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云峰的日子,在林风离去后,仿佛被抽走了一份沉甸甸的踏实。
又在那条小黑蛇不告而别后,褪去了一层闹腾的烟火气,骤然变得空旷而安静起来。
谢楚歌并非耐不住寂寞的人,三年的外山蛰伏早已让他习惯了孤独。
只是这由喧嚣复归寂静的落差,还是让他在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无聊。
他信步下了流云峰,去了联盟城内那家他曾经买过烤灵雀的店铺,这次,他买了一只烤得金黄酥脆、油脂滋滋作响、香气扑鼻的烧鸡。
回到洞府,他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慢慢地撕着鸡肉,味道尚可,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或许,是少了某个挑三拣四、一边嫌弃一边又忍不住偷瞄的小家伙在旁边聒噪。
无聊之下,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随身的储物袋上。
心念一动,两枚玉符被他取了出来,并排放在石桌上。
一枚,是宗门统一配发的传讯玉符,样式普通,功能单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与同门联络。
另一枚,则是大师兄白景耀当初赠予他的那枚,说是防御法器的子玉符。
这枚玉符通体莹白,触手温润,材质明显不凡,上面流淌着细微难辨的灵光。
还有一枚,是今日林风离去时赠予的“千里同风符”,样式古朴,刻着风纹,带着散修特有的不羁气息。
他的目光,主要在大师兄给的那枚和陈帆给的那枚之间流转。
千里同风符,是一对的。
林风说得清楚,另一枚在他自己身上,凭此可互相传讯。
那……大师兄给的这枚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他拿起大师兄给的那枚子玉符,在指尖细细摩挲,又拿起陈帆给的那枚“千里同风符”对比。
虽然样式、符文截然不同,但那种“成对”法器之间特有的、隐隐约约的气机牵连感。
以及炼制手法中某种难以言喻的、追求“共鸣”与“唯一性”的道韵,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谢楚歌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他想起这枚子玉符偶尔会莫名闪烁,想起大师兄总是能“恰好”出现在他需要的时候。
想起那次在客舍屋顶,他隐约感觉到的、属于大师兄的冰冷气息与墨影的妖力对峙……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荒谬的猜测,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他性格内敛,不喜多言,但心思却极为通透敏锐。一旦认定了某种可能性,他便不喜拐弯抹角。
于是,他做了一件若是让其他清云宗弟子知道,定然会惊掉下巴的事情——他拿起了那枚宗门配发的、最普通的传讯玉符。
向内输入了一道灵力,连接上了那个他几乎从未主动联系过的、属于大师兄白景耀的印记。
玉符微光一闪,很快,另一端便被接通。
一股熟悉的、冰冷的剑气仿佛透过玉符传递了过来。
“何事?” 白景耀清冷的声音在玉符中响起,听不出情绪,仿佛万年不化的冰雪。
谢楚歌握着玉符,看着石桌上那枚莹白的子玉符。
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他那特有的、平静而清晰的语调,直接开口,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的问题:
“大师兄,你送我的这枚玉符,”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最准确的语言,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问道。
“不会……也是一对的吧?”
“……”
玉符另一端,陷入了长达三息的、死一般的沉默。
那沉默,并非信号中断的虚无,而是一种仿佛能冻结空气的、充满了错愕与某种被戳破心事的凝滞。
甚至连透过玉符传来的、那若有若无的冰冷剑气,都在这一瞬间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紊乱。
远在主峰剑阁的白景耀,确实……呆住了。
他握着母玉符的手指微微收紧,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罕见的、名为“措手不及”的情绪。
他预料过这子母玉符的秘密可能会被谢楚歌察觉,毕竟他这个师弟心思之细腻,远非常人可比。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谢楚歌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如此直白、如此不加掩饰地、通过宗门玉符直接问出来!
这完全不符合修仙界惯常的试探与迂回!
这简直……就像凡人街头闲聊问“你吃饭了吗”一样自然,却又直指核心!
白景耀甚至能想象出,玉符另一端,谢楚歌此刻定然是那副惯常的、看似温和无害、实则眼神清亮洞悉一切的模样。
他沉默了太久。
久到谢楚歌在这边,都几乎能透过玉符,“听”到那边冰雪崩裂的细微声响。
“……为何如此问?”
最终,白景耀的声音再次响起,试图维持一贯的冷静,但那比平时更低沉几分的嗓音,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谢楚歌低头,用干净的那只手拿起那枚莹白子玉符,在指尖转了转,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感觉。和陈师弟给的‘千里同风符’很像。”
他顿了顿,补充道。
“而且,它有时候会自己闪。”
又是片刻的沉默。
白景耀似乎轻轻吸了一口气,那声音微不可闻,但谢楚歌捕捉到了。
他知道,大师兄这是在平复情绪。
“是。”
终于,白景耀承认了,声音恢复了冰封般的平稳,但语速似乎比平时快了一丝丝,
“此玉符名为‘同心玉符’,确是一对。你手中所持,为子符。我持母符。”
果然!
谢楚歌心中了然,但并不惊讶,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尘埃落定感。
他甚至还点了点头,仿佛在确认一个学术问题。
然后,他问出了下一个问题,同样直接:
“那它有什么功能?除了防御。”
他可不认为大师兄大费周章送他一对玉符,只是为了一个防御功能。
玉符另一端,白景耀似乎又被这毫不拐弯抹角的追问噎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这个师弟,在涉及到他在意的问题时,那种抛开所有世俗客套、直取本质的作风,真是……让人难以招架。
又在那条小黑蛇不告而别后,褪去了一层闹腾的烟火气,骤然变得空旷而安静起来。
谢楚歌并非耐不住寂寞的人,三年的外山蛰伏早已让他习惯了孤独。
只是这由喧嚣复归寂静的落差,还是让他在某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感到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无聊。
他信步下了流云峰,去了联盟城内那家他曾经买过烤灵雀的店铺,这次,他买了一只烤得金黄酥脆、油脂滋滋作响、香气扑鼻的烧鸡。
回到洞府,他坐在院中的石桌旁,慢慢地撕着鸡肉,味道尚可,却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或许,是少了某个挑三拣四、一边嫌弃一边又忍不住偷瞄的小家伙在旁边聒噪。
无聊之下,他的目光落在了自己随身的储物袋上。
心念一动,两枚玉符被他取了出来,并排放在石桌上。
一枚,是宗门统一配发的传讯玉符,样式普通,功能单一,只能在一定范围内与同门联络。
另一枚,则是大师兄白景耀当初赠予他的那枚,说是防御法器的子玉符。
这枚玉符通体莹白,触手温润,材质明显不凡,上面流淌着细微难辨的灵光。
还有一枚,是今日林风离去时赠予的“千里同风符”,样式古朴,刻着风纹,带着散修特有的不羁气息。
他的目光,主要在大师兄给的那枚和陈帆给的那枚之间流转。
千里同风符,是一对的。
林风说得清楚,另一枚在他自己身上,凭此可互相传讯。
那……大师兄给的这枚呢?
这个念头一旦升起,就如同藤蔓般缠绕上来。
他拿起大师兄给的那枚子玉符,在指尖细细摩挲,又拿起陈帆给的那枚“千里同风符”对比。
虽然样式、符文截然不同,但那种“成对”法器之间特有的、隐隐约约的气机牵连感。
以及炼制手法中某种难以言喻的、追求“共鸣”与“唯一性”的道韵,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谢楚歌的心跳莫名加快了几分。他想起这枚子玉符偶尔会莫名闪烁,想起大师兄总是能“恰好”出现在他需要的时候。
想起那次在客舍屋顶,他隐约感觉到的、属于大师兄的冰冷气息与墨影的妖力对峙……
一个大胆的,甚至有些荒谬的猜测,在他脑海中逐渐清晰。
他性格内敛,不喜多言,但心思却极为通透敏锐。一旦认定了某种可能性,他便不喜拐弯抹角。
于是,他做了一件若是让其他清云宗弟子知道,定然会惊掉下巴的事情——他拿起了那枚宗门配发的、最普通的传讯玉符。
向内输入了一道灵力,连接上了那个他几乎从未主动联系过的、属于大师兄白景耀的印记。
玉符微光一闪,很快,另一端便被接通。
一股熟悉的、冰冷的剑气仿佛透过玉符传递了过来。
“何事?” 白景耀清冷的声音在玉符中响起,听不出情绪,仿佛万年不化的冰雪。
谢楚歌握着玉符,看着石桌上那枚莹白的子玉符。
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用他那特有的、平静而清晰的语调,直接开口,问出了那个盘旋在心头的问题:
“大师兄,你送我的这枚玉符,”
他顿了顿,似乎在组织最准确的语言,然后一字一句,清晰地问道。
“不会……也是一对的吧?”
“……”
玉符另一端,陷入了长达三息的、死一般的沉默。
那沉默,并非信号中断的虚无,而是一种仿佛能冻结空气的、充满了错愕与某种被戳破心事的凝滞。
甚至连透过玉符传来的、那若有若无的冰冷剑气,都在这一瞬间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紊乱。
远在主峰剑阁的白景耀,确实……呆住了。
他握着母玉符的手指微微收紧,冰蓝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罕见的、名为“措手不及”的情绪。
他预料过这子母玉符的秘密可能会被谢楚歌察觉,毕竟他这个师弟心思之细腻,远非常人可比。
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谢楚歌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如此直白、如此不加掩饰地、通过宗门玉符直接问出来!
这完全不符合修仙界惯常的试探与迂回!
这简直……就像凡人街头闲聊问“你吃饭了吗”一样自然,却又直指核心!
白景耀甚至能想象出,玉符另一端,谢楚歌此刻定然是那副惯常的、看似温和无害、实则眼神清亮洞悉一切的模样。
他沉默了太久。
久到谢楚歌在这边,都几乎能透过玉符,“听”到那边冰雪崩裂的细微声响。
“……为何如此问?”
最终,白景耀的声音再次响起,试图维持一贯的冷静,但那比平时更低沉几分的嗓音,还是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谢楚歌低头,用干净的那只手拿起那枚莹白子玉符,在指尖转了转,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
“感觉。和陈师弟给的‘千里同风符’很像。”
他顿了顿,补充道。
“而且,它有时候会自己闪。”
又是片刻的沉默。
白景耀似乎轻轻吸了一口气,那声音微不可闻,但谢楚歌捕捉到了。
他知道,大师兄这是在平复情绪。
“是。”
终于,白景耀承认了,声音恢复了冰封般的平稳,但语速似乎比平时快了一丝丝,
“此玉符名为‘同心玉符’,确是一对。你手中所持,为子符。我持母符。”
果然!
谢楚歌心中了然,但并不惊讶,反而有一种“果然如此”的尘埃落定感。
他甚至还点了点头,仿佛在确认一个学术问题。
然后,他问出了下一个问题,同样直接:
“那它有什么功能?除了防御。”
他可不认为大师兄大费周章送他一对玉符,只是为了一个防御功能。
玉符另一端,白景耀似乎又被这毫不拐弯抹角的追问噎了一下。
他发现自己这个师弟,在涉及到他在意的问题时,那种抛开所有世俗客套、直取本质的作风,真是……让人难以招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