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革旧立新-《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次日,依然是乏味的早朝,还是些陈词烂调。

  只是相对于刚来那会,朝堂风气好了不少,大臣们相互攻讦,党同伐异少了不少。

  尽管崇祯很努力了,依然还是有这种风气,这也不能怪崇祯不够努力。

  主要是洪武大帝,开了个不太好的头,允许六科给事中及御史,可以风闻奏事。

  崇祯九年时,也曾下旨不允许,言官假借奏事监察,随意捏造冤案。

  只是,效果并不太好!毕竟,这风闻奏事之权,都用了两百多年了,大臣们熟得很!

  今日又有言官,参了金圣叹一本,说他卖弄奇技淫巧,惊了祖庭龙脉大祸不远矣!

  崇祯对此很无语,这种氛围之下,哪个能工巧匠还会自愿,为朝廷出工又出力?

  崇祯面色阴沉的询问:“这位王爱卿,你参金圣叹,可有何依据?”

  那王姓给事中左右看看,见无人搭理他,颇为勉强道:“陛下,臣只是听京师百姓说……”

  崇祯直接挥手打断道:“从今往后取消,各科御史、督察院、科道言官,风闻奏事之权!”

  “想参任何事情皆可,但若无实证的话,朕会追责到底,视为诬告之罪!”

  崇祯又转头问冯英道:“冯爱卿,你是刑部尚书,想必《大明律》熟悉吧?”

  冯英出班道:“陛下,臣对《大明律》了然于胸,陛下但有所问,臣必能对答如流!”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挑眉问道:“《大明律》里,对于诬告如何惩处?”

  冯英低头沉思片刻,想了想道:“启禀陛下,诬告罪分多种情况,臣稍举两例吧!”

  崇祯颔首示意其接着说,冯英接着拱手道:“陛下,若诬告他人致笞刑,则罪加二等。”

  “若诬告他们致,流、徒、杖罪者,则罪加三等,各罪止于一百杖,流三千里。”

  崇祯抚掌轻笑道:“诸位爱卿,可都听到了?今后就按此执行,可有异议?”

  刚那王姓给事中,出班道:“陛下,风闻奏事乃太祖,赋予各科言官之权力,岂可乱改?”

  崇祯嗤笑一声,冷哼道:“哼!朕在崇祯九年,就曾颁布诏令,弹奸勤俊必事事有据!”

  “你们不当回事就算了,如今朕再次重申,今后便不许风闻奏事,你们可听明白了?”

  “王爱卿你且退下,朕不想再强调第二次。若是你们执意如此,朕有的是办法扭转过来。”

  林欲楫看着皇上与大臣,闹得不愉快,出班劝道:“陛下,要不您看这样如何?”

  “各科言官、御史,依然能奏事但不能风闻,首次诬告者降俸三成,臣指降俸并非罚俸。”

  崇祯听得眼神一亮,频频点头道:“好!果然是朕的肱骨大臣,这主意很好!”

  “今后,你们想参谁的本皆可,但是前提是找好证据。”

  “也别说朕无情无义,朕给你们两次纠错的机会,三次后按诬告论处!退朝。”

  散朝后,内阁回了文渊阁,他们还要整理陋规章程,皇上待会肯定会要的。

  果然,才过不到两个时辰,差不多巳时末(11点),小太监过来通知内阁议政。

  五人收拾一番,随着小太监一起,进了乾清门往东暖阁而去,一路上五人目不斜视。

  到东暖阁后,小太监领着众人直接进去了,如今快六月了,天气已然很热了。

  东暖阁下原本的地暖铜管,开始不停的往里灌冰水,房间内也放了冰块。

  冰块是冬季挖的,储存在地窖内,太监收集化开的冰水,往铜管内不停倒进去。

  因此,东暖阁并不是很热,五人进来后只感觉,一阵凉爽扑面而来。

  进来后先是行礼,起身后程国祥双手,将编撰的《陋规章程总则》,呈递在额顶。

  王承恩接过交给崇祯,崇祯翻开仔细看了起来,边看边道:“对啦,你们先坐着。”

  现在主要的问题在于,各地官府很少征收粮食,皆以白银作为税基。

  这里面就有个问题,民间白银会掺杂,在不破坏白银光泽情况下,高者能到一成半。

  而朝廷收税又只认纯银,官府收来后会有火耗,完全取消肯定不实际。

  至于火耗归公,看似初觉公平,但那是对朝廷的,受伤的依然是百姓。

  这陋规章程总则,也详细提到了火耗,想的也是火耗归公,这与崇祯几年前提的一样。

  但是,这与如今崇祯的想法相悖,百姓吃亏日子难过,棉衣都买不起一件。

  光查缺补漏还不行,得想办法彻底根除,崇祯沉思解决之道,觉着有必要推行下一步了。

  崇祯转头对王承恩道:“找个人去看看,惠民局掌柜是否在京师?若是在宣他过来。”

  “哦,对啦!请懿安皇后同来,朕要问政于她,就说是朕特旨宣她,不必在意其它。”

  林欲楫感觉,皇上有点太不遵礼制了,于是出言道:“陛下,后宫不得干政!”

  崇祯是知道这条的,点头道:“朕,明白爱卿之意,但是别急并非什么大事。”

  “待懿安皇后来了,你们就会知道的,朕保准你们大吃一惊!放心,朕心里有数。”

  东安门大街,离着皇城并不远,走东华门进来就很近,只需一刻便能到东暖阁。

  崇祯看时间到午时了,传了点糕点过来,与内阁五人一同吃了点。

  几人正吃着了,小太监领着懿安皇后进来了,身后跟着周掌柜,低头看着脚面。

  崇祯见到张嫣,起身迎上道:“皇嫂,您吃东西了吗?朕这有些糕点,一起吃点吧?”

  张嫣还是那么明艳动人,只是脸上稍显疲惫,见内阁大臣都在此。

  行了叩拜礼道:“妾身,叩见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崇祯笑容僵在脸上,挠挠头道:“皇嫂平身,朕此次叫你来,是有些经营之道想问您。”

  崇祯将视线抛向后方,出声道:“周掌柜,你站前来点,朕有话问你!”

  周掌柜这才想起来要行礼,崇祯也不计较道:“皇嫂朕想问问,惠民局推广得如何了?”

  懿安皇后回答,如数家珍般清晰明了,店开到哪里了,有多少报纸钱庄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