸了。”
另外一人道:“怎么不算新鲜事,最近几年白醋涨多少啦?每斤都快二十五文钱了。”
又有一人附和道:“是呀!是呀!这米价越来越贵了,听说醋就是大米酿制而成。”
最先提出疑惑的人道:“那还等什么,快去采买一些呀!去晚了怕是要卖完咯!”
随后人群一哄而散,王秀才大声道:“报纸还没完呀!你们快回来,待小生读完先。”
散去的人群传来声音道:“午饭后再读吧,等下我们再过来。”
王秀才给这些人读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每次大家都会聚在他家门前。
每次来的是哪些人,差不多也都熟悉了,每次就五六十个人听,能挣个一百多文钱。
王秀才转念一想,醋不是便宜了嘛,那自己正好也买点回去。
他嫌醋太贵没买了,家中娘子催了好几次了,要他买些醋回来。
遂收好报纸,边追边喊道:“等等小生,你们等等小生呀!小生也跟你们去。”
三文钱看似不多,但你买个十斤能省三十文,这样一来不就多了嘛!
京师百姓冷天,都好吃一口羊肉饺子,主要是这几年羊肉价格不贵,据说都是蒙古羊。
价格甚至比一斤米还便宜,殊不知,这只是崇祯做出调整,才有的结果。
正常年景,羊肉价格是二十文每斤,灾年会暴涨至上百文,米价同样如此。
两者价格大概相差两倍,也就是一斤大米卖十文,羊肉就是二十文每斤。
朝廷用茶叶与食盐,换回来的羊肉投入市场,稳定了羊肉的价格,也涨到了三十文每斤。
如今米价二十文每斤,京师一个三级匠人,每日工钱大概三十文钱。
加上些别的收入,偶尔吃顿羊肉还是可行,醋就成了压制羊膻味,最重要的调味料。
今日,陈氏醋业的当家人,陈大顺笑得是见牙不见眼,没想到这广告这么好用。
以往每天能售百来斤,也就是店铺的极限了,每斤毛利差不多十五文钱。
一天算下来,净赚也就一两多银子,要不是店铺门面是自家的,铺子早开不下去了。
还好他聪明,跑惠民局去问了,广告位招租是何意?未曾料到这广告效果可太好了。
虽然每斤少了五文钱,但伙计还是那么多伙计,今日都卖出去上千斤了。
都赶上往常十天的量了,这还只过了半天时间,过来买醋的人还络绎不绝。
利润少了但销量涨了,薄利多销那也是赚呀!以前每日仅能赚一二两顶天了。
这半天最少都赚十两银子了,这往后店铺名声在外,赚钱还会少嘛!
又一大拨客人到了,每人还都是三五斤起打,伙计手里那一斤的提子,都快抡冒烟了。
陈大顺上前,一拍伙计肩膀道:“你咋这么死脑筋,不会用两斤提子吗?”
“打三斤的提个两斤,再提个一斤不就少提一次?你可真是死脑筋,你是要气死你叔吗?”
这伙计,是陈家的一个远房亲戚,非要塞他店里来干活,小地方来的也没读过书。
人客人要打三斤醋,他就只会拿一斤的提子打三次,脑子就不会变通一下,唉~!
要不是看在亲戚份上,真想另外雇个伙计,花的银子是一样的,另一个伙计就懂变通。
陈大顺心里盘算着,打广告花了二百两银子,惠民局承诺连续发一个月。
不知今日能赚多少钱,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过来,陈大顺也跟着一起打起了醋。
一直忙到快宵禁了,采买的顾客这才停下,更夫敲响了二更的梆子。
以前宵禁是一更三点(晚八点),从今年开始宵禁时间,改到二更一点(晚九点起)。
一般在外的百姓,听到一更四点的梆子响,就会往家中赶去,宵禁被抓了可不好过。
轻则罚钱重则笞(chi)刑,荆条抽屁股可疼了,二更一点梆子响后,路上行人都没了。
陈大顺关上排门,清点着钱箱里的铜板,直到二更五点梆子响,才堪堪清点完毕。
这会都亥时初刻了,陈大顺与妻子还没有一点睡意,今日数铜钱都把夫妻俩数美了。
碎银铜钱合计近七十余两,陈大顺接手铺子二十来年,还从未有哪天卖出过这么多钱。
除掉成本、人工等,净赚三十两的样子,就算后面生意差点,一个月少说也要赚六百两。
陈大顺妻子乐呵道:“当家的,每个月二百两银子,广……广什么费,花得还真值当呀!”
陈大顺也是龇着大牙傲娇道:“那是,也不看看你男人是谁,你男人的眼光何时差过?”
其妻子白眼一翻道:“你就吹吧!二百两银子还把老娘的嫁妆,都给搭进去才凑齐。”
陈大顺也是瞬间秒怂,作投降状道:“好啦!都是为夫的没本事,但咱孩子出息了呀!”
“等咱儿子高中进士,当官了咱俩就关了店子,好生享受享受!”
陈妻嘴一撇道:“皇上近日查贪官,你不是去看过吗?当官有什么好的?”
陈大顺眉毛一竖怒道:“那兔崽子要是敢贪污,为夫就亲手剐了他的皮!”
陈妻捶了陈大顺一拳,抱起钱箱朝后堂走去,陈大顺也悻悻的跟了上去。
直到崇祯走下承天门,百姓们才纷纷拍手叫好,山呼海啸般的声浪越过承天门。
听着百姓们的叫好声,崇祯嘴角微微上扬,王承恩也是疑惑不已。
崇祯扭头见王承恩,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笑道:“王伴伴,你有何话想说的?”
王承恩躬身道:“皇爷,为何将贪官罪行公之于众,不仅未被骂反而收到百姓赞誉?”
崇祯得意笑道:“当官的贪吗?朕若料想的不差,十官九贪乃是常态。”
“朕抓几个典型,将罪行公之于众,百姓们的仇恨和怒火,自然会转嫁到贪官身上。”
“因为朝廷查办了他们,所抄金银财货朝廷分文未取,未来皆将用于民生改造。”
“这些,都在报纸上都写了,五万份报纸全都卖完了,报上所写贪官污吏及家庭成员。”
“虽然这些犯官家属,只被贬为庶民并未充入苦役,但他们接下来的生活可想而知。”
王承恩似懂非懂道:“皇爷,您这样做的话,百官们不会恨死您吗?”
崇祯轻笑一声道:“他们从小接受儒家熏陶,对朕生不出恨意的,他们更多的是害怕!”
“王伴伴你猜猜看,他们待会来东暖阁,会不会集体向朕发难?”
言罢,崇祯未再多说朝乾清门而去,王承恩仅是愣神一会,看皇爷已走远快步跟了上来。
回到东暖阁片刻后,内阁五人携刑部尚书冯英,在乾清门外求见。
每日早朝后的内阁议政,小太监是知晓的,也无需通报带着众臣前去。
东暖阁外,传小太监的声音:“陛下,内阁大臣携刑部尚书,请求觐见!”
王承恩过来亲自为几人开门,将六人迎进来后站立在御桌旁,众臣行完礼被允许坐下。
这次程国祥未先禀报,而是林欲楫先开口道:“陛下,臣有一事不解!想请您解惑!”
崇祯挑眉轻笑道:“是不是想不明白,为何百姓们拍手称快,而不是痛恨朝廷是吧?”
看着林欲楫惊讶的样子,崇祯将刚才对王承恩说的话,又讲了一遍给众人听。
一众老臣,内心除了惊愕还有疑惑,陛下对民心的掌握,为何比自己还炉火纯青。
林欲楫回过神道:“陛下,您的意思是说,百姓并不会因此记恨朝廷?”
崇祯肯定道:“对呀!他们知道朝廷,已经把银子拨下去了,是官员贪污挪用了呀!”
“朕将这些银子追回,又会再次投入到民生中,这是他们乐于见到的。”
冯英起身道:“陛下,那这些犯官家属,还需要徒刑或充入苦役吗?”
崇祯摇头道:“不必,但是赃银必须悉数追回,转移回宗族的也需要追回。”
“若是犯官宗族,用赃银购买田产、房产,那也在追回之列不得有误!”
“一人贪污全族遭殃,犯官宗族三代内,不得参与科举与工、商之业,农事不作限制。”
“至于那些犯官家属,拘半个月全都放了吧,朕可那么多粮食养着他们。”
崇祯又转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你通知李若琏,让他找人盯住犯官家属。”
“不得让他们寻短见,只要有一个人死了,朕便剥了他那身蟒袍,去安排吧!”
东暖阁里静得落针可闻,这可比杀人还狠呀!不仅断了犯官宗族后辈的科举梦。
连做工匠与商人都不行,三代人只能靠种地过活,这落差感真会让人寻短见。
随后,程国祥又禀报了昨日,朝廷的拨款以及税收,还有各种漕粮食盐的入库。
并将表格交给崇祯批示,看着一目了然的表格,崇祯满意的点点头。
取下朱笔当场就批复了意见,吏部尚书傅永淳,起身叩拜后道:“陛下,臣有罪!”
“臣御下不利,请辞内阁与吏部尚书之职,叩请陛下恩准!”
崇祯脸一板沉声道:“这与逃避责任何异?朕说过要削你官职吗?回去自查吏部吧!”
傅永淳坐下后,杨嗣昌起身道:“陛下,辽东建奴似在收缩兵力,请圣裁!”
崇祯自己安排的事,他可比杨嗣昌清楚多了,建奴能不收缩兵力吗?
家里谣言满天飞,先不论谣言的真假,黄台吉必然拖着病体,被动卷入权力的争夺。
崇祯轻笑一声道:“朕已知晓,此事不必再议!众卿可还有何事?”
陛下都这么问了,众臣也都识趣的起身,行礼后准备退走。
崇祯叫住冯英道:“刑部尚书暂且留下,案件细节还需与你核实,你们先下去吧!”
内阁五人走后,崇祯对冯英道:“这是此案朕的处置意见,你且拿去按例行事!”
冯英拿过来仔细看完,抬头惊得目瞪口呆,还能这……这般行事?
崇祯也不说话挥手让其退下,冯英眼珠一转快速退走,他要去追上内阁问问。
这么做真的可以吗?这不是把人往死路上逼吗?得找程阁老商量看看,他最懂陛下了。
冯英与内阁几人,前后脚出了乾清门,冯英快步赶上程国祥。
将其拉到一边,将崇祯给他的纸条,递给程国祥道:“程阁老,您看看是否可行?”
程国祥看完是陛下笔迹,快速扫了几眼道:“这是陛下给你的?他说了什么吗?”
冯英摇头道:“陛下只说,让下官按例行事即可,其它的没有啦!”
笑着拍拍冯英肩膀,程国祥小声道:“你今后呀!贯彻一条就行,凡事皆朝土地看。”
“只要交到刑部的贪官,抄银子事小抄田产为大,其它的都不重要!”
冯英一知半解道:“阁老,您倒是明说呀!这虚构如此大数额的赃银,这不作假吗?”
程国祥笑道:“这银子的数额,换成土地是多少亩?陛下之意不就很明朗了吗?”
冯英掰着指头算了起来,而后惊道:“这得两三万顷土地呀!这些宗族有如此多地?”
程国祥摇摇头笑道:“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土地得归陛下,明白了吗?”
冯英转念一想,了然道:“哦~!下官知晓了,多谢阁老解惑!”
看着远去的冯英,程国祥笑着摇摇头,看来手上有田产的,怕是离倒霉不远咯!
受年初崇祯大案的影响,惠民局的报纸意外火出圈了,其便宜的价格与新鲜事。
都深受京师百姓追捧,只是每三日才发售一次,让京师的百姓好生难等。
这才过去十几天,报纸也才发行五次,就涌现出了新职业,那就是读报生与记者。
穷苦人家的秀才,会专业给人读报纸,想听的每人收费两文钱。
识字的自己买报纸读,不识字的花两文钱听,反正能知道京师新鲜事。
但是,今日读报的秀才,读着读着感觉哪里不对,但还是照着读了出来。
“今日,西城陈氏醋业大酬宾,山西陈醋、松江府白醋,每斤优惠五文钱咯!”
底下听报的百姓,不满的嚷嚷道:“王秀才,你这是读的什么报?”
王秀才也是满头雾水道:“小生没读错呀!报纸上就是这么写的,还在最中间呢!”
一众百姓交头接耳,讨论道:“难不成,陈氏醋业降价也是新鲜事?这都上报纸了。”
另外一人道:“怎么不算新鲜事,最近几年白醋涨多少啦?每斤都快二十五文钱了。”
又有一人附和道:“是呀!是呀!这米价越来越贵了,听说醋就是大米酿制而成。”
最先提出疑惑的人道:“那还等什么,快去采买一些呀!去晚了怕是要卖完咯!”
随后人群一哄而散,王秀才大声道:“报纸还没完呀!你们快回来,待小生读完先。”
散去的人群传来声音道:“午饭后再读吧,等下我们再过来。”
王秀才给这些人读报,已经连续好几天了,每次大家都会聚在他家门前。
每次来的是哪些人,差不多也都熟悉了,每次就五六十个人听,能挣个一百多文钱。
王秀才转念一想,醋不是便宜了嘛,那自己正好也买点回去。
他嫌醋太贵没买了,家中娘子催了好几次了,要他买些醋回来。
遂收好报纸,边追边喊道:“等等小生,你们等等小生呀!小生也跟你们去。”
三文钱看似不多,但你买个十斤能省三十文,这样一来不就多了嘛!
京师百姓冷天,都好吃一口羊肉饺子,主要是这几年羊肉价格不贵,据说都是蒙古羊。
价格甚至比一斤米还便宜,殊不知,这只是崇祯做出调整,才有的结果。
正常年景,羊肉价格是二十文每斤,灾年会暴涨至上百文,米价同样如此。
两者价格大概相差两倍,也就是一斤大米卖十文,羊肉就是二十文每斤。
朝廷用茶叶与食盐,换回来的羊肉投入市场,稳定了羊肉的价格,也涨到了三十文每斤。
如今米价二十文每斤,京师一个三级匠人,每日工钱大概三十文钱。
加上些别的收入,偶尔吃顿羊肉还是可行,醋就成了压制羊膻味,最重要的调味料。
今日,陈氏醋业的当家人,陈大顺笑得是见牙不见眼,没想到这广告这么好用。
以往每天能售百来斤,也就是店铺的极限了,每斤毛利差不多十五文钱。
一天算下来,净赚也就一两多银子,要不是店铺门面是自家的,铺子早开不下去了。
还好他聪明,跑惠民局去问了,广告位招租是何意?未曾料到这广告效果可太好了。
虽然每斤少了五文钱,但伙计还是那么多伙计,今日都卖出去上千斤了。
都赶上往常十天的量了,这还只过了半天时间,过来买醋的人还络绎不绝。
利润少了但销量涨了,薄利多销那也是赚呀!以前每日仅能赚一二两顶天了。
这半天最少都赚十两银子了,这往后店铺名声在外,赚钱还会少嘛!
又一大拨客人到了,每人还都是三五斤起打,伙计手里那一斤的提子,都快抡冒烟了。
陈大顺上前,一拍伙计肩膀道:“你咋这么死脑筋,不会用两斤提子吗?”
“打三斤的提个两斤,再提个一斤不就少提一次?你可真是死脑筋,你是要气死你叔吗?”
这伙计,是陈家的一个远房亲戚,非要塞他店里来干活,小地方来的也没读过书。
人客人要打三斤醋,他就只会拿一斤的提子打三次,脑子就不会变通一下,唉~!
要不是看在亲戚份上,真想另外雇个伙计,花的银子是一样的,另一个伙计就懂变通。
陈大顺心里盘算着,打广告花了二百两银子,惠民局承诺连续发一个月。
不知今日能赚多少钱,看着越来越多的人过来,陈大顺也跟着一起打起了醋。
一直忙到快宵禁了,采买的顾客这才停下,更夫敲响了二更的梆子。
以前宵禁是一更三点(晚八点),从今年开始宵禁时间,改到二更一点(晚九点起)。
一般在外的百姓,听到一更四点的梆子响,就会往家中赶去,宵禁被抓了可不好过。
轻则罚钱重则笞(chi)刑,荆条抽屁股可疼了,二更一点梆子响后,路上行人都没了。
陈大顺关上排门,清点着钱箱里的铜板,直到二更五点梆子响,才堪堪清点完毕。
这会都亥时初刻了,陈大顺与妻子还没有一点睡意,今日数铜钱都把夫妻俩数美了。
碎银铜钱合计近七十余两,陈大顺接手铺子二十来年,还从未有哪天卖出过这么多钱。
除掉成本、人工等,净赚三十两的样子,就算后面生意差点,一个月少说也要赚六百两。
陈大顺妻子乐呵道:“当家的,每个月二百两银子,广……广什么费,花得还真值当呀!”
陈大顺也是龇着大牙傲娇道:“那是,也不看看你男人是谁,你男人的眼光何时差过?”
其妻子白眼一翻道:“你就吹吧!二百两银子还把老娘的嫁妆,都给搭进去才凑齐。”
陈大顺也是瞬间秒怂,作投降状道:“好啦!都是为夫的没本事,但咱孩子出息了呀!”
“等咱儿子高中进士,当官了咱俩就关了店子,好生享受享受!”
陈妻嘴一撇道:“皇上近日查贪官,你不是去看过吗?当官有什么好的?”
陈大顺眉毛一竖怒道:“那兔崽子要是敢贪污,为夫就亲手剐了他的皮!”
陈妻捶了陈大顺一拳,抱起钱箱朝后堂走去,陈大顺也悻悻的跟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