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不折手段-《崇祯:世界秩序大明来定》

  崇祯十五年六月初,正是曹变蛟出征平叛之时,大军尚在北直隶往洛阳。

  沈阳清宁宫,病重的黄台吉艰难起身,他已然多日未曾上朝,皆因疾病不能成行。

  他收到大明内乱的确切情报,楚王造反、曹变蛟部南下,并确认曹部精锐已离京。

  他将一封密信交给心腹,冷笑道:“崇祯小儿,自断臂膀。”

  “他以为朕的‘国书’,真是为了求和?不过是让他松懈的烟雾罢了。如今,该咱们出手了!”

  次日,沈阳皇宫早朝,一众文武大臣位列两边,范文程站在最前排。

  不时飘来的低声嘲讽,范文程也能听个大概,不过他早已习以为常,脸色未有丝毫变化!

  近侍出来,只是宣读了一份‘圣旨’,着多尔衮统兵三万,除正、镶两黄旗以外。

  各旗皆由他亲自挑选,各旗主需全力配合,凑足三万大军奇袭喜峰口!

  范文程听后,内心焦急如火!‘陛下’为何做此安排,多尔衮不是被圈禁了吗?

  再度起用这颗炸弹,他若得胜还朝那还了得?这江山怕是要易手了呀!不行,得去劝劝!

  退朝后,范文程匆匆往‘皇宫’而去,经过值守近侍通传,经过层层搜查进了清宁宫。

  范文程进来后,由包衣奴才领着,跨过两道门帘这才来到,黄台吉的病榻前。

  刚来就听到剧烈的咳嗽声,范文程按礼节跪倒叩首,高声道:“皇上,奴才给您请安了!”

  黄台吉睁开了微闭的双眼,用极低的声音道:“范章京,你来啦!找朕何事呀?”

  前方病榻的声音哪怕极低,听到范文程的耳朵里,都如同虎啸龙吟般让人颤栗!

  这是来自心底的臣服,范文程看了眼包衣奴才们,这轻声道:“皇上,奴才有事启奏!”

  黄台吉有气无力的‘嗯’了声,范文程这才接着道:“皇上,您派多尔衮为帅是何故?”

  “他在明帝十一年打了败仗,理应被圈禁到死!皇上,您将他放出来,恐怕……!”

  黄台吉沉重的咳嗽了几声,强撑着道:“范章京,朕知晓你的担忧,都是为朕考虑。”

  “但是,朕……时日不多啦!朕不久……便……便要去寻海兰珠了。”

  “朕……长子豪格战死啦,福临与博穆……两……两位皇子,年龄尚且太小。”

  说到此处,黄台吉深吸了一口气,似乎在积蓄身体的力量,但是他实在太累了。

  沉默了半晌这才接着道:“范章京,朕走后……无论谁当皇帝,请帮大清入关……”

  说完这个,黄台吉未再说话,范文程自然能听出来,这有点临终托孤的意思。

  此时,建奴尚未形成长子继承制,黄台吉并不清楚,皇位会出在哪一脉。

  他也无权决定,皇位的归属权!这得由八旗贵族,共同推选才能选出。

  范文程在大清的重要性,所有八旗子弟都知晓,都会尽力拉拢他,以期为自己效力!

  黄台吉这番话,也是想让他支持,福临与博穆两位皇子,至少血脉是他黄台吉的。

  范文程轻声道:“奴才告退!”病榻上若有若无的,飘来黄台吉一句轻‘嗯’声!

  范文程走后,济尔哈朗从帘后出来,黄台吉从床上坐起来。

  虽有些许艰难,但还不至于到刚才那般,要死不活吊口气的状态。

  黄台吉眼中精光闪过,看着远去的范文程,眼中闪过复杂的光芒!

  济尔哈朗轻声道:“皇上,您说此人心中是何想法?他会支持两位皇子吗?”

  黄台吉眼中闪过一丝迷茫,摇头道:“朕,也猜不到他的想法,期望他会支持吧!”

  “崇祯小儿,不知受了哪位高人指点,八旗子弟死在他手上,都快有近十万人了。”

  “咱们女真族,拢共就这么点人口,再这么被他杀下去,先别谈入关之事了。”

  “能不被明廷彻底绞杀,已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朕时间不多了撑不住了。”

  “也许,多尔衮能带领女真,杀出一条血路来吧!管他的呢!”

  济尔哈朗皱眉道:“皇上,咱们真没有办法,彻底扭转女真族的,劣势地位吗?”

  黄台吉眼中闪过精光,摇头道:“很难!令朕极度不解的是,崇祯是如何短短几年。”

  “不仅扭转了颓势,还清剿了国内起义,并腾出手来,对外发动长途奔袭我朝后方!”

  “先是土默特部几万残废,接着科尔沁部又是几万,这个冬季的粮食都还没凑够。”

  “他明明有实力,能正面与咱们大战一场,却依然隐而不发,这种人才是最可怕的。”

  济尔哈朗点点头,若有所思道:“皇上,在明廷京师的细作,未能探得消息吗?”

  黄台吉无力的摇头道:“被拔除了大部分,仅剩的一小部分,也不敢有太多动作。”

  “不过,此时的崇祯小儿,却出了手昏招!他着手整顿陋政,却因手段过于激烈!”

  “激起了王公勋贵的不满,这会他把曹变蛟铁骑,调往南方平定叛乱去了!”

  济尔哈朗大笑道:“哦~!竟有这等好事?那皇上,咱们为何不大举进攻?”

  黄台吉摇头道:“不,没那么简单,蓟镇守将唐通虽是个怂包,但宣府守将卢象升不是。”

  “朕有点担心,崇祯会调卢象升支援,不能进攻古北口,只能冒险走喜峰口!”

  “朕,已经派人去联系日本国,德川家光那个家伙,应该会答应朕的请求!”

  济尔哈朗拧眉沉思,片刻后才道出心中担忧:“皇上,倭奴一直梦想占据中原。”

  “您以何条件,请德川家光出兵帮忙?到时候会不会,请倭容易送倭难?”

  黄台吉不以为意道:“无妨!八旗勇士打不过大明,还打不过小小一个倭奴吗?”

  济尔哈朗还是觉得不妥,劝道:“皇上,是否再考虑考虑?您给倭奴许诺的何种好处?”

  黄台吉眼神微眯,沉声道:“闽、浙、广三省之地,为他们永久国土!”

  言罢,其眼中闪过狠厉之色:“朕,岂不知是引狼入室?此乃驱狼搏虎之策。”

  “不得不承认,大明如今是一头猛虎,想灭杀必须群狼围攻,否则咱们打不过的!”

  “让倭奴去消耗明军的兵力,去承受崇祯的怒火,待我八旗勇士恢复元气。”

  “将来入主中原后,再联合明廷残部,共击倭寇,届时你我便是华夏的功臣!”

  济尔哈朗闻言,虽仍觉心惊,却也不得不佩服皇上的狠辣与算计。

  低声道:“皇上深谋远虑……只是,倭奴狼子野心,届时若尾大不掉……”

  黄台吉疲惫地闭上眼,挥了挥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咱们现在要先活下去,才有资格谈以后。下去吧,朕累了……。”

  济尔哈朗不再劝说,躬身施礼站起身,缓缓朝清宁宫外退去。

  他感觉陛下此举,是在刀尖上跳舞,但眼下这似乎是,唯一能看到光亮的险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