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神识中对基础阵法的推演达到某个饱和点,精神上的疲惫感如同潮水般阵阵涌来时,谢楚歌便自然而然地停止了修炼。
他缓缓睁开眼,室内依旧只有阵纹的微光和清冷的月色。
若是寻常修士,尤其是身处太阴宗这等灵气浓郁、且拥有辅助凝神阵法的环境中,
多半会选择继续打坐调息,以修炼代替睡眠,四个时辰的深度入定便足以恢复精神。
但谢楚歌没有。
他灵魂深处终究烙印着另一个世界的习惯和认知。
在他来自的那个地方,充足的睡眠被认为是维持身心健康、巩固记忆、甚至激发灵感的重要环节。
八个小时的安眠,对他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
更是灵魂的某种“重置”与“充电”,是保持他“自我”完整的一部分,
也是他“随心道”中,顺应自身真实需求的一种体现。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四肢,走到那张同样由黑石打造的、仅铺了一层薄垫的硬床边。
条件堪称简陋,但他并不在意。
和衣躺下,石床传来坚硬的触感和一丝凉意。
他拉过旁边叠放整齐的、用料厚实却不算柔软的薄被盖在身上,仰面看着天花板上那些规律闪烁的阵纹光点。
脑海中依旧有零星的阵法线条和能量流动图闪过,那是“万物解析”系统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后续整理与归档。
但他并未抗拒,任由它们如同夜空的流星般划过,渐渐稀疏。
太阴宗夜间的寂静是彻底的,不同于清铃宗偶尔的风铃与虫鸣,
这里只有极其微弱、几乎不可闻的阵法运转的底噪,一种近乎绝对的静。
在这片绝对的静谧与规则之中,谢楚歌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
白日的所学所思,如同被这黑暗与寂静温柔地包裹、沉淀。
他对“随心道”与“规则之道”融合的那丝明悟,也在这放松的状态下,悄然滋养,不再急于求成。
他闭上眼,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
睡眠,对于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苦修者而言,或许是奢侈乃至不必要的。
但对他而言,这却是维系本心、滋养灵魂的必要仪式。
在这陌生的、充满规则与秩序的土地上,他遵循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指引,安然入梦。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沉静。
直到次日清晨,太阴宗那由阵法模拟出的、清越而规律的晨钟之声,穿透石壁,将他从深沉的睡眠中唤醒。
他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昨日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饱满,灵力充盈,甚至连神魂都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更加通透灵动。
起身,推开石门。门外,依旧是那副冰冷而严谨的阵法世界景象,
但对此时的谢楚歌而言,却少了几分最初的疏离感。
他深吸一口带着金石与灵气味道的冷冽空气,嘴角微扬。
新的一天,新的知识,新的挑战,他准备好了。
而对面那扇石门,依旧紧闭,不知那位邻居,是以何种方式度过了在太阴宗的第一个夜晚?
是彻夜打坐,还是也如他一般,需要一场安眠?
清晨,太阴宗那由阵法模拟的钟声精准地将谢楚歌唤醒。
他推开石门,恰好看到对面石室的门也同时打开,白景亭一身灵玄宗的月白长袍,神色冷峻地走了出来。
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白景亭依旧是那副目不斜视的冷傲模样,
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率先朝着楼梯口走去。
谢楚歌也不在意,笑了笑,跟在他身后下楼。
楼下,清云宗的弟子们已经基本到齐。
五师姐冷凝正在清点人数,见到谢楚歌下来,点头示意。
“三师兄,昨日休息得可好?韩书阁收获如何?”
一位相熟的师弟好奇地问道。
“尚可,基础阵理确实博大精深。”
谢楚歌温和回应,并未多提自己的具体感悟。
冷凝见人已到齐,便道:
“太阴宗课程安排紧密,与我们清云宗不同,乃是每日皆有固定课程,诸位师弟师妹需尽快适应。
今日上午依旧是《基础阵理》课,地点不变,这便出发吧。”
一行人会合了同样从对面石楼出来的灵玄宗弟子,由太阴宗的执事弟子引路,再次前往昨日的讲坛。
谢楚歌走在队伍中,能明显感觉到与昨日初来时的松散不同,今日两宗弟子的神情都凝重了许多,显然昨日的阵法初体验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连一向冷傲的白景亭,眉宇间也多了几分专注。
路上,他听到身旁一位清云宗的师弟低声对同伴抱怨:
“唉,在宗内时,剑法课一周才三节,多是靠自己悟剑、对练。
这里倒好,日日上课,还尽是些需要死记硬算的东西,头都大了。”
他的同伴也深有同感地点头:
“谁说不是呢,感觉比连续练三天剑还累。”
谢楚歌闻言,心中莞尔。
确实,清云宗崇尚剑道,讲究的是悟性、心性与实战,课程安排相对宽松,给予弟子更多自行摸索的时间。
而太阴宗则以阵符立宗,阵法之道浩瀚繁复,基础若不牢靠,后续寸步难行,
故而采用这种密集、系统的教学方式,力求将最严谨的规则烙印在弟子心中。
这并非孰优孰劣,只是道统不同,方法各异。
        他缓缓睁开眼,室内依旧只有阵纹的微光和清冷的月色。
若是寻常修士,尤其是身处太阴宗这等灵气浓郁、且拥有辅助凝神阵法的环境中,
多半会选择继续打坐调息,以修炼代替睡眠,四个时辰的深度入定便足以恢复精神。
但谢楚歌没有。
他灵魂深处终究烙印着另一个世界的习惯和认知。
在他来自的那个地方,充足的睡眠被认为是维持身心健康、巩固记忆、甚至激发灵感的重要环节。
八个小时的安眠,对他而言,不仅仅是身体的休息,
更是灵魂的某种“重置”与“充电”,是保持他“自我”完整的一部分,
也是他“随心道”中,顺应自身真实需求的一种体现。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因久坐而略显僵硬的四肢,走到那张同样由黑石打造的、仅铺了一层薄垫的硬床边。
条件堪称简陋,但他并不在意。
和衣躺下,石床传来坚硬的触感和一丝凉意。
他拉过旁边叠放整齐的、用料厚实却不算柔软的薄被盖在身上,仰面看着天花板上那些规律闪烁的阵纹光点。
脑海中依旧有零星的阵法线条和能量流动图闪过,那是“万物解析”系统在潜意识层面进行的后续整理与归档。
但他并未抗拒,任由它们如同夜空的流星般划过,渐渐稀疏。
太阴宗夜间的寂静是彻底的,不同于清铃宗偶尔的风铃与虫鸣,
这里只有极其微弱、几乎不可闻的阵法运转的底噪,一种近乎绝对的静。
在这片绝对的静谧与规则之中,谢楚歌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宁。
白日的所学所思,如同被这黑暗与寂静温柔地包裹、沉淀。
他对“随心道”与“规则之道”融合的那丝明悟,也在这放松的状态下,悄然滋养,不再急于求成。
他闭上眼,呼吸逐渐变得绵长而均匀。
睡眠,对于这个世界的大部分苦修者而言,或许是奢侈乃至不必要的。
但对他而言,这却是维系本心、滋养灵魂的必要仪式。
在这陌生的、充满规则与秩序的土地上,他遵循着来自灵魂深处的指引,安然入梦。
这一夜,他睡得格外沉静。
直到次日清晨,太阴宗那由阵法模拟出的、清越而规律的晨钟之声,穿透石壁,将他从深沉的睡眠中唤醒。
他睁开眼,眸中一片清明,昨日的疲惫一扫而空,精神饱满,灵力充盈,甚至连神魂都仿佛被洗涤过一般,更加通透灵动。
起身,推开石门。门外,依旧是那副冰冷而严谨的阵法世界景象,
但对此时的谢楚歌而言,却少了几分最初的疏离感。
他深吸一口带着金石与灵气味道的冷冽空气,嘴角微扬。
新的一天,新的知识,新的挑战,他准备好了。
而对面那扇石门,依旧紧闭,不知那位邻居,是以何种方式度过了在太阴宗的第一个夜晚?
是彻夜打坐,还是也如他一般,需要一场安眠?
清晨,太阴宗那由阵法模拟的钟声精准地将谢楚歌唤醒。
他推开石门,恰好看到对面石室的门也同时打开,白景亭一身灵玄宗的月白长袍,神色冷峻地走了出来。
两人视线在空中短暂交汇,白景亭依旧是那副目不斜视的冷傲模样,
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便率先朝着楼梯口走去。
谢楚歌也不在意,笑了笑,跟在他身后下楼。
楼下,清云宗的弟子们已经基本到齐。
五师姐冷凝正在清点人数,见到谢楚歌下来,点头示意。
“三师兄,昨日休息得可好?韩书阁收获如何?”
一位相熟的师弟好奇地问道。
“尚可,基础阵理确实博大精深。”
谢楚歌温和回应,并未多提自己的具体感悟。
冷凝见人已到齐,便道:
“太阴宗课程安排紧密,与我们清云宗不同,乃是每日皆有固定课程,诸位师弟师妹需尽快适应。
今日上午依旧是《基础阵理》课,地点不变,这便出发吧。”
一行人会合了同样从对面石楼出来的灵玄宗弟子,由太阴宗的执事弟子引路,再次前往昨日的讲坛。
谢楚歌走在队伍中,能明显感觉到与昨日初来时的松散不同,今日两宗弟子的神情都凝重了许多,显然昨日的阵法初体验给了他们不小的压力。
连一向冷傲的白景亭,眉宇间也多了几分专注。
路上,他听到身旁一位清云宗的师弟低声对同伴抱怨:
“唉,在宗内时,剑法课一周才三节,多是靠自己悟剑、对练。
这里倒好,日日上课,还尽是些需要死记硬算的东西,头都大了。”
他的同伴也深有同感地点头:
“谁说不是呢,感觉比连续练三天剑还累。”
谢楚歌闻言,心中莞尔。
确实,清云宗崇尚剑道,讲究的是悟性、心性与实战,课程安排相对宽松,给予弟子更多自行摸索的时间。
而太阴宗则以阵符立宗,阵法之道浩瀚繁复,基础若不牢靠,后续寸步难行,
故而采用这种密集、系统的教学方式,力求将最严谨的规则烙印在弟子心中。
这并非孰优孰劣,只是道统不同,方法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