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家洼一战,缴获的物资清点工作还在继续,但山东军区指挥部里的气氛已经转向了另一种紧张——一种带着迫切和冷静的忙碌。
“坂本这一退,短期内怕是难有大动作了。”聂政委看着最新的敌情通报,递给刘川:“鬼子第十二军损兵折将,特别是丢了一个完整的精锐联队,岗村宁次再心急,也得让土桥一次舔舔伤口,重新部署。”
刘川接过通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看不出太多胜利后的喜悦,反而眉头微蹙:“嗯,鬼子是消停了,但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冈村宁次不是吃亏不吭声的主,他下次再来,手段肯定更狠,准备肯定更足,我们呢?黄家洼这一仗,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副司令员许友点头表示同意:“是啊,司令员,部队打顺风仗、埋伏仗还行,可最后扩大战果时,各部队之间的协同还是有点乱套。第三旅从正面压上去的时候,差点和里面冲出来的第一旅部队撞上。梁中玉的坦克想迂回,差点因为路况问题陷在半道,要不是鬼子撤得快,咱们自己可能先乱了。”
参谋长王安补充道:“还有城市攻坚的问题,我们之前打的多是野战、伏击战,或者打伪军驻守的小县城,将来要是面对鬼子重兵防守的中等城市,我们缺乏经验,炮兵运用、步兵爆破、巷战配合,都是短板。”
刘川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张山东地图前,目光扫过上面标注的敌我控制区域:“所以,鬼子给我们喘息的时间,我们不能真就躺着睡大觉,第一阶段整训,我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要开展第二阶段的整训,力度要更大,内容要更实,”
他转过身:“这次整训,分两个层面,第一,全军范围的士兵整训,以旅为单位,开展大规模练兵比武,重点考核单兵射击、投弹、土工作业、爆破技术,班排级的战术配合,要让每个兵都成为过硬的老兵,让每个班排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战斗小组,”
“第二,也是重中之重,继续举办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这次范围扩大到所有主力团团长、旅直属队主官。培训主题就两个:大兵团运动战的协同指挥,以及城市攻坚战法,”
“大兵团作战,不能光靠旅长一个人喊冲,”刘川看着在座的几位旅长和即将参训的团长们:“团一级是关键,团长要明白在整个战役棋盘上,自己的团是什么角色?是主攻还是助攻?是阻击还是穿插?什么时候该猛打猛冲,什么时候该果断转移?各团之间,步兵团和炮兵团、坦克分队之间,怎么联络?怎么配合?信号怎么规定?这些,都要在培训班上,通过沙盘推演、战例复盘,给我弄得明明白白,”
李云龙挠挠头:“司令员,这大兵团调动是比带一个团复杂多了,脑子里得有个全局才行。”
丁伟沉稳地点头:“确实需要系统学习,特别是步炮协同,在攻坚战中至关重要,时间差把握不好,就是误伤。”
刘川接着说道:“再说城市攻坚,我们不能总指望把鬼子引出来在野外打,将来收复失地,大城市、交通枢纽,迟早要硬碰硬,怎么用炮兵砸开城墙?怎么组织突击队?怎么打巷战?怎么清除暗堡火力点?怎么防止鬼子反扑?这些,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培训班要请有经验的同志,包括那些转化过来的日军工兵俘虏,来讲课,要搞模拟演练,”
新的整训命令迅速下达。与之前那种临战前的紧张不同,这次更侧重于一种沉下心来、打磨细节的氛围。
各旅的练兵场上,杀声震天,但更突出的是教官严厉的纠正声和士兵们反复练习战术动作的身影。射击场上的枪声更加密集和有针对性,投弹训练要求更远更准,土工作业比赛比比皆是。
而在后方山谷里的高级指挥员培训班,气氛则更加严肃。教室里,刘川讲解战役构想,聂政委分析政治工作在攻坚战时如何鼓舞士气、瓦解敌军,许友传授攻坚战术经验,王安则组织复杂的沙盘推演。
沙盘旁,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李,你这个团突击太快了,侧翼暴露了不知道吗?”
“扯淡,我这是中心开花,只要炮火支援跟得上,鬼子防线瞬间就垮,”
“炮火延伸需要时间,你的步兵冲进去没了炮火掩护,就是活靶子,”
“那就需要更精确的协同,信息要畅通”
针对城市攻坚的模拟演练更是艰苦。战士们用泥土和木材搭建起模拟的街垒和楼房,进攻部队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下,练习交替掩护、爆破突入、逐屋清剿,伤亡在所难免,但这种贴近实战的训练,让部队快速积累着宝贵的经验。
培训间隙,李云龙对丁伟感叹:“以前觉得我一个旅就能包打天下,现在看,这大兵团作战和城市攻坚,门道真多,不学不行啊,”
丁伟深有同感:“是啊,仗越打越大,越打越复杂,咱们这些老思想,不学习就跟不上了。”
整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山东军区的战斗力在潜移默化中持续提升。
然而,就在第二期培训班即将结业的一天傍晚,机要参谋送来了一份由总部转来的情报,刘川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脸色异常凝重。他将情报递给了聂政委。
政委看完,倒吸一口凉气:“消息可靠吗?”
刘川沉重地点点头:“来源非常可靠,是我们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冒死传出的,岗村宁次并没有因为黄家洼的失败而放弃‘狩虎’计划,相反,他加快了进度。而且,他总结教训,认为单纯依靠兵力优势和正面强攻效果不佳……”
他顿了顿,说出了情报的核心内容:“他正在秘密组建一支全新的特种作战部队,成员从各部队严格挑选,装备最精良的自动火器和爆破器材,专门进行渗透、破坏、斩首行动。其首要训练科目,就是针对我军高级指挥部的袭击和破坏重要基础设施,比如我们的兵工厂。”
指挥部里刚刚因整训取得成效而热络起来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更加阴险致命的威胁,正悄然逼近。
“坂本这一退,短期内怕是难有大动作了。”聂政委看着最新的敌情通报,递给刘川:“鬼子第十二军损兵折将,特别是丢了一个完整的精锐联队,岗村宁次再心急,也得让土桥一次舔舔伤口,重新部署。”
刘川接过通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看不出太多胜利后的喜悦,反而眉头微蹙:“嗯,鬼子是消停了,但这是暴风雨前的平静,冈村宁次不是吃亏不吭声的主,他下次再来,手段肯定更狠,准备肯定更足,我们呢?黄家洼这一仗,暴露的问题也不少,”
副司令员许友点头表示同意:“是啊,司令员,部队打顺风仗、埋伏仗还行,可最后扩大战果时,各部队之间的协同还是有点乱套。第三旅从正面压上去的时候,差点和里面冲出来的第一旅部队撞上。梁中玉的坦克想迂回,差点因为路况问题陷在半道,要不是鬼子撤得快,咱们自己可能先乱了。”
参谋长王安补充道:“还有城市攻坚的问题,我们之前打的多是野战、伏击战,或者打伪军驻守的小县城,将来要是面对鬼子重兵防守的中等城市,我们缺乏经验,炮兵运用、步兵爆破、巷战配合,都是短板。”
刘川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张山东地图前,目光扫过上面标注的敌我控制区域:“所以,鬼子给我们喘息的时间,我们不能真就躺着睡大觉,第一阶段整训,我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要解决‘好不好’、‘精不精’的问题,要开展第二阶段的整训,力度要更大,内容要更实,”
他转过身:“这次整训,分两个层面,第一,全军范围的士兵整训,以旅为单位,开展大规模练兵比武,重点考核单兵射击、投弹、土工作业、爆破技术,班排级的战术配合,要让每个兵都成为过硬的老兵,让每个班排都成为能独当一面的战斗小组,”
“第二,也是重中之重,继续举办高级指挥员培训班,这次范围扩大到所有主力团团长、旅直属队主官。培训主题就两个:大兵团运动战的协同指挥,以及城市攻坚战法,”
“大兵团作战,不能光靠旅长一个人喊冲,”刘川看着在座的几位旅长和即将参训的团长们:“团一级是关键,团长要明白在整个战役棋盘上,自己的团是什么角色?是主攻还是助攻?是阻击还是穿插?什么时候该猛打猛冲,什么时候该果断转移?各团之间,步兵团和炮兵团、坦克分队之间,怎么联络?怎么配合?信号怎么规定?这些,都要在培训班上,通过沙盘推演、战例复盘,给我弄得明明白白,”
李云龙挠挠头:“司令员,这大兵团调动是比带一个团复杂多了,脑子里得有个全局才行。”
丁伟沉稳地点头:“确实需要系统学习,特别是步炮协同,在攻坚战中至关重要,时间差把握不好,就是误伤。”
刘川接着说道:“再说城市攻坚,我们不能总指望把鬼子引出来在野外打,将来收复失地,大城市、交通枢纽,迟早要硬碰硬,怎么用炮兵砸开城墙?怎么组织突击队?怎么打巷战?怎么清除暗堡火力点?怎么防止鬼子反扑?这些,我们几乎是从零开始,培训班要请有经验的同志,包括那些转化过来的日军工兵俘虏,来讲课,要搞模拟演练,”
新的整训命令迅速下达。与之前那种临战前的紧张不同,这次更侧重于一种沉下心来、打磨细节的氛围。
各旅的练兵场上,杀声震天,但更突出的是教官严厉的纠正声和士兵们反复练习战术动作的身影。射击场上的枪声更加密集和有针对性,投弹训练要求更远更准,土工作业比赛比比皆是。
而在后方山谷里的高级指挥员培训班,气氛则更加严肃。教室里,刘川讲解战役构想,聂政委分析政治工作在攻坚战时如何鼓舞士气、瓦解敌军,许友传授攻坚战术经验,王安则组织复杂的沙盘推演。
沙盘旁,常常争论得面红耳赤。
“老李,你这个团突击太快了,侧翼暴露了不知道吗?”
“扯淡,我这是中心开花,只要炮火支援跟得上,鬼子防线瞬间就垮,”
“炮火延伸需要时间,你的步兵冲进去没了炮火掩护,就是活靶子,”
“那就需要更精确的协同,信息要畅通”
针对城市攻坚的模拟演练更是艰苦。战士们用泥土和木材搭建起模拟的街垒和楼房,进攻部队在敌军密集的火力下,练习交替掩护、爆破突入、逐屋清剿,伤亡在所难免,但这种贴近实战的训练,让部队快速积累着宝贵的经验。
培训间隙,李云龙对丁伟感叹:“以前觉得我一个旅就能包打天下,现在看,这大兵团作战和城市攻坚,门道真多,不学不行啊,”
丁伟深有同感:“是啊,仗越打越大,越打越复杂,咱们这些老思想,不学习就跟不上了。”
整训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山东军区的战斗力在潜移默化中持续提升。
然而,就在第二期培训班即将结业的一天傍晚,机要参谋送来了一份由总部转来的情报,刘川看完后,久久没有说话,脸色异常凝重。他将情报递给了聂政委。
政委看完,倒吸一口凉气:“消息可靠吗?”
刘川沉重地点点头:“来源非常可靠,是我们打入敌人内部的同志冒死传出的,岗村宁次并没有因为黄家洼的失败而放弃‘狩虎’计划,相反,他加快了进度。而且,他总结教训,认为单纯依靠兵力优势和正面强攻效果不佳……”
他顿了顿,说出了情报的核心内容:“他正在秘密组建一支全新的特种作战部队,成员从各部队严格挑选,装备最精良的自动火器和爆破器材,专门进行渗透、破坏、斩首行动。其首要训练科目,就是针对我军高级指挥部的袭击和破坏重要基础设施,比如我们的兵工厂。”
指挥部里刚刚因整训取得成效而热络起来的气氛,瞬间降到了冰点,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更加阴险致命的威胁,正悄然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