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氟碳漆的溯源之旅-《阴魂委托簿》

  丁浩把手机收回口袋,屏幕暗下去的瞬间,沈墨已经拨通了市化工材料检测中心的电话。他站在别墅书房门口,声音干脆:“查‘速捷’牌氟碳漆的备案记录,现在就要。”

  技术科那边很快回话:这款漆因挥发物超标,三个月前被禁售于民用建材市场,仅允许工业维修单位采购,全市合法使用单位名录中,只有一家——城郊的“速捷轮毂翻新厂”。

  “没有分销点?没有临时授权?”沈墨追问。

  “没有。该厂为品牌直营,所有原料直供,未设代理。”

  沈墨挂了电话,转头看向丁浩:“走一趟。”

  两人驱车出城,路上没多说话。丁浩靠在副驾上闭眼养神,脑子里反复回放魂魄最后浮现的画面:那人左手持撬棍,袖口蹭过地毯边缘,动作带着一种熟练工的惯性,不慌不忙,像是拆卸旧零件般精准。那不是临时起意的暴力,而是熟悉流程后的执行。

  厂区位于老工业带尽头,铁皮顶棚搭在锈迹斑斑的钢架上,几辆货车停在空地上,轮胎歪斜,轮毂裸露在外。门口保安拦住车,看了证件后仍犹豫:“厂长说不见外人。”

  沈墨递上警官证,语气不硬不软:“我们不抓人,只问几个工人日常情况。你要是耽误了命案调查,责任谁担?”

  保安迟疑片刻,放行。

  厂长是个五十来岁的男人,穿着沾满油渍的工装,迎出来时脸上挂着应付式的笑:“警察同志,我们这儿天天开工,几百号人进出,真要查谁,也得有个名头吧?”

  “不需要具体人。”沈墨说,“只要你们近三个月的排班表和作业区域分配记录。另外,我想知道,用这种漆的工序,是谁负责?”

  厂长皱眉:“这漆是自动喷房用的,操作员固定三个人,都是老员工。其他人接触不到。”

  丁浩没说话,借着整理外套的动作侧身避开人群,指尖轻轻压住太阳穴。他闭眼片刻,空气中浮现出一丝极淡的气味——热金属混着树脂燃烧的焦味,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松节油气息。这味道和他在魂魄记忆里捕捉到的现场氛围完全吻合。不是偶然沾染,而是长期浸润在某种特定环境中的残留。

  “就是这儿。”他在心里确认。

  沈墨接过厂长递来的纸质名单,快速扫过:“这些人都签了实名登记?”

  “都录了指纹打卡。”厂长点头,“您要是怀疑哪个,我可以叫过来问话。”

  “暂时不用。”沈墨收起名单,“但我要知道,有没有人最近请假、调岗,或者行为异常?比如左撇子换右手操作,或者突然戴帽子上班。”

  厂长一愣:“戴帽子?我们规定进车间必须戴安全帽,但休息时没人管这个。”

  丁浩这时开口:“有没有人说话带城郊口音?‘钱’字念成‘前’,‘不对’拖成长腔?”

  厂长想了想:“这……老李头是本地人,说话就这样。但他五十多了,干的是质检,从不碰喷漆线。”

  “把他名字加上。”沈墨说。

  丁浩没再问,而是退到车间外侧的空地,背靠水泥墙站定。他深吸一口气,重新闭眼,掌心贴住墙面。这里离喷漆房最近,温度略高,震动感也更明显。他试图将魂魄拉回案发那一刻的紧张状态,模拟封闭空间里的压迫感。

  画面缓慢浮现。

  凶手弯腰撬锁,额角渗汗,嘴里低声咕哝了一句什么。这一次,比之前清晰。

  “这密码咋个不对哦?”

  尾音上扬,带着明显的本地土语腔调,“钱”字果然软化成“前”,“错”字咬得重,像在抱怨机器故障。与此同时,他的左手发力,撬棍与金属摩擦发出短促刮响,袖口再次蹭过地毯纤维,留下微量漆屑。

  丁浩睁眼,呼吸略沉。

  “他说了句话。”他对走过来的沈墨说,“原话是‘这密码咋个不对哦’,口音很重,城西老镇那边的发音习惯。而且他当时已经撬了有一会儿,情绪开始烦躁,觉得事情不顺。”

  沈墨眼神一紧:“也就是说,他以为自己掌握了正确密码?”

  “对。所以他不是随机撞运气,而是按某个信息来源行动的。可能是内部泄露,也可能是监听或偷看。”

  沈墨立刻掏出对讲机:“通知技侦组,重点筛查林先生近期通话记录中是否有本地号码频繁联系,尤其是公用电话或未实名卡。另外,调取小区物业维修登记簿,看最近一个月内,是否有名叫‘李’或‘老李’的维修工进入B17栋。”

  对讲机传来回应声。

  厂长在一旁听着,脸色有点发白:“你们……是不是怀疑我们的人?”

  “目前只是排查。”沈墨语气平稳,“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地毯上的氟碳漆残留,成分与你们厂使用的完全一致。而全市只有你们一家合法使用单位。所以,这个人一定来过你们厂,或者直接接触过喷漆工序。”

  厂长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丁浩再次闭眼,尝试延伸感知。这一次,他不再聚焦语言,而是捕捉动作节奏。魂魄的记忆里,那人撬锁时有特定的发力频率——三次试探后猛压一次,间隔两秒,再重复。这不是普通人的蛮力操作,而是长期使用工具形成的肌肉记忆。

  “他是熟练工。”丁浩睁开眼,“不只是会修轮毂,还经常处理金属锁具。可能兼职做过防盗门安装,或者汽修厂的应急开锁。”

  沈墨记下这一点,转头问厂长:“你们这儿有没有人同时干过汽修或安防类的活?特别是那种接私单的?”

  厂长迟疑了一下:“小张……以前在修理铺干过几年,后来才进厂。他左撇子,平时不爱说话,但手艺不错。”

  “叫什么名字?”沈墨问。

  “张……强。”

  沈墨笔尖一顿,抬眼看向丁浩。

  丁浩没接话,只是缓缓点头。

  线索开始收拢。

  他们离开厂区时,天色已暗。车内灯光映在名单上,沈墨手指划过“张强”二字,低声说:“左撇子,城郊口音,有汽修背景,能接触到氟碳漆——三项特征全部匹配。”

  丁浩望着窗外飞逝的路灯,脑海中仍是那句低语的回响:“这密码咋个不对哦……”

  这句话透着一种笃定后的错愕,仿佛他本该成功,却被意外打断。说明他知道部分真相,但不知道全部。

  “他拿到的信息不完整。”丁浩说,“有人告诉他密码,但没告诉他全貌。所以他才会在输入失败后动粗。”

  沈墨点头:“那就是说,背后还有人在传递情报。张强只是执行者。”

  车驶入市区,霓虹渐密。沈墨拨通分局电话:“立即调取B17栋过去三十天的所有进出记录,特别是以维修名义进入的人员。我要知道张强有没有出现在监控里。”

  电话那头应下。

  丁浩靠在座椅上,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衣袖边缘。他忽然想起一个细节——魂魄记忆中,那人撬锁时,左手腕内侧露出一道浅疤,像是旧伤愈合后的痕迹,在灯光下泛着微白。

  他没提这个。

  现在还不是时候。

  沈墨挂了电话,看了他一眼:“你在想什么?”

  丁浩收回手,淡淡道:“我在想,他为什么一定要用撬棍。保险柜有备用机械钥匙孔,正常维修工都知道先试那个。”

  沈墨眉头一动:“你是说,他根本不想走正规流程?”

  “他就是要制造破坏痕迹。”丁浩说,“让人以为是外人强闯。但他忘了,真正的维修工不会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