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洛千方百计地安慰自己,李二这些年反正不会离开长安,不来河北就不来吧。
反正就算来了,河北以后也是李建成的拥趸,和他无关。
说不好玄武门还会提前个一两年,早早打倒东宫,解放她,到时天下之大,她哪里都能去。
长安也能回去瞧瞧。
李秀宁——
而想起公主,明洛不由得怔了怔。
是了。
她眼神冷不丁黯了几分,连带着好不容易哄好的心情再度回落,跌入循环的自怨自艾中。
会在武德年间被李渊以军礼下葬的平阳公主。
这让她连着几夜睡不好觉。
可能是心有灵犀的缘故,腊月二十一日,她已经恢复了医馆的过半人流,每日上午接诊,下午给学徒上课,日子平淡充实。
“娘子,有信。”
若姚言行越发大方稳重了,含笑递来信封。
既明洛习惯用折纸的方式寄信后,李秀宁大约被她潜移默化,也渐渐摒弃了卷的方法,改为对折。
明洛眉心舒展,还能写信给她,总意味着身体没太大的变故,不过……
李秀宁正当盛年,怕是猝死或者暴病……
而这两种可能,她都很难救下对方。
哪怕每日住在公主府里如影随形。
信中内容简练,无非是询问她是否平安到达洛阳,要不要随着部分将领回长安?
再然后是总结近来宋家情况,说说长安里的八卦趣事,特别是惊世骇俗的人物。
信不长不短,两张纸。
她看完后怅然若失。
若姚已经敢于主动开口分享自家娘子的心情心事了,她觑着明洛并不明朗的神情,笑问:“公主很想念娘子呢。”
“可不是,她对我……”
没得说。
如果要在这个时代挑一个她愿意结草衔环报恩的对象,李秀宁一定是前二的选项。
既然如此,她又有什么好疑虑?
对于功名利禄,她已经使尽所有力气,剩下的只看运道和天意,非人力所能及。
况且明洛到底被河北一行吓住了,对于未来的忧虑局势的变化,硬生生地让她不敢再触碰大局。
原来改变历史没那么难。
她不过随意为之,但离谱地成了。
造化弄人。
不光是若姚瞧得出明洛自打回了洛阳就闷闷不乐难以展颜的神态,平成平娃亦是早有体会。
所以当明洛作出回长安的决定时,大家谁都没有异议,奔波赶路不提,他们更想要一个神采奕奕的主家。
明洛状态这么差,他们看在眼中,忧在信中。
决定已下,之后几日她陆续和魏萍一家,三夫人一家,还有日子红火地不行的裘三告别。
“这一走,洛阳城你怕是不会来了。”裘三语气颇为笃定,流露出几分珍重之意。
明洛显然释怀许多,河北之事已经尘埃落定,再怎么追悔莫及都来不及,那么李秀宁……
既然她能改变历史,是不是也能让李秀宁长命百岁?
至少不要那么早地盛年而殁?
自从作出回长安的决定后,哪怕郑观音的威胁依旧存在,但明洛忽的找到了下一阶段的人生目标。
这令她精神抖擞了许多,落在裘三眼中便是她思乡心切,为此都把自己熬瘦了。
“看吧,还是帝都养人,非得说自己不想家……”裘三嬉皮笑脸道,嘴角叼着根狗尾巴草,一身潇洒流氓味儿。
“养不养人不知道,但我确实该回去看看了。”其他人都好说,明洛只想让李秀宁闯过这一劫。
裘三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没人不让你回长安,不过话说,你家大王还在河北?”
明洛淡淡一笑:“他是朝廷正经册封的亲王,正儿八经的宗亲,如今要啥有啥,在河北风光着呢。”
“他许诺你的官职爵位呢?”裘三问出关键。
这是明洛初回洛阳时忍不住透露给裘三的,毕竟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明洛没道理藏着掖着。
河北之行唯一的好处便在此了。
“不知道。论功行赏还未下,好些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她好歹不指望俸禄这些养家,但其他人需要。
“新钱哪里那么快铺开,裘某都伸长脖子等着呢,说叫什么开元通宝,见过的人说和五铢钱没区别。”裘三胡乱吃了几口饭填肚子,心满意足地抻了抻身子。
“我家中有,公主知道我爱钱爱新鲜玩意,特意送了我几贯。”明洛念及李秀宁,心情无比柔软。
她的公主。
全天下最好的公主。
很神奇的是,她这些日子念叨过宋平一家,哪怕是讨债的三郎,这个年纪也称不上面目可憎。
李秀宁张七郎更是她书信来往未绝的人。
而长孙一家,上至高老夫人,下到长孙无忌秦王妃,明洛哪个都不好意思想,深觉有愧。
她其实是没资格抱有这般心情的。
连个宠妾都不是的她,怎么有资格羞愧呢?
她这些日子对李二的挂念,主要是盘算着对方的宏图伟业,对方的蓄势待发会不会被影响。
以及自己是不是弄巧成拙,会不会害得唐太宗登不上历史舞台……
这一想,她又觉得高抬了自己。
反正,思来想去,对李二……她好像真没那种旖旎心思,特别是抛开战场烽火的滤镜。
纯粹不过一段露水姻缘,彼此各有所需,心怀鬼胎罢了。
搁现代,就是一个好色一个求财。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只盼长孙景禾千万要对得起她的名声,不要在意如尘埃一般的她啊。
*
腊月二十,长安。
一个快要把明洛抛到九霄云外的太子妃,一个偶尔对明洛有所疑虑的秦王妃,一个丈夫被明洛坑过几次的齐王妃,武德年间地位最高的三位皇子妃在年关前最后一次聚会。
不止她们仨,其余女眷成分复杂,除了有宗室里的各位命妇郡主外,还有李渊的宠妃们。
光看着满殿莺莺燕燕,长孙景禾便有些倦怠,她不是不积极主动,而是她的目标人物,今日都没来。
念及此,她不免往郑观音身上多转悠了几圈。
她和尹德妃说得尽兴,从来倨傲的脸上挂着兴高采烈的笑。
        反正就算来了,河北以后也是李建成的拥趸,和他无关。
说不好玄武门还会提前个一两年,早早打倒东宫,解放她,到时天下之大,她哪里都能去。
长安也能回去瞧瞧。
李秀宁——
而想起公主,明洛不由得怔了怔。
是了。
她眼神冷不丁黯了几分,连带着好不容易哄好的心情再度回落,跌入循环的自怨自艾中。
会在武德年间被李渊以军礼下葬的平阳公主。
这让她连着几夜睡不好觉。
可能是心有灵犀的缘故,腊月二十一日,她已经恢复了医馆的过半人流,每日上午接诊,下午给学徒上课,日子平淡充实。
“娘子,有信。”
若姚言行越发大方稳重了,含笑递来信封。
既明洛习惯用折纸的方式寄信后,李秀宁大约被她潜移默化,也渐渐摒弃了卷的方法,改为对折。
明洛眉心舒展,还能写信给她,总意味着身体没太大的变故,不过……
李秀宁正当盛年,怕是猝死或者暴病……
而这两种可能,她都很难救下对方。
哪怕每日住在公主府里如影随形。
信中内容简练,无非是询问她是否平安到达洛阳,要不要随着部分将领回长安?
再然后是总结近来宋家情况,说说长安里的八卦趣事,特别是惊世骇俗的人物。
信不长不短,两张纸。
她看完后怅然若失。
若姚已经敢于主动开口分享自家娘子的心情心事了,她觑着明洛并不明朗的神情,笑问:“公主很想念娘子呢。”
“可不是,她对我……”
没得说。
如果要在这个时代挑一个她愿意结草衔环报恩的对象,李秀宁一定是前二的选项。
既然如此,她又有什么好疑虑?
对于功名利禄,她已经使尽所有力气,剩下的只看运道和天意,非人力所能及。
况且明洛到底被河北一行吓住了,对于未来的忧虑局势的变化,硬生生地让她不敢再触碰大局。
原来改变历史没那么难。
她不过随意为之,但离谱地成了。
造化弄人。
不光是若姚瞧得出明洛自打回了洛阳就闷闷不乐难以展颜的神态,平成平娃亦是早有体会。
所以当明洛作出回长安的决定时,大家谁都没有异议,奔波赶路不提,他们更想要一个神采奕奕的主家。
明洛状态这么差,他们看在眼中,忧在信中。
决定已下,之后几日她陆续和魏萍一家,三夫人一家,还有日子红火地不行的裘三告别。
“这一走,洛阳城你怕是不会来了。”裘三语气颇为笃定,流露出几分珍重之意。
明洛显然释怀许多,河北之事已经尘埃落定,再怎么追悔莫及都来不及,那么李秀宁……
既然她能改变历史,是不是也能让李秀宁长命百岁?
至少不要那么早地盛年而殁?
自从作出回长安的决定后,哪怕郑观音的威胁依旧存在,但明洛忽的找到了下一阶段的人生目标。
这令她精神抖擞了许多,落在裘三眼中便是她思乡心切,为此都把自己熬瘦了。
“看吧,还是帝都养人,非得说自己不想家……”裘三嬉皮笑脸道,嘴角叼着根狗尾巴草,一身潇洒流氓味儿。
“养不养人不知道,但我确实该回去看看了。”其他人都好说,明洛只想让李秀宁闯过这一劫。
裘三挥了挥手:“去吧去吧,没人不让你回长安,不过话说,你家大王还在河北?”
明洛淡淡一笑:“他是朝廷正经册封的亲王,正儿八经的宗亲,如今要啥有啥,在河北风光着呢。”
“他许诺你的官职爵位呢?”裘三问出关键。
这是明洛初回洛阳时忍不住透露给裘三的,毕竟干了这么惊天动地的事儿,明洛没道理藏着掖着。
河北之行唯一的好处便在此了。
“不知道。论功行赏还未下,好些人都眼巴巴地望着。”她好歹不指望俸禄这些养家,但其他人需要。
“新钱哪里那么快铺开,裘某都伸长脖子等着呢,说叫什么开元通宝,见过的人说和五铢钱没区别。”裘三胡乱吃了几口饭填肚子,心满意足地抻了抻身子。
“我家中有,公主知道我爱钱爱新鲜玩意,特意送了我几贯。”明洛念及李秀宁,心情无比柔软。
她的公主。
全天下最好的公主。
很神奇的是,她这些日子念叨过宋平一家,哪怕是讨债的三郎,这个年纪也称不上面目可憎。
李秀宁张七郎更是她书信来往未绝的人。
而长孙一家,上至高老夫人,下到长孙无忌秦王妃,明洛哪个都不好意思想,深觉有愧。
她其实是没资格抱有这般心情的。
连个宠妾都不是的她,怎么有资格羞愧呢?
她这些日子对李二的挂念,主要是盘算着对方的宏图伟业,对方的蓄势待发会不会被影响。
以及自己是不是弄巧成拙,会不会害得唐太宗登不上历史舞台……
这一想,她又觉得高抬了自己。
反正,思来想去,对李二……她好像真没那种旖旎心思,特别是抛开战场烽火的滤镜。
纯粹不过一段露水姻缘,彼此各有所需,心怀鬼胎罢了。
搁现代,就是一个好色一个求财。
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只盼长孙景禾千万要对得起她的名声,不要在意如尘埃一般的她啊。
*
腊月二十,长安。
一个快要把明洛抛到九霄云外的太子妃,一个偶尔对明洛有所疑虑的秦王妃,一个丈夫被明洛坑过几次的齐王妃,武德年间地位最高的三位皇子妃在年关前最后一次聚会。
不止她们仨,其余女眷成分复杂,除了有宗室里的各位命妇郡主外,还有李渊的宠妃们。
光看着满殿莺莺燕燕,长孙景禾便有些倦怠,她不是不积极主动,而是她的目标人物,今日都没来。
念及此,她不免往郑观音身上多转悠了几圈。
她和尹德妃说得尽兴,从来倨傲的脸上挂着兴高采烈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