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懿安皇后的回答,内阁五人都一脸懵!这……这让他们情何以堪!
崇祯抚须,畅快大笑道:“诸位爱卿,如何?”
程国祥是五人里,最懂经济之道的,起身道:“陛下,懿安皇后简直天才也!”
“没错!绝对是经商天才,臣此言绝非谬赞!”
能得到程国祥的肯定,张嫣内心很是欣喜,崇祯对此也很是满意。
随即,崇祯称赞张嫣道:“皇嫂,朕之内帑充盈,多奈皇嫂之功呀!皇嫂,您请坐!”
崇祯又指着周掌柜道:“此人姓周,乃朕首次御驾亲征,回京时发现的。”
“此人极善商事,朕正好缺此人,特地破格提拔他为,惠民局总掌柜。”
“只是惠民局已然,全部更名完毕,再叫掌柜朕以为不合理,赐其官职诸位以为如何?”
内阁几人商议一番后,群辅兼吏部尚书,傅永淳道:“陛下,此人学问如何?”
崇祯摇头问道:“周掌柜,你是否考取过功名?这个朕还真未详细了解过。”
周掌柜低着头道:“陛下,臣曾考取过举人,屡试不第之后,迫于生计方才从商。”
在明朝,有些举人运气好,能获得推官的机会。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此好运。
有些举人充其一生,也未必能获得这个机会,显然周掌柜属于后者。
崇祯双掌一摊道:“傅爱卿,你看人周掌柜也是举人,朕赐个官问题不大对吧?”
鉴于宋应星举人身份,获赐户部侍郎,傅永淳一点也不奇怪,陛下会赐其高官。
身为传统文人,还是劝阻一番道:“陛下,赐其官职臣以为可行,但位不能太高!”
“不然,这对辛苦考取进士之人,有明显的不公之处,望陛下明鉴!”
崇祯虽点头认可,但他就是要在大臣想法中,植入他崇祯是唯才是用。
权衡片刻,崇祯出声道:“这样,赐其商业部副部之职,位同郎中,诸位以为如何?”
内阁几人眼神交流后,傅永淳点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可行!”
崇祯脸露笑意,颔首道:“好!官职拟定。现在朕且问你,大明钱庄如今存银几许?”
周掌柜掏出一份账册,双手呈递于头顶道:“陛下,这是臣记录在册的,截止到五月底。”
“山河四省加湖广北部,江西布政司北部,南直隶大部,共计存银五千七百余万两。”
“放贷出去共计,两千三百余万两,其中低息贷月利一分银,占九百余万两。”
“其它一千四百余万两,为正常商业贷,月息三分借期一年,共计可赚六百二十余万两。”
“抵扣给付给,存款者的利息后,净赚可得四百余万两。陛下,臣回报完毕!”
崇祯抚须轻笑,对几位阁臣道:“诸位爱卿看看,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
“汇报没有一句废话,句句说到点子上了,诸卿现在以为,朕赐其官职可值当?”
林欲楫虽然不懂经济,但那实打实的四百余万两,那可是真金白银呀!
现在,他都快成崇祯头号迷弟了,称赞道:“陛下,慧眼识珠,为朝廷添一栋梁!”
崇祯都笑出声了,这马屁拍得真正好!果然,无论身处何位,都喜欢听奉承话!
崇祯起身走到舆图前,比画个圈道:“诸位且看,大明两京十三省,繁华之地几近囊括”
“若朕所料不差,自隆庆开关后,大明全境共计白银,约有三万万两左右。”
“但大明还是出现银荒,这与现实情况不符,想必诸位也知晓一二,朕就不在此赘述了。”
“朕现在要做的,就是要革除旧弊,将白银全部调动起来,而不是放在地窖发臭。”
程国祥也意识到了,若是真能让五万万两白银,全部流通起来的话。
朝廷赋税会高到一个,超出认知的程度,但是具体如何调动,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随即虚心求教道:“陛下,臣实在想不出法子,还望陛下不吝赐教!”
对于虚心求教的程国祥,崇祯满意的点头道:“不错,咱不懂就是不懂,可以问懂的人。”
“朕决定,通诏大明全境,成立大明银业司,隶属大明商业部。”
“负责金元、银元制作,往后仅负责制作发行货币,缴税只收银元与金元。”
程国祥拧眉思索道:“陛下,若是强势一刀切的话,臣有点担忧,是否会引起民间反弹?”
崇祯摆手道:“不!此事必须一刀切!没有商量的余地,若不遵旨而行,视为抗旨不遵。”
“当然,手段可以相对温和些,不必非要判人死罪!从罚银开始,罚后依然不遵改徒刑。”
“至于力度由刑部牵头,户部核算商业部举证,三部并行探讨。”
“朕,只强调一点!那就是伪造货币,必须处以极刑无论多寡!哪怕,只伪造一枚!”
随后,崇祯又转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将朕设计的银元拿上来,送与诸位爱卿一观。”
很快,王承恩端着一个盘子走来,上面摆放着各类银元,由皇家匠作局精心制作。
程国祥拿起个银元,正面写着一两字样,还有崇祯十五年制,稻穗与麦穗相交。
背面则是长城图案,全套图案极为清晰,长城边的小草叶片,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程国祥惊叹道:“陛下,这是如何雕刻的?图案为何如此清晰,这寻常基本无法仿制。”
崇祯则摇头道:“朕也不甚清楚,不过仿制必有难度,至少现阶段应该无法仿制。”
“就如爱卿手上那块,一两的银元来算,含银量在九成五以上,其余为铜、镍等。”
“纯银较软易磨损,不便用于长期流通,加入铜、镍能提高硬度。”
“民间若想仿制,需是有利可图。必然会降低含银量,那差距就很明显了。”
张嫣也拿过一枚钱币,仔细看了起来,内心赞叹不已!
只是,她身为后宫一员,还是不要参与政见才好,能在旁边听政已是破例了。
哪知,崇祯开口询问道:“皇嫂,你觉得这银元如何?是否有利于推广?”
张嫣张口结舌,没了刚才那份从容,刚才只问商事她能说,这会则属于政事了。
崇祯抚须,畅快大笑道:“诸位爱卿,如何?”
程国祥是五人里,最懂经济之道的,起身道:“陛下,懿安皇后简直天才也!”
“没错!绝对是经商天才,臣此言绝非谬赞!”
能得到程国祥的肯定,张嫣内心很是欣喜,崇祯对此也很是满意。
随即,崇祯称赞张嫣道:“皇嫂,朕之内帑充盈,多奈皇嫂之功呀!皇嫂,您请坐!”
崇祯又指着周掌柜道:“此人姓周,乃朕首次御驾亲征,回京时发现的。”
“此人极善商事,朕正好缺此人,特地破格提拔他为,惠民局总掌柜。”
“只是惠民局已然,全部更名完毕,再叫掌柜朕以为不合理,赐其官职诸位以为如何?”
内阁几人商议一番后,群辅兼吏部尚书,傅永淳道:“陛下,此人学问如何?”
崇祯摇头问道:“周掌柜,你是否考取过功名?这个朕还真未详细了解过。”
周掌柜低着头道:“陛下,臣曾考取过举人,屡试不第之后,迫于生计方才从商。”
在明朝,有些举人运气好,能获得推官的机会。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有此好运。
有些举人充其一生,也未必能获得这个机会,显然周掌柜属于后者。
崇祯双掌一摊道:“傅爱卿,你看人周掌柜也是举人,朕赐个官问题不大对吧?”
鉴于宋应星举人身份,获赐户部侍郎,傅永淳一点也不奇怪,陛下会赐其高官。
身为传统文人,还是劝阻一番道:“陛下,赐其官职臣以为可行,但位不能太高!”
“不然,这对辛苦考取进士之人,有明显的不公之处,望陛下明鉴!”
崇祯虽点头认可,但他就是要在大臣想法中,植入他崇祯是唯才是用。
权衡片刻,崇祯出声道:“这样,赐其商业部副部之职,位同郎中,诸位以为如何?”
内阁几人眼神交流后,傅永淳点头道:“陛下,臣以为此举可行!”
崇祯脸露笑意,颔首道:“好!官职拟定。现在朕且问你,大明钱庄如今存银几许?”
周掌柜掏出一份账册,双手呈递于头顶道:“陛下,这是臣记录在册的,截止到五月底。”
“山河四省加湖广北部,江西布政司北部,南直隶大部,共计存银五千七百余万两。”
“放贷出去共计,两千三百余万两,其中低息贷月利一分银,占九百余万两。”
“其它一千四百余万两,为正常商业贷,月息三分借期一年,共计可赚六百二十余万两。”
“抵扣给付给,存款者的利息后,净赚可得四百余万两。陛下,臣回报完毕!”
崇祯抚须轻笑,对几位阁臣道:“诸位爱卿看看,这才是做生意的样子!”
“汇报没有一句废话,句句说到点子上了,诸卿现在以为,朕赐其官职可值当?”
林欲楫虽然不懂经济,但那实打实的四百余万两,那可是真金白银呀!
现在,他都快成崇祯头号迷弟了,称赞道:“陛下,慧眼识珠,为朝廷添一栋梁!”
崇祯都笑出声了,这马屁拍得真正好!果然,无论身处何位,都喜欢听奉承话!
崇祯起身走到舆图前,比画个圈道:“诸位且看,大明两京十三省,繁华之地几近囊括”
“若朕所料不差,自隆庆开关后,大明全境共计白银,约有三万万两左右。”
“但大明还是出现银荒,这与现实情况不符,想必诸位也知晓一二,朕就不在此赘述了。”
“朕现在要做的,就是要革除旧弊,将白银全部调动起来,而不是放在地窖发臭。”
程国祥也意识到了,若是真能让五万万两白银,全部流通起来的话。
朝廷赋税会高到一个,超出认知的程度,但是具体如何调动,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
随即虚心求教道:“陛下,臣实在想不出法子,还望陛下不吝赐教!”
对于虚心求教的程国祥,崇祯满意的点头道:“不错,咱不懂就是不懂,可以问懂的人。”
“朕决定,通诏大明全境,成立大明银业司,隶属大明商业部。”
“负责金元、银元制作,往后仅负责制作发行货币,缴税只收银元与金元。”
程国祥拧眉思索道:“陛下,若是强势一刀切的话,臣有点担忧,是否会引起民间反弹?”
崇祯摆手道:“不!此事必须一刀切!没有商量的余地,若不遵旨而行,视为抗旨不遵。”
“当然,手段可以相对温和些,不必非要判人死罪!从罚银开始,罚后依然不遵改徒刑。”
“至于力度由刑部牵头,户部核算商业部举证,三部并行探讨。”
“朕,只强调一点!那就是伪造货币,必须处以极刑无论多寡!哪怕,只伪造一枚!”
随后,崇祯又转头对王承恩道:“王伴伴,将朕设计的银元拿上来,送与诸位爱卿一观。”
很快,王承恩端着一个盘子走来,上面摆放着各类银元,由皇家匠作局精心制作。
程国祥拿起个银元,正面写着一两字样,还有崇祯十五年制,稻穗与麦穗相交。
背面则是长城图案,全套图案极为清晰,长城边的小草叶片,都刻画的细致入微。
程国祥惊叹道:“陛下,这是如何雕刻的?图案为何如此清晰,这寻常基本无法仿制。”
崇祯则摇头道:“朕也不甚清楚,不过仿制必有难度,至少现阶段应该无法仿制。”
“就如爱卿手上那块,一两的银元来算,含银量在九成五以上,其余为铜、镍等。”
“纯银较软易磨损,不便用于长期流通,加入铜、镍能提高硬度。”
“民间若想仿制,需是有利可图。必然会降低含银量,那差距就很明显了。”
张嫣也拿过一枚钱币,仔细看了起来,内心赞叹不已!
只是,她身为后宫一员,还是不要参与政见才好,能在旁边听政已是破例了。
哪知,崇祯开口询问道:“皇嫂,你觉得这银元如何?是否有利于推广?”
张嫣张口结舌,没了刚才那份从容,刚才只问商事她能说,这会则属于政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