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军区指挥部里,关于鬼子可能组建特工部队的情报被暂时搁置一旁。刘川看向地图上那片刚刚连入根据地、在黄家洼战役中经受住考验的新根据地。
“鬼子的新花样要提防,但咱们不能自己乱了阵脚。”刘川的声音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当前的战略态势上:“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到嘴的肉消化好,把咱们的根基打得更牢,这块新根据地位置关键,但现在就像个虚胖的汉子,看着块头大,筋骨还不结实。”
聂政委颔首表示同意:“是啊,黄家洼一仗虽然打赢了,但也暴露了新根据地群众基础薄弱、地方武装缺乏训练的问题,要不是老许带着地方上的同志提前坚壁清野、组织转移,损失会更大。”
副司令员许友接口道:“司令员,政委,我建议趁现在鬼子收缩的时机,向新根据地大量派遣干部,从老根据地抽调优秀的基层干部、农会骨干,加强新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群众组织工作。同时从各主力旅抽调连排级干部和战斗骨干,帮助新根据地组建和训练地方武装、民兵,要让新根据地尽快变成咱们的铁桶,”
“这个建议好,”刘川肯定道:“不仅要派干部,还要输送物资。粮食、种子、农具要优先保障新根据地恢复生产,告诉老百姓,跟着八路军,不仅能打鬼子,还能过上好日子,”
参谋长王安补充了军事方面的考虑:“新根据地地势相对平坦,利于鬼子机械化部队行动,我们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军事上也要积极防御,我建议在新根据地与敌占区交界地带,构筑纵深防御工事体系,广泛挖掘地道、交通壕,设置雷区,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同时,组建精干的武工队,深入敌占区活动,袭扰敌人,搜集情报。”
“就这么办,”刘川拍板:“巩固新根据地是当前第一要务,这件事,副司令你牵头,政治部和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命令迅速下达,一批批经验丰富的干部从老区奔赴新根据地,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恢复生产,组建民兵,主力部队派出的教导团也开始对地方武装进行严格训练,新根据地的面貌很快发生了改变,群众情绪高涨,防御工事也在日夜不停地构筑。
与此同时,刘川的目光也投向了另一个重要方向——兵工厂和装甲部队的建设。
在代号“磐石”的兵工厂山谷里,李师傅满脸油污,兴奋地向前来视察的刘川、聂政委等人介绍:“司令员,政委,你们看,这台车床已经能加工简单的枪械零件了,还有那台缴获的发电机,咱们自己修好了,虽然功率不大,但关键设备能带动了,复装子弹的生产线也基本理顺了,产量正在稳步提升,”
刘川拿起一个刚刚加工好的步枪撞针,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好,太好了,这是咱们的命根子,要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早日能自己生产手榴弹、地雷,甚至迫击炮弹,”
在装甲部队训练场,梁中玉旅长指着正在进行战术演练的坦克和步兵介绍道:“司令员,按您的要求,我们现在重点演练步坦协同。坦克不再单独突击,而是作为移动堡垒,支援步兵攻坚。您看,那个排正在练习坦克引导步兵冲击、步兵掩护坦克侧翼的战术。”
刘川举起望远镜,看到一辆坦克在行进中不断用机枪压制前方“敌”军火力点,步兵则紧紧跟随在坦克两侧和后方,利用坦克的掩护向前推进,遇到障碍时,工兵在坦克火力掩护下上前爆破,整个流程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已经有了雏形。
“不错,有进步,”刘川放下望远镜:“但要更熟练,战场情况千变万化,默契是靠练出来的,告诉战士们,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巩固,兵工厂投产,部队训练热火朝天。
然而,在这片蓬勃的景象下,刘川和军区首长们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们知道,鬼子绝不会坐视山东军区如此顺利地壮大。
这天,机要参谋送来了一份由丁伟第二旅前沿部队发回的侦察报告。报告称,近日发现鬼子在铁路沿线的一些据点活动频繁,在加固工事,并且有部分据点增加了守备兵力,但并无大规模调动的迹象。
与此同时,老猫的侦察营也从敌占区传回信息:鬼子近期征调了大量民夫,在几个重要城镇外围挖掘反坦克壕,设置大量障碍物。
参谋长王安分析道:“鬼子看来是接受了黄家洼的教训,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急于寻求与我军主力决战,而是采取了一种‘刺猬’战术,巩固要点,加强防御,尤其是针对我们的装甲部队。”
聂政委若有所思:“这是想稳住阵脚,步步为营,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
刘川盯着地图上那些被标注出来的、正在加固的鬼子据点,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岗村宁次这是换了一套打法,他想用坚固的据点锁住我们的手脚,让我们要么去硬啃这些硬骨头,付出巨大代价,要么就被困在根据地,难以向外发展。”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可是,他把咱们当成只会打游击的土八路了,咱们现在可是近20万的野战部队了,咱们现在就是凿子,”
他转向众人,语气果断:“通知各旅主官明天来军区开会,咱们得研究研究,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把鬼子这些新长出来的刺一根根给他拔掉,正好,也检验一下咱们第二阶段整训的成果,”
“鬼子的新花样要提防,但咱们不能自己乱了阵脚。”刘川的声音将众人的注意力拉回到当前的战略态势上:“眼下最要紧的,是把到嘴的肉消化好,把咱们的根基打得更牢,这块新根据地位置关键,但现在就像个虚胖的汉子,看着块头大,筋骨还不结实。”
聂政委颔首表示同意:“是啊,黄家洼一仗虽然打赢了,但也暴露了新根据地群众基础薄弱、地方武装缺乏训练的问题,要不是老许带着地方上的同志提前坚壁清野、组织转移,损失会更大。”
副司令员许友接口道:“司令员,政委,我建议趁现在鬼子收缩的时机,向新根据地大量派遣干部,从老根据地抽调优秀的基层干部、农会骨干,加强新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和群众组织工作。同时从各主力旅抽调连排级干部和战斗骨干,帮助新根据地组建和训练地方武装、民兵,要让新根据地尽快变成咱们的铁桶,”
“这个建议好,”刘川肯定道:“不仅要派干部,还要输送物资。粮食、种子、农具要优先保障新根据地恢复生产,告诉老百姓,跟着八路军,不仅能打鬼子,还能过上好日子,”
参谋长王安补充了军事方面的考虑:“新根据地地势相对平坦,利于鬼子机械化部队行动,我们在巩固政权的同时,军事上也要积极防御,我建议在新根据地与敌占区交界地带,构筑纵深防御工事体系,广泛挖掘地道、交通壕,设置雷区,形成一条坚固的防线,同时,组建精干的武工队,深入敌占区活动,袭扰敌人,搜集情报。”
“就这么办,”刘川拍板:“巩固新根据地是当前第一要务,这件事,副司令你牵头,政治部和地方政府全力配合。”
命令迅速下达,一批批经验丰富的干部从老区奔赴新根据地,带领群众开展减租减息,恢复生产,组建民兵,主力部队派出的教导团也开始对地方武装进行严格训练,新根据地的面貌很快发生了改变,群众情绪高涨,防御工事也在日夜不停地构筑。
与此同时,刘川的目光也投向了另一个重要方向——兵工厂和装甲部队的建设。
在代号“磐石”的兵工厂山谷里,李师傅满脸油污,兴奋地向前来视察的刘川、聂政委等人介绍:“司令员,政委,你们看,这台车床已经能加工简单的枪械零件了,还有那台缴获的发电机,咱们自己修好了,虽然功率不大,但关键设备能带动了,复装子弹的生产线也基本理顺了,产量正在稳步提升,”
刘川拿起一个刚刚加工好的步枪撞针,仔细看了看,满意地点点头:“好,太好了,这是咱们的命根子,要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早日能自己生产手榴弹、地雷,甚至迫击炮弹,”
在装甲部队训练场,梁中玉旅长指着正在进行战术演练的坦克和步兵介绍道:“司令员,按您的要求,我们现在重点演练步坦协同。坦克不再单独突击,而是作为移动堡垒,支援步兵攻坚。您看,那个排正在练习坦克引导步兵冲击、步兵掩护坦克侧翼的战术。”
刘川举起望远镜,看到一辆坦克在行进中不断用机枪压制前方“敌”军火力点,步兵则紧紧跟随在坦克两侧和后方,利用坦克的掩护向前推进,遇到障碍时,工兵在坦克火力掩护下上前爆破,整个流程虽然还有些生涩,但已经有了雏形。
“不错,有进步,”刘川放下望远镜:“但要更熟练,战场情况千变万化,默契是靠练出来的,告诉战士们,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
一切似乎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根据地巩固,兵工厂投产,部队训练热火朝天。
然而,在这片蓬勃的景象下,刘川和军区首长们却不敢有丝毫放松。他们知道,鬼子绝不会坐视山东军区如此顺利地壮大。
这天,机要参谋送来了一份由丁伟第二旅前沿部队发回的侦察报告。报告称,近日发现鬼子在铁路沿线的一些据点活动频繁,在加固工事,并且有部分据点增加了守备兵力,但并无大规模调动的迹象。
与此同时,老猫的侦察营也从敌占区传回信息:鬼子近期征调了大量民夫,在几个重要城镇外围挖掘反坦克壕,设置大量障碍物。
参谋长王安分析道:“鬼子看来是接受了黄家洼的教训,改变了策略,他们不再急于寻求与我军主力决战,而是采取了一种‘刺猬’战术,巩固要点,加强防御,尤其是针对我们的装甲部队。”
聂政委若有所思:“这是想稳住阵脚,步步为营,压缩我们的活动空间?”
刘川盯着地图上那些被标注出来的、正在加固的鬼子据点,沉默了片刻,缓缓说道:“岗村宁次这是换了一套打法,他想用坚固的据点锁住我们的手脚,让我们要么去硬啃这些硬骨头,付出巨大代价,要么就被困在根据地,难以向外发展。”
他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可是,他把咱们当成只会打游击的土八路了,咱们现在可是近20万的野战部队了,咱们现在就是凿子,”
他转向众人,语气果断:“通知各旅主官明天来军区开会,咱们得研究研究,怎么用最小的代价,把鬼子这些新长出来的刺一根根给他拔掉,正好,也检验一下咱们第二阶段整训的成果,”